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7928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名词解释与判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于粘膜下神经

未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16.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

统的抑制。

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

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17.套袖式坏死:

电接触烧伤时,电流通过人体,因为骨骼的电阻大,局部产生的热能也大,在骨骼周围的组织可形成环形坏死,呈袖套样,故称为套袖式坏死。

18.中厚皮片

包括表皮和真皮的1/2~1/3,成人厚度一般为0.3~0.6mm不等。

19.Ⅰ°

烧伤:

Ⅰ°

烧伤:

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

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内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0.Ⅲ°

Ⅲ°

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

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碳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

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只有很局限的小面积Ⅲ°

烧伤,才有可能靠

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收缩愈合。

21.深Ⅱ°

深Ⅱ°

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Ⅱ°

和Ⅲ°

之间,深浅不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由于真皮层内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但常有瘢痕增生。

22.浅Ⅱ°

浅Ⅱ°

伤皮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上皮再生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的上皮增生。

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疤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23.血色素尿:

当血管中的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大大增加,大大超过触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未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称为酱油尿。

24.间生态组织:

烧伤局部伤口中,介于正常组织和坏死组织之间的状态的组织称为间生态组织。

在肌肉可表现为颜色改变,切割时收缩性减弱。

25.中国新九分法:

中国新九分法:

按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即头颈部=1×

9%;

躯干=3×

两上肢:

双下肢=5×

9%+1%,共为11×

9%+1%

26.跳跃式烧伤:

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肢体时,引发肢体强烈挛缩,关节屈面常形成电流短路,所以在肘、腋、膝、股等处出现不连续的多处深度烧伤,称为跳跃式烧伤。

27.烧伤休克期:

是指伤后48小时内,此期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急剧发生休克

28.非冻结性冷伤:

由10℃以下至冰点以上的低温加以潮湿条件所造成,如冻疮等。

29.烧伤创面脓毒症:

指大面积的侵入性感染,痂下组织菌量经常超过105/g,并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多,创面表现晦暗,糟烂,凹陷,出现坏死斑,可致死。

30.血浆增量剂:

是经天然加工和合成技术制成的血浆替代物。

31.输血:

输血是治疗血液成分丢失和血容量降低的重要手段,能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

32.自身输血:

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回输本人的方法。

33.呼吸性酸中毒:

由于肺泡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导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升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35.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肺泡过度通气,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液中PaCO2原发性的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称代谢性碱中毒。

36.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的丢失过多,导致机体血液中HCO3-原发性的减少,称代谢性酸中毒。

37.代谢性碱中毒:

体内H+的丢失或碱性物质产生过多以及低钾等原因,造成体内HCO3-原发性的增多,称代谢性碱中毒。

38.功能性细胞外液:

能迅速地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起着很大作用的组织间液叫称能性细胞外液。

34.等渗性缺水:

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丢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等渗性缺水。

39.低渗性缺水:

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机体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低渗性缺水。

41.高渗性缺水:

又称原发性缺水,机体水的丢失多于钠的丢失,故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类水、钠代谢紊乱称高渗性缺水。

40.阴离子间隙(AG):

血浆中未被检测相互的阴离子的量称阴离子间隙,其主要组成是磷酸、乳酸及其它有机酸,其正常值为10~15mmol/L。

51.条件性感染:

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

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52.真菌性脓毒症:

多发生在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总的说来,其临床表现酷似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

病人突发寒战、高热(39。

5~40。

C),一般情况迅速恶化,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和休克。

少数病人有消化道出血,周围血象常可呈白血病样反应,出现晚幼粒和中幼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可达25x109/L。

53.SIRS:

即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性感染如得不到控制,由病原菌及其产物内毒素、外毒素等和它们介导的多种炎症介质可互相介导,发生级链或网络反应,引起脏器受损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54.肠源性感染:

肠道是人体中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健康情况下,肠粘膜有严密的屏障功能。

在严重创伤或抗感染能力降低的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或衰竭时,肠内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经肠道移位而导致全身性感染。

55.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的感染,在临床上相当多见,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可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按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亚急性感染。

56.中心静脉压:

是指右心房与腔静脉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相符。

57.休克:

休克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

合征。

58.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二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而致的休克。

59.耐受力不良:

指外科疾病已经对全身造成明显影响,病人全身情况欠佳,或重要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功能濒于或已有失代偿表现,这类病人需作积极细致的特殊准备,待全身情况改善后,方可施行手术。

60.丙级愈合:

指切口化脓,需要作切开引流等处理。

61.切口感染:

指清洁切口和可能污染切口并发感染。

62.急症手术:

指需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的手术。

63.清洁切口:

即Ⅰ类切口,是指缝合的无菌切口。

64.污染切口:

即Ⅲ类切口,指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

65.肿瘤的TNM分期法中T、N、M指什么?

