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外观控制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框架涵外观控制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涵外观控制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
5.1施工准备
5.1.1技术准备
⑴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
⑵测量放样:
将涵洞施工所需临时高程点引至涵洞附近,距离基坑开挖上边缘5m以上,并设置明显的标志,避免破坏。
放样涵身轴线及四个角点,测量基础顶标高,对已浇筑基础进行平面及高程复核。
5.1.2材料准备
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其中,钢筋由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运输至现场使用。
墙身平模板采用钢模板,共30*150cm、60*150cm、120*150cm三种型号,倒角处及顶板底模采用1.5cm厚光面竹胶板,整张尺寸1.22*2.44m。
止水带为橡胶止水带,型号CB300*6-20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35kg/m2
5.1.3机具准备
框架涵涵身主体施工所需机械主要有:
混凝土运输车、钢筋加工机具、木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具、吊装机具等。
5.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抄平时选取经复测后符合要求的基准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为依据,在基础上放样出涵身四个角点,涵洞较长时,10米一个点进行加密。
用墨线弹出外轮廓线、外侧钢筋保护层线。
5.3底板、墙身及顶板施工
涵身主体施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筑到底板腋角向上30cm处,第二次浇筑墙身及顶板,涵洞施工为跳节施工。
保证混凝土表观质量,施工时主要从钢筋保护层、模板及支架、混凝土运输与浇筑几方面进行控制。
5.3.1模板与支架
5.3.1.1模板的选用与配置
(1)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涵身侧墙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共30*150cm、60*150cm、120*150cm三种型号,钢模板拉杆孔尺寸设置为18mm,间距布置如下图:
上下倒角处及顶板底模采用1.5cm厚光面竹胶板,整张尺寸1.22*2.44m。
5.2.1模板打磨
模板打磨的要求如下:
无锈、无油、清洁、干燥;
除锈:
需要去除钢模板表面的浮锈、焊渣以及其它油漆,除锈时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角磨机配钢丝球除锈,去除浮锈即可,无需过于光滑,会严重影响模板油的附着力,使模板油容易脱落。
除油:
需要去除钢模板表面的机油或其它油渍时,采用去污力比较强的洗洁精,清洗的工具采用硬质的地板刷,分小地板刷和横式的地板刷,清洗时先用小的地板刷醮着洗洁精用力旋转推进,然后用横式的地板刷前后左右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配合地板刷彻底清洗干净;
检查模板上的油是否已经处理干净,可采用清水泼向模板,水在模板上会形成一个连续的水膜,如果30秒内水膜未破裂,说明除油比较彻底,反之说明模板表面还有油污,需要再做一遍除油工作;
清洗工具切记不能采用棉布,因为棉布会除油不干净;
清洗后立即将表面的水擦干,避免继续产生浮锈;
清洁:
涂刷模板油前需要保持模板的清洁,表面的一些浮尘可采用干海棉擦干净即可,上漆时工人需要带脚套,以免沾污模板,影响效果;
干燥:
涂刷模板油前需要保证模板表面的干燥,如果模板表面潮湿,会造成涂刷模板油后起泡以及表面没有光泽,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5.3.1.2模板脱模油的涂刷
模板打磨达到要求后,在安装前,进行模板脱模油的涂刷,模板油为(新柴油+机油,比例3:
1)涂刷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天气情况:
涂刷脱模油要注意未来24小时内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水、结露等情况,切忌不能涂刷,否则模板表面在被雨淋的话,会形成碧浪状纹路,严重影响外观;
模板油表干后采用适当的遮盖,以免被雨淋,涂刷好的模板要及时进行模板的吊装及浇筑混凝土。
涂刷的注意事项:
涂刷工具采用棕毛刷或滚筒;
涂刷时需要勤拉勤收,确保涂刷均匀一致;
如用滚筒,需采用抗溶剂的短毛滚筒,摊料时采用“W”形,然后竖向横向摊均,最后朝着一个方向收即可。
5.3.1.3模板安装
(1)底板及下倒角施工时,外模使用钢模板,内侧倒角及其上30cm墙身采用竹胶板,竹胶板背楞采用5*10cm标准方木背楞,背楞间距为20cm,折角处注意对模板及方木切出斜角。
(2)墙身及顶板施工时,墙身模板采用钢模板,竖向模板间连接螺栓必须上满,形成整体。
顶板及其倒角采用竹胶板,背楞为5*10cm标准方木,背楞间距为20cm,折角处切出斜角,保证模板对拼。
所有模板拼接时都必须采用双面胶,避免漏浆发生。
如螺栓孔存在缝隙,需紧贴模板外侧,在对拉杆上缠绕双面胶,将缝隙堵死。
(3)模板对拉杆选用14mm直径高强对拉杆,并设置有18mm直径PVC套管及双螺母,以保证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的侧压力。
墙身内部上下左右1m间距设置一道Φ12钢筋,作为模板内撑,确保墙身净宽。
(4)在利用满堂支架,延纵向每3跨设置一道横撑,竖向上中下各设置一道,横撑钢管与立杆用十字扣件相连,至少连接两跨,使涵洞模板形成自稳体系。
顶板倒角处用2.5m长度钢管,至少与两根立杆相连,与竖直方向角度不大于30度,上配顶托及10*10cm方木,与倒角垂直斜向顶住模板。
顶板与倒角连接处顶托上为一根φ48钢管及5*10cm方木,方木切出与倒角角度相同的斜角确保支撑紧密。
(5)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以6*5.3m框架涵为例,钢管长度5m,横纵步距分别为70*70*115cm,自由端长度33.5cm,扫地杆高度20cm。
竖向剪刀撑纵向设置2道,间距不大于4跨,横向每4跨设置一道;
水平剪刀撑设置3道,每两步一道。
施工时注意剪刀撑应连续设置,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60°
,需接长时采用搭接或对接,搭接长度为1m,使用2个旋转扣件,扣件距节点不大于150mm。
以6*5.3m框架涵为例,模板及支架布置图如下:
模板安装完成后,认真对模板中线、水平、尺寸等进行检查、调整,此外,拆模后要对接缝及时进行打磨处理。
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
5
2
高程
±
3
表面平整度
4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5
垂直度
h/1000,且小于15m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5.3.2钢筋保护层定位
钢筋工程与混凝土表观质量相关内容,主要为保护层。
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不得伸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侧墙钢筋骨架安装时,在顶部及保护层位置应挂线控制。
钢筋保护层及骨架可直接利用模板内撑钢筋,将保护层预留位置扣除后,与双层钢筋网片的主筋焊接连接,既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起到支撑模板及定位钢筋骨架的作用。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骨(网)架时,不应妨碍浇筑工作正常进行,不应造成施工接缝。
5.3.3混凝土施工
5.3.3.1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要连续,因此,要充分考虑混凝土运输施工现场的运距,并根据每车混凝土浇筑速度,勤与拌合站沟通,避免发生人等车、车等砼现象。
浇筑前将罐车反转2分钟,将拌合物充分搅拌均匀后卸一部分在现场,由试验人员现场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入模温度等各项指标并在现场做混凝土试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入模。
5.4.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之前指定专人再次检查模板及支架安装,并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安排2~3模板工观察模板四周情况,特别需要注意模板、支架的螺栓联接,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在浇筑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浆、胀模、模板上浮等现象,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筑施工,在第一时间向负责人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墙身混凝土浇筑注意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浇注要分层浇捣,每层厚度定为30-40cm,分层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的操作要点如下:
