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二胡曲《豫乡行》的演奏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论二胡曲《豫乡行》的演奏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二胡曲《豫乡行》的演奏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eywords:
Erhuworks,Yuxiangtrip,performancecharacteristics
第一章二胡曲《豫乡行》介绍
第一节作者简介
宋国生教授出生于1938年11月,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民族音乐理论家之一。
宋国生教授获奖无数,早在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上,他便展露出自己的头角,获得了三等奖以及优秀演奏奖,在首届中国器乐比赛上,他获得了“园丁奖”这一奖项。
后续他又荣获文化部第三届“欧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奖”。
宋国生教授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及超前的教学理论,成为了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学者之一,为我国二胡演奏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宋国生教授著有《二胡演奏艺术》、《胡琴家族入门》、《宋国生民族器乐论文集》,《宋国生民族器乐作品选》等多本专著,与此同时,他创作的200多首二胡歌曲以及电视剧音乐作品直到今天仍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街头巷尾,丰富了我国二胡演奏艺术创作作品的宝库。
宋国生在二胡教学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教学体系之下,培养出了无数的二胡演奏及创作名家,在天津音乐学院所举办的宋国生教授从教50周年教学成果展上,宋国生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活动得到了中国音乐协会及天津音乐学院院方领导等多方面的肯定和赞誉。
第二节《豫乡行》简介
《豫乡行》是著名二胡教育家,作曲家宋国生教授通过河南地方音乐素材的融入所创作出的代表性音乐作品,被誉为刘明源先生所创作的《河南小曲》之后又一著名河南风格二胡杰作。
《豫乡行》以自身浓郁的河南地方元素以及丰富的演奏技巧,针对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以及憧憬进行了完善的表现。
该曲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我国另一传统乐器坠胡的演奏技巧,通过丰富的滑音技巧以及独特的功法变化对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了提升,具有着极强的地方特色及丰富的音乐情感。
第二章二胡曲《豫乡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创作风格
宋国生教授所创作的二胡曲目,曲式曲调大多来源于地方民歌以及地方戏曲,有部分旋律还于民间说唱有着很大的关联。
二胡曲《豫乡行》的曲调取材于传统豫剧,通过豫剧唱腔唱词的特点与二胡演奏方式的结合,豫剧所特有的流畅的旋律线条以及快慢鲜明的音乐节奏在该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二节情感表现
该曲创作于1974年,是宋国生教授所创作的作品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该曲的选题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其所拥有的浓郁河南地方风格。
该乐曲在吸收了河南豫剧曲剧以及河南坠子的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又针对坠胡的部分音乐技巧进行了选择性的加入和融合,从而将河南人民热情直率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曲都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氛围。
同小提琴有所区别的是,二胡的琴杆上并没有品味的限制,因此二胡的滑音运用是充满想象力的,同河南传统豫剧曲剧以及传统民间曲调三度乃至六度以上的滑音呈现出了相当的契合度,通过爽利的滑音运用,河南传统民间曲调直率质朴的性格特点在二胡曲《豫乡行》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乐曲的开始,热情欢快的音乐旋律,便针对一位河南农民的淳朴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塑造。
通过二胡曲《豫乡行》的聆听以及演奏,笔者认为该曲通过清晰的断句以及音头滑音的运用糅合了说唱性的音乐元素,如同一位地地道道的纯朴河南农民在为笔者进行一场曾经以及现今生活的比对描述,艰辛的过去同美好的今天一起在笔者脑海里徐徐展开。
《豫乡行》的成功创作,充分说明了艺术创作应该在生活之中寻找灵感,该曲通过滑音所进行的河南方言口音创作便是其中最为有力的佐证之一。
第三章二胡曲《豫乡行》演奏特点
第一节左手演奏技巧的表现意义
同其他的乐器演奏作品一样,二胡艺术作品也是通过演奏来进行乐曲精神、乐曲风格以及情感流露的,因此二胡艺术作品的演奏要求了演奏者本身在演奏过程中应当随时随地针对表情,姿态以及计法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达到提高音乐表现力及感染力的目的。
通过情感在演奏过程中的注入,演奏家的情绪自己心理活动能够更好地传达给听众。
通过自身的演奏经验以及音乐鉴赏,笔者认为二胡的表现手段是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二胡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以及音乐风格,是通过音高、节奏、速度、力度以及音色的变化和音乐技巧的应用从而共同实现的。
