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990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行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们还指出,产品的水平性差异和垂直性差异是产业内贸易两个互不影响的原因。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则认为,如果存在规模收益递增、产品差异化、不完全竞争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间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因为,在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下,每个产业都存在着广泛和潜在的产品系列,即容易形成产品的水平差异化,从而使产业内产品的双向流动成为可能。

兰卡斯特认为,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受规模效益最大化和消费偏好差异的影响,同一制造业部门的两个厂商是不会生产完全一致的产品的,这使得两个在所有方面都一致的经济体之间更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

  从西方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的分析阐述中,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活动。

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反映一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态势,以及一国在国际贸易及分工中的位次变化;

另一方面也会给参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研究分析亦表明,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需求偏好等。

  其一,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相同产业部门的产品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前提是,这些产品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垂直型产品差异和水平型产品差异。

产品的差异性意味着可替代性产品的减少或替代程度的降低。

而这种差异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其二,不同国家之间的需求偏好的相似性与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动因。

一方面,国家之间的需求偏好越一致,其消费需求结构、产品结构或产业结构也越相似,可供出口和进口的商品也越相同,产业内贸易的发生越呈常态;

另一方面,需求偏好具有多样性,即高收入者喜欢高质量产品,低收入者愿意也只能接受低质量产品。

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任何一个生产企业都不可能提供无限的差异性产品。

如果两个生产和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彼此对等开放市场,而且各国都集中生产并出口本国需求中的主要产品,进口需求中的次要产品,那么,不仅各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差异性产品将大大增加,两国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在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情形下,国际贸易利益来自规模经济。

因为规模经济至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带来利润:

一是规模生产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超额利润。

二是规模生产可以提高竞争力和垄断能力,使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并获得较大利益。

在两个要素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二)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背景分析

  客观评价中俄贸易的发展,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判断:

一是中俄双边贸易高速增长。

近几年,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基于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协调一致,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007年,双边贸易额实现481.6亿美元;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消散的情形下,中俄双边贸易额仍实现了550.5亿美元。

这使两国政府确定的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800美元的目标已显得不再遥不可及。

二是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中方已实现顺差。

回顾中俄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中方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直至2007年,中国在对俄贸易中才首次实现贸易顺差;

2008年,由于全球性不景气经济态势的影响,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中方虽然仍实现了92.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绝对值并不大,即便加上2007年的贸易顺差,也远未能弥补十多年来中国对俄贸易中累积的巨大贸易逆差,但这至少表明中俄贸易已渐趋平衡。

三是中国对俄出口呈现强劲态势。

2007年,中国对俄出口额达到284亿美元;

2008年,中国对俄出口额达到346.6亿美元,这是由于俄罗斯的国内市场需求呈现旺盛态势,加之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所致。

  考察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中俄大量的贸易份额仍属于产业间贸易,同时,伴随产业间贸易所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贸易结构、贸易平衡、投资规模、能源合作、贸易隐患等问题。

从双方供需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如果中俄仍满足于开展互补型的产业间贸易,可能会出现以下结果:

一是倘若中国不能提供俄罗斯所需求的产品,俄罗斯的部分消费市场将被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逐步蚕食;

二是倘若俄罗斯的弱势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中国的部分传统产业和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优势和份额将受到严峻挑战。

反之,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也会遭遇类似的情况。

因为俄罗斯对华出口的主要是能源与原材料,国际市场的能源价格能否稳定、各国在俄罗斯的能源角逐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各国之间的明争暗斗,都会对中俄之间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这意味着中俄之间开启已久的产业间贸易存在着限制中俄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果中俄游离于产业内贸易之外,不仅无法享受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巨大贸易收益,而且也会限制双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改变双边贸易的低水平状态极为不利。

因此,立足于中俄两国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发展产业内贸易已迫在眉睫。

  研究发现,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包括:

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因素、需求偏好、FDI、产品差异性、规模经济等。

以此考量,中俄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有利条件远大于不利条件,譬如中俄地理上临近、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需求偏好相似等,加之中俄业已开展的产业内贸易的成功经验亦表明,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一)两国具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区位优势

  巴拉萨的产业内贸易研究表明,存在共同边界的国家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高,贸易伙伴间的距离与产业内贸易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显示,“从区位角度看,两国间相距较近,则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较大”[1],距离在双边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起负面作用,即距离越近的两个国家,其相互间开展产业内贸易的机会越大。

  中俄是近在咫尺的邻国,两国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为双边开展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地理上的临近,可以减少双方贸易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

而运输成本的减少既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而规模经济正是开展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二是地理上的临近,可以形成相似的生产特征和消费偏好。

这意味着两国对对方的商品有需求,加之双方由来已久的经济交往关系,双方的贸易交易极易达成共识,双边开展产业内贸易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将大大降低。

三是地理上的临近,便于开展边境贸易。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成本差异、需求、运输距离等会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边境地区积聚,而且商品与要素自由流动性越强,越容易形成集聚效益。

同时,在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下,边境地区的这种循环累积结果又会进一步吸引生产者与消费者向边境地区集中。

显然,边境贸易也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边境贸易比重越大,表明双方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

  