(1)要“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混凝土表面震实,与下面的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慢拔”是为了防止震动棒抽出时形成空洞。
(2)震动棒的插入点要均匀排列,可采取“行列式”,防止漏震。
震捣时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为60厘米;
最边沿的插入点距离模板10厘米。
(3)每一插入点的振动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达到密实饱满,即不再冒出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表面基本形成水平面等。
振捣时振动棒不要在混凝土表面停留,避免面层混凝土先行振实,影响混凝土分层,也不可用力往下推,应按其自然沉入混凝土内。
插入后应上下抽动,幅度为5~10厘米。
(4)变换水平位置时,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混凝土内平拖,不得用振捣器驱赶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采用串筒、料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为30cm,间隙时间不得超过30min,不设置施工缝。
(6)上下层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倾斜面上浇筑应从低向高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7)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每阶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观察并记录浮浆厚度,将多余浮浆清除后,再次补方至设计高程,顶面做拉毛处理。
(8)混凝土输送管在使用时先用水泥砂浆充分润滑,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覆盖。
(9)泵送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应始终连续输送,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
(10)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后续进行凿毛处理。
(11)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应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派专人看守,查看钢模板是否存在跑模、胀模、漏浆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立即进行处理。
5.4.3.3拆模
1、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拆模时间初步定为24-48小时,此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拆模时,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应大于15℃。
2、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3、拆除时不能损伤表面及棱角,模板拆除后,应将模板表面灰浆、污垢清理干净,并维修整理,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等待下次使用。
5.4.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进行覆盖养护,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然后洒水保持润湿状态。
在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采取带模包裹、浇水或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拆模后及时包裹塑料薄膜并继续养护,养护时间为14天,薄膜必须缠绕粘贴严密。
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六、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框架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6-1。
表6-1框架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七、作业组织
框架涵施工作业人员配置见表7-1。
表7-1框架涵施工作业人员配置表
八、材料消耗
⑴框架涵主体结构的材料主要有:
预制涵节、钢筋、混凝土、止水条、防水板、保护层垫块等。
⑵临时周转材料主要有:
模板、支撑脚手架钢管、拉杆、吊装钢丝绳等。
九、生产效率
框架涵在机械和人工保证的情况下,总体工期应控制在1个月以内,工期效率见表9-1。
表9-1框架涵工期效率表
十、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一)、施工安全措施
⑴应遵照执行《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⑵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在实施过程中督促检查。
⑶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标志,符合安全规定的标牌。
⑷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执行。
⑸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
⑹基坑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及时做好临时支撑,在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地段,基坑开挖面不能太大,不能暴露太久,防止坍塌伤人。
⑺当有爆破作业时,爆破器材使用和存放必须符合《爆破安全规程》,库存量及平面布置经过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二)、环境保护措施
1、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⑵清洗骨料的水和其他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或其他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以此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⑶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2、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⑴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⑵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声屏障,减少噪声传播。
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不得使用噪声大的机械。
3、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⑴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弃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弃放。
⑵报废材料应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⑶尽量不使用难于降解的材料作为包装物品,施工中用于养护的塑料薄膜在用完后不得随意弃掉,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理。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⑴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
⑵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采取焚烧或其他措施处理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及水土环境造成损害。
十一、其他
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应停止施工,立即上报地方文物部门现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