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996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一 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三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十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备考指导

必考

加试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牛顿和经典力学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3)量子理论

b

b

b

1.已考角度

(1)(2016·10月新高考·T19)牛顿力学体系的时空定位

(2)(2016·4月新高考·T29)相对论与量子论

(3)(2015·10月新高考·T2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应用

(1)牛顿经典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相对论的概念及意义

(2)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史实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3)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特点及成就

2.追寻生命的起源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b

3.人类文明的引擎

(1)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3)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4)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

b

b

b

c

4.向“距离”挑战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4)汽车、飞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

c

c

c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及其代表作

(3)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4)德拉克洛瓦及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c

b

b

b

2.碰撞与冲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巴尔扎克、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

(3)柴可夫斯基及其代表作

(4)列宾、莫奈、凡·高及其代表作

c

b

b

b

3.打破隔离的坚冰

(1)罗曼·罗兰、海明威、高尔基、鲁迅、泰戈尔及其代表作

(2)毕加索及其代表作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b

b

c

4.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

(1)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2)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与发展

(3)影视和现代主义音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

b

c

考点一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1.牛顿和经典力学——(b)

(1)内容:

牛顿运动三定律;万物引力定律。

(2)代表作:

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

(3)意义:

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b)

(1)内容:

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2)意义:

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③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量子理论加试——(b)

(1)提出和发展: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发表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1905年,德国爱因斯坦把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成为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

(2)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加试

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b)

(1)达尔文

①代表作: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

②主要观点: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他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③意义:

给宗教神学世界观以致命一击。

(2)赫胥黎:

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加试

1.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b)

(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b)

(1)发明: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在汽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1782年,又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1782年,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

(2)应用: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3.电气技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b)

(1)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电动机。

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发明了电灯等。

(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独立地制成内燃机;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内燃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世纪末,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也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c)

(1)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3)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四、向“距离”挑战加试

1.互联网技术: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2.影响

(1)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传输。

(3)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1.近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1)近代科学技术形成阶段: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将天上和地上的物质运动第一次加以理论性地概括和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长足发展阶段: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电的发明为明显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3)现代科技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促使人类进入新科技革命时期。

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3)中国古代科技重农业,西方近代科技重工业。

(4)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1.(2016·10月浙江选考)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

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答案 B

解析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正式形成,时间上属于17世纪,备选项中圈地运动开始于15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期,故B项符合题意。

2.(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它们的共同之处有(  )

①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 ②深刻改变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③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 ④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的是狭义相对论,排除①,故选D项。

3.(2015·10月浙江选考)1919年,英国科学家率领日全食观测队在巴西和非洲拍摄的恒星照片,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的科学预言。

这一预言提出的依据是(  )

A.开普勒天体力学

B.牛顿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理论

答案 C

解析 关键信息:

“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故选C项。

4.(加试题)(2015·7月浙江学考)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

这项成果是(  )

A.电影B.电视

C.有线电话D.电子计算机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关键词“20世纪”排除A、C两项。

电影发明于1895年,有线电话出现于1876年;根据材料信息“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可得出这项成果是电子计算机。

5.(加试题)(2014·浙江学考)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

A.英国B.法国

C.德国D.美国

答案 D

解析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考点二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加试)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c)

(1)背景

①政治:

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②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

③思想:

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的可能。

(2)影响:

歌颂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2.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及其代表作——(b)

(1)拜伦: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以诗歌为主),作品长诗《唐璜》。

(2)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西风颂》。

(3)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4)普希金:

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作品《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b)

(1)贝多芬:

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舒伯特:

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歌曲之王”。

代表作品:

《小夜曲》、《春之信念》、《野玫瑰》等。

4.德拉克洛瓦及其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b)

德拉克洛瓦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自由引导人民》是其著名作品,自由的主题、色与光的融合对比,宣告着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

他本人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二、碰撞与冲突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c)

(1)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社会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浪漫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现实。

(2)影响:

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强烈批判。

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

2.巴尔扎克、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b)

(1)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作品《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司汤达: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其作品《红与黑》的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其成为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