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63749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单位一二五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生态建设发展项目;

林业产业发展建设项目;

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建设;

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

支持支撑保障体系建设项目;

第二章基本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哈密林场位于天山山脉最东端,森林资源分布于喀尔里克山、巴尔库山(巴里坤南山)及其支脉莫钦乌拉山(巴里坤北山),资源分布区按行政区划分别属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全场森林资源分为哈密和巴里坤两个营林区。

地理坐标:

东经91°

22′43″-94°

49′44″,北纬42°

50′21″-43°

56′48″之间,森林资源分布范围东西长280km,南北宽122km。

哈密林场办公地点位于哈密市天山北路21号,距林场原山区场部约75km,距乌鲁木齐市595km,距巴里坤县城145km,距伊吾县城约167km。

哈密林场所在的东天山山势低矮,不如天山中、西部高大,山顶准平面保存较好,有些山顶较平坦,山体分水岭狭窄,由于天山山脉东端没有较大的河流,所以地貌上没有明显的河谷侵蚀切割。

森林集中分布于山脉南、北坡的中、低山地带,林区内坡度一般在3°

—50°

之间,天山山脉主脉的南坡坡度相对大于北坡坡度,哈密境内天山山脉最高峰为托木尔提峰,海拔为4886m,山顶常年积雪。

哈密林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2.4度,极端最高气温30.8度,极端最低气温-32.2度,无霜期158天,一般年份在4月中、下旬积雪开始融化,土壤解冻。

雨季一般从6月份开始,8月下旬结束。

年降水量400-450mm,年蒸发量1672mm,年大于10度的积温1437度,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左右,降水强度较小、频度大,一次降水量比天山中、西部小得多。

2.2社会经济概况

(1)哈密林场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哈密伐木公司,1958年改为哈密林场,隶属于自治区林业厅,1964年由新疆林业厅哈密林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林场、伊吾县达字沟林场、哈密县小堡林场等4个林场合并组成哈密林场,归自治区林业厅管理;

1980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定,由森工企业改为经营林场;

1998年起,哈密林场作为新疆重点国有天然林区被纳入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

2008年为自治区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直属林场。

2.2.1建设现状

(2)木材生产情况:

哈密林场自建场以来,共生产商品木材90余万立方米,1980年改为经营性林场,木材产量减为8000立方米,天保工程试点前的1997年减为5400立方米,2000年调减为2800立方米,2002年进一步调减为2000立方米,2005年,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停止了山区天然林资源的商品木材采伐。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木材采伐后,林场失去了以木材生产、运输、销售、加工为主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为天保工程经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后续产业收入。

(3)森林资源管护方面: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哈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哈密林场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32101亩,实际实施管护面积832101亩,其中:

有林地582090亩;

规划设立管护所15个,管护站25个。

落实森林管护人员102人,林政执法人员13人。

截止2009年底共设置天保工程标志牌9块、各类宣传牌76块。

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总投资30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668万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359万元。

(4)人员分流安置方面:

为妥善安置好转岗分流人员,保持林区社会稳定,哈密林场对富余职工进行了妥善安置,其中森林管护102人,森林公安8人,林政执法人员13人,2000年以来共计有169人进行一次性安置,这部分人员由原来的企业职工变为社会灵活就业人员。

2.3自然条件及其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哈密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哈密地区平均值,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大,占哈密地区活立木蓄积量的90%以上,是哈密地区重要的碳汇区,在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保护好哈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显得尤为重要。

山地森林是本地区生态基础构架的主体,天然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冰川、减缓雪线上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区地处内陆,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是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天然林资源多数分布在河流的源头,是哈密地区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作为天然屏障,成为当地社会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山区天然林这个生态屏障,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

森林自然生长发育和林业生长周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天然林多年的保护,天然林资源刚刚进入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阶段,如果工程停止则会前功尽弃。

一是天保区森林生态功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绿色屏障,森林资源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是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基地、确保木材安全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三是天保区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林区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困难家庭比重大,林区社会稳定压力大;

四是天保工程区因政策不完善,协调发展能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国有林区改革滞后,没有建立天然林保护的长效机制。

