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409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7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池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主要工程量

见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工程名称

主要过程实物量

挖方(m³

填方(m³

模板(m²

钢筋(t)

砼(m³

水池及

冷却塔

2920

1200

2900

185

1650

2.3工程环境条件

本工程区域内地上及地下障碍物已经拆除。

施工区域内施工“三通一平”已经形成,为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2.4施工中的重点及难点

水池底板钢筋大,暗梁及斜筋多,施工时对钢筋的固定架、保护层及绑扎要严格控制。

顶板埋件及预留孔较多,安装时需反复核对,特别是冷却塔埋件安装是施工中的难点。

框架柱梁板在相交处钢筋较密,其支模、扎筋、浇筑砼均不便。

水池底板及现浇顶板面积较大是施工中的重点。

3、部署安排及施工顺序

3.1部署安排

本工程浊环供水水池工程量大,结构相对较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高,施工中应予重点考虑。

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材料的连续使用,需提前将人员、机械、材料按每个施工段的计划配备,使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3.2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水池底板→水池墙壁及顶板→▽5.0m框架→▽10.3m框架

3.3施工段划分

根据构筑物本身的结构特征来划分,即由下至上分段划分(本施工段的划分位置基本就是施工缝的设置之处)。

3.4劳动力安排

该工程投入120人。

配两个木工班组,两个钢筋工班组,两个混凝土班组,两个架工班组,一个电工班组、一个模板维修班组,两个抹灰班组。

每个木工班组15人负责支模,每个钢筋班组15人负责钢筋绑扎,每个架工班组10人负责搭设脚手架,每个混凝土班组10人负责混凝土浇筑。

电工班组2人负责施工用电管理。

模板维修班组4人负责模板局部维修及刷脱模剂,每个抹瓦班6人,管理人员8人。

4、施工进度计划

关键工期:

水池底板3月15日~3月31日

水池池壁及顶板4月1日~4月18日

▽5.0层高框架4月19日~4月26日

▽10.3层高框架4月27日~5月10日

施工进度:

附图1施工进度计划一览表

 

5、主要施工方法

5.1土方工程

5.1.1降低地下水位

5.1.1.1根据工程特点、周围施工环境及现场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浊环供水水池坑底标高相对较深(▽-4.9m),由于工期紧,需尽早开工,故采用明沟排水。

5.1.1.2基坑为单面排水,沟宽300;

设3个集水井,平面尺寸500×

500mm,沿沟底以下500mm。

5.1.1.3土方在大开挖前,先在靠近电缆隧道方向挖一条排水沟,然后随挖随设至到基坑形成,此排水沟便设置在电缆隧道方向的一侧,排水沟深于基底300mm,坑内地下水通过排水沟引到集水井,经沉淀后及时用潜水泵抽至指定地点。

5.1.2土方开挖

5.1.2.1基坑开挖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开挖→排水→平整→人工清预留土层→验槽

5.1.2.2施工机械选择

基坑挖土选用液压反铲挖土机2台。

基坑回填选用液压反铲挖土机1台取土,配合4台翻斗自卸车运土,反铲配合人工分层铺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

5.1.2.3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根据水池结构形式采用大开挖方式进行(附图2基坑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按施工的先后顺序由施工员指挥反铲按部就班的开挖。

开挖出的土方直接运往指定地点。

5.1.2.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边坡支护:

土方放坡按按1:

1,边坡形成后铺50mm厚混凝土,坡底砌宽240mm,高500mm的砖挡墙;

在电缆隧道方向,由于两个工号相距较近,故土方直接挖至电缆隧道一侧;

在泵房方向,因泵房与水池高差为1.85m,两基础之间相距1.4m,而水池施工图后到,其基坑比泵房深,工期又都要求结构在4月份结束,时间相当紧迫,故只好同时开工,但土方按1:

1开挖必定影响泵房基础,因此决定采用砖挡墙(砖模)支护在高处的泵房地基,砖挡墙厚为610mm,埋入垫层下500mm,可按台阶式砌筑(台阶顶面宽至少240mm),即每加深500mm加厚120mm,砖挡墙在混凝土面部分采用1:

2水泥砂浆抹面。

为防止超挖以及保持边坡稳定,当机械开挖距基坑底部200~300mm或边坡边界时,由人工进行清土,尽量防止扰动地基土。

若特殊原因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封垫层,应预留150~300mm一层土不挖,待条件成熟后,再由人工清土。

开挖时基坑中的积水应及时引导入排水沟内,边排水边开挖。

基坑及地表积水均通过排水沟排走。

基坑开挖后,在开挖的基坑边缘组织人员在基坑四周布置围护栏杆,栏杆用黄黑相间的油漆涂刷。

基坑开挖后请有关部门及时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与勘探报告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及时请有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理。

