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6977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升初古诗文专项测评卷三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眉眼盈盈处。

(设问)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

D.谁道人生无再少?

(反问)

10.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今直上银河去疑是银河落九天

B.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陵一日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谁人不识君

D.浪淘风簸自天涯花木成畦手自栽

11.下列诗句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列句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3.“笛弄晚风三四声”中“弄”的意思是()

A.做;

干B.逗弄C.耍:

玩耍

14.“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B.游手好闲的人C.顽皮、淘气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诗句写的是()。

A.春色 

B.梨花C.雪景 

 

16.下列诗句()是在描写秋天。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2、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5、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7、__________________,纵放繁枝散诞春。

8、古语有云:

“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改也。

9、_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10、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11、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12、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13、《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_,诗中表明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15、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浪淘沙》这首诗,我想起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名句:

“君不见________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不贰过。

18、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

____________,深于矛戟。

20、众皆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水迸,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

2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25、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意思默写古诗词。

1.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皎洁的月光洒向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沙石上流淌。

4.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5.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信,只有托你捎个话,给家人报个平安。

四、连线。

(1)把诗句和作者连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商隐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杨万里

(2)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每句都看成一幅画,并各拟写一个标题,请连线。

黑云翻墨未遮山大雨倾盆图

白雨跳珠乱入船乌云密布图

卷地风来忽吹散水天一色图

望湖楼下水如天风起云涌图

五、诗词曲鉴赏。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3).解释词语:

①题:

________②缘:

________③不识:

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二)、朗读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请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

n jiān),钟山只隔数(shù

 shǔ)重(chó

nɡzhò

nɡ)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

n há

i)。

2.《泊船瓜洲》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_________,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__________,不禁勾起了浓浓的___________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解释。

(1).诗中"

一水"

指的是:

()。

  A、珠江;

B大运河;

C黄河;

D长江。

(2).诗人"

还乡"

所经过的方向、路线是:

  A、从北到南,先经京口,再到瓜洲。

  B、从南到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C、从北到南,先经瓜洲,再到京口。

  D、从南到北,先经南京,再到北京。

4.分析并理解句子。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可以换成哪些字?

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语句,你各想到了那一个成语?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3)写几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

请把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连一连。

举头望明月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松间照低头思故乡

参考答案

一、【答案】1.B2.B3.A4.B5.D6.C7.A8.C9.A10.D11.C12.D13.B14.C15.C16.B

二、【答案】

1.一水护田将绿绕

2.同到牵牛织女家

3.乡音无改鬓毛衰

4.胜日寻芳泗水滨

5.怜子如何不丈夫

6.五岭逶迤腾细浪

7.殷勤解却丁香节

8.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9.茅檐长扫净无苔

10.黑云翻墨未遮山

11.胜日寻芳泗水滨

12.稻花香里说丰年

13.唐刘禹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拟人

15.天涯碧草话斜阳

16.黄河不复回

17.不迁怒

18.有礼者敬人

19.与人善言伤人以言

20.弃去持石击瓮破之儿得活

21.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

22.轻烟散入五侯家

23.河汉清且浅脉脉不得语

24.中庭地白树栖鸦

25.何时复西归

三、【答案】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四、【答案】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

五、

(一)

【答案】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宋代苏轼

(3).书写、题写。

因为、由于。

不能认识,辨别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B

五、

(二)

1.jià

nshù

chó

nɡhuá

n

2.宋王安石京口南京思乡吹绿回到

3.DA

4.

(1)“绿”可以换成“到”、“过”、“入”、“满”等字。

诗中用“绿”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

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2)跋山涉水风雪交加(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别林斯基有这样一段话:

青春在人的一生中只有一次,青年时代要比其他任何时代更能接受高尚和美好的东西。

谁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让自己的心灵冷却变硬僵化,谁就是幸福的人。

要求:

以“最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最幸福的人

曾经我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幸福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就像白纸,洁白而平整。

光阴似水,辗转现在的我,已经在那张白纸上留下一串串幸福的足迹。

幸福就像蜜,因为它甜蜜。

“每逢佳节倍思亲”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的家庭不如别人的家美丽、完整。

没关系,请你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用心体会幸福,总会感悟到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甜蜜。

有家是幸福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世间生灵没有谁能够逃脱由生到死的轮回。

但是我们拥有青春。

少年时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正如苏轼所说: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就连他老人家也要找回年轻时的感觉,何况我们正当少年,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只是皮毛,欣慰的是我们年轻。

我们还要开创自己的世界。

年轻就是幸福!