T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66.交界性肿瘤(或临界性肿瘤)指什么?

生物学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即形态上良性,但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反复多次可出现转移。

67.脑复苏

为了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称为脑复苏

68.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CareUnit,ICU)

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检测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检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69.复苏

现代医学将有关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

70.心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显示有心电活动(心室复合波),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功能。

71.心肺复苏

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是非题

1.中度,重度烧伤,可继发胃、十二指肠的急性炎症,又称库欣溃疡。

                          ()

参考答案:

-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可长期应用。

()

3.肝臭即急性肝衰竭病人呼气时有烂水果味。

+

4.ARDS进展期,可用戴面罩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5.即使尿量超过500ml/d,只要FENa和RFI均>

1仍可提示肾性急性肾衰。

6.非少尿型急性肾衰,临床表现轻,进展缓慢,需要透析者少,预后相对较好。

7.急性肾衰多尿期,如尿量增加至一定程度时不再增加,提示预后不良。

()

8.只要病人出现尿少及血尿素氮、血肝酐增高,就要按急性肾衰处理。

                         ()

9.血液滤过是治疗严重酸中毒的最佳方法。

10.治疗单一器官功能不全的效果,胜过治疗MODS。

11.MODS二期迟发型的发生往往由于原发急症甚为严重所致。

12.机体受到严重的损害因子侵袭,发生剧烈的防御反应,一方面起稳定自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起损害自身的作用。

13.严重感染是急性肾衰少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

14.ARF多尿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仍与少尿期相仿。

15.对ARDS的诊断和病情判断最有意义的是血动力学监测。

16.尿量是判断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唯一指标。

17.椎管内麻醉术前宜用镇静药和抗胆碱药()

+

18.催眠药能增加病人对局麻药的耐受性()

19.抗胆碱药只适合于做全身麻醉的术前用药()

20.腰麻后头痛属于低压性头痛以输入大量的高渗液体为主。

21.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肾上腺素反应()

22.局麻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

23.硫喷妥钠超短效作用是因为再分布()

24.硫喷妥钠的超短效作用是因为代谢快()

25.腰麻的穿刺部位是脊髓终止以下部位()

26.麻醉风险与手术大小并非完全一致()

27.麻醉风险与手术大小完全一致()

28.针刺仅能达到镇痛,但不能达到麻醉状态()

29.恰当运用有关麻醉技术能调控病人的生理功能。

30.临床麻醉的主要任务是:

消除病人手术中的疼痛与不适,保证病人的安全。

31.麻醉主要是镇痛,术中监测与处理不属于麻醉范畴()

32.浅Ⅱ度烧伤清创时应将水疱皮剪去,清除水疱液

33.对深度烧伤的基本措施是早期切痂、削痂植皮。

34.体温不升者常示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感染。

35.烧伤的感染特指烧伤创面感染。

36.烧伤组织由开始的凝固性坏死经液化与健康组织分离,需要23周。

37.烧伤体温升高说明感染存在,是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38.冷沉淀内主要含Ⅷ因子、纤维蛋白原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39.预存自身库存血的禁忌证为血液已受污染、肿瘤有扩散、胸腹腔开放性损伤及原有贫血者。

40.浓缩红细胞的Hct达90%。

41.新鲜冷冻血浆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置于-20~30℃保存的血浆。

42.ACD、CPD抗凝血的保存期均为35天。

43.洗涤红细胞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

44.预防输血溶血反应的关键是要行同型输血。

45.成人一次失血量达总血容量的10%时需输血。

46.溶血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

47.严重的输血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全身荨麻疹。

48.血清镁离子的浓度与机体镁缺乏不一定相平行,有时镁缺乏时血清镁的浓度仍在正常范围。

49.等渗性缺水又称混合性缺水,开始时仅细胞外液的减少,而细胞内液量不变。

50.体液可分为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其量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

