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602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图形教案.docx

第四章图形教案

课题

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型

新课

1、通过学习能认识常见的图形,并能对常见的图形进行分类、分辨;

2、能够对实际中的物体进行抽象化为图形;

3、能了解多面体中的欧拉公式。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辨;

难点:

欧拉公式的应用与认识。

 

1、知识基础: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三维的世界,我们生活中的生活中的物体都是立体的物体,而这些物体中有一部分是较有规则的,如:

生活物体

苹果、球

天坛顶端

塔顶

粉笔盒

笔筒

类似图形

球体

圆锥

棱锥

棱柱

圆柱

2、知识形成:

 

图1图2图3图4图5

在上面的图形中:

(1)图1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圆柱体);

(2)图2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柱体(棱柱体);

(3)图3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圆锥体);

(4)图4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

(5)图5所表示的立体图形是锥体(棱锥体);

另外,棱柱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

 

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六棱锥

3、知识拓展:

从下面的多个多面体:

 

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

经过我们数图中每一个多面体所具有的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

多面体

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V+F-E

正四面体

4

4

6

2

正方体

正八面体

从上面的结果,伟大的数学家欧拉证明了:

概括:

欧拉公式顶点数+面数-棱数=2

三、巩固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实际物体与图形间的关系,知道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分类及分辨。

教学

反思

 

课题

画立体图形—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课型

新课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知道物体是有多个方面,从不同方面来观察物体是不一样的;

2、能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如何确定物体的三视图;

难点:

转化思想的培养。

 

1、知识形成:

在平面上画空间的物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必须把它画得从各个方面看都很清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三视图法。

概括:

(1)三视图指的是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

(2)根据上面的过程,

然后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视图。

如:

从正面看: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称为正视图;

从左面看:

从侧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侧视图,依观看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右视图;

从上面看: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

2、例解讲解:

例:

1、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和圆柱的三视图。

2、画出如图所示的四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训练:

P131exc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常见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在画三视图的过程中,我们要掌握我们所选择看图形的角度。

五、课后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课型

新课

 

1、通过学习使学生继续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认识事物的不一定性,使学生能充分分析不同的情况;

2、使学生能利用三视图来描述出实际的立体图形。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如何概括三视图画出正确的立体图;

难点:

如何认识到实际立体图形的不唯一性。

 

1、知识设疑:

如果你看到右图,

你会想到什么立体图形:

2、例题讲解:

从引例中,可以发现,一个平面图形可以转化成很多种的立体图形,如上图中的长方形,可以是圆柱、正方体、其他的棱柱等。

例:

1、如图中所示的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并画出相应的实际立体图形。

(1)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试说出物体的形状

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三、巩固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只学习了由视图到立体图形,要充分认识到角度的转化,这也是一个非常抽象思维过程。

五、课后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课型

新课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等实践活动,丰富立体图形的认知和感受,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2、会判断所给定的平面图形能否折成立体图形(多面体)

3、给出一些多面体的展开图,能说出相应多面体的名称;4、会判断给定的平面图形是否某多面体的展开图,并会把一个简单的多面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5、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根据多面体研究其展开图和根据展开图判别多面体;

难点:

研究一个简单多面体的展开图。

 

1、知识回顾:

观察生活的周围,就会发现物体的形状千资百态……,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图形的知识。

(引例)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什么?

 

2、知识形成: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了解了解整个立体图形展开的形状,如包装一个长方体的物体,需要根据它的平面展开图来裁剪纸张。

为此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是一些简单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

(1)根据给定的一些平面图形,判断能否折成立体图形。

“做一做”:

12个一样大的等边三角形,粘贴成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形状,你能想象哪一个可以折叠成多面体?

动手做做看。

 

(1)图

(2)图(3)

从学生动手的结果,我们易知,图

(1)、图(3)可折叠想多面体,图

(2)不能折叠成多面体。

概括:

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设想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上面的图

(1)、图

(2)实际上是由三棱锥展开而成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

“折一折”:

如下图是多面体的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

 

 

3、例题讲解:

把如下的正方体纸盒展开成平面图形:

 

思考:

(1)沿着一个正方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得到一个平面图形,需要剪开几条棱?