拥有自己的个性是幸福的,因为你会有不同的朋友。

你独特的个性是唯一的。

而我有一个温和的个性,作为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少会大发脾气,总会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会收到贴满微笑的“信件”。

拥有自己的个性是幸福的!

有自己的伙伴是一种幸福。

自古以来,赞颂友谊的诗就很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人谁人不识君”等。

当你取得成功时,朋友会为你感到无比的幸福。

有自己知己是幸福的!

其实最幸福的人是自己,只要用心寻找,就会发现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也正是这无处不在的幸福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一串串幸福的足迹。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注意题目是“最幸福的人”,但注意材料中的提示“青春”“把青春保持到老年”,实际是意境限定是“拥有或保持青春”是最幸福的人,然后具体的分析原因。

点睛:

“明确重心法”是命题作文常见的立意方式,“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此题注意抓住材料中的限定“青春”,围绕“青春”阐释“最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过中考的洗礼,你成了一名高中生。

你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也有缺点和不足。

也许你长大成熟了,不再懵懂幼稚,但你想更上一层楼;

也许你正在走向成熟,不想浑浑噩噩,决心重塑自我。

开学以来,学过的课文,亲历的活动,无不给你的思想、生活甚至是生命带来冲击,而催你清醒促你奋进崛起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请以“改变自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不少于800字。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不抄袭,不套作。

注意卷面整洁。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参考范文:

改变自己

美洲鹰为了适应狭小的岩洞,让自己的身躯柔软坚强;

蛹为了蜕变成蝶而挤压自己臃肿的身躯,才换来明朝的轻盈展翅;

蝌蚪为了躲避天敌在水中的袭击,化作青蛙得以到岸上一睹世间芳容……

改变自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最本质原因。

这一点,相信达尔文在提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时就已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剩下的,只等我们自己验证。

卡夫卡曾说过:

"

人只有经历过自己的渺小,才能达到高尚。

我们总是在改变,我们每天都在去适应一个新的自己。

犹记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加上水一同放在锅中煮,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变得像石头一样硬,只有咖啡豆融在了水中——它改变了环境。

那么,这三者你想成为哪一个呢?

想必胡萝卜不会有人选了,它屈服在了逆境之下。

幼时天真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咖啡豆,幻想可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但现在如果重新做出选择,也许我会有不同的答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倔强不屈地同命运做着斗争,摔得头破血流损羽折翼也毫不放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许多社会现象不是我用微薄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改变不了世界,就得改变自己,若想改变世界,自己首先要变强——这时成为鸡蛋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它战胜了逆境,并与其相安无事。

就这一方面而言,我是很不屑于那些所谓的隐士的。

他们面对人生的失意、官场的被贬、命运的玩笑不能正视困难,而是对酒当歌,流连在山水之间,仿佛真正摆脱了世俗的羁绊,远离了人间的喧嚣。

殊不知这恰恰是不能顺应时代变迁的表现。

一味躲避只会失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理应遭到时代的抛弃。

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我们或许应当学习鲁迅先生,国难当头,毅然弃医从文,一支笔唤醒了多少麻木的灵魂!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为寻找与时俱进的改变献出了一生的精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功与否,只是一个改变的契机罢了。

韶华已然向东去。

我也在不息的变幻中走向成熟,改变支撑生命,装点生命,超越生命。

自卑变为自信,散漫变为拼搏,梦想变为规划。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棵凤凰树,改变则是一根火柴,只要我们轻轻一划,我们的生命便会成为绚烂如火的花。

只是,很多人把这样的改变,唤作"

成长"

改变即是成长,我坚信下一个我更加精彩!

【解析】

【详解】

审题: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篇借助材料导语引出的“命题作文”,首先要根据对原材料的理解,寻找写作的方向。

理解原材料,找准写作的角度,命题是“改变自己”,可以是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改变自己的懵懂和幼稚、改变自己的浑浑噩噩,以上都可以作为写作立意的角度,在写作内容中进行体现。

那么怎么进行行文写作呢?

