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7284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型课题研究安庆二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简讯六则……………………………………………………………………………教导处等(28)

◆学习·

交流◆

浅议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风格………………………………………王正理(31)

聚焦课堂激活课堂……………………………………………………………张磊(33)

集他山之美…………………………………………………………………………田捷(36)

真实有效和谐创新……………………………………………………………叶玉琴(38)

课改在线

创设灵动平台助益生命成长

——在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校长沈波

2006年秋,我校正式步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并有幸作为全省55所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之一,我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为此,我们全校上下一盘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提出了“坚定信心,积极稳妥,整体谋划,务求实效”的总体原则、“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提升教师素质,聚焦课堂,聚焦学生”的实施策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

回顾审视近一年来的课改实验工作,我们始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积极谋划,全体实验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既有山重水复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现将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要工作和思考汇报如下:

一、做法与追求

近一年来,我们品味了课改工作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受到了启迪,也存在着困惑,但我们自始至终都一如既往一往情深地在课改征途中探索着、追求着。

(一)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充分认识到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加速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因而形成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战略共识。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安庆二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实验指导委员会、学科课程指导小组、新课程方案制定及选课指导小组、实验教师培训与研修领导小组、实验班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后勤保障领导小组、学分认定领导小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等十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精神与要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研、评价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制定了《安庆二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安庆二中普通高中新课实验课程设置方案》、《安庆二中普通高中新课实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安庆二中学生学分认定细则》、《安庆二中普通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安庆二中新课程实验学生学科学习综合素质评定细则》等规章制度。

目前,在高中课改的实施层面,我校已基本构建起相关机制和制度,新课程实验年级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正常运行。

(三)重视师资培训

为了使新课程的实验工作能顺利进行,为了使老师能及时建立起新的教育理念,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高中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培训。

1、通识培训。

学校精心组织培训工作,恰当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课改文件和《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等书籍资料,狠抓课改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洗脑”。

学校还举办了“树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系列专题讲座。

通过学习有关文章、观看音像资料、辅导讲座、专题研讨,教师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转变,并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自觉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丰富自己,逐步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

2、学科培训。

为使教师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变革教学行为,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在全体教师中稳步推进学科培训。

我们明确各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促进其专业发展,使其具备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在这项工作上,我们采用学校集中培训、教研组同伴互助、教师个体研修等方式推进。

培训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教法研究,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校本课程编写与审定,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行动研究指南,多媒体辅助技术应用,教学案例或课例分析等等。

3、骨干培训。

一年来,我校共选派7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课程改革培养学科领军人物。

到目前为止,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近百人次。

同时,学校编写了《安庆二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材料汇编》,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新课程实验要求全部录入,高一年级教师人手一份,以便老师们解读意图,了解政策,把握方向,明确目标。

2006年4月,我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赴山东、宁夏等课改先行省区学习;

11月随省教育厅高中课改工作团赴芬兰、德国等欧洲五国考察。

2007年4月我和王建辉书记又带领全体教研组长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全国新课程实验研讨活动。

校领导还带领中层干部到合肥一六八中学、滁州中学、安师大附中、合肥六中、合肥十一中等兄弟学校观摩交流,到省外的金陵中学、南师大附中、厦门双十中学等校学习取经。

此外,在我校的倡议下,安庆市三所省级样本校建立“区域课改联合体”,构建了定期交流机制。

(四)强化校本教研

针对校本教研普遍泛化的倾向,我校实施备课组长负责制,从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入手,形成了“以解决课堂问题为目标,以随机课堂调研为手段,以实时课例分析为载体,以科学行动研究为方法”的校本研修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

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课改进入实验阶段以来,在“聚焦课堂”思想指导下,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研究已成工作习惯,学科组课堂研讨已成教研工作常规。

我们紧紧围绕着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寻找解决的方法,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反思。

其次,我们进一步加大“课题引领”的力度,以课程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引领课程改革。

我们针对新课程实验的实际,选择那些符合本校实际的、急需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校44项校本“微型课题”,60多位教师直接参与研究,校本教研真正从理念走向了普遍的行动和实践。

