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31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黄陵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

5.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反映了唐初摇役赋税繁重

C.阻碍了均田制度的实施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资治通鉴·

唐纪》: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7.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

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

”此材料说明宋代

A.土地契约制度己比较完善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8.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

“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

敌军不攻,我们转战;

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

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

”“北线之战”指的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9.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

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

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10.孙中山认为“社会之所以有进化,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调和,不是由于

社会上大多数的经济利益相冲突。

”“欧美各国从这种经济利益相调和的事业发达以后,社会便极有进化,大多数便享福。

”据此可以推知孙中山()

A.准备致力于发展实业 

B.主张学习欧美进行革命

C.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变革 

D.不赞成社会经济领域革命

11.李泽厚认为:

“启蒙性的新文化运动开展不久,就碰上了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二者很快就合流在一起了。

启蒙没有立刻被救亡所淹没,而是相反,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张,救亡把启蒙带到了各处。

”这表明()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转型B.启蒙和救亡共同构成了五四运动的主题

C.民主科学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基础D.救亡图存顺应了文化启蒙的历史潮流

12.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右图为新中国1950—1952年间的投资比重分布图。

当时这种

投资比重分布()

A.有助于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14.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15.恩格斯说,古希腊某执政官的改革使“雅典”这一“民主共和国”,“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

”恩格斯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该执政官的改革规定()

A.公民依据财产多寡参政 

B.把雅典划分为十个选区

C.陪审法庭有最高立法权 

D.公职面向所有阶层开放

16.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

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17.罗马法规定:

没有主人准许,对他人的奴隶的鞭打虐待,构成了侵辱,因为这种行为被看做是对主人的间接侵辱。

这一规定也是以违反善良风俗为条件,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教训该奴隶或者纠正他的恶习,则不构成侵辱。

这一规定()

A.维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权B.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保护奴隶的基本人权利益D.强化公民的法律道德意识

18.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

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

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

这反映了()

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9.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

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

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侯,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C.充分的选举自由是时代发展潮流 

D.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2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官至上 

B.保留习惯旧俗 

C.重视法律程序 

D.体现人人平等

22.丁建弘在《德国通史》中这样评价《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

“它不是1848年国民议会宪法精神的继续,而是一种特殊的普鲁士的君主立宪精神的‘开创’。

”这里的‘开创’是指()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23.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

这表明雅典()

A.民主只是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城邦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注重用法律来巩固民主制度

24.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

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25.沃尔特·

白芝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这两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 

B.君主制和议会制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C.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27.“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28.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29.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30.1957年7月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的农产品。

由此可见()

A.苏联开始规划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B.基本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苏联农业发展引入商品经济关系 

D.苏联农业改革重回到余粮收集制

3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D.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32.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

“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

”材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大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33、34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7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3.(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反腐倡廉都作过积极探索和深刻总结,并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及行之有效的举措。

北宋开国之初,赵匡胤即颁布了《盗窃律》等一系列法律、法令,同时还从整饬吏治着手,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连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

……在官职设置方面,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

在检查制度方面,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摘自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台了多部反腐败法案(见下表),对加强对公务员的制约与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自何家弘《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

法律名称

主要内容

《政府道德法》

规定政府官员必须建立个人及亲属财产申报制度,并对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作了详细规定

《文官制度改革法》

规定要公开、公平选拔政府官员及政府雇员,必须奉公守法、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协从舞弊

《监察长法》

规定监察长办公室是独立监察机构,未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不能随意罢免监察长,其职能主要是督查公务员欺诈、滥用职权等行为

《阳光下的政府法》

规定除法定免除公开的情形外,一切政府文件必须公开

材料三在古代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

原因就在于专制制度本身是阴暗的、不透明的。

现代西方国家吸取了这一教训,通过完善民主制度,提高政治透明度,从而使清正廉洁的局面得以长期维持。

    

——摘自谢鹏程《国际反腐败的经验措施》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反腐的主要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反腐的特点,并指出美国的反腐措施与古代中国反腐举措的共性。

