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327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生b:

?

国土被敌人所占,工厂停工,人民挨饿,这一切导致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了解决危机苏俄人民是如何挺过难关的?

军事上:

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有哪些,它具有什么特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除此之外为保障劳动力的供给还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生b:

它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师:

教师在此可插入图片(保尔?

柯察金及其代表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培养学生对苏俄人民度过困难时期的感性认识。

政权的巩固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代表回答)

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生c:

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但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教师总结)历史作用: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误:

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由以上材料过渡到道路已指明)

二、道路已经指明

“道路”是指什么?

什么政策指明了这种“道路”的方向?

新经济政策。

(学生阅读教材指出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然后教师概括打出幻灯片)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请同学结合课本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标志及内容

标志: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内容: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工业国有化,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点击幻灯片)思维能力拓展: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背景、内容、评价)

(通过学生回答再引导学生得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①管理建设方法、手段: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积极方面: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五、知识框架:

(教师小结)

六、巩固与检测:

1、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b)

a、有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b、有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惧制

c、纳税后农民剩余粮由国家统一支配d、用余粮收集制代替固定粮食税

2.新经济政策中对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采取的政策是(b)

a、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b、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

c、允许外国的资本家投资经营d、由国家与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d)

a、布尔什维克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b、布尔什维克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c、布尔什维克部分地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时最基本的依据是(a)

a、从俄国的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5、课后探究

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七、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新经济政策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活动目标】

(1)掌握用类比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2)培养运用历史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深入地了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和曲折,认识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实际出发。

加深理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性,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必胜的信念。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列宁在1918》、《列宁在1919》,了解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般学校可组织学生查阅相关史实资料。

【实施过程】

(1)教师可介绍单元学习内容,并予评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示教学意向。

(2)针对难点,为学生拟订研究题目。

①对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是怎样设想的?

俄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意味着什么?

②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必要?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不是苏俄的理想政策?

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相互关系?

⑤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⑥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篇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节教案】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板书课题)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国内、国外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在这一非常时期,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非常措施。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1918—1920)(“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一战,这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恨。

苏维埃政权国内、国外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帝国主义干涉者与苏联境内反革命势力勾结,疯狂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开始,政治、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特殊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农业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中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

产品分配上:

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其他:

为了保证前线官兵和工厂劳动力的需要,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凡16岁到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

3、作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

但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思考: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再一个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他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

《论粮食税》

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他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提示:

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

说明列宁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920—1921开工,工人阶级队伍涣散。

政治危机: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废除,反而得到了强化,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城市中,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不满,纷纷罢工;

军队中,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甚至提出了“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

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制定:

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会后,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新经济政策。

(1)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2)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商业上,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了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

由于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苏联的建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成苏联。

(教材p11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

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路线,开展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

但是,苏联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严

重的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的严重缺陷和弊端,日益阻碍了苏联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斯大林模式:

又称斯大林体制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

制。

(特点:

高度集中)

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

本适应的;

也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思考: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

为什么?

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

可以为重工业进行必要的资金

积累和技术准备。

1.背景

苏联建立。

1922、12列宁逝世。

1924、1

必要性(目的):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方针提出: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

3.过程

“一五”(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农业工业国

(三个五年计划)“二五”(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五”(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4.结果: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苏联的工业化是怎样取得巨大成就的呢?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

两者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

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高积累政策;

农民的贡献;

苏联人民

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苏联的工业化有何弊病?

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3.进程:

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1930年整顿、发展

1932年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特点:

大规模、群众性;

出现了一些过火行为。

5.评价

积极:

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消极:

①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联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话)

②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

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三、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

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

一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

列宁逝世

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

2.特征;

经济:

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计划就是法律”。

政治:

高度集权;

大清洗运动。

思想文化:

个人崇拜成为社会风潮,思想学术行政干预。

3.评价

(1)一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使经济发展

失去活力;

(2)保证了党的领导,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

荣。

小结: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它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提高,影响了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大清洗”

导火索——基洛夫被暗杀

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

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

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

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

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

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

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

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

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

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

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

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

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尤其是农业问题堪忧)

斯大林逝世。

(1953年)

2.改革措施:

①农业方面(改革的突破口)②工业体制改革。

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上: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

(苏共“二十大”)

3.评价:

(1)进步性: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失败原因):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

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改革最终失败。

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但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

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

‘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

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刊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两个阶段)

赫鲁晓夫的改革混乱。

2.过程:

前期改革:

(1)重点内容:

改革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2)成就:

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后期改革:

走向停滞

【篇三: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

目标: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重点: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

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1)积极:

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消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巩固练习(投影)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