51.高渗性缺水时,血钠升高,治疗时只补充水分就可以了,不必补钠。

52.体液平衡失调包括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比重失调。

53.低钾血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最先从躯干开始,而后累及四肢,最后呼吸肌亦受累。

54.低钾时对钾的补充是分次进行的,要完全纠正体内的缺钾,往往需连续3~5天的补充。

55.体液中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2%,占细胞外液的10%。

56.机体对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机制较差,故其对机体的危害较大,治疗包括尽快处理原发病和积极改善通气功能。

57.水中毒时往往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均是降低的。

58.低渗性缺水时,为尽快纠正血钠过低,可静脉输注5%的高渗盐水达200~300ml。

59.细胞外液约占成年男性体重的20%,女性的15%。

60.功能性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脑脊液等。

61.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62.功能性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脑脊液等。

(   )

63.高渗性缺水时,血钠升高,治疗时只补充水分就可以了,不必补钠。

64.体液平衡失调包括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比重失调。

65.体液可分为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其量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

66.细胞外液约占成年男性体重的20%,女性的15%。

67.体液中无功能性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1~2%,占细胞外液的10%。

68.机体对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机制较差,故其对机体的危害较大,治疗包括尽快处理原发病和积极改善通气功能。

69.血清镁离子的浓度与机体镁缺乏不一定相平行,有时镁缺乏时血清镁的浓度仍在正常范围。

70.低钾时对钾的补充是分次进行的,要完全纠正体内的缺钾,往往需连续3~5天的补充。

71.低钾血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最先从躯干开始,而后累及四肢,最后呼吸肌亦受累。

72.水中毒时往往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均是降低的。

73.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74.低渗性缺水时,为尽快纠正血钠过低,可静脉输注5%的高渗盐水达200~300ml。

75.等渗性缺水又称混合性缺水,开始时仅细胞外液的减少,而细胞内液量不变。

76.病菌的致病因素有粘附因子、病菌毒性或毒素以及病菌的数量等。

77.破伤风自动免疫的免疫力可保持10年以上,随后5年追加一次(0.5ml),就能保持足够的免疫力。

78.病原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可因病菌株种属和耐药菌株的变化,而随时间、地区甚至单位的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细菌学检查与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79.急性淋巴结炎未成脓时,如有原发感染如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应按原发感染治疗,淋巴结炎暂不做局部处理。

80.急性淋巴结炎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炎症加重时可向周围组织扩展,感染的毒性产物进入血流,可引起SIRS。

81.亚急性感染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是由急性感染迁延而成。

82.淋巴结炎、结核杆菌、破伤风、气性坏疽都属于特异性感染。

83.外科感染是指与外科有关,由创伤、手术、烧伤等引起的感染。

84.疖和痈都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因此,其治疗也基本相()

85.外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目的是中和游离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

86.休克病人血乳酸浓度高于1mmol/L即表示组织已有缺氧,无氧代谢增强。

87.多种原因可引起休克,休克的特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障碍和功能受损。

88.感染性休克病人常有酸中毒,且出现较早。

89.感染性休克(高排低阻型)病人,其血压低的主要原因是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90.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失血和体液丢失。

91.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表现有两种类型。

92.休克时胃肠粘膜较早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此,胃肠粘膜内P(PHi)可能发现隐匿性休克。

93.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反映左心前负荷及左心功能,休克时其变化较CVP敏感。

94.大量、快速补液是治疗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

95.中心静脉压反映右心回心血量及右心功能,休克时其变化比动脉压的变化更早。

96.有吸烟习惯者术前应停止吸烟1周。

97.糖尿病人血糖一定要降至正常,尿糖阴性才能施行手术。

98.腹股沟疝修补术属限期手术。

99.手术后24小时内发热,常常是因为感染所致。

100.术前高血压患者血压需降至正常才能手术()

101.对于择期或限期手术,术前应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102.贫血患者对心肌供氧无影响。

103.哮喘和肺气肿是两个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疾病。

()

104.术后发热的常见原因是麻醉反应。

105.心衰患者在心衰控制2天后即可施行手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