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660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Word格式.docx

依据《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海南省中长期工业和信息产业人才规划(2010-2020)》,加强机制保障,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作为海南省唯一省部共建“211”工程院校,海南大学组织申报并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全国高校实施“卓越计划”试点高校。

在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实施试点专业将不断总结工程教育经验和教学规律,克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开展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为海南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一、指导思想

试点专业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海南大学“热带、海洋、特区”的办学特色,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发挥资源优势,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依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为国家和海南各大企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及标准

创新型社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必须是既掌握专业理论又掌握技术创新,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因此,作为海南省唯一实施“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海南大学有义务也有责任承担起高端工程人才的培养重任,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一)培养目标

海南大学“卓越计划”实施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

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适应创新型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化学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主要结合海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技术改造与创新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本科毕业后能从事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运行与维护或产品生产与营销等服务,并为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工程理论与应用基础。

(二)培养标准

我校将在“国家通用标准”和“化工行业专业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企业需求,制定“卓越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创新型社会要求“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产品、过程或者复杂系统的能力。

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通过四年学习毕业的学生,应具备科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

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符合国际工程师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政策保障与组织管理

(一)构建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1)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

学校成立“卓越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组员可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及计财处等部门负责人、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以及合作业界负责人等组成,学校领导小组可下设实施工作指导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审核和检查试点专业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实施等。

成立“卓越计划”工作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组长分别由教务处长和试点学院院长担;

工作小组组织执行学校“卓越计划”实施方案,并具体负责制定和年度(学期)实施工作计划等;

项目实施小组具体执行和落实实施方案。

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

学校、学院争取与海南大型化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设置由学校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成校企“卓越计划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卓越计划教学委员会”,校企共同制定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有效指导和实施。

企业确保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和实习指导,学校积极在技术、科研上为企业提供帮助,形成校企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二)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

学校拟制定工程类教师考核、评聘的特殊政策,积极引导青年老师到相关产业一线学习交流,获取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带队实习,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引进相关领域和相关产业的工程专家、技术人员作兼职授课教师,突出企业导师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优势,通过“进课堂”和“带学生”开展项目研究、指导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

(三)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创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本专业领域的先进的工程知识对接,同时要加大校内相关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多种实验平台,构建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探索项目研究、案例研究等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体系,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和学术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到企业实习打好基础。

(四)学生来源及选拔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1级为实施试点,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所有工科专业中推行。

(五)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精神和我校实际,“卓越计划”试点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前期主要为培养本科阶段的“应用型”工程师,采取分段衔接培养模式。

针对本科生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主,学制四年,采取“3+1”模式,累计3年在校理论课和实验课程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和进行毕业设计。

在企业的工程实践学习可分阶段进行,大致可分为企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推行学生利用暑假期到企业实习。

根据化工专业特点和实习企业的具体条件,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和实习计划。

学生通过在企业的跟班学习,检验理论知识、了解并掌握基本工程原理和操作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将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相关课程在企业开设,进行实地教学。

(六)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质量评价体系。

要打破传统课程考试考核模式,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将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论文)等相结合。

特别是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成果的考核,要以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开展学校、企业和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活动,并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修订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七)培养方案

我校各试点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在2010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依据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而制定的。

在制定过程中加强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研究,吸收企业部门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根据行业发展要求及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

打破学院间壁垒,融合全校工程学院的资源,搭建工科大类教育平台,为学生进入工科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方案由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小组讨论通过后,报校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报教育部审批。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应用型工程师学校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本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海南大学特色、海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

1.具有健康的体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

3.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4.具备较强的获取技术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专业特征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化学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师。

具体的专业特征目标包括:

1.综合素质培养

1.1健康的体魄,能够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

1.2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探究真理百折不挠的毅力

1.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1.4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

1.5成就宏伟事业的自信心

2.专业技能培养

2.1数理化基础

2.2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3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能力

2.4动手能力

2.5计划与综合能力

2.6运用数学工具、计算机和仪器设备的能力

2.7独立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8有效的中外语言交流能力

2.9化工企业经济运作与管理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

3.1善于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2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3.3了解化工前沿的专业知识

3.4人文和地理知识

3.5熟悉法律与国际政治

3.6国际合作能力

三、专业培养标准

1化学工程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教育

1.1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素养。

知识面广,了解时事政治和国计民生。

能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相融合。

1.2技术伦理学教育,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明确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坚持原则和自我约束。

熟悉化工行业主要的职业法律法规、遵守化工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开展工作。

2化学工程专业技能教育

2.1掌握基础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了解现代化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解决化学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并经历实际工业生产的训练。

