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676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酸和碱中考题练习(附答案).doc

酸和碱中考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  )

A.苹果汁:

3.1 B.玉米粥:

7.5 C.牛奶:

6.5 D.番茄汁:

4.2

【解答】解:

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

2.(2015•赤峰)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

【解答】解:

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A

 

3.(2015•衡阳)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埋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解答】解: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正确;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错误;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虽然没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属于盐,该错误;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错误.

故选:

A.

4.(2015•漳州)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蒸馏水 D.氢氧化钠溶液

【解答】解:

在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遇酚酞使酚酞变红,氯化钠溶液、水中性,稀醋酸酸性均不能使酚酞变红.

故选D.

 

5.(2015•桂林)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二氧化碳 B.食盐水 C.烧碱 D.熟石灰

【解答】解:

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A正确;

B、氯化钠溶液(食盐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B错误;

C、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C错误;

B、氢氧化钙(熟石灰)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

故选A

 

6.(2015•广西)如图,向点滴板①~④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①②③④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

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

【解答】解:

①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

②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

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

④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答案:

A

 

7.(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答】解:

①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

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

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故选B.

8.(2015•张家界)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推理错误;

B、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

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

D、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故选:

D.

9.(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解答】解:

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

故选D.

 

10.(2015•聊城)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解答】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B、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用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1.4,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马铃薯片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1.(2015•通辽)下列事实的结论、解释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B.洗涤剂去除油污﹣﹣溶解作用

C.区分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D.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解答】解:

A.稀盐酸除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属于酸的性质之一,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运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错误符合题意;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不同,硬水和肥皂水混合搅拌产生较少的泡沫,浮渣多.而软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浮渣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纤维点燃后有一股羽毛烧焦的气味,合成纤维点燃后会迅速熔化成一个黑色小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2015•襄阳)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解答】解:

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H2SO4,故A结论不正确;

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B结论不正确;

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Fe和CuO,故C结论正确;

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Fe也可能不含Fe,故D结论不正确.故选C.

13.(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

【解答】解:

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故B错误;

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C错误;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

D.

 

14.(2015•宿迁)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解答】解:

A、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A正确;

B、从实验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开始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到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的现象,故B错误;

C、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5.(2015•海南)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②石蕊溶液③干冰④石墨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② ,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④ ,

(3)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①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③ .

【解答】解:

(1)石蕊溶液遇酸碱性溶液会变不同的颜色,可以作指示剂;

(2)石墨质软可用作铅笔芯;

(3)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帮助呼吸;

(4)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16.(2015•舟山)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锌等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 .

【解答】解:

(1)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锌、铁等金属.

(2)由题意,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X为金属,则Y应为盐,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

 

17.(2015•黄冈)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石蕊变红 .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 .

(4)图中性质④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盐酸除铁锈 (填用途).

【解答】解:

(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