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语文试题4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题是从2017年开始的高考新题型,语料选自名家散文。
本题4个选项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很容易出错,关键是考生要仔细判断,熟谙实词、虚词、成语意思。
预估难度系数0.65。
3.文中画线句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B。
标点符号专题考点十年后重启,复习时候还是要全面到位。
预估难度系数0.70。
【原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政府应转变观念,逐步放开医疗价格管制,树立医保与医院协商谈判定价机制,让医生的技术价值得到合理回报。
B.为打击行业久治不愈的低价游、不文明旅游,国家旅游局近年出台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等,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游客的文明程度也大为提高。
C.SAT考试是用英文测验考生的逻辑、表达、沟通、思辨,以及文史等综合能力,如果只是把SAT当作语言考试来准备,是无法达到美国大学的要求的。
D.望着玉苍山上密布的形态各异的奇石,形成石的海洋,场面十分壮观,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成分残缺、句式杂糅、成分赘余等语病。
语料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
预估难度系数0.66。
【原创】5.下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的具体要求,请分条概括主要考核的内容。
(3分)
①规划合理,公共建筑、广告牌等造型美观实用;
街道整洁卫生,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②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污言秽语、抽烟等不文明行为,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安静。
③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不闻红灯;
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禁止酒后驾车等。
④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等主动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等。
⑤供电供水、工商税务、车站机场、宾馆等窗口服务行业是否文明规范等。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信息的整理与语言表达能力,既然是“分条概括”,说明材料内容是包含不同方面的,需要找出每则材料的话题,然后概括,能力层级为E。
预估难度系数0.68。
【原创】6.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6分)
①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
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
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②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
对此,你有何思考?
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③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命题意图】三个小题分别侧重考察说明性、说理性、抒情性文字的表达,选择自己的擅长的一类文字形式,能分层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各种用语的要求,如
(1)是介绍性文字,一要注意用语的准确,二要注意介绍时的条理性。
(2)表达自己的思考,观点一定要鲜明,然后再围绕观点进行阐述,注意说理性和条理性。
(3)抒情性文字,用语方面要生动形象。
预估难度系数0.62。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文化认知应告别无限度“啃老”
提起文化符号,最容易想到的还是孔子、书法等传统中国文化,两千年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秉承了中国文化的先驱与精髓。
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宏篇叙事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譬如京剧,譬如书法,譬如造纸术,譬如中医。
中国文化也因为传统文化的彰显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彪炳着国人在现代性社会里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特别是在功利主义洪流大举进犯的文明危机下,常怀缅怀传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值观的自我扬弃。
无需附庸风雅,也无需故作清高,在传统文化符号的推选中,我们看到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中国特色“古色古味”。
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是好事,至少说明其在开化性的文明发展史中有其立足之地。
但我们又应该有所认知,与之相对应的当代文化缺失使我们的切肤之痛。
无限度的透支传统文化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这种习惯中,我们鲜有看到将其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对普罗性的大众而言,传统文化成了万金油——大家都大概了解,大家都为之骄傲,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但对其体认也仅停留在骄傲和谈资的深度。
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啃老”行为。
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社会的建构中被屡屡搬上台面,能够和国外媲美,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被用了再用;
另一方面,当代文化的发展和架构始终落后半拍,或者说上不了台,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里面有个心态问题。
传统文化的“中国化”情结根深蒂固,固化的思维和逻辑锁导致的是容不下其他能够代表中国特色文化的存在,即使是当代先进文化也不能上升到“中国符号”的高度,对被抽查的大学生而言如此,对广大国人亦是如此。
因为可能无需多想,提到文化符号,脑子里都会理所当然的将孔子、书法、中医等“文化元老”拿出来,这已经变成一种毋庸置疑的体认习惯——这就衍生为在文化符号选择上出现的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离的情况。
另外的问题还在于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建构中,功利主义泛滥,肤浅和偏执文化如洪水猛兽,文化多元化的一种弊病就是文化冗杂繁多,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为即使是传统文化都会出现最近的“糟粕精华”如何界定的学术争论,而当代文化虽然批判性和抵制性大有,却依然不能消弭和摆脱落后和腐朽文化的扰攘侵蚀。