5.1.2.5回填材料的要求:

(1)回填土需取符合技术要求的粘性土回填;

(2)回填土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控制干容重),施工前应检验。

1)当回填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须采用松翻、晾晒、风干法降低其含水量至最优含水量后再回填夯实。

2)如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小于最优含水量)时,可采用预先洒水湿润,以符合压实要求。

5.1.2.6土方回填

回填前进行回填报验,有监理进行回填确认后方可回填。

回填前,回填基坑、槽内应无积水,建筑垃圾应清除干净。

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回填区,回填区原松动土也需充分夯实。

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回填,并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范围内,对于粘性土为19-23%,砂土为8-12%。

采用反铲分层铺土,机械不易运到的部位,由人工配合,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压实,压实系数≥0.9。

土方回填厚度为300mm,每层夯实遍数由现场压实试验确定。

检验时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

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回填砂时,每层铺土厚度为0.3m,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压实系数≥0.9。

5.2模板工程

5.2.1本工程以组合钢模板为主,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模板配置工作,并使配置的模板外观效果好,尽量全部采用钢模板。

所有的钢模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修整并刷脱模剂,对个别不符合模数的部位采用20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浇筑混凝土前木模应用水充分湿润。

钢楞和板模的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φ48×

3.5),环形结构采用Φ20钢筋加固模板。

5.2.2施工顺序:

准备材料→定位放线→支模→钢筋混凝土施工→拆模→刷脱模剂→材料归库

5.2.3施工前的准备

5.2.3.1定位基准工作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放线;

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内外边线,以便与模板的安装。

(2)作好标高测量工作;

(3)进行找平工作:

在模板的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的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5.2.3.2找平模板下的混凝土垫层面;

5.2.3.3设置模板定位基准;

5.2.3.4清点、检查模板及配件的规格及数量;

5.2.3.5按指定地点及安装顺序堆放模板;

5.2.3.6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2.3.7支撑支柱的地面土层应事先夯实整平,预备支柱底的垫木。

5.2.3.8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密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5.2.3.9模板应涂刷脱模剂;

5.2.3.10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准备;

5.2.4施工缝的留设

由于水池底板转角为大斜面,施工相当不便,故在▽-0.500m以下800mm处设置一条水平施工缝。

水池顶板上的冷却塔框架结构层留设水平施工缝即▽5.000m和▽10.300m留设施工缝。

施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梁板下设置施工缝,以便墙壁和框架柱单独施工。

5.2.5模板安装

5.2.5.1水池底板模板支设

根据水池结构特点,考虑施工及结构受力要求,在▽-0.500m以下800mm处设置一条水平施工缝,转角大斜面和墙壁模板采用型钢固定架支撑,斜面所铺设的钢模应预留门子洞,洞口尺寸300×

600mm以便浇筑时捣固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上来后及时封闭。

具体位置见水池水平施工缝留设示意图。

大斜面模板要事先按一定的模数由上到下配制斜面模板,混凝土初凝后,除二次施工的800mm范围斜面下一块模板不拆外,其余斜面均可拆除。

5.2.5.2池墙体模板支设

池壁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可先回填底板外的坑槽后进行。

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先弹出墙体模板边线。

模板安装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模板的接缝均应严密,不得漏浆。

墙体加固采用对拉螺栓、双螺帽,对拉螺拴采用φ14@500χ600mm中间(模板接触面)加焊δ=2mm厚止水板(包括模板固定板)。

墙体封外模板前必须先清除施工缝位置的浮浆、松动的碎石及其它杂物。

模板支设时应配合相关专业施工,以防止电气等其他专业预埋管的漏埋,也应注意预埋件、预留洞位置的准确,安设老固。

模板安装施工顺序:

钢筋绑扎→支设内墙模板→安装内墙竖向钢管→穿对拉螺栓→支设外墙模板→安装外墙竖向钢管→安装水平钢管→对拉螺栓拧紧→墙体模板垂直度、平整度效正。

支设见墙体模板支设断面示意图

墙体上预留孔洞采用预埋钢铁筒,混凝土浇灌完后不拆除。

5.2.5.3水池顶板支设

模板支架的立柱间距为1000mm,为和板模立柱间距相协调,梁模支架立柱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900mm。

板模内钢楞间距为600mm,外钢楞间距与立柱相同,梁模的横楞间距为600mm。

池墙壁、池内柱若与顶板同时施工不便,可在梁板下设置施工缝,分两次进行。

具体支设见顶板支设断面示意图。

5.2.5.4柱模板支设

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

柱模单块就位组装时,第一节四面模板就位并用连接角模组拼好,角模应高出平模,校正调好对角线,并用柱箍固定,然后在第一节模板上依附于高出的角模为基准,用同样的方法组拼第二节模板,直至全高。

