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2037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3、主要产品工艺流程┉┉┉┉┉┉┉┉┉┉┉┉┉┉10

二、设备方案┉┉┉┉┉┉┉┉┉┉┉┉┉┉┉┉┉┉10

三、工程方案┉┉┉┉┉┉┉┉┉┉┉┉┉┉┉┉┉┉10

四、环保方案┉┉┉┉┉┉┉┉┉┉┉┉┉┉┉┉┉┉10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

一、建设投资估算┉┉┉┉┉┉┉┉┉┉┉┉┉┉┉┉11

二、资金筹措┉┉┉┉┉┉┉┉┉┉┉┉┉┉┉┉┉┉13

第六章效益分析┉┉┉┉┉┉┉┉┉┉┉┉┉┉┉┉┉13

一、经济效益分析┉┉┉┉┉┉┉┉┉┉┉┉┉┉┉┉13

1、销售收入估算┉┉┉┉┉┉┉┉┉┉┉┉┉┉┉┉13

2、成本费用估算┉┉┉┉┉┉┉┉┉┉┉┉┉┉┉┉13

3、利润与税收分析┉┉┉┉┉┉┉┉┉┉┉┉┉┉┉15

4、投资回收期┉┉┉┉┉┉┉┉┉┉┉┉┉┉┉┉┉15

5、投资利润率┉┉┉┉┉┉┉┉┉┉┉┉┉┉┉┉┉15

6、收益率┉┉┉┉┉┉┉┉┉┉┉┉┉┉┉┉┉┉┉15

二、社会效益┉┉┉┉┉┉┉┉┉┉┉┉┉┉┉┉┉┉15

第七章项目综合评价┉┉┉┉┉┉┉┉┉┉┉┉┉┉┉16

一、综合结论┉┉┉┉┉┉┉┉┉┉┉┉┉┉┉┉┉16

二、有关建议┉┉┉┉┉┉┉┉┉┉┉┉┉┉┉┉┉16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县环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点:

4、项目建设年限:

2012年至2015年

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1个、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点20个、村(社)绿色回收点50个,总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

6、总投资:

工程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流动资金万元。

二、效益分析

企业年销售收入为万元,税收万元,利润万元。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

4、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6、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8、《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四、研究结论

1、项目的建设是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项目的建设对于美化县的城乡环境,加强社会治安,提高资源利用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项目实施后,县的各类可再生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有力支持地方再就业工程。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我县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县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县域内工矿企业发达,经济发展和人均消费水平位于山西省城市前列,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产量巨大。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日趋紧张,资源越来越匮乏,这使得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成为我县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成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县资源整合、社会治安、改善城乡环境。

目前,回收行业的经营已放开,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除供销系统外,有大量外来人员也涌入废旧物质行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乱设收购摊点,形成脏乱差、污染大、无序、自发的“回收交易链”状态,不仅影响环境,而且往往成了藏污纳垢和销赃的场所,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同时这些回收网点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经营标准低,存在二次污染现象,没有大型的综合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造成资源外流。

从现状看,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现有废旧物资回收网点进行整合,集中统一管理势在必行。

3、项目的建设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

此项目实施后,不仅回收了本地乃至更大区域的废旧物资,解决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

而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后的主要产品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原材料、动力、燃料等,能积极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可安置一批待业人员,有力地支持再就业工程。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区位优势明显。

处于的晋陕交界,307国道和青银高速横贯县域中部,太中银铁路和山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铁路干线途径境内,是连接华北、通往大西北的重要通道,素有“华北门户”、“秦晋通衢”之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再生资源市场丰富。

县总人口32.7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0万,有着丰富的生活垃圾,县域内煤碳、铝矾土、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集聚着一批大型工矿企业,据初步统计,仅我县每年可利用的再生资源为3万吨以上,我县周边的中阳、临县、石楼、吴堡等地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总量在10万吨以上。

3、产品可就地就近销售。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后的主要产品为纸品原料、金属材料、玻璃原料、塑料橡胶材料、木屑粉、柴油、石墨碳黑等工业原材料。

我县的厂每年的纸品原料需求量在5万吨以上,我县的宾馆、饭店、工厂锅炉等对柴油的年需求量在5000吨以上。

第三章项目建设体系、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项目建设体系

以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为核心,以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为骨干,以村(社)绿色回收点为基础,回收、加工、利用三个环节有机衔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二、项目建设规模

1、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

建设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1个,占地面积15亩,包括“四区一中心”:

仓储区、分拣区、加工区、办公区、交易中心。

2、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

在全县设立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20个,每个回收站营业面积100平方米,村(社)绿色回收点50个,每个回收点营业面积50平方米。

三、产品方案

年收购再生资源2.5万吨;

回收纸品原料5000吨,回收金属材料3000吨;

利用废旧塑料、橡胶分解柴油3000吨、石墨碳黑2000吨,利用废旧木制品生产木屑粉3000吨,利用废旧玻璃生产玻璃粉2000吨,年闲置物品交易2000件。

四、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2012-2013年在全县范围内对回收站点进行选址、规划、布局,并完成20个回收站的建设。

第二阶段:

2013-2014年新建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

第三阶段:

2014-2015年继续完善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

2、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

(1)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的经营管理

(1.1)由县供销社、环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建设投资主体,吸收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成立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并发展运输、仓储、加工等第三产业。

(1.2)将再生资源分拣集散中心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规划,以体现政府对公益性事业的支持。