(二)两国具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消费偏好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从需求角度分析,如果两国的人均收入较高,而且人均收入差距较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

  目前,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中俄GDP的增长也会放缓,但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见底(2009年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速为6.1%),保8%的GDP增长目标的实现并不遥远;

而俄罗斯也有望实现其GDP增长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突破3000美元;

而俄罗斯则连续多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一国的需求水平决定于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也越高,即人均GDP越高,消费者对差异性产品的需求就越高[2]。

2009年,双方确定了以扩大内需为发展目标的基本举措,这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是一个长期的利好,通过相互的贸易往来,双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仅会分享到两国经济增长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而且两国间存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需求的释放和扩大也在预料之中,两国消费需求偏好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将逐步凸现。

这表明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需求结构已日趋成熟。

  (三)两国具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基础

  就中俄而言,虽然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转轨方式以及实施的相应产业政策等截然不同,但两国现有的产业基础完全可以为双方开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便利:

一是中俄产业优势突出,将双方的产业优势结合,将使双方获得巨大的贸易效应。

从双方产业优势看,中国不仅在航空、汽车、发电设备、重矿设备和通用机械等制造工业方面具有相当的实力,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在全球同行业中有较强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较强带动作用、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大型企业,一些地区甚至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的产业集群。

而俄罗斯现有的产业结构虽然仍带有苏联经济的痕迹,即重工业发达,但并不意味着俄目前的产业结构相对于苏联时期更加畸形。

实际上,俄罗斯的产业优势仍不容置疑,如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制造业等比较优势明显,军工企业优于许多发达国家,科技潜力巨大等等。

如果两国能够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或对外投资方式与对方开展产业内贸易,则可以在区域市场内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消耗,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而产业内贸易的收益主要基于规模经济的存在。

其二,双方实施的产业政策将刺激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梳理和总结中俄两国实施的产业政策不难发现,俄罗斯已经选择了通过技术性突破战略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道路,而中国也期望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然成为两国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可以看出,中俄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政策昭示两国已具备符合双方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而一个国家具备的相应供给能力愈强,其创新与生产差异性产品的能力也愈强,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开展也愈顺利。

  (四)两国具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内贸易理论显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该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相近,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越大。

  众所周知,中俄均属于经济转型国家,由于先天发展经济所走的路径不同,所以,中俄两国的转型进程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一致。

但中俄经济发展进程仍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中国将要发展及达到的经济结构与俄罗斯已有的经济结构有着某种相似[3];

俄罗斯开发远东经济的战略选择与中国振兴东北地区的发展目标有利益重合之处;

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均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已正式加入WTO,俄罗斯加入WTO的谈判曲曲折折,但其加入步伐已明显加快……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和政治上的认同,中俄全面合作的制度基础已日臻完善。

这表明中俄两国虽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但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大体相近的。

  两国经济发展成果也显示,由于两国均致力于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因而随着两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俄已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长最快的经济体。

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中俄双方实现了高速增长的预定目标,也相应增强了中俄各自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放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使得中俄在地区事务及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提高。

而中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两国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贸易的新一轮增长,从而使两国发展经济尤其是开展经贸合作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坚固和扎实。

在中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两国开展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条件已基本具备。

  如上所述,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但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中俄大量的贸易份额仍属于一般贸易和产业间贸易范畴,交换的商品也多为资源型产品和制造业的最终产品。

所以,我们会发现,尽管中俄之间名目繁多的经贸合作构想竞相推出,但在中俄实际的贸易合作发展进程中却存在着很大变数,两国的经贸关系也不时地枝节横生,中俄之间政治热情与经济成果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

从未来一段时间看,如果两国在开展产业内贸易上有大的进展的话,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将会得到稳步增长,两国的经济实力也将发生悄然改变。

今后,中俄发展产业内贸易,应在扩大规模经营、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引进FDI档次、建立贸易制度安排等方面作出努力。

  

(一)扩大规模经营

  梳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规模经济可以为参与贸易活动国带来1+1>

2的福利效应,这对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也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

对中俄而言,倘若任何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而另一国在另一种相似产品上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则中俄产业内贸易将会顺理成章地发生,双方也将从贸易中获利。

为此,发展规模经济并从规模经济中获取合作中溢出的技术效应、贸易效应等实属必然。

一是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一类产品实施专业化经营,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形下,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达到或超过现有的生产规模,该企业将被排除在该类行业之外。

因此,一些规模尚不够大的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改进技术,进而提高其专业化经营生产能力,以在最佳规模上进行差异性产品的生产,并以规模经营为基础参与中俄贸易。

二是已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可以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形下,通过国际化专业分工来谋求产品产量和收益的增长。

因为产业内贸易是以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为前提的,一个企业专门生产一个品种或者一个规格的产品,不仅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规模,也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同一部门的若干企业,可以在巩固现有的专业化和贸易模式不变的态势下,通过产业聚集积累行业规模优势。

马歇尔指出,“如果许多企业设在同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会产生规模经济的效果”。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或行业规模效益更加明显。

基于中俄特殊的地缘与产业优势,如双方企业在地理上比较接近、区域内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内有大量同质企业,等等。

