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610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县中医医院中医各科常见疾病护理汇编常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七章中医康复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33

二、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34

三、腰椎盘突出症中医护理常规┄┄┄┄┄┄┄┄┄┄┄┄┄┄┄┄┄┄┄┄┄┄35

四、面瘫中医护理常规┄┄┄┄┄┄┄┄┄┄┄┄┄┄┄┄┄┄┄┄┄┄┄┄┄┄37

 

一、一般护理常规

1.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2.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3.急诊室环境

⑴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应当保持新鲜流通,光线要充足。

⑵根据病证性质,调节室内温湿度。

4.入院介绍

⑴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⑵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5.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⑴测量即刻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⑵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⑶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⑷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⑸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⑹危重患者生命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⑵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

对烦燥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药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⑶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⑷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⑸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⑺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9.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0.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2.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3.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4.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5.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⑵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⑶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中风-中经络护理常规

1.疾病名称:

●中医:

中风-中经络

●西医:

脑梗塞及脑出血之轻症(无意识障碍者)

●定义:

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者为中经络。

2.临床表现:

●主症:

半身不遂,舌强语言变涩或失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

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复视、共济失调。

3.临证(症)护理:

⑴遇中脏腑昏迷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呼吸、汗出等变化。

⑵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

⑶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救治。

⑷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并针刺关元、中极、足三里等穴,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⑸便秘者,可按摩腹部、并针刺关元、大肠俞、足三里等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

4.饮食护理:

⑴宜清淡易消化之物,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如绿豆汤、小米粥、西瓜汁等。

忌肥甘厚味、动风、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

⑵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5.用药护理:

⑴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⑵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⑶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6.情志护理

⑴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世,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

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⑵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

7.并发症护理:

●脑疝评估及抢救:

观察病人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脑疝,迅速吸氧,遵医嘱给予快速脱水、利尿药,降低颅内压,并做好脑室引流穿刺的术前准备。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征,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性质及肠鸣音。

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肠鸣音亢进,提示可能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频繁持续的打嗝预示上消化道出血;

发现咖啡色呕吐物或血便,立即行胃内容物或大便隐血试验;

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立即使用刺酸、止血,保护胃粘膜药,迅速补液,扩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

●指导病人进行早期肢体主动和被动运动,辅以理疗、按摩、针炙,以防止发生废用综合征。

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或行走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警惕再生中风,应立即汇报医生,并配合处理。

8.健康指导:

⑴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⑵在气候变化时应加强保暖,预防感冒,夏天要防中暑。

⑶指导家属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⑷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

⑸学会控制情绪,心胸开阔,性格开朗,保持乐观情绪。

⑹避免过度劳累。

⑺不要急剧改变体位和头位,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⑻积极治疗原发病。

介绍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

⑼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

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⑽指导家属协助病人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普及健康知识。

三、高热中医护理常规

1.疾病名称

●中医外感风邪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

●定义因外感风寒或风热毒邪、客于肺卫所致。

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表,急性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

2.临床表现

●主症:

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

●次症:

鼻塞、流涕、咳嗽或咯痰、烦渴、胸痛。

3.临证(症)护理

⑴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⑵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

4.饮食护理

⑴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⑵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

⑶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5.用药护理

⑴风寒感冒者,中药汤剂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

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

⑵风寒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7.并发症护理

●脱水:

在中医或综合治疗前提下,正确掌握补液治疗法,轻症口服补液盐,重症借助实验室检查判断脱水性质何程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中药可用连梅汤以酸甘敛阴

●高热惊厥:

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用床档,切勿强行约束肢体,防止意外损失。

抽搐停止后,室内保持安静,减少刺激,让患者安静休息。

8.健康指导

⑴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⑵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

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⑶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

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⑷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⑸积极治疗原发病。

⑹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四、脱证中医护理常规

厥证、脱证

心肌梗塞、周围循环衰竭

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所致。

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便自遗、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心、脑、经络、气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参照本病护理。

心悸怔仲,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晃白,或有自汗,舌单苔白,脉虚。

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

⑴四肢不温,汗出者,可予四肢放置热水袋等保暖,遵医嘱如给予参附汤或艾灸。

⑵高热,遵医嘱给予十宣放血或针刺退热。

⑶喉中痰鸣、喘促痰厥者,及时吸痰,遵医嘱立即吸氧。

⑴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⑵病情好转后,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⑴严格按医嘱用药。

⑵中药汤剂宜温服。

⑴患者元气已弱,劝慰患者安定情绪,注意静养。

⑵做好患者家属的劝慰工作,关心患者。

●心源性休克:

有心脏病的原发病症状和体征,急性心梗时有典型的心电图及酶学改变,临床可见心脏泵功能衰竭,也周围循环衰竭并存。

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一周,给予低脂肪、低热量、低盐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宜多吃水果和蔬菜,预防便秘。

●低血容量性休克:

有大量失血或失液(剧烈腹泻、呕吐)史,血常规有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

中凹卧位,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⑴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

⑵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久病初愈,应注意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度。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防止正虚邪袭,变生他证。

