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61559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Word下载.docx

文化——由于自然地形的制约,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1)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

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

PPT3-11

(1)主要原因是人口相对过剩

由于生产不够发展,公要由一种不可违反的一定数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超过这个对比关系的限度,惟一的出路就是强行殖民。

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各城邦政府都鼓励向海外移民。

(2)社会矛盾(部斗争)

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还与当时城邦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密切关联。

那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为生计所迫,也不得不去海外寻求新的上地;

还有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派别出也往往被迫定居海外。

(3)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寻求商品市场、取得工业原料和奴隶也去海外建立新的居民点。

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和畜牧业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革新。

(2)农业在整个帝国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工。

(3)农业从森林、沼泽和沙漠中得到大量新的耕地,不少过去被认为是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了以新方法经营的肥沃土地了。

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1)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再生能力疲软

2)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

(1)富足使罗马人奢侈成风。

(2)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

3)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命索

4)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

5)创造力的全面萎缩

6)蛮族的压力和侵入及国民众的反抗

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点。

PPT4-9

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

农奴要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

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

原因:

地少人多;

生产资料匮乏;

“多子均分”的制度;

小块土地经营是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弊端:

(1)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2)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

(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策。

(1)根源:

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2)国情决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解决这么多人吃的问题成为国家大计,因此重农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财政需要:

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古代社会,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还是靠土地税(田租),因此重农抑商相对来说可以保证政府的收入。

从两税法开始,政府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土地税为主。

到明清时期,更加强调土地税,一条鞭法和地下银制度的实行,把各种杂税平均摊在田亩上,以银两的形式统一征收土地税。

(4)政治统治需要:

“重农抑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人们流动性不强,有利于统治。

土地税和丁税相结合,统治者把老百姓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PPT5-5

西欧封建经济的两个源头:

日尔曼所有制(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

衰落的或变态的罗马奴隶制

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有两种途径。

一种称为综合式,通过西罗马帝国瓦解时孕育的封建因素——即罗马因素,与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解时产生的私有制和阶级因素——即日耳曼因素,在罗马生产力的影响下,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

综合式发生在原西罗马帝国版图围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西哥特、东哥特、勃艮第和法兰克等,以法兰克王国为代表。

另一种称为跨越式,在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解的基础上,越过奴隶制社会阶段,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

跨越式主要发生在原西罗马帝国版图围外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英国和德国,那里罗马的经济和文化影响极少,根本没有所谓罗马因素。

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新土地的开拓

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它是封建制度瓦解和走向衰落的起点。

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贵族地主阶级是圈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由于经营理念的不同,经营水平差异,他们的分化也在所难免。

农民阶级也产生了分化。

少数富裕农民在圈地浪潮中,通过租地,买地和圈地,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发展成为租地农场主或自有农场主。

大多数自由自耕农、公簿持有农和租地农,在农业变革面前无所作为,错失良机。

2)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近代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就像大工业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样,大农业以它先进的管理、充足的资金、科学的耕作,提高了农牧业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圈地运动后,英国农村原有的“条田”连接成大片土地,为实施农业改良措施,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圈地以后,由于蔓菁、三叶、驴喜豆、黑麦等饲料作物比以前更广泛的推广,冬季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使畜牧饲养量迅速提高。

3)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方面,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由于圈地运动,农业趋向于集约化经营,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或者转入乡村工业,或者转向城市。

当工业革命在英国西北部纺织品工业区率先发动时,正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之时。

另一方面,圈地运动引发的农业革命,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棉花、亚麻、淀粉、羊毛等多种工业原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非农业劳动者提供了粮食、肉制品、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对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相应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农业革命带来的农牧民收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市场。

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哪几个贸易圈。

PPT6-4

一、地中海贸易圈当航海技术有了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地中海贸易圈。

地中海贸易圈包括整个地中海和黑海地区。

二、东亚贸易圈

东亚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它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

