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541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docx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

第一部分 幼儿教育学

第1章 幼儿教育与幼儿教育学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幼儿教育的概念

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

上来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

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则仅指幼儿园

(或其他名称的幼儿教育机构)教育。

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

教育系统。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1.促进幼儿生在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体)

2.开发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智)

3.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德)

4.培育幼儿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美)

二、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

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

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2.奴隶、封建社会的幼儿教育

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此时在阶级社会,出现了专门的

学校,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期出现了。

3. 资本主义社会的幼儿教育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看的“幼儿学校”(后来改名为

“性格形成学园”)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不过最初出现的

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是慈善性质的

社会福利机构。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

第一个幼儿园。

福禄贝尔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

教育机构。

2. 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机构发展特点:

①幼儿机构数量不断增加;②幼

儿教育机构多样化;③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我国幼教机构的发展

①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标志:

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

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②改革开放后幼儿教育机构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突破计划

经济的束缚,多形式、多渠道的发展;第二,走上规范化、法制化

轨道。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一)幼儿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

1.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

代表著作: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思想的

专著。

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顺其自然,儿

童无论贫贱富贵都应接受教育。

2. 洛克(英国)

代表著作:

《教育漫画》,《工作学校计划》,《人类理解论》

等。

教育思想:

(1)提出了“白板说”;

(2)提倡“绅士教育”;

(3)论儿童的体育;(4)论儿童的德育 ;(5)论儿童智育。

3. 卢梭(18世纪,法国)

代表著作:

《爱弥尔》

教育思想:

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

儿童的自然本性。

(1)教育的三个来源,即“自然”“人”和“事物”;

(2)教育

遵循自然;(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4)提出“自然

后果法”。

4. 裴斯泰洛齐(19世纪,瑞士)

代表著作《隐士的黄昏》《林哈德和葛笃德》和《我对人类发

展中自然进城的追踪考察》

教育思想:

(1)提倡爱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是提倡“爱的教

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

(2)提倡要素教育。

5.福禄贝尔(19世纪,德国)

教育思想: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2)游戏理论,制

作玩具“恩物”;(3)协调原理;(4)亲子教育。

6. 蒙台梭利(20世纪初,意大利)

教育思想: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2)重视教育环境

的作用,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3)教

师的作用,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

者、观察者、指导者;(4)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

则;(5)重视感觉教育。

7. 陶行知

教育贡献及教育思想: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在

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2)重视幼儿教育;(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8. 陈鹤琴

教育贡献及教育思想:

(1)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

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2)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

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3)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4)幼儿园课程理论;(5)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节幼儿教育学的学习及其研究方法

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 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 博览与精读相结合;

4. 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

5. 预习与复习相结合。

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1.调查法; 2.观察法;3.实验法; 4.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

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

2.教育目标的涵盖要全面;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

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任务之一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

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其二是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1. 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

质量。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教结合的原则,也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

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二)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三)环境育人的原则;

(四)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

(五)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

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

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

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第二节幼儿体育

一、幼儿体育的概念

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

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

育活动。

幼儿体育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体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

(一)幼儿体育的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

的兴趣。

(二)幼儿体育的任务

1.保护儿童的生命与健康,保证儿童必需的营养,促进身体生

长发育,增强体质;

2.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幼儿体育的内容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幼儿体育的实施

(一)实施幼儿体育的途径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护理幼儿的生活

2.精心组织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

证幼儿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二)实施幼儿体育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第三节幼儿智育

一、幼儿智育的概念

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

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

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智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

(一)幼儿智育的目标

幼儿智育的目标是: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

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

初步的动手能力。

(二)幼儿智育的任务

1. 向幼儿传授周围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初步知识;

2. 发展幼儿的智力;

3.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幼儿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幼儿智育的实施

(一)实施幼儿智育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智力;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自主活动。

(二)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

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

第四节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概念

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幼儿德育的目标

幼儿德育的目标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那样:

萌发

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

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

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幼儿德育的任务

幼儿的德育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义的全民风尚和先进人物的共产主义精神为思想指导。

其具体任务

是:

初步养成礼貌待人,尊敬长辈,友爱同伴,有同情心,积极主

动,活泼开朗,遵守纪律,诚实,勇敢,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

德行为和性格;培养料理自己生活的初步能力,为接受小学教育做

好品德行为的准备,为一生的人格发展打下基础。

(三)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

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

向力量;

2.发展幼儿的个性。

三、幼儿的品德结构

1. 道德认知;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

4. 道德行为。

四、幼儿德育的实施

(一)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

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

第五节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概念

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

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

力的教育。

二、幼儿美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幼儿美育的目标

幼儿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二)幼儿美育的任务

1.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初步的审美能力;

2.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创造力。

(三)幼儿美育的内容

1.培养幼儿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