艺术的基础来源于艺术家针对其创作题材所进行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基础便是表现活动,但表现活动不一定是艺术活动。
我们在日常所进行的动作行为,言语表达都不能算做艺术活动的一种,这与日常行为的无序性有关,无序的日常行为不能被称其为艺术,在进行强烈的情感表达时,人们的表现通常也会更加无序,呈现出混乱混沌的状态。
宋国生教授所创作的《豫乡行》则通过卓越的作曲技术,为演奏者创作出了有序的、有形式的演奏框架,为二胡艺术的演奏提供了二度创作的理想空间。
二胡曲《豫乡行》以其丰富的左右手演奏技巧以及广泛的技术应用使得该曲在演奏中带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呈现出了乐观的音乐情绪,该曲的演奏规律,风格特征以及音乐内涵为音乐表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胡曲《豫乡行》有着丰富的左手技巧表现,在全曲的246小节之中,共有200处滑音演奏技法的体现,是二胡艺术作品中使用滑音频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第二节右手演奏技巧的表现意义
二胡训练需要对音准、节奏、弓法、指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
在此,主要说明基础节奏与运弓分段训练。
弓子整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上)半弓、中弓、后(下)半弓。
随着运弓段落不同,我们手臂的支点与琴杆的重点都会产生不等边的三角形的几何结构。
那么,一般在演奏后(下)半弓时,手臂肘部与琴杆的中心点偏离的距离越大,力臂长度是越长的,而所产生的压力也是最弱的。
因此,在基础节奏型训练时,演奏者须注意运弓力度在运弓过程中应该是均匀的,也就是前(上)半弓、中弓、后(下)半弓的全弓过程的力度是等同的,那么手指对弓子的压力需要不断地调整。
这种演奏方法对二胡基础音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这将为乐曲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尤其部位弓段演奏在《豫乡行》是比较常见的演奏方法。
而《豫乡行》右手的弓法技巧也要求了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应该保持丰富多变的演奏手法,在《豫乡行》作曲时,针对于乐曲的表现就要求了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做到“四个结合”,即:
1.将演奏者身体律动与音乐表现进行结合。
2.将运弓方式变化同音乐推动幅度以及力度相互结合。
3.将运弓时所进行的变化同音乐本身的气息以及节奏相互结合。
4.将滑音以及装饰音的应用,同运弓变化组合相互结合。
《豫乡行》演奏时所要求的四个结合,使得该乐曲针对于左右手技巧有着独到的要求,与此同时,针对于乐曲的表现力也进行了丰富和提高。
第三节滑音在《豫乡行》中的运用
二胡左手演奏技巧可谓包罗万象,换把,揉弦,滑音等等技巧都是二胡演奏之中所经常应用的。
滑音作为我国传统民族弓弦乐器所具有的代表性技巧之一,其运用的广泛性是其他弓弦乐器如小提琴等在作曲和演奏时无法比拟的。
滑音的运用可以极大地针对二胡的音乐表现力以及感染力进行提升,在《豫乡行》这一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丰富的滑音运用起到了体现地方特色重要效果。
二胡曲《豫乡行》中所使用的滑音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
风味滑音、过渡滑音、装饰滑音。
一、风味滑音
《豫乡行》之中所出现的风味滑音应该具体分析,在乐曲的第一小节到第三小节(谱例1)共出现了三次风味滑音的应用,在其中前两小节所应用的滑音为大滑上滑音,而第三小节第一个音则属于大滑下滑音,这些滑音的演奏充分融入了坠胡这一乐器的技法。
在进行该类滑音的演奏时,演奏幅度应更加宽广,演奏速度也应适当加快,使得该滑音被赋予诙谐的音乐感情,从而进行河南风格的体现。
而在乐曲的第30小节到第31小节(谱例2)以及乐曲的第51小学到第52小节(谱例3),这两个小节在运用滑音时,选择了能够反映河南方言特色的技术手段,即回带滑音,该滑音方式属于大滑下滑音范畴中的滑音方式之一,拥有着较为夸张的音乐语言,该类滑音在乐曲中反复多次的出现,起到了增强河南地方特色的作用。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在乐曲的第175小节到176个小节(谱例4),应用了压滑作为该两个小节前半段的演奏技巧,在演奏过程中,应该利用呀闲时所产生的独特音色质感使得前一音到后一音应进行自然过渡,如此所发出的音色效果较为圆润。
谱例4
总而言之,为了强化二胡曲《豫乡行》所表达的河南地方风格特点,该乐曲针对于风味滑音的使用频率较高。
在进行风味滑音的演奏时,演奏幅度范围要适当扩大,以此来达到该乐曲所应呈现的鲜明地方特色。
二、过渡滑音
在二胡曲《豫乡行》演奏过程中,过渡滑音在起到了音与音之间的衔接作用同时,还拥有着体现河南地区风格特色的作用。
该乐曲针对于过渡滑音的应用面较为宽泛,但大致仍然在此两个范围之内。
1.使得乐曲音符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流畅,并带有倾向性:
在乐曲的第79小节到第80小节(谱例5)以及第49小节到50小节(谱例6),为了保证音与音之间有着流畅自然的连接,我们应采用过渡滑音来进行这两段乐句的演奏。
谱例5
谱例6
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河南地方的风格特色
在二胡曲《豫乡行》的第57小节到第60小节,过渡滑音的应用是为了体现河南的地方特点,在进行这4个小节的演奏时,应针对音的过渡进行补强和加重,得到使乐曲具有一定河南民间风味的效果。
在第103小节到第104小节,连续应用的过渡滑音使得演奏的表现力再次进行了加强。
我是在乐曲的第26小节至第27小节,针对于过渡滑音的应用,应注意前后音之间对比关系,以此来突出该音乐较为俏皮的音乐情感特点。