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

三、波罗的海和贸易圈

波罗的海和贸易圈也就是北欧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的。

和地中海贸易比较起来,北欧贸易到14世纪才具有重要意义。

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贸易,对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技术文化交流。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生改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

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

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新航线的开辟。

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

PPT7-8

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

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获取金银的欲望

科学技术的支持天文学航海技术发展

20、16世纪末,在国际分工出现萌芽的基础上,世界市场的中心、边缘和半边缘区基本形成。

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边缘区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销售市场

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

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

中心区利用边缘区的原材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贵金属)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制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着世界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

21、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

PPT8-10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下降,疫病、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着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22、简述促成近代农业体制变革的原因。

人口变化引起的劳动与土地价值比例的变化(根本因素)

市场的形成和扩大(重要原因)。

23、为什么说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要素。

(2)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市场。

(3)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可供雇用的劳动力。

总之,近代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4、简述16世纪欧洲的改革、及改革的背景。

改革:

16世纪欧洲诸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主为核心和建立廉俭教会的系统理论。

从根本上说,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

改革的背景:

1)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兴起(政治因素)

2)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神权的束缚,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

(思想文化因素)

3)教会腐败。

出卖大赦(又称赎罪券)以搜括民财,征收重税以及买卖

教职等,(自身因素)

4)资本主义、商业城市与中产阶级的成长(经济因素)

25、简述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

1)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4)利润的刺激。

5)政府支持的结果。

26、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农业技术;

改良推广农牧新品种。

4)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6)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

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农村居民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

27、为什么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农村。

PPT9-12

1)在农村可以支付较低的工资,劳动成本比较低。

2)农村税收低,不必受严格的行会规定的限制。

3)城市行规的束缚没有波及农村,生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程序的自由。

28、简述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

PPT10-5

金融制度的产生直接源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资金融通产生的创新需求。

这在爆发商业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迅速增长的欧洲表现得尤为明显。

16-18世纪,西欧的货币制度是金银复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流通,货币增长量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但货币量的增长仍然没有解决硬币缺乏问题。

(1)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量

(2)与贸易的逆差使欧洲流失更多的货币量(3)人口的迅速增加、新兴工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新出现的或扩大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

29、英国在16-18世纪期间如何完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PPT11-8

基础:

对农民的剥夺

一方面,长时间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廉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在对土地的掠夺中,大量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财富使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

重要来源:

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

30、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

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厂的转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政治:

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步进入政权中心,巩固与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生产方式:

导致经济地理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推动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最终战胜了封建生产方式。

阶级矛盾:

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世界格局:

促使英国海外殖民活动进一步加强,造成了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的世界格局。

31、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市场制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劳动力市场:

移民的作用(移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资本市场:

1、引进外资:

1843年1.5亿美元,1873年15亿,1904年39亿,1914年50亿;

外资投向:

铁路和公共工程

2、对外投资:

一般采用直接投资方式

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的开放对后进国家有重要意义。

32、试述美国争取市场主体平等的过程。

PPT12-5

独立战争

1812年的战争

33、为什么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PPT13-12

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市场的发展

34、简述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到农奴制残余势力的影响

第三,俄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出生产的高度集中

第四,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家的积极干预等原因,尽管俄国工业革命发生晚,但进程快,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列矛盾

35、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PPT14-9

工业化以来兴起的城市,主要是工业城市,它对工业化提供了以下促进作用:

(1)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化的费用。

(2)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城市化的费用挤占了发展生产的支出。

(2)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意味着不充分就业和经济总体生产率的低下。

(3)造成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建设费用同时上升。

36、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的原因。

PPT15-20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3)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4)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5)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6)实业救国思潮的促动作用。

37、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部门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小,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5)时间上极为短暂。

(称之为短暂的春天)

38、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2)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3)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4)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5)由于上述因素而导致的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弱点,如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

39、简述日本明治政府的改革的容。

(1)“版籍奉还”与“废藩置县”。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

(3)改革土地制度和地税制度。

(4)“殖产兴业”,即发展工业。

(5)倡导“文明开化”。

(6)改革军制。

40、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PPT洋务运动-27

41、简述自由贸易的影响。

PPT16-10

第一,19世纪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

第二,1860年《英法条约》包含了最惠国条款,该条款也成为以后大多数贸易协定的容;