(2)回收站与流动收购人员的管理

(2.1)流动收购人员和回收站从业人员以目前废品收购人员为基础,优先招用我县下岗待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在管理上实行“七统一、四规范”管理,即:

统一培训,持证上岗;

统一编号,分片管理;

统一收购标识;

统一人员服装;

统一收购时间;

统一收购范围;

统一收购指导价格。

规范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文明用语,规范服务地点。

(2.2)每个回收站设1-2人留守,流动收购人员纳入回收站管理,回收站纳入分拣集散中心管理,从业人员由分拣集散中心负责培训。

(2.3)创新回收站点的经营模式,可以采用收购、加盟、租赁、兴办专业合作社、连锁等经营模式,维护经营者的合法利益,营业人员入户收购的再生资源进行交易后所得的利润归个人所有。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和环保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

废纸经过分拣、消毒后直接打包;

废旧金属经过分类、整理、消毒后进行切割处理;

废木材、玻璃经过整理、消毒后采用粉碎法粉碎生产木屑粉和玻璃粉;

闲置设备、家电、家具经过清洗、消毒及相关处理后直接进入调剂市场交易;

塑料、橡胶采用分解法生产柴油、石墨碳黑。

2、生产流程:

3、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1)废塑料、橡胶生产柴油工艺:

废塑料橡胶回收→整理去杂→ 

入炉加热→加入催化剂→ 

催化裂解反应→ 

冷凝成油(混合油)→ 

二次处理加热→精馏冷凝→ 

液体燃料油。

 

(2)炭黑的生产工艺:

粗炭黑(裂解后炉内残渣) 

→筛选→ 

磁选→ 

气流撞击分子→ 

活化还原→ 

风旋降沉→ 

炭分子螯合成型 

→成品炭黑。

二、设备方案

1、柴油、石墨生产线设备:

年产5000吨的生产线一条,主要设备包括炼油裂解炉全自动1台、分馏炉1台、催化塔1个、冷却塔1个、精制罐2个、过滤器2个、阻燃器1个、自动搅拌器1套、自动排渣器物1套、电机2台、减速器2台。

2、木屑粉、玻璃粉生产线设备:

年产3000吨的生产线两条。

主要设备包括:

鼓式再碎机2套、分散拉木机1套、除铁器1套、传输带6条。

3、金属加工设备:

等离子切割机1台、液压平板机1台、冷弯机1台、氧焊设备1套。

三、工程方案

1、水耗量:

30t/天

2、电:

采用400KVA变压器(380V、50HZ、三相四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

3、压缩空气:

1m3/min(0.7~10Mpa)

四、环保方案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为分拣后留下的少量不能利用的固体物以及生产柴油产生的少量废固体物,经过处理后均可达到无害化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废气及废液经过生产工艺处理后完全能够达到零排放。

 

1、废气。

在生产柴油的过程中,通过两道安全装置水封和燃气喷嘴充分燃烧废气,既消除了废气污染,又节约了大量的燃料。

2、废水。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冷却水,全部可循环利用。

  

3、废固体物。

回收的再生资源分拣后留下的少量废固体物及废塑料通过催化热裂解后,会有少量的固体残渣,约占废塑料重量的5%到10%左右。

这些废固体物经过消毒处理后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建设投资估算

附投资估算:

名称

数量

单价

合价

(万元)

收购网

点建设

回收站

20

回收点

50

小计

仓储及生产车间

办公及生活用房

辅助设施

土地

30亩

柴油、石墨生产线

一条

木屑粉生产线

玻璃粉生产线

金属加工设备

二台

辅助设备

环保及其它配套设施

一套

设备安装费

其它费用

固定资产合计

流动资金

总计

二、资金筹措

项目业主需自有资金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万元。

第六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1、销售收入估算

本项目回收利用的主要产品有纸品材料吨、金属材料吨、木屑粉吨、玻璃粉末吨、柴油吨、石墨碳黑吨、闲置物品调剂件,参照近几年的综合市场价格计算,年产值万元。

附销售收入估算表:

序号

合价(万元)

纸品材料

金属材料

木屑粉

玻璃粉末

柴油

石墨碳黑

旧货调剂

合计

2、成本费用估算

(1)生产成本估算:

产品生产成本主要为再生资源收购材料及相关处理、加工费用。

其生产成本估算如下表:

每吨或每件产品成本

单位

收购

成本

处理

费用

(2)其它费用估算:

管理人员人,人工综合费用为万元/年;

其它管理费用万元/年;

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按8%计算;

修理维护费用按固定资产的5%计算;

银行贷款利息按年利率10%计算。

附费用估算表:

人工费用

综合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修理维护费用

贷款利息

(3)成本费用合计:

原材料及生产成本万元,费用成本万元,成本费用合计万元。

3、利润与税收分析

企业年销售收入为万元,税前成本费用万元,利税合计万元。

综合税率按7%估算,收入万元。

实际应纳税额万元

企业利润额万元

4、投资回收期:

5、投资利润率:

%

6、收益率: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投入运行后,整个回收体系可解决近500人就业,为本地增创500万元的劳务收入,可节约城镇垃圾处理费用数百万元,减少垃圾处理带来的废渣、废气排放量,同时还可以为本地工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原材料,降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可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第七章项目综合评价

一、综合结论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属国家鼓励的发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企业效益良好;

同时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切实可行。

二、有关建议

1、建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2、加大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市民的资源意识。

3、彻底清除整顿现有不规范的废旧物资回收摊点。

4、建议项目尽快立项、建设、投资,体现项目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