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563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期末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D.②③④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核苷酸

10.下列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①DNA复制②mRNA与核糖体结合③DNA转录④mRNA翻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A.遗传物质B.mRNAC.tRNAD.rRNA

12.人的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II3和II4所生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A.1/8B.1/4C.1/2D.0

13.下列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的是()

A.间期的复制行为

B.间期蛋白质的合成

C.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

14.一对有病的夫妇生下一个正常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

A.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遗传

C.显性遗传D.隐性遗传

15.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①DNA②RNA③DNA和RNA④DNA或RNA

A.①②③B.①①④C.③③④D.②①④

16.赫尔希和蔡斯的工作表明()

A.病毒中有DNA,没有蛋白质

B.遗传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C.遗传物质是DNA

D.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17.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和施旺

B.沃森和克里克

C.孟德尔和摩尔根

D.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虎克

18.DNA检测之所以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主要的理由是()

A.不同人的DNA碱基种类不同

B.不同人的DNA脱氧核糖不同

C.不同人的DNA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D.不同人的DNA碱基序列不同

19.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需要模板

B.复制消耗能量

C.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D.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0.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是()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DNA、RNA、ATP和酶

C.模板、温度、能量和酶D.DNA、脱氧核糖、能量和酶

21.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B.一个D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

22.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

A.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

C.基因A控制显性形状,基因a控制隐性形状

D.A是由a突变而来的

23.对于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克里克认为要实现碱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转换,一定存在一种既能识别碱基序列,又能运载特定氨基酸的分子。

该种分子后来被发现是()

A.DNA

B.mRNA

C.tRNA

D.rRNA

24.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这个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UAC)B.谷氨酸(GAC)

C.精氨酸(CGA)D.丙氨酸(GCU)

25.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参与的是(  )

A.脱氧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D.解旋酶

26.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

B.在复制和翻译过程中

C.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

D.只在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27.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

A.转录B.翻译C.逆转录D.RNA复制

28.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关于此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表示DNA的复制B.②表示转录

C.③表示翻译D.④⑤表示蛋白质水解

2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过程称为

A.复制B.转录C.逆转录D.翻译

30.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A.RNA→蛋白质(性状)B.DNA→RNA→蛋白质(性状)

C.DNA→蛋白质(性状)D.RNA→DNA→蛋白质(性状)

31.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染色体结构变异机会多

C.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

3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下列所举实例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控制生成黑色素的基因异常→黑色素结构异常→白化病

B.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贫血症

C.控制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降低→产生皱粒豌豆

D.控制跨膜蛋白基因异常→跨膜蛋白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功能异常→囊性纤维病

33.化学物质X导致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改变。

这种变化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变异

34.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产生该病的最根本原因是()

A.血红蛋白中的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

B.血红蛋白中的氨基酸数目发生了变化

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D.体内相对缺氧

35.二倍体水稻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24条染色体。

那么水稻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染色体()

A.2条B.4条C.8条D.12条

36.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该变异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37.下图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

A.倒位B.缺失C.易位D.重复

38.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病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B.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C.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D.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39.下列疾病分别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依次是()

①21三体综合症②原发性高血压③青少年型糖尿病④苯丙酮尿症⑤软骨发育不全

⑥并指⑦抗维生素D佝偻病⑧性腺发育不良⑨先天性聋哑

A.⑧⑨、③、②④⑦、①⑤⑧B.③⑤⑨、④⑥⑦、②、①⑧

C.⑤⑥⑦、④⑨、②③、①⑧D.③④⑥、⑤⑦⑨、②、①⑧

40.下列遗传病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是()

A.白化病B.猫叫综合征

C.21三体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二、综合题

41.下表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高茎红花

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

矮茎白花

高茎红花×

627

203

617

212

724

750

243

262

953

317

1251

1303

高茎白花×

517

523

499

507

 

