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研组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
《初中英语教研组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教研组活动记录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听课教师在听课之前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客观地评价所听的课,更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
3、课前预设。
这一环节往往被大部分教师所忽略。
通过课前预设,听课者可以了解到自己对这一节课的认识并预设好一些教学环节。
二、听课时全面关注
1、关注教师的引。
一堂课的好坏,学生的思维火花是否能被点燃,和教师巧妙自然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引导的方式很多,有问题启发、情境换位、身份换位、故弄玄虚等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
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学生获得了什么?
能输出多少?
…这是每个听课者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三、听课中巧妙记录
1、教学设计式记录。
教学设计式记录并不是教案再现。
听课者首先可以记录上课教师主要的上课环节和活动方法,写上简略的文字,以便课后反思及评课。
2、流程问题式记录。
这种记录方式和教学设计式记录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前者是在旁边注上设计的优缺点和改进的办法,而后者更注重听课者给自己和上课教师的提问过程。
四、听课后积极反思
1、反思差距。
自己的课前预设和上课教师有哪些环节用的是相同方式,哪些环节不同?
这堂课教与学的高潮是什么,自己在听课之前想到了吗?
。
2、提炼课题。
一堂课所提供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鲜活的研究材料。
听课后,对一些困惑或者质疑,听课教师可提炼出小课题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研究,从而走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第三周
评姜俊老师课
1、陈老师:
整堂课张老师上得扎实有效,体现了老教师的上课功底和魅力,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敢于发言,乐于表演,师生互动得非常好.印象最深之处为:
1)小组竞赛的激励机制;
2)游戏的运用巧妙恰当;
3)个性评价。
2、袁老师:
印象最深的环节:
看汽车号码即时说出数字,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
3、王老师:
自己班已经上过了,跟自己的课比较了一下。
觉得印象最深的是:
姜老师的课堂中特别注重集体性操练。
4、付老师:
姜老师在教学It’stimeto…中,知识的扩展比较好,不局限教材,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5、王老师:
姜老师的教学风格一贯是层次清楚、环节紧凑、步步深入。
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教学。
6、陈老师:
姜老师的教学风格精神饱满、激情四射,但是,在这节课中,突然有这样一个想法:
一个都不能少
课上教师让学生使用最多的练习方式是同桌操练。
这样的操练方式是非常适合英语学习的,能够巩固新句型,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7、陈老师:
孔老师的话题,引发了我们一个话题:
对学困生的关注。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去关注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他们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要尽力不放弃他们。
策略一:
事先安排好他和前面的两个学生组成三人学习小组。
当老师安排同桌操练时,他们三个人就自动开始三人操练。
策略二:
教师走过去充当他的同伴,进行言语操练。
这样既可让他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也可近距离接触到这个孩子,缩短师生差距。
策略三:
可请该学生走上讲台,跟教师或者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对话。
这样既方便教师监控全班学生,也刺激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周
学习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建议
(一)狠抓小、初英语衔接教学
1、教学方法的衔接2、教学内容的衔接3、学习习惯的衔接
(二)坚持不懈的抓阅读教学和单词过级
1、开展“天天阅读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2、坚持不懈的抓单词“过级”,突破词汇瓶颈
(三)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合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
1.课堂分层教学。
2.个性化学习。
3.合作学习。
(四)充分利用学生闲暇时间,弥补课时不足
(五)建议教师积极参与校本问题研究,做“研究型”教师
(六)十条具体教学建议:
1、初一起始年级前两周内让学生系统学习音标和音节划分知识,让每个学生过语音拼读关,见词能读词,听词能拼。
2、结合初一英语预备级,教会学生正确书写字母、单词、句型等,要进行强化纠错,让每个学生过书写关。
3、初一开始学生要进行大量听读输入:
多听、多仿读。
4、初一、初二对教材整合时,尽量不要抛弃教材原有设计,另辟新路。
5、初一、初二“单词过级”要常抓不懈,每个学生要定识词目标,坚持天天记,要让繁重的识词任务化整为零,分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点滴时间中。
6、初一、初二“天天阅读”要当成英语学习的第一要务,阅读是第二习得环境,教师要有课外阅读计划和措施。
7、初一、初二听力素材短缺,建议将教材短的对话,先当听力素材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后,再进行朗读和学习。
8、初三英语教学内容以教材上册为主,进行精读精炼。
下册无新语法项目,课文按泛读处理,但不能不学。
9、初一、初二单元检测要“学什么,考什么”,忌考中考题型,难为学生。
10、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承担示范、引导、点播的角色。
第六周
“课程整合”交流学习体会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生摄取信息和交际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听、说、读、写的要求增加。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统整,以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整合不仅可以适当地增加内容,也可以删减或者调整内容,必要时还可以将教材的前后顺序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把相关内容调整在一起。
