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6633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9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A.①②⑥⑦B.②③⑥⑦C.②④⑤⑥D.②③⑤⑥

7.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增强

B.⑤与⑥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也相同

C.虽然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但其细胞内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仍能进行

D.细胞的衰老与死亡通常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8.将人体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

b>

c

B.a>

c>

b

C.a<

b<

D.a<

c<

b

abc

9.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

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10.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由上可知:

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D.酶C、酶B、酶A

11.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

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

这说明

A.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ATP是能源物质

C.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12.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马铃薯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13.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液泡中色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14.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活细胞B.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细胞质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15.用含18O葡萄糖跟踪动物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

16.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酸)→糖类(醛)B.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C.二氧化碳→叶绿素→ADPD.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17.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18.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磷脂、蛋白质

19.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

吸收则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C.抑制

载体蛋白的活动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

浓度

20.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能看到的现象是

①液泡变小,颜色由浅变深②液泡变小,颜色由深变浅③细胞质膜与细胞壁逐渐分离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清晰⑤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的溶液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

21.图纵轴为生成物量,横轴为反应时间,其中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是(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22.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

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

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1︰2B.2︰1C.3︰1D.1︰3

23.关于ATP⇌ADP+Pi+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所有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

C.这一反应在活细胞中始终进行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C5化合物(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25.学某生做CO2与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若下图甲为实验组,则对照组应为

2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有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27.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D.b条件下,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厌氧呼吸多

C.c条件下,厌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28.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适应,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内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人体皮肤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少于肝细胞,因此可推断肝细胞代谢比皮肤细胞旺盛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厌氧呼吸获得能量

D.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只能通过C6H12O6→2C2H5OH+2CO2+ATP获能

29.下列物质进出红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组是()

①CO2②K+③蔗糖④甘油⑤葡萄糖⑥乙醇⑦蛋白质

A.①②⑥⑦B.②③④⑦C.①③④⑤D.①④⑤⑥

30.一小段小肠制成的袋,其中装有物质M和能分解M的一种酶。

此袋放在盛于容器中的蒸馏水中如下图。

第二天检查水时,发现其中只含有物质X。

根据这一观察,不能作出下列各结论中的哪一条?

A.酶分解了物质X

B.袋中的物质M被分解了C.X是物质M的组分

D.物质X能穿过小肠壁

31.右图表示多种植物成熟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质壁分离的百分率,图中曲线说明这些植物细胞

A.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浓度

C.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D.细胞质膜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

32.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正确关系是

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B.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

C.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4.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直接用高倍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35.下图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是

36.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的复制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旺盛,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38.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D.细胞死亡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39.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化为各种细胞的未可分裂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上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增殖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40.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细胞而来的,会保留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

C.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二、选择题(每题仅一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相应序号填写在答题卷上,每小题2分)

4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0、N、P是ATP、染色质、核糖体、磷脂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C.细胞外被、转运蛋白、唾液淀粉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α,则两条多肽链中的肽键数也为α

42.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知,这种细胞器内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应是()

A.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4NADH+FADH2)+能量

D.CO2+H2O→(CH2O)(糖类物质)+O2

43.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

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如右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前胰岛素原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B.由前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C.前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和胰岛素三者空间结构虽不同,但功能相同,均能降血糖

D.前胰岛素原水解时水中的氢用于形成一NH2和一COOH

44.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

2mL3%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

对照组:

2mL3%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B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2mL3%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验证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均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45.右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A、B、C为三只保温瓶,A瓶装有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

B、C瓶装有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其它实验条件如图所示,24h后观察并记录3个温度计数据。

以下与此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瓶的溶液煮沸的目的是排除溶液的空气,营造无氧环境;

注入液体石蜡的目的是隔绝空气

B.设置C瓶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C.预期最可能实验结果是保温瓶温度数据高低,B>

A>

D.实验后,A、B、C瓶内溶液pH大小比较,B>

46.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分析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条件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47.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

假如种子已经消过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右移,b左移 B.a左移,b右移

C.a左移,b不动 D.a不动,b右移 

48.右图示扩散作用实验装置,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

A.甲、乙两管中的液面高度相等

B.甲、乙两管中的葡萄糖的浓度相等

C.甲、乙两管中的淀粉的浓度相等

D.两管的葡萄糖皆为8%,淀粉皆为4%

4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甲B.乙C.丙D.丁

50.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总分40分)

51.(10分)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Z的缩写是__▼___。

图1

(2)在光反应过程中,水在光下裂解是通过光系统▼直接实现的,而Z物质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光系统▼实现的:

光能活化位于叶绿体____▼___上的叶绿素分子,释放出__▼___,并经传递与H+等结合最终生成Z。

图2

(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

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

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

图2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量的差值是___▼____mg。

(相对分子质量:

CO2—44,葡萄糖—180。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0分)请据下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依次写出C、E两个时期的名称___▼_____。

(2)RNA和蛋白质合成时期为[]__▼_____;

DNA复制时期为[]____▼____;

核仁消失时期为[]____▼____;

核仁、核膜重新形成时期为[]____▼_____。

(3)抑制肿瘤的药物通过抑制DNA复制来发挥作用,则其有效作用过程应在[]___▼____时期进行。

(4)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分裂最大差异在于____▼____和▼方式不同,引起两者差异相关的是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细胞器。

53.(7分)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r-氨基丁酸和1molCO2。

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3一1和图3一2。

图3-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3-2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

酶浓度固定)(注:

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3一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3一1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

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3-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54.(13分)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

呼吸熵(Q)=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

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以此可以测出▼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左移动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

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①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实验试剂选用▼,理由是▼。

②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移动。

高二班姓名____________班级序号考号

金华一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测试答题卷

考生注意: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不能得分。

选择题填写在机读卡上,请核对好本人的考号,考试科目等项目是否填涂准确,因填涂错误导致机器误读的一律按零分处理。

51.(10分)

(1)(1分)

(2)光系统,光系统,,(4分)

(3)1)(2分)

(1分)

2)

(2分)

52.(10分)

(1)。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