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484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2专题7 第21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农业: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3)手工业: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4)商业和金融业:

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概念辨析] 自然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但就整体而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并没有完全解体。

3.影响

(1)经济: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

(2)阶级:

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买办出现。

[精微点拨]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双重影响

(1)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1.兴起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

(2)途径

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易混易错]

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是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②部分官僚、中小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如陈启源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③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

(3)表现:

新设50余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和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

[图示解史] 洋务运动的口号与主要活动

2.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有利条件

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大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

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

③人们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

(3)代表企业:

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保兴面粉厂。

考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多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含义:

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3)特点

解体的动力

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解体的速度

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解体的结果

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影响

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

(1)经济形式:

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

(2)生产方式:

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

(3)商品流通:

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

(4)阶级分化:

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

1.论从史出:

世界市场与中国的关联

史料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

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结论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大量收购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获取材料信息:

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传统行业的变化

材料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黄炎培等修纂《川沙县志》

主要信息  

答案 传统手工行业破产,大量从业者被迫转向近代企业谋生。

考点二 洋务运动的特点与评价

1.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1)思想上: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

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

(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洋务运动的多重目的

史料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结论 鸦片战争客观上传入了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和设备;

洋务运动的目的有抵抗外来侵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一面,也有镇压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一面。

2.史由证来: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史料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论证  

答案 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

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

2016年

选择题T7,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5年

——

2014年

选择题T7,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

1.命题点:

近代传统手工业的破产

(2016·

江苏单科,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答案 B

解析 题干说明中国传统经济伴随着洋货冲击而逐渐解体,故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信息中并未体现,排除;

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故C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了外来商品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冲击,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近代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

(2014·

江苏单科,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

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有:

纺、织分离;

织、耕分离;

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

农产品的商品化。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

“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

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

3.命题点:

近代洋务企业的生产情景

(2012·

江苏单科,5)下图为《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的特点。

由官员督造并联系史实可知晚清政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发展,也是“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①③正确。

从材料信息看,未涉及洋务企业所造产品与外国产品的比较,而且在事实上洋务企业产品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排除含②的选项。

洋务企业属于官办,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具有本质区别,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18·

无锡联考)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  )

年份

1840

1843

1860

1870

1886

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

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优势

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加强,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

解析 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只反映了现象,没有反映其本质,故A项错误;

从数据来看中国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再结合1840~1886年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得出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

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优势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D选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故D项错误。

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2017·

苏州三模,6)下表是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

业人数

1820~1849

29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118

3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 ②谋生手段逐渐由种田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③1850~1879年外迁人数变多主要是因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④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由上表可知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逐渐减少,迁至城镇做工、经营小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外迁地域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国外,故①正确;

外迁人员中种田人数减少,做工、经营小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逐渐增多,表明谋生手段的变化,故②正确;

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在甲午战后,故③错误;

沿海居民外迁谋生从事做工和商业表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洋务派军用企业的经费来源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解析 洋务派的军工企业属于官办企业,产品无偿调拨,后来由订购方提供资金(“协造”),这可以减轻福州船政局的经济负担,故B项正确。

洋务运动中的军用工业并没有转为商办,A项错误;

材料中用船方是政府,并未体现市场化,C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近代造船业的经费困难,而不是走出困境,D项错误。

4.命题点: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家的来源

淮安考前演练一,28)据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

从1872年到1894年开设的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

据此可知(  )

A.近代民族工业均诞生于东南通商口岸

B.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有所发展

C.商业资本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D.近代工业投资者主要是商人群体

答案 C

解析 “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得出近代民族工业不是全部在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

“74家民族资本工厂”可知材料重点统计的是资本主义工业,故B项错误;

“74家民族资本工厂创办人的身份看,这些工厂明确属于上海、广州、福州、宁波等地商人投资的大约有17家”可见商人投资并不是主体,故D项错误。

5.命题点:

政府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支持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李鸿章奏准清政府为开平煤矿减税,这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增加洋务企业的信心,A项正确。

减税并不是加强管理,故B项错误;

材料中是为开平煤矿而非所有中国煤矿业减税,不足以产生C、D两项中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故C、D两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

徐州二模,28)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

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解析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清代对外贸易口岸只有广州一处,而不是因为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故A项错误;

鸦片战争前,中国没有沦为列强的市场,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传统经济形态的描述,故C项错误;

“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

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可得出由于地域关系,东南沿海成为外贸的主要区域,故D项正确。

2.(2017·

苏州月考)一个英国人曾记载:

“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解析 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两国劳动力的价格对比,故B项错误;

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材料体现不出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体现不出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故D项错误。

3.(2017·

常州二模,27)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

“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

”这表明(  )

A.中国工业化水平低

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清政府与列强交恶

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 题干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

中国、印度都成为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故B项错误;

清政府与列强交恶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中国、印度都成为了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说明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4.(2018·

苏州1月月考)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

万海关两)。

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1865年

1894年

增幅

进出口总值

12019.7

28605.9

137.99%

进口值

6003.6

14605.4

143.28%

出口值

6016.1

14000.5

132.72%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解析 仅依据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无法推断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A项解读错误;

B项解读过于绝对,排除;

进口值增幅超过出口值增幅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值入超情况逐年增长,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C项解读正确,D项解读错误。

5.(2017·

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7)1864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

“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

”当时有识之士提出的并付诸实施的对策是(  )

A.“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B.“何以立国?

曰富。

何以制夷?

曰强。

何以致富强?

曰在治人。

人不自治,治之以法。

C.“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D.“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解析 材料中的时间是“1864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并付诸实践即洋务运动,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曰在治人。

人不自治,治之以法”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制度变革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6.(2017·

南通、扬州三模)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

“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

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这表明他(  )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

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

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解析 主张购买与材料中“请易购雇为制造”不符,故A项错误;

福州船政局创办于1866年,与材料中“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中主张中国“制造轮船”,但没有涉及官办企业的弊端,故C项错误;

材料中“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表明认识到发展洋务工业的重要,故D项正确。

7.(2018·

靖江模拟,27)《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

“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

”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

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D.洋务运动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西方国家持观望态度,并未大力支持清政府,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建新式军队与海军舰队,开始军事近代化,并未完成军事近代化,故B项错误;

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洋务运动中中国经济与军事的近代化,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因而出现材料中看法,故D项正确。

8.(2017·

泰州三模,28)“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材料旨在强调(  )

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

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

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

D.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

解析 洋务运动思想落后,但实际行动却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故A项错误;

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

“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强调的是洋务运动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