据上表回答: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性、隐性基因。

乙组合为_________×

_______。

丙组合为_________×

丁组合为_________×

戊组合为_________×

______。

42.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图1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其与图2相比不同的碱基配对过程是___________。

(2)图2中c表示___________,其携带的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

(3)在如图所示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生物的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

A、鸡的毛腿和毛翅不属于鸡的同一性状,A错误;

B、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种生物,B错误;

C、人的卷发和白发不属于人的同一性状,C错误;

D、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睛】

2.B

根据题意分析:

根据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原理,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Dd×

DD→DD、Dd,Tt×

Tt→TT、Tt、tt,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根据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原理,子代的基因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Dd×

DD子代的基因型有2种,表现型1种,Tt×

Tt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2种,故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2×

3=6种,表现型1×

2=2种,B正确。

故选B。

3.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的过程,所以基因型AaBb的个体与aabb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没有AABb,所以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AABb,C正确。

故选C。

4.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染色体上的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C。

5.B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

6.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点),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此时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2)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此时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明确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再结合题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7.D

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D正确,A、B、C错误。

8.D

美国遗传学家生物学家沃尔特·

萨顿,他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摩尔根及其学生的实验研究加以证明并发展成为遗传学理论,它是经典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摩尔根通过果蝇的实验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9.D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A、④和⑤的碱基对通过氢键连接,A正确;

B、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B正确;

C、DNA分子的无碳糖是脱氧核糖,C正确;

D、①③④构成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D错误。

10.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转录或翻译的过程中;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线粒体与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

①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母链和子链互补,①正确;

②mRNA与核糖体结合时,没有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错误;

③转录时DNA一条链与mRNA链互补配对,③正确;

④翻译时,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③④,C正确,故选C。

11.B

转录:

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翻译:

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A、金鱼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mRNA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正确;

C、tRNA不参与性状的控制,在翻译过程中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C错误;

D、rRNA和蛋白质用于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参与性状的控制,D错误。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2.B

1、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

2、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

XBXB(女正常);

XBXb(女性携带者);

XbXb(女性患者);

XBY(男性正常);

XbY(男性患者)

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4号的基因型为XBXb,4号的基因型为XBY,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综上,B正确,ACD错误。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和遗传过程的理解和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遗传系谱图,绘制遗传系谱图时要注意:

明确基因型和表现型。

13.B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A、基因和染色体在间期都进行复制,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A错误;

B、基因只是DNA片段,间期蛋白质合成,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

C、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来,核中的基因和染色体均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关系,D错误。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萨顿将基因与染色体进行类比推理的过程,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进行判断,但要考生明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还需要实验验证。

14.D

该题主要考察了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判定,根据题意可绘制遗传系谱图,父母均患病而生育的男孩正常。

夫妇均患病,生育的孩子是正常的,这属于有中生无为显性,所以该病不可能为隐性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都有可能因为性状分离生育正常的男孩;

15.B

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只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即B正确,ACD错误。

16.C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实验,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最终证明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17.B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所作出的贡献的考查,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沃森和克里克,故选B。

18.D

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脱氧核苷酸有4种,在DNA分子中的排列顺序千差万别,是形成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直接原因。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两种特性都取决于DNA的碱基序列。

不同来源的DNA分子,碱基种类、脱氧核糖、碱基配对方式、空间结构都是相同的,D正确。

19.D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

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2)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5、条件:

(1)模板: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2)原料: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

ATP。

(4)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根据DNA分子复制过程可知,DNA分子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ATP提供能量的情况下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新的子代DNA。

DNA复制的特点是:

边解旋边复制;

复制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综上所述D错误。

20.A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2、特点:

3、条件: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ATP;

4、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

DNA复制所需的基本条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还要ATP提供能量,故选A。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时期、条件、特点、方式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

21.D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A、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基因,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一段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D错误。

22.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在于基因片段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差别,即碱基序列的不同。

故选A。

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