柱箍采用φ48×

3.5mm短钢管,间距为@600mm一道。

柱周围搭井字脚手架,用横杆连为整体以保证柱模的稳定性。

框架的柱与梁板按实际情况分两次施工。

柱子拆模时,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使作为上柱模板的承垫条带和梁模板连接。

柱模不符合模数部分应放在节点部位或施工缝处理。

柱模板支设上下应在同一中心线上,以保证柱身的垂直度。

柱若过高,不便浇筑混凝土,可在适当的位置开孔,待浇筑此处的混凝土时,再封闭孔洞。

柱模板的支设见柱模板支设示意图。

5.2.5.5梁、板模支设

(1)梁、板模支设的施工顺序

复核梁底标高校准轴线位置→搭设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固定钢楞→铺设梁底模,柱线找直,并用钩头螺栓与钢楞固定→拼接角模拼镶梁口→底模→绑扎梁钢筋→安装、固定梁侧模梁板连接阴角模和梁口柱顶侧模→安装楼板模内钢楞→铺设楼板模→绑扎楼板钢筋。

(2)模板支架的立柱在斜面部位则插在预埋插筋上,立柱间距为1000mm,为和板模立柱间距相协调,梁模支架立柱纵向间距为600mm,横向≯900mm。

(3)板模内钢楞间距为600mm,外钢楞间距与立柱相同,梁模的横楞间距为600mm。

(4)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本工程采用多层板拼镶的方法较为灵活。

(5)楼板模板以每个节间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或木方与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

(6)梁、板模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按跨长的1/1000起拱。

(7)底层的立柱均应垫通长脚手板,底层地面应夯实。

(8)立柱间的水平拉杆竖向纵横每1.5m设一道,离地面200—300mm处应纵横设一道,垂直剪刀撑间距≯6m。

(9)梁侧模高度不合模数时,可采用双底模支模法,以减小木模镶拼工作。

(10)板平台预留孔采用预埋木盒(泡沫塑料也可),木盒采用25mm厚木板制作。

(11)对于圆台和环梁采用宽100mm~200mm钢模板或胶合板支设,圆台的斜面可采用铁皮或胶合板支设。

外模竖楞采用钢管加固,圆环采用φ25钢筋箍紧,钢筋箍在园环的每个侧面至少2道。

(11)梁板模板满堂脚手架的支设见梁、板模板支设断面示意图。

5.2.5.6预埋件与预留孔洞的设置

(1)预埋铁件安装

1)预埋件位于结构侧面的固定方法

预埋件面积较小时,在铁件上钻孔,用普通铁钉钉在镶拼木模板固定或用螺栓固定在钢模板上(如图钢模板钉钉、螺栓固定预埋件)。

当预埋件位于墙体侧面时,可将其锚筋点焊在钢筋骨架上,并接上锚筋,顶紧两侧模板(如图焊接固定预埋件)。

预埋件面积较大时,采用在预埋件上攻丝,用螺栓穿过模板直接与锚板连接固定。

钢模板钉钉、螺栓固定预埋件

(a)钉钉固定(b)螺栓固定

1-钢模板;

2-木模板;

3-预埋件;

4-圆钉;

5-固定螺栓

焊接固定预埋件

1-钢模板;

2-预埋件;

3-钢筋骨架;

4-接长钢筋;

5-焊接

2)预埋件位于结构上表面的固定方法

预埋件尺寸较小时,用φ6~8短钢筋将其点焊连接在上层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时观测其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及时纠正。

预埋件面积较大时,除用锚筋将其上层钢筋固定外,还应另在上部用木框固定,以防预埋件发生位移(如图预埋件钢框的固定)。

预埋件的短边边长超过4000mm时,应在锚板上钻排气孔或振捣混凝土。

预埋角钢框的固定

1-预埋角钢框;

2-50mm×

100mm木框;

3-60mm×

60mm搭头木;

4-边模

3)环状预埋件(如冷却塔环状预埋铁件)采用分段安装,根据内径为5560mm,拟平均分8块。

梁的钢筋绑扎完后铺在其面上,经测量定位后将8块的环状预埋件焊成整体,锚爪焊与梁钢筋的同时还需在埋件下加焊一短钢筋,短钢筋的端部顶住两侧钢模。

4)高精度水平垫板的埋设固定如图高精度水平垫板的埋设固定方法。

垫板安装水平度控制和调整是用焊接在骨架上的4根短螺栓,上设双螺帽夹紧固定,通过旋动螺帽达到要求的水平度,复查无误后,用点焊固定。

高精度水平垫板的埋设固定方法

(a)一次浇筑混凝土埋设(b)二次浇筑混凝土埋设

1-水平钢垫板;

2-φ20排气孔;

3-钢固定架;

4-螺丝杆;