(2)对上述正方体的展开图尝试分类;

(3)正方体除了上述的展开图外,还有其他的展开图吗?

三、巩固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何把一个多面体展开成平面图形,也学会了判断一个平面图形能否折成立体图形。

五、课后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4.4平面图形

课型

新课

1、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

2、使学生能理解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并认识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多边形是由三角组合而成的。

 

1、知识基础:

虽然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立体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的世界,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知道,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所组成的,我们也知道,其实有时我们观察物体,都是从其表面开始的:

生活物体

硬币

镜框

塔的横截面

三角旗

扇子

表面图形

长方形

六边形

三角形

扇形

2、知识形成:

其实,生活中的物体,它们的表面都是有一定形状的平面图形,如:

 

三角形(三边形)长方形(四边形)五边形

 

六边形八边形圆(形)

概括:

(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2)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按照组成多边形的边数,多边形可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另外,多边形也可分为凹多边形与凸边形。

3、知识拓展:

我们都知道,每个多边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组成的,即,

三角是最基本的图形,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如: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刚好与边数有一定的规律:

三角形的个数=边数-2

4、例题讲解:

例:

1、认识图形,说出以下图形是不是多边形?

 

2、下面各图中,哪几个是四边形?

 

 

三、巩固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认识平面图形及平面图形的简单分类,并能懂得多边形是由三角组成的。

五、课后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

课型

新课

1、使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初步三种线的一些性质;

2、能从线段长度的角度来分析两点间的距离;

3、能初步理解直线与线段的两个重要性质(公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三种线的性质特点、直线与线段的公理;

难点:

对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

 

1、知识情景:

(1)如果你站在一座足够高的楼上,望着楼底下的某一个,那么你将能见到什么?

(2)大家都学习过地理,也都曾见过地图册,那么当你看到北京的时候,你能看到什么?

(3)如果你把一条两头都打结的绳子拉直了,你将能发现什么?

2、知识释疑:

(1)从情景中,我们将能知道,那时,你能看到的将是一个点,而这个点就表示着这个人或这个城市的位置,因此,

概括:

点通常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点图形:

表示:

点A(A点)

(2)作为线段,只以一种形象的角度来说明,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定义。

线段图形:

表示:

线段AB线段d

利用线段的形象,我们顺利引出了射线与直线:

概括:

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把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射线图形:

表示:

射线AB射线d

直线图形:

表示:

直线AB直线d

3、知识综合:

对于线段、射线、直线,应该进行综合的比较:

线段

射线

直线

图形

表示

线段AB

射线AB

直线AB

几个端点

2个

1个

0个

能否延伸

不能

向一边无限延伸

向两边无限延伸

能否度量

不能

不能

4、知识拓展:

(1)线段公理:

从右边的图中,我们很容易发现:

如果从A地到B地,走直路的路程是最短的,即在这些把A、B连结起来的线中,线段AB是最短的。

概括: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直线的公理:

我们要把一根木棍钉紧,只用一个钉子,行吗?

由生活在的经验,我们都知道,一个是不够的,但如果,我们再多打一个,那么这根木棍就可以打紧了。

概括: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三、巩固训练: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关线段、射线、直线这三种线的不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来总结线段与直线的两个重要的性质(公理)。

五、课后作业:

教学

反思

课题

4.5最基本的图形——点与线——线段的长短比较

课型

新课

1、使学生掌握分别用测量与重叠来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

2、使学生充分理解两条线段大小比较所隐含的意义,能从“量”与“形”上进行转化;

3、线段中点的性质及其简单运算。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其原理;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数量”的角度,引入到从“形”的角度来分析两条线段的大小比较。

 

1、知识设疑:

(1)如果有两个同学在比较高矮,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