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 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文档格式.docx
《一轮 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 学案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元朝: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下辖六部。
6、明朝
7、清朝
[重难突破]
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
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
……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
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
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
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
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
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译:
《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一图二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
(6分)
『史论链接』隋唐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特点
1)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
以中书、门下两省为决策和审议机构,尚书省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但被排除于决策系统之外。
(2)相权三分,职权分明:
既互相制衡,也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史论链接』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3)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巩固练习]
1、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的“违制”,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2、宋太祖遇某官出缺,叫宰相赵普拟名,因赵普所拟之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就把名纸撕了,掷在地。
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糨糊黏贴了又送上。
太祖诧问:
“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暂无别人合适。
太祖无奈,点头说:
“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此故事最能说明的本质是( )
A.宋太祖意气用事但不失为明君B.皇权尚未完全高度集中
C.皇权与相权矛盾可以根本解决D.赵普办事迂腐不知变通
3.(2017·
山西模拟)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 )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高考真题】
1、(2013·
高考山东卷)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2016全国卷一)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
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3.(2015·
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记住各朝代古代选官制度内容。
2、记住科举制原因、内容、意义。
二、选官制度
(一)目的:
(二)发展:
1.西周:
2.战国:
3.西汉:
(1)内容:
(2)影响:
4.隋唐时期:
实行科举制
(1)形成:
(2)完善:
(3)影响:
5、明清
小节
选官制度总体演化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5月2日《法制日报》在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
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索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
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
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
材料二 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
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
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以及择优选拔、据能授任原则。
……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5年6月14日人才交流网
(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结合材料说一说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
(2)除科举制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人才选拔制度,评判标准分别是什么?
这些制度演变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
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
以史为鉴——古代选官制度对干部选拔的启示
(1)多渠道选拔——考试、荐举、补荫等互为补充。
(2)制度创新——考选、回避、保密制度。
(3)社会流动——社会下层人物进入统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给社会带来活力和生机。
(4)德才兼备——提高了官员素质。
(5)彰显精神——公开、公平、竞争。
(6)弊端——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
巩固练习:
1、(2017·
安徽黄山调研)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
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
“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
”这一制度( )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2.(2017·
山东临沂模拟)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入京师为郎,称为“任子”;
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
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
这一变化表明( )
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河北唐山模拟)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反映了( )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
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
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
4.(2017·
浙江嘉兴模拟)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
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
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
这说明察举制( )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5.(2017·
湖南永州模拟)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填报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
第三课时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
1、记住古代监察、谏议制度内容。
2、评价监察、谏议制度。
监察、谏议制度
1.官员监察制度
(1)确立
(2)顶峰:
2.谏议制度
(1)含义:
(2)发展:
①隋唐时期:
②宋代:
③明清时期:
(三)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1.(2016·
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2017·
福建南平模拟)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
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
”表明元代经筵官( )
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3、.(2016·
海南“七校联盟”联考)
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如右图)。
这表明古代统治者( )
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
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
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
D.追求廉政忠君的政治理想
4、.(2016·
湖北七校联考)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
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
由此可知( )
A.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
B.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
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劾
D.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5、.(2017·
湖北荆州模拟)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
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6、、(2015·
安徽文综·
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第3课答案:
第1课时
重难突破:
答案:
(1)特点:
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
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掣肘。
(2)影响:
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
既能集思广益,却又降低了行政效率;
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
宰相处理的民政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三司使未能有效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施行。
(3)中央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
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级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抬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上的地位。
[巩固练习]ABB
高考题1\A2\解析 题干情境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皇帝重用自己的舅舅、外祖父,封侯或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导致了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汉代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的结果,故选C项。
外戚有时本身就被任命为宰相,故“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说法错误,排除A项;
“家天下”观念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错误;
汉武帝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
答案 C
3\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地方郡守的清正廉洁的治理,是辅助皇帝统治天下、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故选A项。
从“共治”看,B项材料未体现;
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
第2课时
答案
(1)主题:
科举制体现了公平、民主的原则,影响深远。
影响:
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
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
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2)制度及标准:
世袭制→血缘等级;
察举制→品德能力;
九品中正制→门第。
趋势:
选官范围由贵族扩展到平民;
标准由出身门第到才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趋势。
1、A
2解析 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时期地方政府官员有举荐孝廉之人后被中央任命为官的权利,但是不等于此时地方政府任用官吏权利扩大,故A项错误;
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材料依据不足,故B项错误;
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材料论据不足,故C项错误;
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答案 D
3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故A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故C项错误;
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可知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故D项正确。
4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按出身授官,故A项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取代,故B项错误;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特点,故C项错误;
“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
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说明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故D项正确。
5解析 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与今天的高考移民类似,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对科举制政策的违反,而不是客观上反映了科举制本身的“弊端”,故B项错误;
户籍制度是古代有效的管理措施,科举考试中出现“冒籍”,主要与科举制度实施有关,不能以此否定户籍制度,偷换概念,故C项错误;
“冒籍”不等于“移民制度”,故D项错误。
第3课时
1、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
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
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2、解析 “经筵官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经筵官主要是对君主劝诫,不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故B项错误;
“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体现了经筵官对君主“辅导劝诫”,可以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经筵官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3、解析 材料“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体现了统治者对官员的监督和震慑,A、B、C项与此无关,均排除。
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主要掌管监察权,故答案为D项。
4、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宋神宗想通过御史唐垌对王安石的弹劾,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A项正确;
根据“胡说一通”,排除B项;
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故C项错误;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职责本应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而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本质,故D项错误。
5、解析 汉武帝时期的州属于监察区域,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刺史制度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且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刺史制度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故C项错误;
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