3.装饰滑音
二胡曲《豫乡行》中装饰滑音的应用同其他二胡曲大致相同,都起到了装饰乐曲的效果。
在《豫乡行》之中所用到的装饰滑音分别为三度以内的上下滑音,收尾滑音以及回旋滑音。
针对装饰滑音在演奏之中的把握可以使整首二胡曲的音乐语言更为生动具体。
在乐曲的第47小节到第49小节,第一个音都应该运用装饰滑音进行诠释,从而达到使旋律更加动听的效果。
在进行装饰滑音的演奏时,要时刻注意装饰音与主要音符之间的联系,针对装饰华音的演奏最终造成演奏时值的增长是较为不可取的。
在乐曲的第103小节到104小节,第一个应征对于回旋滑音进行了应用,而最后一个音则运用了收尾滑音的演奏技巧。
在演奏时,针对于装饰滑音应该多多注意,若失去了这些音符的装饰效果,整首曲子便会显得枯燥且平淡。
第四节弓法技巧在《豫乡行》中的运用
一、弓法变化与句法结构的关系
二胡曲《豫乡行》的创作针对于民间音乐演奏技巧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参考,使得该二胡曲月去的句法结构与弓法变化被赋予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在第十小节到第14小节的音乐中,弱起乐句的应用,使得作者在该乐句的第三小节针对连弓奏法进行了安排,这样的处理使得该乐曲民族感更为强烈。
在乐曲的第119小节到第124小节,最后一个八分音符的弓法被作者进行了有意的独立处理,使得音乐的变化表现更为突出。
在二胡曲《豫乡行》中,此类变化的应用较为常见。
二、弓法变化与其它演奏技巧的关系
上文已经提到,二胡曲《豫乡行》中滑音和装饰音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于装饰音以及滑音的演奏时,弓法自然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与此同时,坠胡之中垫弓的技巧在该乐曲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因此在演奏时应格外注意。
在乐曲的第128小节到129小节之中,顿音的加入使得河南人民的朴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而在192小节开始204小节结束的12小节之中,断弓的应用使得重音得到了加强,乐曲呈现出了较强的律动感。
三、弓法变化与力度、幅度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关系
众所周知,音乐是通过力度,速度以及音色等要素方面的变化针对情感表达进行赋予的。
这些基本要素的处理,是该曲进行弓法变化时应该特别注意的。
这样的弓法变化同时也为该乐曲的演奏带来的相应的特色。
在乐曲的第68小节到第69小节,为了使曲调被赋予诙谐的音乐语言,宋国生教授采用了三个后半拍的处理方式,为了使这样的处理方式达到音色统一不违和的效果,宋国生教授在演奏方面引入了三个拉弓奏法,同时又添加了装饰滑音作为点缀。
而在该乐曲的第254小节到第264小节,宋国生教授在作曲时进行了拉弓拨弦和换弦的引入,这样的演奏方式使得音乐逻辑和音乐语言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使得音乐表现逐渐走向高潮。
而在结尾之前,颤指和速度变化的引入以及拉弓走向的反复换位,标志了音乐的结束。
这些弓法变化体现了作者创作时独特的音乐思维和缜密的逻辑性。
总结
本文通过对二胡艺术作品《豫乡行》创作表现及情感表现分析,针对演奏特点进行了引入分析来挖掘,具体从滑音、弓法变化两方面着手,对作品《豫乡行》这一理想栽体的演奏进行剖析,最终目的在于分析其技术特点、揭示其情感内涵,掌握技术与表现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的实际演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金萾.论宋国生二胡演奏的"
量感"
理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5,(4):
99-104.
[2]金萾.论宋国生二胡演奏的“量感”理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3]谈龙建.局外人言局内事——宋国生艺术思想管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
(1):
9-11.DOI:
10.3969/j.issn.1008-2530.2012.01.003.
[4]宋飞.宋国生学术思想初探[J].中国音乐,2012,(001):
200-203.
[5]林聪.宋国生先生演奏之道与教学之理的系统结构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3):
81-85.DOI:
10.3969/j.issn.1008-2530.2012.03.009.
[6]刘源源.浅析《宋国生二胡综合教学法》要点[J].民族音乐,2011,(6):
92-95.
[7]郭树群.试谈宋国生教授音乐理论研究中的理性思维特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
(1):
18-21.DOI:
10.3969/j.issn.1008-2530.2012.01.005.
[8]杨易禾.风格表现风格形成——读解宋国生老师演奏艺术理论拾得[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
(1):
12-17.DOI:
10.3969/j.issn.1008-2530.2012.01.004.
[9]谈龙建.局外人言局内事——宋国生艺术思想管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2,
(1).
[10]林聪,陈智杰.展示教学成果促进二胡教学理论建设——宋国生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学术活动综述[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3):
4-7.DOI:
10.3969/j.issn.0447-6573.201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