5-双调螺丝帽;

6-设备底座范围;

7-活动模板;

8-一次浇筑混凝土埋设;

9-二次浇筑混凝土埋设

(1)预留孔安装

园孔采用预埋钢管,型钢或钢筋固定,混凝土浇筑后不拆除。

小方孔可采用泡沫塑料制作外包铁丝网或层板做成盒子;

大方孔则采用木方制作。

固定方式同园孔。

5.2.6模板拆除

5.2.6.1侧模应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混凝土强度>1N/mm)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应按规范GB50204—2002有关规定执行。

5.2.6.2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和自上而下”的原则。

5.2.6.3现浇框架结构,先拆除柱箍、柱侧模,然后梁侧模、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

5.2.6.4水池顶板下的脚手架支撑系统必须在现浇框架结构全部施工完后,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可拆除。

5.2.6.5拆除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中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5.2.6.6拆模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且不得随意抛掷,以确保模板安全及混凝土的完整。

5.2.6.7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拆除模板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的地方操作。

5.2.6.8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脱模剂,以备待用。

5.2.6.9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按照下表进行:

项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标号

的百分率比

1

板和块

≤2

>

2,≤8

≥50

≥75

2

≤8

3

承重结构

8

≥100

4

悬臂梁

悬臂板

5.3钢筋工程

5.3.1钢筋工程流程控制图

5.3.2一般规定

5.3.2.1钢筋进场需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

进场后按规定作钢筋原材复试。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退场。

5.3.2.2钢筋规格要按其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5.3.2.3钢筋加工:

必须提前三天提出加工计划,加工成型后钢筋不得形成积压,按现场要求及时送达工作面。

5.3.2.4钢筋的堆放、存储:

钢筋需架空堆放,用钢管搭设U型钢筋支架,下垫100×

100mm木方。

5.3.2.5钢筋储存需设置标志,说明:

钢筋种类、使用部位。

成型钢筋要标识,按使用部位分类摆放,坚决杜绝代用、错用现象。

5.3.3施工前的准备:

5.3.3.1准备绑扎铁丝绑扎工具,本工程钢筋绑扎铁丝采用20#镀锌铁丝。

5.3.3.2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5.3.3.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水泥砂浆垫块,垫块的平面尺寸分25×

30mm、30×

30mm和35×

35mm,40×

40mm四种。

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垂直方向使用的垫块应埋入20#铁丝。

5.3.3.4划出钢筋位置线。

平板或墙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

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

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

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5.3.3.5绑扎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5.3.4钢筋绑扎控制要点

5.3.4.1水池底板钢筋绑扎

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网时,需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型钢或钢筋固定架。

钢筋固定架立柱及横梁均采用∠50х5角钢,立柱间距为1000mm。

5.3.4.2水池墙体钢筋绑扎

墙体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墙体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规范具体要求留设,并使用1∶2水泥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墙体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布置间距为1m。

钢筋绑扎时,按计划先划出钢筋正确位置线,严格按线排列绑扎,绑扎必须牢固,无漏绑,无松动变形,钢筋固定架应当牢固。

墙体钢筋网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

撑铁用10mm的钢筋制成,间距为1m。

墙体水平钢筋绑扎前后,要注意校正竖筋的位置及垂直度。

校正后用钢筋斜拉固定。

洞口、预埋件处应对钢筋加固及标高控制。

5.3.4.3柱钢筋绑扎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柱纵向钢筋总数为四根时,可在同一截面连接,多于四根时,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宜多于总根数的50%,在主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为100mm,并且接头位置应避开设计要求的柱端箍筋加密的范围。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板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柱绑扎箍筋前后,要注意校正竖筋的位置及垂直度。

5.3.4.4梁与板钢筋绑扎

框架梁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柱、梁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应注意控制负弯矩筋的位置及下层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支撑的设置。

板的上层钢筋应设置铁马(撑脚)架立,防止被踩下,铁马凳采用φ12钢筋制作,按@1000布置。

梁板的钢筋网,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

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钢筋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规范具体要求留设,并使用1∶2水泥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当主梁钢筋在下,配筋时应注意算准主、次梁箍筋的高度,当主梁与圈梁相交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应有6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梁的钢筋均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侧模后装。

梁板钢筋绑扎时,暗敷的水电管埋设密切配合,同时应防止下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5.3.5钢筋工程保证资料

(1)原材出厂合格证;

(2)原材材质报告;

(3)原材复试报告;

(4)钢筋焊接实验报告;

(5)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5.4混凝土工程

5.4.1混凝土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图

5.4.2混凝土质量要求:

5.4.2.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则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粗砂,其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并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规定。

骨料选择5-25的级配机碎石,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

5.4.2.2混凝土的搅拌

该工程混凝土采用本公司搅拌站搅拌的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