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构下,当代文化缺少“领头羊”,既有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尚需锤炼,特别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
需要拯救和弘扬的,正是那些身处庞杂文化侵扰的“中国味”,譬如鲁迅,譬如鸟巢等等。
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中国当代文化既要自证清白,出污泥而不如染,还要自我升华,自我琢磨。
而这一切,都得依靠国人的力量,那么在这场当代文化符号的提格与抛光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纠偏——不能无限度“啃老”。
——选自《新华文摘》2018年第3期
【原创】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多元的弊病是文化的多样化,然而核心文化价值缺失。
B.文化符号选择出现趋同性和理性化及其与日常文化趣味的分离。
C.文化功利主义、肤浅和偏执文化影响当代社会对待文化的态度。
D.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自证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和理解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本题要求考生要细心,同时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改编自2018高考核按钮综合卷六】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京剧、书法、造纸术、中医等等,这些祖辈先烈世代相传的“中国味”实际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B.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传承,显示着国人对历史的一种认知和阐释,常怀缅怀传统文化之心能实现价值观的自我扬弃。
C.当前,传统文化符号被大举推崇,不但如此,我们也已经常看到,大多数将其托起至扬弃和革弊的层面。
D.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符号岌岌可危,譬如鲁迅、鸟巢等等,尤其需要我们的拯救和弘扬。
因为题目考查范围为全篇,因此也有对学生做题细心程度的考查,预估难度系数0.68。
【原创】9.根据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文化。
(至少写出三点)(4分)
【命题意图】考查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能力层级为C。
考生需要联系上下文对作者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整合,预估难度系数0.65。
【改编自天利38套名校信息卷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菩提本无树
熊召政
五祖寺在黄梅东山上,虽然其规制比之省城归元寺、当阳玉泉寺,略欠恢宏。
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说放在鄂省,就是放诸全国来考量,也是不可替代的。
大家都知道,佛教传自印度。
但自从禅宗产生后,佛教才算实现了中国本土化。
这个过程经历了数百年,尽管曲折,但最终找到了出路。
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禅僧们依汉土的文化习惯,称自家门派的开创者为祖。
依其传承的谱系,则初祖达摩来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则都是大别山人。
前二位在山北,后二位在山南。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主峰之下,我每以此为骄傲。
但人们往往只知道大别山是红色革命根据地,是一支英雄的山。
却不了解它同时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见鸟忘机的佛国禅峰,不但产生了四位禅宗领袖,而且还培植了个性鲜明的中国式的宗教智慧与情怀。
④慧可、僧璨、道信与弘忍,四位禅宗的道场分别在太湖的司空山、潜山的天柱山、黄梅的双峰山与东山。
这大别山中的四座峰头我都专程拜谒过。
观其风树从容、丹青开于空际的景象;
听其泉流嗽石、钟磬飞而远闻的韵致,我的心难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尘之思。
⑤老实说,这四处祖庭,东山的风景不算最好。
禅是静谧的、安宁的,它的生机如枝头开放的鲜花,虽然灿烂,却无声无息。
东山喧闹了一些,过多的俗声,使满月莲花境界稍受影响,也侵扰了诸佛的庄严。
但是,专程前来拜谒的旅人,若有参透了般若智慧的禅风禅骨,一定能够剔去嚣杂,在寺中曲折的廊庑间以及生着青苔的石阶上,听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舂米的和尚吟诵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⑥这个舂米的和尚释名慧能,他目不识丁,曾被五祖弘忍称作“獦狚”,这含了一点点贬损的意思。
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来,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厨下做苦力。
三年后,他却因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征着禅宗正脉的袈裟传给了他。
⑦在湖北这片土地上,有两件事在历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
一是刘备看中二十七岁的诸葛亮,拔擢为“军师”;
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让其成为接班人。
若按各自当时的情况看,刘备麾下,不但有关羽、张飞与赵云,还有大谋士徐庶。
诸葛亮寸功未建,只凭一个《隆中对》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现在的话说,他只是一个回乡知识青年,连城市户口都没有。
而慧能呢,只是一个厨房里的杂役,弘忍门下,一千多个弟子,可谓众星灿烂,特别以神秀为首的十大弟子,个个都是“博士后”,与他们比,慧能只能算是一个“农民工”了。
但仅凭二十字偈,他就成了禅宗的第六代领袖。
尽管事后看,诸葛亮与慧能的选拔都是正确的,但在当时,这种选拔难免遭到世人的非议。
中国用人,历来论资排辈。
若刘备与弘忍两人,不敢打破常规,独具慧眼起用新人,则诸葛亮与慧能,恐怕就会混迹于众生,终老江湖了。
⑧基于此,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
⑨我个人认为,政治领域中诸葛亮的《隆中对》,佛教领域中慧能的《菩提偈》,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
慧能之前的五祖,规定了禅宗的方向,但尚未让禅宗走向民间。
让佛教走向大众,用智慧启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众愉悦的;
凡是众生愉悦的,必是简便的。
有《六祖坛经》传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师。
弘忍毕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发现了慧能。
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参谒。
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里。
在五祖传衣钵处,新盖了一座祖师殿。
殿角有一棵参天古树。
导游小姐说那是菩提树。
一位年轻的游客茫然地问:
“不是说‘菩提本无树’吗?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树呢?