因此,保护好天然林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2.4发展林业的区位优势

哈密林场积极开发后续产业,立足本场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场的各种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开发各种后续产业项目。

现有后续产业项目:

绿洲建材市场、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火石泉农场、鹿场、八一路房地产开发。

2.5森林资源现状

哈密天保工程区总面积696.03万亩。

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1274115亩,占总面积的18.33%;

非林地(包括草地、农地、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工矿用地等)5686185亩,占81.67%;

有林地621846亩(其中:

针叶林509260亩,阔叶林7631亩,针阔混交林104955亩),占林地总面积的48.82%;

疏林地70323亩,占5.52%;

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548407亩,占43.04%;

苗圃地216亩;

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33308亩,占2.62%。

有林地中人工林面积5981亩。

乔木林中,针叶林509260亩,占乔木林的81.89%;

阔叶林7631亩,占乔木林的1.23%;

针阔混交林104955亩,占乔木林的16.88%。

全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总面积1240575亩,其中:

天然1234594亩,占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总面积的99.51%;

人工林5981亩,占0.49%。

根据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全场纳入有林地的人工林为5981亩,人工造林主要集中在哈密营林区16、19、30、31、33、34、35、36林班,巴里坤营林区101、102、103、104、105林班。

人工林长势良好,造林成效显著,部分地块密度较大,时有病虫害发生,急需进行人工抚育。

幼龄林主要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造林效果较好。

林区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天山马鹿、野猪、北山羊、盘羊、金雕、狼、猞猁、狐狸等。

药用植物有雪莲、一枝蒿、大黄、贝母、党参、甘草、阿魏、麻黄等。

哈密林区森林呈典型的带状分布,大都分布在海拔1900-3200米的阴坡、半阴坡。

树种以新疆落叶松和雪岭云杉为主,部分地带有欧洲山杨分布,在河谷中有密叶杨分布,森林呈带状。

主要灌木有爬地柏、锦鸡儿、野蔷薇、麻黄、梭梭、忍冬、锈线菊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毛茛科、蓼科、蔷薇科等科植物。

第三章“十一五”林业建设回顾

3.1林业建设实现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及天东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及下,经过各族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哈密林场天保工程区,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基本实现了国家得生态、职工得实惠、社会保稳定的目标。

一是为建立哈密地区乃至新疆东部生态屏障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是富余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职工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为林区社会稳定奠定的重要基础;

三是后续产业得到了发展,企业负担不断减轻;

四是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森林资源恢复性增长,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木材产量按计划调整到位;

天然林得到了休养生息,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长。

截止2009年底,有林地面积比工程试点前增加27222亩,增长了4.63%;

活立木蓄积量由1997年的6463119m3增加到6740375m3,蓄积净增277256立方米,增长4.29%,折合木材直接价值达8733.56万元,据有关专家研究其间接效益是直接效益的10-13倍.累计调减木材产量41700立方米,由此减少森林资源消耗66190立方米.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长,野生植物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森林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河流出水增加,由于植被盖度的增加,河水泥沙量含量明显减少。

(二)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安置,职工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重要基础 截止2010年10月底,哈密林场总人口705人,其中在册职工107人(不含林区派出所8人),离退休人员149人,其余为职工家属、子女。

哈密林场机关现设7个职能科室:

办公室、纪检监察室、计财科、资源林政科、天保、公益林(护林)办公室、后续产业管理办公室、工会办公室;

4个基层党支部:

机关党支部、天保党支部、林区派出所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

场机关编制人员31人,其中场级领导5名,科级领导9名。

下属5个生产经营单位:

绿洲建材市场管理办公室、八一路开发办公室、火石泉农场、鹿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良种基地作业队(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

现有15个森林资源管护所、25个森林资源管护站,专职管护人员43人。

职工人均年工资由2000年的6912元增加到2009年的24152元。

在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

3.2林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3.2.1必须加强对管护人员的学习培训,从林业法律、法规、条例、场规场纪、管护技能、护林防火知识、安全生产、做人做事、团结协作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管护人员整体素质。