2.2掌握与化学化工及机械等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

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其相关实验技术,以及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及其相关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等相关知识,实现化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2.3拥有解决化学工程技术问题的技能。

包括化工流程设计和开发、新产品研究和开发、化工系统优化及控制、设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应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能够洞悉或预测化工流程设计、新能源产品开发、生产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2.4熟练运用大型化工模拟计算软件、优化设计软件、CAD辅助设计软件,会用常用软件编制计算程序。

2.5具有设计、操作、执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有效地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2.6熟悉化工行业国际和国内相关的开发、设计、管理和质量标准,并能熟练运用国内外标准开展化学工程项目设计和研发工作。

对设计或生产结果与原定的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评估。

3化学工程专业工程素质教育

3.1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了解国际化工行业发展动向。

3.2熟悉厂址选择、生产线设计、厂房布置、车间布置等工程设计要素。

3.3了解与化学工程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正确认识化学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3.4掌握化学工程标准的运用。

了解技术合同、项目合同、产品合同、加工制造合同等相关内容和约定,能与项目相关方(委托人、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契约、协议或合同。

3.5跨领域整合能力。

了解化学工程相关的勘察、土木、设备、仪表等领域法律法规,具备化工为主体的总揽和整合能力。

3.6整合资源,主持化学工程任务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考虑成本、质量、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对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进行评估和评判。

3.7熟悉技术预研报告、可研性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投标书、勘察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安全评估、环境评估等涉及的内容及深度。

4化学工程专业生产管理的能力

4.1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能源、新设备等先进生产方式的技术分析和比较,以及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4.2具备较丰富的管理学知识,建立和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组织并管理计划和预算,协调组织任务,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提升项目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4.3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提出技术改造、系统更新、效能改进的方案,并进行经济性核算。

4.4对化学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分析判断其项目的综合效益,保护环境。

5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5.1能够深入基层和工作实际,具有与生产一线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5.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吃苦耐劳,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5.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掌握国际信息资源,并能进行有效地进行技术沟通和交流。

5.4具有国际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5.5了解国际新技术的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快速掌握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应用型工程师教育培养课程体系

一、学分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最低毕业学分190分(其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需完成以下课程并取得规定学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44学时;

文化素质选修课9学分(具体课程见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总表,附件2);

学科基础课共40学时;

专业课共63学分。

工程实践设计教学环节共34学分。

二、公共基础必修课44学分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16学分;

外语课程16学分;

人文社会科学类5学分;

计算机类3学分;

训练与健康类4学分。

课程平台与模块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考核

方式

课堂教学

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

考查

考试

讲课

实验

合计

公共基础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

GZZ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2

3.0

二秋冬 

GZZ00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0

6.0

三春夏 

GZZ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一春夏 

GZZ0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秋冬

GXS001

形势与政策

32

2.0

每学期 

外语

GWY021

大学英语1

64

4.0

一秋冬

GWY022

大学英语2

GWY023

大学英语3

GWY024

大学英语4

二春夏 

人文社会科学类

GYW001

大学语文

48

一秋冬 

G00002

军事理论

16

1.0

G00001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计算机类

GJJ001

计算机公共基础

16

48

2.5

一春夏

GJJ002

课程设计(计算机公共基础)

8

0.5

训练与健康类

GTY011

体育Ⅰ

GTY012

体育Ⅱ

一春夏

GTY013

体育Ⅲ

GTY014

体育Ⅳ

三、学科基础课40学分

(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32学分

其中数学课程13学分;

物理课程7学分;

化学课程7学分,制图类5学分。

(2)学科限定选修课8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学时

学科基础课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GSX003

高等数学BⅠ

GSX004

高等数学BⅡ

GSX009

线性代数B

GSX012

概率统计A

GWL003

大学物理BI

GWL004

大学物理BII

GWLS05

大学物理实验C

PLG009

工程制图

3.0 

GHX001

无机化学A

GHXS04

无机化学实验A

GHX015

分析化学B

GHXS01

分析化学实验A

Z04001

CAD基础

二春夏

工程基础类

PLG018

电工学

40

PLG022

工程力学Ⅰ+Ⅱ

PJD063

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

共计

40

四、专业课程63学分

必修课32学分,限定选修课17学分,自由选修课14学分。

专业课

必修课

B04073

有机化学Ⅰ

B04074

有机化学Ⅱ

二秋冬

B04077

有机化学实验

B04060

物理化学Ⅰ

B04061

物理化学Ⅱ

三秋冬 

B04065

物理化学实验

B04038

化工原理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