第三,19世纪60年代因低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欧洲国家还在贸易以外的一些领域进行合作,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来促进国际铁路、运河、电报、邮政事业的发展;

第四,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

42、分析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以限制政府或银行滥发纸币的权力,不易造成通货膨胀;

(2)各国汇率基本固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缺点:

(1)新开采黄金的供应量与世界经济增长所需的货币数量无密切关系,货币的供应缺乏灵活性;

(2)一个国家会受其他国家的衰退或通胀的影响;

(3)当失业增加或经济增长率下降时,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需要经过长期的调整过程;

(4)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国的经济活动常会被迫服从外部平衡的需要。

43、金本位制崩溃的主要原因。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分配不平衡。

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

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一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43、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1)独家或几个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或基本资源。

(2)由于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即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下降才会形成的垄断。

(3)由少数厂商的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

(4)由政府限制竞争的法令和政策导致的法定垄断。

44、简述投资银行的发展对并购产生的影响。

第一,投资银行在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中发展壮大,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筹集资金。

第二,投资银行的发展刺激了并购。

投资银行一方面为并购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又充当兼并促办人的角色从中牟利。

第三,兼并促办人在股票市场上促成并购。

45、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PT18-4

大危机以证券市场崩溃、价格下跌、破产和失业为主要现象。

证券市场的崩溃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是由证券市场的崩溃开始的。

当欧洲证券市场处于下跌时期,美国市场却呈现出兴奋的投机热情。

美国证券股票价格失去与现实的联系,为10月的恐慌铺平了道路。

10月29日美国证券剧烈下跌,市场交易一度混乱。

价格下跌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发价格大都下跌了1/3至2/5,只有英国低于3/10。

农产品和原料的价格下跌更加剧烈,下降幅度大都在40%~50%左右。

破产和失业

随着生产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曾经高达3000万人以上。

46、简述危机的传导机制。

主要的危机传导机制有利率传导机制、价格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

20世纪20年代末纽约证券市场的火爆,引起货币当局的关注。

政府反对过度投机并提高贴现,实行通货紧缩,抑制股票市场,但对于提高利率一直犹豫不决。

提高了的贴现率并没有立即在证券市场上生效,但是紧缩的银根使工商业更加脆弱。

古典的降低贴现率的办法失灵,利润和收入并没有因此提高,利率传导机制堵塞,经济落入了“凯恩斯陷阱”。

价格传导机制

价格是另一个传导危机的重要通道,它不仅使危机在一国的农业和工业之间扩散,而且通过国际贸易将危机传向全球。

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过剩和剪刀差。

农业收入的减少缩小了对工业品的需求,造成工业品价格的下降。

在价格传导链条上,初级产品生产国是最薄弱一环。

价格下跌意味着国际贸易收入的减少,在近代狭隘民族主义世界观支配下,对进出口进行控制的防御性措施受到重视。

这样,价格下跌得更厉害,国际贸易萎缩,各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减少,危机在全球扩散。

汇率传导机制

奥地利首先爆发金融危机,随后波及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德奥金融风暴逐渐平息之后,英镑变得十分虚弱。

9月21日,英国脱离了金本位。

英镑贬值对其他国家迅速产生影响,大部分大英帝国的殖民国家,以及大英帝国的贸易伙伴国继英国之后也脱离了金本位,任它们的汇率自由浮动。

47、简述危机的后果。

第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比一战期间遭受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美元。

第二,大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体制的末日。

第三,危机使德、意、日采取了专制残暴的法西斯统治。

48、简述大危机时期罗斯福的金融政策。

罗斯福政府的基本政策:

第一,清理银行。

第二,发放巨额贷款给金融界。

第三,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第四,《1933年银行法》对银行制度进行了改革。

第五,通过了《证券交易法令》,规定由193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