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81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1].doc

透镜及其应用

单项选择题:

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

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

二.填空题:

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图1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

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三.作图题:

14.如图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F

F

图2

图3

15.请你在图3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16.请你在图4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图4

甲乙

四.实验和探究题:

1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请写出两个)

(1)

(2)

18.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

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制作模型照相机。

现在你有以下器材:

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一个焦距为5~10cm左右的凸透镜,一些塑料薄膜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

(1)请你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最主要的步骤写出来。

A.

B.

C.

(2)怎样操作模型照相机,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3)你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有什么不同?

五.综合与应用题:

20.(8分)眼睛

图6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6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的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___。

(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________处最为合适.

21.(6分)现有一块透镜,不用手摸,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办法,来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方法一:

方法二:

.

.

O

S'

S

(第22~23题,每题3分,第24题4分,共10分)

22.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出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

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A.凸透镜B.凹透镜

图7

C.凸面镜D.凹面镜

凸透镜

像的性质

倒立

放大

实像

倒立

缩小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23.小刚同学要挑选一块焦距小于6cm的凸透镜。

他用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不变,实验结果记录于表格中。

则可判断,_______凸透镜是小刚所需要的。

(选填“甲”、“乙”或“丙”)

透镜

直径

焦距

5cm

30cm

4cm

10cm

2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小华面临的问题是:

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小华应当选用甲透镜还是乙透镜会比较好呢?

如果他选用另一个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

答: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4分)

1.D2.A3.D4.C5.A6.B

一.填空题:

(每空格3分,共30分)

7.焦点8.69.照相机10.凸透会聚

11.2倍焦距焦点12.后缩13.倒立放大

三.作图题:

(略)

四.实验和探究题:

(第17题6分,第18题3分,第19题12分,共21分)

17.每写对一个原因给3分

(1)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2)烛焰刚好位于焦点处

(3)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一倍焦距

18.凸透镜越厚,它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3分)

19.

(1)A在一个纸筒甲的一端嵌上凸透镜(2分)

B在另一个纸筒乙的一端蒙上一层塑料薄膜(2分)

C把甲纸筒套入乙纸筒内(2分)

(2)把凸透镜对着景物,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到塑料薄膜的距离,就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2分)

(3)看到的像与实物相比,是倒立的(2分),缩小的(2分)

五.阅读理解题:

(8分)

20.

(1)倒立(1分)实(1分)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2分)

(2)25cm(2分)

(3)12.5cm(2分)

六.问答题:

(6分)

21.方法一:

让太阳光照射在透镜上,能使太阳光会聚的是透镜是凸透镜,使太阳光发散的是凹透镜;(3分)

方法二:

把透镜对着自己的手指,调节透镜与手指间的距离,能看到手指放大的像的透镜是凸透镜。

(3分)

七.附加题:

22.A23.乙

24.乙透镜。

如果选用甲透镜,物体通过其成实像时,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将会大于90cm。

第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