接下来借鉴的角度有学过的课文、亲身经历都可以作为写作行文的主要内容。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作前要明确文体。

参考立意:

改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改变自己的懵懂和幼稚;

改变自己的浑浑噩噩。

素材:

1.武则天,这个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之所以拥有了改变国家的权力,是因为她有改变自己的能力。

曾经,她不过是一个徒有美貌毫无才学的才人,失宠却让她懂得了“以才侍君者长,以色侍君者短”这个道理,她努力地改变自己,从一个平凡女子变成一位学者,从一位学者变成一代君王。

2.这个新时代里,却出现了那么多的“啃老族”,他们大学毕业,有不浅的才学,却乐哉悠哉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吃父母的,用父母的.走出家门,他们变得微不足道,他们嫌工作不好找,工资没处赚,却不知道,这个世界哪能一切如他们所愿,没有好工作就不工作?

相信这不是一个好借口。

3.东汉末年名将吕蒙身材高大,作战勇猛,亲自带头冲锋砍人,凭着一股狠劲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但在鲁肃眼里,吕蒙只是个粗人,即使受到孙权重用,也不过是一介武夫,鲁肃的看法估计代表了不少同僚的想法。

但在孙权的指点下吕蒙开始读书,一改过去的作风,并且进步神速,得到了孙权和鲁肃这些读书人的称赞,鲁肃还与之结为好友。

这就是著名的“士别三日,当刮目想看”的典故由来。

结构:

本题既可以采用议论文文体,也可以采用记叙文文体。

给出的参考范文则是采用了议论文文体。

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一看标题就能知道作者的写作中心。

平时注意积累优秀范文的标题,然后加以改造。

能标新立异并能表明观点就更加理想了。

本题是命题作文,不需自己拟题。

(二)引述材料+表态+观点。

参考范文以排比开头,自然引出中心论点“改变自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阐述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

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参考范文由卡夫卡的名言,到胡萝卜等放入水中的故事,再联想到隐士、历史事件,每一段都观点明确,层层深入。

(四)提出呼吁。

(五)点题,再次明确观点。

参考范文提出改变即是成长,呼吁勇敢地面向未来。

记叙文的结构与议论文不同,它没有严密的结构安排,但也有几种类型的写作模式,如时序顺进式、平列展开式和对比映照式等,注意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记叙文更生动,感情表现更真挚。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一)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

)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二)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

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如: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

“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

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

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例如本题:

增补信息就是,改变自己的什么。

明确重心是“自己”。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方能更深刻的诠释命题,最终在写作中才能符合命题的要求。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涉及个人相关信息如班级等,一律用“×

×

”代替。

【答案】他们

几万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

几十万人的身躯血肉模糊

几百万的灾民颠沛迁徙……

5月12日,大自然冷不丁地把一份沉重的考卷呈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人民直面惨痛的损失,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的坚强镇定令我感动、敬佩,而在短短的几小时里,从祖国四面八方赶去救援他们的人们,更加让我震撼、动容。

从天而降的子弟兵。

他们在交通阻断,通讯毁坏的情况下,必须尽快深入到重灾区了解情况,沟通信息。

恶劣的天气逼得他们只能打破常规,从5000多米的高空往下跳。

我没有参加过蹦极,也不知恐高的滋味,但听说过不少的蹦极者都是兴奋地走上去,狼狈地爬下来。

而今天,我们的十几位勇士,他们写下遗书,从比蹦极高100多倍的高空往下跳。

他们跳出了空降的极限,更跳出了军人的风彩!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他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对于这样连死都不怕的军队,九天不脱鞋,十天不洗澡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这些不怕苦不怕死的勇士们,我向他们致敬!

从八方而来的志愿者。

他们有的来自邻近省份,有的来自远方的唐山;

有的乘飞机赶来,有的徒步走过来。

他们从四面八方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集结灾区。

他们之中的有车族,有的平时为了节省10元钱,冬天自己洗车;

有的平时为了省油,夏天少开空调。

今天,他们自己贴上了油钱、路费,连带自己的工资,从千里万里之外奔赴四川。

救人的,送物的,搬运的,守护的,他们在三百六十行中又新增加了神圣的一行——志愿者。

面对这些不计得失、慷慨相助的志愿者,我向他们致敬!

从最高层的领导到最基层的公仆们。

他们之中有地震2小时就赶到灾区的好总理,有一心扑在救灾前线的好县长,有三天三夜没合眼的村支书。

当我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