”
⑿导游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
我看到这一幕,忖道:
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这样的对话,便是禅家活泼泼的机锋了。
(有删改)
【选材意图】近四年浙江卷对文学类文本的选材来看,似有散文与小说交叉轮考的趋势。
12、13年连续两年考查了散文,14、15年连续考查了小说,2016年考查的是散文,2017年考查的是小说,纵观历年文学类文本的考题设置,毋需太纠结文体,本选材虽然为散文,但在所命的题目和所拟的答案中,又可见小说题的解题影子。
10.简要赏析文章第
段划线句子。
(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重要句段的品评和赏析,赏析文中精彩语言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1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种皈依是双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2分)
(2)无论是用世间法还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会感受到它的卓尔不群。
(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精彩词语深刻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D。
预估难度系数0.64。
12.简析第七自然段写刘备请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的作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布局谋篇作用的分析,属评析题型。
13.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可以删去,这样使文章更简洁,你赞同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讨文学作品主旨和意蕴以及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
性与天道,子贡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
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
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呜呼!
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
故曰,“下学而上达。
”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
“博我以文。
”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以之博学。
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
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人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
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
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
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
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何?
曰“博学多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
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耻之于人大矣!
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注】①危微精一:
“人心精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传的简称。
后来宋儒把它当作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
②祧(tiāo):
远祖之庙,这里做超越解。
③忮(zhì
):
忌恨。
④求:
贪求。
【选材意图】选此材料试图体现浙江省自主命题的本土化特色。
【原创】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推:
推知
B.何其平易而可循也循:
遵循
C.笃实而无若子夏笃:
深厚
D.切问而近思切:
恳切
【命题意图】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要求考生能根据上下文辨析、推知实词词义。
预估难度系数0.78。
【原创】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穷山之高而止
B.下学而上达二败而三胜
C.其告哀公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以求一贯之方焉用亡郑以陪邻
【命题意图】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该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旨在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虚词的各种义项,并能利用法和主谓宾成分判断出虚词的用法。
【改编】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批判了一些理学家空谈心性而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出了为学主张是“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
B.在第一段作者写百余年来的为学者往往谈论心性,而自己却是茫然不能理解。
C.作者先摆出“今之君子”的态度,然后再提出所谓的“圣人之道”,先破后立,这样两相对比,结论不言而喻:
“今之君子”的为学态度是十分错误的。
D.作者指出,就行而言,那些“今之君子”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这些方面,是不辨出处、取与的抉择是否合乎道义。
【命题意图】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以及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
【原创】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4分)
(2)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
【命题意图】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字字落实,语言通顺。
涉及考查实词、特殊、固定句式等课内基础知识点的课外运用,以提醒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在课内文言文中多下工夫,并学会迁移。
能力层级为B。
预估难度系数0.60。
【原创】18.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3分)
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命题意图】考查对文言句子内容和句式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要求考生在理解语段文意的基础上,注意文言句子表达特点,利用语言标志断句。
预估难度系数0.58。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7分)
[中吕]满庭芳·
武林感旧
(元)汤式
钱塘故址,东吴霸业,南渡京师。
其间四百八十寺,不似当时。
山空蒙湖潋滟随处写坡仙旧诗?
水清浅月黄昏何人吊逋老荒祠?
伤情思,西湖若此,何似比西施?
【选材意图】纵观近几年浙江诗歌鉴赏试题,第一题多为填空形式,第二题为赏析题,语料选择的是平时较少接触的元曲,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而且是与杭州相关的内容,可以拉近考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从考查角度来分析,2014年从抒情、2015年从描写角度、2016从叙事特色、2017从叙述与对比手法等角度考查了表达技巧、2018考查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要注意弥补空缺。
[原创]19.这首元曲描写屡遭兵难创伤的杭州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原创]20.请赏析这首元曲的主要艺术特色。
(5分)
【命题意图】第19题为填空题形式,难度较低,考查了鉴赏诗歌的形象、思想内容。
难度系数0.75。
第20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采用简答题形式,难度上呈递增趋势。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1-22题。
(1)《论语》:
子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2)《论语》:
尧曰:
“咨!
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3)《中庸》: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选材意图】试题立足课本,又高于课本,要求在对《论语》思想精髓的领会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分析和评价。
材料基本为课内外兼顾。
【原创】21.回忆书本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庸”是一种至德?
为什么“民鲜久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
充分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度。
【原创】22.《论语》《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F。
考查对《论语》思想精髓的领会、分析和评价。
【原创】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 。
(《论语》)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白居易《琵琶行》)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命题意图】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