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

⑷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病室环境

⑴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⑵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⑴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⑵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⑶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⑴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⑵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⑶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⑸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日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⑵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⑶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眩晕(风眩)护理常规

1.疾病名称

眩晕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眩晕多由于素体虚弱、久病体虚、气血亏虚,或情志伤肝、房劳伤肾而导致的风阳上扰、痰盂内阻、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

2.临床表现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面色苍白、肢体麻木

3.临证(症)护理

⑴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⑵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⑶风阳上扰者、高血压病者可采用:

①定时测量血压,若血压升高时,适当限制活动量,血压升高幅度大时,应报告医生,并遵医嘱服用平肝熄风降压药物。

②可遵医嘱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曲池、少海穴。

③或耳针降压点,双手搓揉耳郭降压沟。

④饮食禁忌肥甘厚味、动物内脏、辛辣刺激、油炸食品,戒烟、限酒;

宜食海带、山楂、萝卜、芹菜,豆类、鱼类、瓜果蔬菜及适量粗粮。

⑥可配合服用降压茶(罗布麻、山楂、五味子、冰糖),海带决明子煎(决明子、海带、生藕)

⑷气血亏虚,脑失所养者:

①不可过劳。

②注意饮食进补,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血肉有情之品为佳,如蛋类、奶类、鱼类、瘦肉、猪血、红枣、桂圆、黑芝麻等,忌食生冷。

亦可配用食疗粥,如黄芪粥、党参粥、薏米粥、莲子红枣粥等。

③可配合针灸调治,遵医嘱针足三里、血海、百会、脾俞、三阴交等穴,用补法、亦可加灸。

4.饮食护理

⑴饮食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⑵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⑶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⑷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用药护理

⑴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⑵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6.情志护理

⑴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⑵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⑶对眩晕较量,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7.并发症护理

●中风评估:

密切观察病情,定时测量血压。

若病人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症状时为中风先兆,应立即休息,注意血压变化,并报告医生及时诊治。

●高血压,风阳上扰病人,应避免过劳、过喜、暴怒等,保持心平气和、乐观情绪。

●劝告病人绝对戒烟、禁酒,避免肥甘厚味,避免暴食、饱食、受凉、劳累等诱发因素。

8.健康指导:

⑴指导颈椎病所致眩晕病人及时作牵引治疗,平时作颈保健操。

⑵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⑶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⑷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或纵欲过度。

⑸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⑹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⑺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⑻有高血压病史者药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三、胸痹护理常规

1.疾病名称

胸痹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

2.临床表现

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或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

3.临证(症)护理

⑴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⑵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⑶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⑷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

⑸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4.饮食护理

⑴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⑵心衰者宜低盐饮食。

5.用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

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避免精神解紧张及不良刺激。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自慰法、谈心释放法等

7.并发症护理

●胸痛较剧烈者氧气吸入,服速效救心丸等,如经处理后病情无好转应及时报告医师。

考虑心肌梗塞,特别是心绞痛频繁、时间延长、大汗、心率加快或减慢、脉细弱者按心肌梗塞护理。

8.健康指导

⑴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

⑵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⑶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⑷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⑸心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

四、心悸护理常规

心悸

●西医:

神经官能症、心率失常、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因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

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⑴心阳虚弱,水气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⑵心血淤阻,心阳虚弱,脉结代者,应正确测量短绌脉。

⑶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

⑷水气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

⑴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⑵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⑶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5.用药护理

⑴中药汤剂宜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用。

⑵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6.情志护理

⑴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⑵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心阳暴脱

⑴心阳虚衰病人宜安置在单人向阳房间,注意避风寒;

急救药品、物品应齐备待用。

⑵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例如心悸怔忡、汗出肢冷、突然出现精神疲惫,或意识障碍等厥脱证候,必须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⑶为避免心阳虚衰病人发生心阳暴脱,应及时遵医嘱给病人服用温补心阳之药物,如人参汤含服;

饮食调理同样需要给予益心气、温心阳的食物,如桂圆、鸡肉、田鸡,可用调味品如生姜、大葱、大蒜等;

食物宜热食,忌寒凉性食品。

可适当进补益心阳之药膳,如虫草炖鸡、桂圆莲子粥等。

⑴.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⑵.起居有常,避免过劳。

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⑶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⑷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

⑸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

⑹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

⑺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五、消渴护理常规

消渴

糖尿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因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

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为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

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

倦怠乏力,急躁易怒,怕热心烦、心悸失眠、大便溏薄。

①上消(燥热伤肺证),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②中消(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③下消(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

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④神昏者,按神昏常规护理进行。

⑤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⑥有皮肢瘙痒、疖肿、痈疽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⑴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⑵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低血糖:

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一旦出现,立即监测血糖,患者有吞咽动作的迅速给患者吃含碳水化合物食物或者糖水,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

如患者神志不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60ml,然后用10%葡萄糖静脉滴注直到患者清醒、血糖正常。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醒昏迷反应:

观察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眼球下陷等症状,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立即处理。

①昏迷患者按昏迷的护理常规。

②抽静脉血监测血糖、电解质,必要时抽动脉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