如果通过双方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国际化的产业集聚,并通过国际化的产业聚集来谋求国际化的专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双方出口市场的扩大和稳定,也会在发展中累积起整个行业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4],从而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福利。

  

(二)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如前所述,规模经济将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而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是存在差异性产品,因为只有存在差异性产品,才能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律显示,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水平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大大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

目前,中俄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大多属于垂直差异产品间的贸易,这对于提高出口企业的贸易利益十分不利。

要扩大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并改变中国在全球生产链中处于低端的尴尬处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分重要。

因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效应缩短中俄之间的技术差距,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中国企业获得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中国与俄罗斯的水平差异产品间的产业内贸易。

二是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是使一种产品能够在众多的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并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产品。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一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产品,意味着该国将拥有相对的垄断权力,即该国具有在产品边际成本之上决定价格的权力,而价格产品与边际成本差额越大,该国对该产品的垄断权力就越大,其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

基于品牌所具有的垄断权力,对中俄双方而言,积极创造出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至关重要。

  (三)提高引进FDI的档次

  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跨国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对各国经济发展包括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FDI对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这是由于双方投资的整体规模较少造成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FDI对中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没有影响。

实际上,FDI对中俄双方的影响都是较大的:

一方面,如果引进的FDI是生产资本,那么,引进国一方在引进FDI的同时,还会获得随同FDI一同转移的技术、管理经验等,这对提高该国的生产能力、提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增强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如果FDI投资于该国的优势出口企业,该国在将自身的产业优势与FDI的资本优势融合的情形下,既可以促进其优势出口产业的成长,也可以利用FDI的销售网络顺利地进入对方市场,从而可以扩大双方之间的对外贸易总量。

须考虑的是,在引进FDI时,双方应有一定的选择性。

对中国而言,应将不断引进俄罗斯水平一体化的FDI作为今后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通常情况下,水平一体化的投资效应较之于通过差异性产品实现的贸易效应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引进FDI的规模和档次时应重点考虑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一般来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行业引进的FDI的数量和规模可以适当多一些;

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行业或企业引进的FDI的数量要有所限制,跨国公司的规模也要与中国企业的水平大体相当。

  (四)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和转型

  研究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各国开展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要素来生产和出口全部产品。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特性决定了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尤其是加工贸易将成为各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热点。

现阶段,由于中俄良好政治关系的促动,中俄加工贸易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

但双方加工贸易的发展也有很多难解之题,尤其是中俄加工贸易仍处于较低层次,即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加工贸易份额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已对中俄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中俄加工贸易的转型已是必然。

  就目前而言,中俄加工贸易的转型重点与发展方向:

一是可以在俄罗斯建立境外加工基地。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公认的工业大国,但其轻工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

如果在俄罗斯建立境外加工基地,不仅与双方的国家发展战略不谋而合,而且也会给中俄双方带来好处:

一方面,可以满足俄罗斯对轻工产品的需求以及增加其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则可以不断扩大中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二是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加工贸易企业。

因为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能够率先从事和引进技术创新,而且在其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技术、信息等将不断地向周围流动和传播,从而对关联企业也会产生带动作用。

三是要使加工贸易企业由单纯的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因为加工贸易企业只有积极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等的研究和开发,并在设计研发和服务质量上做足文章,才能以自主品牌优势与对方开展加工贸易,也才能在加工贸易中不断形成和发挥自己的特色,并凭借产品的独特性和垄断性而获得较大的产业内贸易收益。

  (五)建立适宜的贸易制度安排

  目前,中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约束,如中俄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俄之间的跨国投资规模难以扩大,等等。

而两国缺乏可以对接的统一的贸易制度基础则是困扰产业内贸易难以有实质性突破的重要影响因素。

  道格拉斯·

诺斯认为,在技术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也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也显示,建立各种优惠的贸易制度安排以规避贸易风险和寻求发展机会已成为各国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

鉴于中俄政治关系的日益密切,以及中俄经济关系中的变数较大并大大滞后于政治关系的发展态势,笔者认为,在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比较适宜,因为自由贸易区所显示的发展方向是区域内的商品贸易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市场规模扩大。

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而言,中俄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从投资领域起步,通过推行投资自由化以及消除投资障碍等使中俄双方对自由贸易区逐步产生认同感。

二是基于中俄既有的产业结构、世界市场的深度影响以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锁入效应”,需要采用双方认可和接受的合作方式和贸易结构来消除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约束条件,从而保证中俄产业内贸易向均衡、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是利用现有贸易规则发展中俄的相对优势产业,尤其要积极扶持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获利能力强的企业,以扩大出口份额,进而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中俄已初步具备开展产业内贸易所需的基础和条件。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俄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各种基本条件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各国媲美,而且现有的条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使中俄的产业内贸易份额和产业间贸易份额发生逆转,所以,中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基于此,不断提高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档次,并准确定位各自在产业内贸易中的分工和角色,对推动中俄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责任编辑 张红侠)

  注释:

  [1]赵春明:

《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2]佟家栋、周申:

《国际贸易学规定——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3]《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评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2期。

  [4]前引书:

《国际贸易学规定——理论与政策》,第95页。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