这些校本研究的开展,既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又给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课题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2006年我校邱国民副校长等老师所承担的省、市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场建设研究》、《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问题的研究》、《中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研究》等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们认为,这些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使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体现出了科学性和实效性的严谨追求。

(五)加强对外交流

加强对外交流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激发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是教育者对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尊重与多样性的理解。

为此,我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学校可持续发展内涵。

一是扩大国际合作,与国外友好学校就人才培养、互派师资、文献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一体化、实质性的合作办学洽谈。

二是积极谋划国外智力引进,为学生提供拓展国际视野的平台。

三是广泛开展师生的国际交流活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

2007年3月,我校选派高一年级三名同学随中国政府组织的高中生访问团赴日交流。

2007年4月,日本茨木市中学生一行29人来我校进行了参观。

派遣骨干教师赴美国学校任教已即将成行。

此外,我校还积极谋求与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办学,筹划与日本进一步互派学生参观访问。

(六)强化设施保障

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学科课程增加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等等,都需要充足的、先进的设施设备作支撑。

为此,我校投资近千万元,加快了现代化高标准的新教学综合楼的建设。

同时,投资30多万元增添教学硬件设备,增订了上百种千余册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并制定了教师订购专业期刊的奖励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学校办学软、硬件环境,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成效与欣喜

回眸这一年,我们不时为新课改面临的困惑而忧心,但我们也不时为新课改带来的变化而惊奇,为新课改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而欣喜。

(一)新课程实验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校长、教师、学生三者互动为核心,以全面育人为目的的开放系统。

我们通过多层级的培训学习,教师们的观念更新了,理论更丰富了,实践更深入了,能力提高了,已经树立起“学习和培训是教师精神福利”的新理念。

积极的认识会激发立即的行动。

面对课改,教师越来越多地自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逐渐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一年来,我校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反思型论文越来越多,其数量、质量较之实验前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还有40余篇文章公开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

作为省级样本校,我们一直期待在更高的发展层面上做出探索,为新课程实验营造出全社会顺畅支持的良好环境。

因此,我校凡有关新课程实验的活动,都致函邀请家长代表及社会人士参加,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社会客观了解新课程实验。

《安庆日报》刊载《高中新课程实验:

样本校安庆二中探路》系统报道了我校新课程背景下的办学理念,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了教育同行的普遍赞誉,得到了高一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

(二)新课程实验促进了新型校园文化的生成

新课程是实验,但学校决不应该把学生当作实验品。

为此,我校给高一学生及家长做了大量认知调整方面的促进工作。

开学伊始,校领导为高一新生做了一场《走进高中》的专题报告,就“树立远大理想,转变学习理念,养成良好品行”等话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发放自主研发的“学习习惯”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为二中的新课程实施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

教导处查明顺副主任利用校园广播网对高一学生及家长分别做了《走进新课程》和《感知新课程》通识培训。

另外,学校还印发了宣传材料要求全体高一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钟启泉教授指出: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

基于这种认识高度,我们要求教师躬身垂范,以教师的勤奋好学带动学生的勤奋好学,以教师的不懈研究带动学生的不懈研究,以教师的教学反思带动学生的学习反思,以教师的教学创新带动学生的学习创新,以教师的教学精神影响学生的学习精神。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安庆二中校园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研习已经渐成风气。

2007年4月6日《安庆日报》长篇纪实报道《打造“魅力课堂”,激扬生命神采》客观展示了我校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校园文化的魅力。

(三)新课程实验促进了教师专业品质的提升

教学的成败关键在教师。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更在教师。

新课程实验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建立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集体备课,课后反思”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机制。

每周六下午,高一年级各学科实行集体备课,通过个人探索和案例研究结合,交流、讨论、反思,澄清认识,端正思想,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积极谋求广域的交流分享,到目前为止,我们与南京金陵中学、厦门双十中学、滁州实验中学、青阳中学、安庆石化一中、白泽湖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多学科宽领域的交流与研讨,也接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省教科所等课改专家共百余人次,在观摩中领悟,在交流中释疑,在切磋中提高。

此外,学校还创办了《安庆二中教研》,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老师的专业品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行为已有明显的转变,能真正让课堂体现以学生为本,洋溢生命活力,激扬生命智慧,焕发生命神采。