吃透初中阶段英语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并作相应的罗列,再熟悉其他年级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制作教学内容的双向细目表,分析每一阶段相似的内容与不同要求。
平时无论看到什么英语资料,只要和自己的教学有关就记录下来,充实到统整指南中。
平时从四方面进行
1、单词整合;
2、句子整合;
3、语段整合;
4、情感整合。
第七周
部办公室
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和批改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是构成素质教育必不少的一部分,怎样合理的布置作业,是非常值得教师研究和探索。
一、作业布置的类型
1、口头表达作业。
2、课堂讨论作业。
3、实验室作业。
4、书面反馈作业。
5、课外实践作业。
二、作业布置原则
1、目的性原则。
选择要有一定得目的,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紧扣教学内容,所选题目能很好地反馈所学的知识,尽能体现学生的动手、动脑、实践、发现问题,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2、科学性原则。
作业选题要科学化,以便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及学习方式的转变,选题要充分考虑题型、题意、知识点、覆盖面、题型结构以及代表性。
3、合理性原则。
题量选择设计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题型丰富、方法常新、精炼、典型、以点带面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4、层次性原则。
作业题要选层次化,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内容富有弹性,教师可以因人而异,选择不同层次的题型,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型。
三、作业批改
1、全批全改。
针对现在学校班级容量的扩大,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改变了原来全批全改,经常是以组进行批阅,甚至有的只对“好学生”的作业批阅,而对“差生”的作业却置之不理。
这样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更不能推进素质教育。
2、面批面改。
在全批全改基础上对存在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及时纠正。
这有利于个别教学,同时还能体现作业的层次性,使因材施教可能成为现实。
3、自我批改。
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不同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
4、学生参与、分组批改。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批改作业不是教师的专利,也需要学生参与,适当的将作业批改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以先让学生小组互换批改,然后进行讨论,接着教师公布答案,最后学生再进行讨论总结。
第八周
研磨论文
1、王老师《用欢笑缔造和谐课堂》
优点:
选材较好,都是捕捉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通过教师的巧妙处理,营造了和谐氛围,并在这样的环节中感受、复习英语知识。
存在问题:
1)
论文题目要修改,体现“教学机智、欢笑、和谐”三层意思。
2)
论文引言太冗长,要凝练。
3)
论文标题要紧扣论文主题,建议修改。
4)
过于口语化的句子要修改。
2、陈老师《PPT之我见——PPT课件在中学英语中的运用》
立意较好,素材较好,都是自己在教学中坚持使用PPT的做法与心得。
并阐述了多媒体课件从公开课走向家常课的优点,每一个论点的素材都非常好。
论文引言太冗长,要凝练。
建议重新组织素材,可从四方面来论证:
单词教学、句型操练、课文呈现、综合运用。
论文标题要修改,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注意使用书面语言。
3、袁老师《错误之美》
案例的选取非常有代表性,进行仔细发掘之后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思。
这一段案例的描述过于冗长,是否可以支解成几个片段,每个片段进行一段教学反思。
最后再加以归纳总结。
第九周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付老师: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至关重要。
2、陈老师:
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
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
音标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下教具。
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会更好。
3、付老师:
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
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4、王老师:
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进行听说训练的另一个途径是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为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
象学唱英语歌曲,讲英语故事,朗读比赛,表演话剧,小游戏;
猜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5、姜老师:
改革测试方法,增加听力、口试检测除平时对学生加强听说训练外,还应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测试方法,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意识,提高听说水平。
总之,要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中小学生在听说方面有长足的进展。
第十周
7、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蓝色,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发现铁钉变红了。
10、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4、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感觉到甜味吗?
为什么?