(3)据材料二、三指出现代西方国家清正廉洁局面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没有哪一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这句话的理解。

(5分)

3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请考生在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

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振兴农业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

(四)提倡征工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

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

同时实施兵工政策,与征工制并行。

以军队补助各地征工工务之不足,并为建设地方公共工程之倡导。

(五)促进工业对农村简易工业及农产品加工制造之简单工业,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按合作系统经营之。

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

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

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藉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八)调整金融鼓励民间之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材料二据刘大钧《国民所得》一书估计:

中国国民生产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年为237亿元,而1936年为259亿元,明显超过前两年。

农业方面,1936年除了川、豫、粤三省受灾外,全国均获丰收。

据中国银行估计,1936年重要的各省农业收成的总价值达法币56亿元,较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高出17亿元,即几乎增加了45%。

工业方面,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7400万元,比1935年的1104100万元,增加了11.1%。

商业方面,1936年同1935年相比,国内贸易总利润增加了6.4%,实际增长额1.6亿元。

——摘编自李家智《1935年币制改革对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

(1)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

(9分)

36.(15分)材料一1944年7月14日,苏联驻美大使葛罗米柯向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关于苏美关系的报告。

这份报告对战后苏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其中包括对战后苏美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葛罗米柯认为,战后苏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能够继续保持合作。

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苏联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向美国购买设备来恢复经济,而战后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美国工业的发展也需要从苏联进口一些原料。

苏美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将会为两国在战后的合作关系提供牢固的基础。

葛罗米柯还认为,战后,苏联能够从美国获取大量贷款。

……为了从美国获取大量的经济贷款,1945年l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式向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提出向苏联提供贷款的要求,货贷款总金额为60亿美元,用于购买机器制造产品和工业设备。

材料二为了建立健全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罗斯福政府支持把苏联纳入战后新的世界经济体系。

……美国财政部在制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时候,考虑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迫切需要,并建议国会批准拔给苏联数十亿美元的重建资金。

他们把对外经济援助看做是战后实现美国政治目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材料三国驻苏联代办凯南于1945年夏提交给国会的备忘录中指出,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说,美国都没有在战后继续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的理由。

凯南担心苏联利用美国的经济援助来加速自己军事工业的发展,对美国构成成胁,“就像德国和日本一样”。

凯南的这种观点得到了部分议员和军方的支持。

……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再次决定:

“美国的安全需要立即、无限期地停止向苏联及其附庸国出口美国的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强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

——以上材料均摘自崔海智《战后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

(1)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7分)

(2)与材料一、二比,材料三所示的美国对美苏关系的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8分)

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B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参考答案】:

(1)方式:

立法反腐;

严惩腐败官吏;

建立权力制衡机制,设立专门监察机构。

(两点4分,三点5分)

作用:

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整顿吏治);

打击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两点4分,三点5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特点:

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准则法律化(或从政道德法制化);

改革文官选拔制度;

建立独立的廉政监察机构;

增加政府透明度(或鼓励全民监督);

进行综合性多角度的监督。

(6分,任答三点即可)

共性:

都注重立法监督(或健全法制);

建立独立的专门监察机构。

(4分)

(3)原因:

民主制度(或法制)的完善与政治的透明。

(2分)

理解:

在君主制度下,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因为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3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4.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

考查角度新颖。

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可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大背景来解答。

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特别要注意理由一定要能够充分说明观点。

示例一

信息:

1898年秦皇岛、三都澳、岳州开放,标志着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开始。

说明:

这些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有本质的不同,即权自我操。

清政府自行开放形势扼要之区,商贾荟萃之地。

原因是近代重商思想发展的结果;

以自开抵制约开,挽回利权;

解决财政困难。

示例二

自开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

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评分要求:

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

(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

(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分)

35.参考答案

(1)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冲击;

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6分)

(2)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36.参考答案

(1)关系:

盟友:

合作。

原因: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

美苏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有合作的可能和必要;

二战后期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2)变化:

由合作到遏制(或:

由盟友到对手)。

影响:

冷战开始,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

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对立。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