三、问题与挑战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的不仅是课程,还有教育机制,更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上的变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发展绘制了还原教育本位的蓝图,其前景是美好的。

但是,在近一年来的课改实验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面临基础教育体系中课程整体建构的挑战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阶段,课程设置与落实的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人生发展。

但是,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阶段毕竟还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环节,它的发展状况依然还是以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状况为基础,尤其是学生基本的学习品质、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因此,如果不重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及教育方式体系整体变革的进一步配套和深入,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也将会有更多积重难返、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是各级教育部门和课程专家学者需要加以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二)面临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挑战

全面实施新课程,学校管理就要从原来较为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团队分享的人本化管理转变,教师管理就要从原来刚性的制度管理向柔性的愿景管理转变,学生管理就要从原来的行政班外在管理向综合型自主管理方向转变。

无论哪一方面的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会带来由改革引起的阵痛,遭遇阻力。

如何让管理方式的转变适时同步地深入到新课改内核,这需要我们不断审慎思考,稳妥推进,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增长智慧,提升境界,提高教育管理的艺术和水平。

(三)面临教师必须具备更高位综合素质的挑战

新的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育情怀以及教育智慧,而且也要求教师要有更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较强的整合创新能力。

当前,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师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再造教育经验的问题,如何在行动中准确定位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考试要求的问题,如何有效融合升学考试目标与学生素质内涵发展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得依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而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位的层次,完全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显然还需要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四)面临教育资源缺乏与教学实际需求急迫的挑战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新课程以模块化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增量,教学活动增时,教学实际使用的课时量需要大量增加。

我们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构建两种基本教学模式:

一是构建大容量的课时教学内容,增加课时教学的信息量,增快教学的基本节奏。

但是这样的教学组织结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学生必要的活动被省略,学生的有效训练被取消,学生的思考流程被替代;

二是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

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可以实现学生的直观性的了解、表象性的观察、多通道的思考、多信息的组合。

但是随着高中学生数的进一步增多,班级增多、班额增大,学校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就越发突出,多媒体以及其他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课时供应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限制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能性。

新课改不是一个多彩的梦想,而是一副无涯的蓝图。

回顾近一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在感受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鲜活生命力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我们工作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还是初步的,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还会有很多的困惑,但是我们充满着渴望,洋溢着兴奋。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我们不能期待短期内的成功与完美,也不应过分强调客观现实而无所作为,它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它需要的是一份理性,在常态中寻求超越;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攸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攸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面对如鲜花般灿烂的青春生命,我们安庆二中人将进一步提高认识,领悟课改本质,继承和创新并举,实验和研究并重,以卓越的教育智慧去化解实验的衍生矛盾,以炽热的教育情怀去创设灵动的教育平台,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引导学生走向阳光和幸福,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灿烂光彩。

课改在线

打造“魅力课堂”激扬生命神采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安庆二中教学创新纪实

2006年4月,安庆二中和全省55所高中学校一起,被安徽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

安庆二中人将此看成是历史赋予给这所百年名校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看成是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传统育人模式难得的挑战和机遇。

他们立足前沿,按照“坚定信心,积极稳妥,整体谋划,务求实效”的总体原则和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管理思想,精心组织,全力实施。

如今,一个多学期已经过去,他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有益探索?

有哪些新贡献?

给学校和师生带来哪些变化?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我们再度深入到安庆二中采访。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胞’,课改理念的‘内化’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牛鼻子”,这是推行新课改之初安庆二中领导班子达成的共识,他们把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光投向了课堂,聚焦课堂,聚焦学生。

安庆二中的新课堂到底如何?

记者置身其间,感受到的是一重又一重的惊喜!

课堂里多了讨论声

“较之于传统教学偏重结论而忽视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教学以启发诱导为基础,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问题的解决和结论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合作探究来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教育能力。

”安庆二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邱国民认为教师由知识的直接输入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虽然我教,你们学,但我们是在一起合作开‘公司’。

我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你们是拥有51%控股权的大股东,主动权、决定权在于你们,你们才是真正的‘大老板’!