必须加强管理制度,弥补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主要是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更重要的是执行力度强,不能成为形式、摆设,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制度管人”。

3.2.2山区林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不完善,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的新形势、新要求,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林区旅游业快速兴起,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入侵、扩散、成灾的危险性不断增加。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山区林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空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应建立标本室、试验室、档案室、药剂药械库等,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2.3基础设施滞后,近年来因缺乏资金维护,林区道路大部分已经水毁,给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管护所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土木结构的房屋,因缺乏资金,只能修修补补维持使用,由于资金分布和历史原因,我场绝大部分管护所设在当地乡镇农场,随着当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这些所站均面临着拆迁重建的局面。

3.2.4森林病虫害鼠害防治亟需设备和资金支持。

山区的天然林资源经常遭受有害生物侵害,且我区落叶松树种仅生存于哈密林区和阿勒泰林区,因此哈密林区落叶松需要建设完备的森林病虫害防护体系,而哈密属南疆片区,为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需要给予资金设备支持。

3.2.5加大发展后续产业力度,努力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做好哈密林场八一路老城家属大院房地产开发工作和哈密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引进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做到奖罚分明,提高职工的责任心;

对农场、森林公园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尝试,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结合八一路家属院房产开发以及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积极改善职工居住环境,继续发掘绿洲建材市场的潜能,提高收入,继续研究探讨鹿场的发展,加强农场的管理和开发,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

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提升盈利能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3.2.6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天东局安委办关于安全生产的精神,重点做好天保工程区管护人员驾驶摩托车的安全工作,履行好驾驶摩托车巡山制度,禁止酒后驾车。

同时要做好重点场所的安全消防工作,要层层签订安全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状,完善安全生产制度,规范职工安全生产的行为,真正做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第四章“十二五”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4.1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巩固天保工程建设成果为基础;

以继续调减木材产量,促进森林资源休养生息,培养后备资源为核心;

以保障就业平衡和改善民生为宗旨;

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

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

4.2林业发展总体目标

4.2.1森林资源蓄积、面积、质量增长方面

通过严格的森林管护和森林培育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有林地单位面积生长量,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从而提高有林地的单位面积净生长量。

对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提高人工林质量,奠定森林可持续经营基础。

4.2.2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

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哈密国有林区的生态状况从逐步好转向明显改善转变,继续执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停止天然林商品木材采伐的决定,但根据人工林林分状况,对人工林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

促使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生态功能明显增强。

4.2.3林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方面

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4.2.4森林资源保护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工程区森林资源管护,哈密林场国有林地面积为1274115亩,减去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70200亩,纳入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的国有林面积1103915亩,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划分管护责任区,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和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制。

4.2.5森林培育

2011-2015年,对符合中幼龄林抚育条件的国有中幼龄林按技术要求进行森林抚育,哈密林场中幼龄林面积共计139025亩,其中天然林133044亩,人工林5981亩;

后备资源培育33.63万亩,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4.2.6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

按照“十二五”规划,增加林区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健全职工和林区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使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达到或超过哈密地区社会平均水平

同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按照中发[2003]9号和中发[2010]1号文件要求,继续推进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政企分开,事企分开,资企分开,促进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与企业生产性经营分开,企业推向市场,逐步建立国有林管理新体制。

第五章林业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

5.1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在2011——2015年的“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改革分类经营、分区实施,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强林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林业科学发展,促进林业增效。

 

“十二五”期间,哈密林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林业重点工程为纽带,实施公益林监管体系、山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主的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以及中幼林抚育试点等项目的建设。

国家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始终放在首要位置,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动,大量政策将涌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必须把握机遇,推动哈密林场在“十二五”期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5.1.1公益林监管体系建设

加强林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形成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以公益林保护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的封育管护,促使森林植被覆盖度逐年增长。

根据最新二类调查结果,哈密林场现有森林管护面积127.4115万亩,实际实施管护面积127.4115万亩,有17.02万亩的国家级公益林被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列入天保工程的有林地面积为58.21万亩,52.18万亩被纳入地方公益林。

按每人管护面积5700亩左右标准,全场配备管护员131人,其中:

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人员29人,天然林保护102人。

结合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管护工程项目,以森林管护、造林、封育为重点。

“十二五”末期,林业生态环境整体质量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程度提高,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公益林监管体系规划建设规模91.45万亩,其具体规划建设项目及内容是:

(1)国家级公益林管护:

面积17.02万亩

(2)地方公益林管护:

面积52.18万亩

(3)封山育林:

20万亩(每年4万亩)

(4)人工造林:

0.25万亩(每年0.05万亩)

(5)飞播造林:

2万亩

规划建设资金估算

根据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投入标准:

国家级公益林5元/亩,地方公益林3元/亩。

根据天保工程后备资源培育单位面积投资估算标准:

人工造林350元/亩,封山育林100元/亩,飞播造林120元/亩.经测算,“十二五”期间,公益林监管体系规划项目共需投资3535.73万元。

2011-2015年规划建设资金分为森林管护投入资金1208.20万元,封山育林投入资金2000万元,人工造林投入资金87.5万元,飞播造林投入资金240万元。

2011-2015年按规划建设项目分:

(1)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投资425.50万元

(2)地方公益林管护投资782.70万元

(3)封山育林投资2000万元

(4)人工造林投资87.5万元

(5)飞播造林投资240万元

5.1.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批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继续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以天然林保护建设为重点。

对天保区内58.21万亩的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实行全面有效管护。

同时增加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良种基地生产性建设项目、恢复建设新疆落叶松1.5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项目。

哈密林场现有中、幼林面积13.9万亩,近熟林12.48万亩,成、过熟林有的36.40万亩,为了使成、过熟林的低质林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2011年积极向国家、自治区林业局申报低质林改造项目,争取实现当年申报、当年立项实施,以每年改造4万亩的目标,分5年实施,到2015年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面积达到20万亩。

良种基地生产性建设项目:

加强良种基地的管理,“十二五”期间,使种子园良种遗传增益提高15%以上,亩产净种由1㎏/亩提高到1.2㎏/亩,同时扩大母树林和试验林面积,加大管理力度,使母树林遗传增益提高15%以上,净种产量提高到1㎏/亩,加强采穗圃管理,使嫁接穗条产量增加20%。

产量达到12万根。

恢复建设新疆落叶松1.5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项目:

“十二五”期间,规划在种子园北大区新建新疆落叶松1.5代生产性种子园,根据《哈密林场新疆落叶松良种基地总体设计》和中国林科院新疆分院科研人员的意见,将种子园北大区的母树按要求进行抚育间伐,间伐后在北大区8个小区新建1.5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规划净面积为85.15亩,2015年建成,2016年投入生产使用。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划建设规模78.21万亩,(不含良种基地面积和恢复建设改良无性系种子园面积)其具体规划建设项目及内容是:

(1)天然林保护:

面积58.21万亩

(2)低质林改造项目:

面积20万亩

(3)良种基地生产性建设项目:

种子园510亩、母树林增加到250亩、采穗圃94亩、种质资源库65亩、试验林累加到328亩、良种繁育圃累加到22亩。

(4)恢复建设新疆落叶松1.5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项目:

85.15亩

根据国家对森林保护补偿基金投入标准:

列入天保工程的有林地补偿5元/亩,根据天保工程后备资源培育单位面积投资估算标准:

低质、低效林改造参考封山育林费用拟定为150元/亩,根据2011-2015年良种基地补贴标准:

种子园1380元/亩、母树林1360元/亩、采穗圃2600元/亩、种质资源库1320元/亩、试验林1070元/亩、良种繁殖圃2860元/亩、引种费5万元/年、管理费用18万元/年。

依据《新疆林业企业营林生产单位费用标准》、《技术经济手册(林业卷)》、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规划建设标准》(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统一生产劳动定额》等规定标准。

经测算,“十二五”期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规划项目共需投资5500.25万元。

2011-2015年规划建设资金分为森林管护资金1455.25万元,低质、低效林改造投入资金3000万元,良种基地生产性建设项目投入资金965万元,恢复建设新疆落叶松1.5代改良无性系种子园项目投入资金80万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