20、在水中生活着许我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14、在太阳周围的八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王炜老师课例评价活动
各位老师先集体研讨备课,然后由王炜老师执教,说课,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失。
最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全面评价此课。
陈老师:
本课主要学习单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情景对话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把英语教学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的效果,提高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付老师:
整节课曹老师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师生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基础。
答:
①可以节约能源;
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降低成本。
袁老师:
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去思考、培养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唱歌游戏作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
5、垃圾的回收利用有哪些好处?
姜老师:
本堂课,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而且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氛围中。
抓住学生的喜好,把各种书籍呈现于课堂,衔接得自然流畅,如同生活中的一次次平常而友善地交谈。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第十一周
增强课堂的能动性
从课件和学卷来看,多数老师采用了集体备课的力量,并且注重语言点的教学,也注重了语法点和词汇的拓展。
王老师: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做得很好,课前五分钟用听写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新课的导入,并且在引导学生的细节上做得很到位,整个课堂的流程很完整,特别是对语法点分析得很细致,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语言点上做得到位,也注重了学生学习环境的培养(全英文的教学)。
但是教学细节上有待提高,对于新知识点的引入过于生硬,在分析上也是不够细致,忽略了教学的流畅性,并且在练习环节上,时间把握不够,检验的形式也比较单一。
能够根据实际课堂的情况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及时采用的激励机制并且一直贯穿整个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做总评。
同样采用了分组激励的机制,活跃了整个课堂氛围,能够整体掌握课文框架,设计的表格内容概括了全文,整个教学流程完整流畅。
教学设计和实施都很流畅,能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语言点的拓展,但是在口语练习上,还可以加深难度,利用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采用辩论的形式,这样整个课堂就会一气呵成,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
第十二周
评陈世兵老师的课
1、王老师:
陈老师的教学风格一向扎实。
在处理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时,学生学得轻松。
在教学中教师由一般疑问句的教学过度到特殊疑问句的教学,非常扎实。
教学中的巩固与反馈环节很好,副词用法的引出过渡自然。
2、姜老师:
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扎实,层次清楚,副词词组的引入非常生活化,学生情趣高昂。
这就是运用英语课件的好处。
因为陈老师的话题,展开了话题讨论:
课件的有效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早已不再是新鲜事。
各类公开课、评优课上展示的课件更是美伦美焕,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教师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后排学生看不清”的顾虑没有了,每节课都设计、制作和使用课件,的确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袁老师:
同年级教师在共同研读教材之后,对教材的把握都会有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每课时课件的分工制作。
每课时课件制作完成后,再由对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整合两个人的思路。
其实这样的一个过程,既是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高效共享,也是三读教材的一个过程。
三读之后,对教材的处理,已经非常成熟了。
我们应该妥善保存这些课件,留待以后上这个年级的教师加以适当的修改与运用。
陈老师这堂课上得扎实到位,却也不乏趣味。
一、句型教学,巧设坡度。
巧妙突破了难点,使新句型的教授流畅,轻松。
二、善于总结,渗透语法。
对语法的梳理和归纳,对他们的课后记忆也是很至关重要的。
三、适时运用游戏,调节课堂氛围。
有一定挑战的游戏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个个跃跃欲试。
将氛围推向高潮。
听了陈老师的教研组公开课,学生和老师的精神状态、上课的气氛都非常高昂。
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板书清晰,包揽重点。
二、形象教学词组,学生朗读有劲道。
三、句型教学过渡自然,操练形式多样。
此外,不管在教学单词还是句型的时候,陈老师总是善于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知识要点,使得知识的要点变得系统与完整。
第十三周
教研活动
1、加强教研组网站建设:
每位教师发一篇自我介绍的材料,本周完成。
每次活动后将活动材料及活动结果整理成文,发送到网站。
2、学生英语活动:
落实“英语大擂台”的资料整理,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收集活动材料、成果。
本周组织“英语素养比赛”。
3、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研究:
教研组内有同级教师开始了过程性的教学研究:
每单元上课前,同年级老师进行教学再设计,明确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与训练,分工完成课件制作,之后再根据个人教学特色对课件进行个性话的修改。
这样的研究比较实在,也体现了过程性的合作与探讨。
值得在整个教研组推广与开展。
落实下周的教研组公开课时间。
执教者:
蔡方霞老师和刘翠花老师。
提倡听课时重点记录听课体会与心得,而并非记录整个教学过程。
4、每次教研组公开课后,三位青年教师撰写听课笔记。
教研组教师教育博客的建立与链接,充分发挥博客的互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