”上课之初,苏政方老师就以这番幽默的话语向同学们传递出一个信息:

他的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教学,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语文教师叶春华对此也深有感触:

虽然传统教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新课程实施要多费好多精力,但它所倡导的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带给学生的将是一生受用的东西,远比考分重要。

作为新课程实验的最重要的收获,安庆二中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更为可喜的是他们把新课程理念变成了活生生的课堂实践。

物理是高中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然而记者走进安庆二中青年物理教师杨纯的课堂,感到别有一番洞天的景象。

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杨纯老师以科学史上胡克与牛顿的发明权属之争的公案导入,引起悬念,再丝丝入扣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揭示本质——得出结论”的思想轨迹,建立了对原理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

课后一位学生对记者说:

“老师教学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是什么、不是什么,更多地则是通过让我们动手实验或启发我们思考,体验科学家发现结论的过程,引导我们从知识的源头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学效果必然要好得多。

数学也是不少同学求知过程中的“拦路虎”。

陈琦老师从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入手,改变以教师为主宰、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手段,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注重营造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把“教”的过程变成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知识内化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探究过程。

教与学相长,这在陈老师班上学生“独特”的数学作业本上可见一斑。

记者看到,学生作业本内每页旁边都留有三分之一的空白,用于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内化数学基础。

针对学生反思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感悟,甚至是牢骚的发泄,陈琦老师总是耐心地给予点评或解答。

在陈老师的学生眼里,这一作业“空白”的小天地竟成了他们师生之间交流数学、沟通思想的大舞台。

严超同学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

“学后总结、反思,让我们逐渐懂得了如何分析学习上的问题,能及时准确把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越学越有乐趣,越学也越好。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课堂

“教学如果墨守成规,将学生囿于狭小空间,教师成天除了讲还是讲,学生课内课外除了书本还是书本,是不可能使青少年保持对世界敏锐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的,更不可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安庆二中在精心打造“魅力课堂”的同时,还本着“生活即学习,社会即课堂”的理念,把教育的视野向课外延伸,向社会拓展,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虽然脍炙人口的经典长诗《琵琶行》方高老师已经讲授过多遍,但他总觉得以往的教学中有所不足,留下了遗憾。

此次执教,在同学课前预习过后,方老师先让自己班上颇有琵琶演奏水准的张欣雨同学当堂表演。

当文静娴雅的张欣雨抱着琵琶端坐于黑板前轻轻抚琴试音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台下就有同学轻轻吟诵。

课堂顷刻间变成了同学们艺术欣赏的殿堂,师生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音乐所带来的美感之中。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一曲与《琵琶行》风格类似的琵琶名曲演奏完毕,教室里一片静寂,随即便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连声欢呼喝彩。

方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以往的教学往往是“焚琴煮鹤”,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章被老师按照所谓的教学“目标”、“要求”肢解得支离破碎。

新课程将语文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回归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沿着这一思路,在教授《琵琶行》时,方老师大胆尝试,创设情境,让同学们用心去体验感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经济学似乎离他们很远。

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分内容是政治课教学的难点,教师最难把握,学生最难掌握。

能不能创造一个契机,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这些抽象的经济学名词与原理生动活泼地展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在生活中去体会经济学原理呢?

结合《商品经济》一课的学习,安庆二中高一政治备课组精心策划了一次由高一和初三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园“跳蚤市场”活动——组织高一年级同学将自己在初三时用过的复习资料,在校园内设立摊点,卖给初三学生。

对此,许伟文老师说:

“我们只是制定了活动的方向和基本目标,其它则全由学生会组织。

初涉“商海”,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作为“卖主”的高一学生更是如此。

各班都成立了经济学小组,带动大家一起钻研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为使自己的“商品”打开销路,同学们各显神通。

有的把“有形的市场”设在初三教室楼层的过道、楼梯口,见到初三同学走过,就主动招揽生意,热情地介绍;

有的制作了醒目的横幅,打出了广告牌;

尾声阶段,卖主们使出了买一送一的招术,纷纷降价推销。

活动总成交额1000余元,全部捐给困难同学。

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供求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以及什么是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