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9295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作物生产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1、简述棉花优化成铃的群体结构。

答:

大部分棉花主产区,最佳结铃期都在30-45天范围内。

优化成铃就是实现最佳结铃期内强势果节的高成铃强度。

优化成铃群体结构特征:

①最佳结铃期内的优质铃数6万铃/亩(单产100公斤)以上,成铃强度达2000个铃/亩·

日左右。

②最佳结铃期群体必须具有15-18万个/亩强势果节,盛蕾至盛花期的现蕾强度达5500个/亩·

群体总果节量20-24万个/亩。

群体总果枝量6-7万个/亩,节/枝比3-4。

2、棉花高光效群体株型有哪些特征?

高光效株型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着眼于微观个体和小群体的定向塑造,最终获得高的结铃率和铃重,确保优质。

①理想的高光效株型:

塔式或圆筒式株型,节枝比3-4,30º

-60º

叶倾角。

长势指标:

盛蕾发棵、初花期稳长(即发中求稳);

②形态指标:

下部果枝座桃、主茎伸长和出叶速度稳健。

3、如何利用DPC塑造理想的棉花高光效群体株型?

DPC抑制营养器官生长的同时,开花前可促进花蕾大、壮,开花后可加快开花成铃进程、提高铃重。

方法:

盛蕾至初花期,喷施浓度50-100ppm,用量1-2克/亩,施施部位为主茎和果枝生长点;

盛花期,喷施浓度100ppm,用量2-3克/亩,喷施部位为主茎生长点和中下部果枝生长点;

打顶后7-8天,喷施浓度100ppm,用量3-4克/亩,喷施部位上部果枝生长点和叶片。

喷施DPC塑造株型一般可以有效地调节群体避免旺长,但加快了开花结铃进程,必然要求肥水同步,即适当加重棉花初花到盛花阶段供肥量,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4、简述棉花优化成铃的技术途径。

(1)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提高经济系数生长前期:

促进营养生长,壮大营养体,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

尽早形成适宜的叶面积,并延长其功能期,亦即既要促使早发,又要防止早衰,以增加光合产物总量,增加生物学产量,为高产打好基础。

从现蕾开始:

即进入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但要协调好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进入初花期:

既是营养生长的高峰期,又是向以生殖生长为主的转折时期,必须促进光合产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产量,这对中后期多结铃、结大铃、提高经济系数十分重要。

(2)在增加总铃数的基础上,提高铃重在技术上,要选用适宜的大铃品种;

适当增加肥料投入,注意平衡施肥;

采用地膜或移栽加地膜覆盖,搞好促早栽培;

进行全程化控;

在最佳结铃时期和部位,提高成铃率,多结铃,结大铃。

(3)在最佳开花结铃期内集中多结伏桃和早秋桃在技术上要采取促早措施,在促使棉株早发的基础上,调控好棉株的生育进程,使其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做到棉叶的高光合效能期和成铃的高峰期与当地光、热资源的高能期相吻合,达到“三高’同步,同时还要在开花结铃期充分供应结铃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使棉株既不脱肥早衰,又不形成旺长,造成晚熟,就能达到多结品质优、铃重大的伏桃和早秋桃的目的。

(4)根据棉花成铃规律,在成铃优势部位多结铃1.走合理密植及“矮、密、早”(大群体、小个体)的路子,力争多结靠近主茎的内围铃2.走“小、壮、高”(小群体、壮个体)的路子,增结棉株中上部铃

试比较我国三大棉区优质高产植棉的异同点。

我国三大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

五大棉区自南向北分布,热量、水分资源依次递减,各区之间在适宜品种生态型、耕作栽培特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程度方面,都呈现出规律的变化。

①长江中下游棉区,最佳结铃期可达40天以上。

春:

春季多雨,不利于棉花苗期生长;

夏:

伏天日照充足,有利于多结伏桃和早秋桃,但常有伏旱,需注意灌溉;

秋:

多连阴雨,对棉花吐絮不利,但气温下降慢,有利于棉花增铃重和衣分,发挥早秋桃的增产潜力。

②黄河中下游棉区,最佳结铃期可达40-50天。

本区气候常有春旱,应重视棉田贮水灌溉,保墒和旱地棉田抗旱播种;

春末初夏:

气温回升快,日照充足,较有利于棉花早发稳长。

进入伏天雨季(7月中旬~8月中旬),雨热同季,虽能满足棉花需水要求,但高温、高湿常加重盛花期的蕾铃脱落。

秋季少连阴雨,有利于棉铃吐絮,但降温较快,影响晚秋桃成熟和纤维发育,尤其是偏北地区,霜后花比例较高。

③西北内陆棉区

气候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和经济产量的形成,蕾铃脱落率低,烂铃很少,铃重较大,衣分高,经济产量系数高,有利于棉花实现优质高产。

不利的气候因素是:

气温回升慢而不稳,常有倒春寒,对棉花保全苗和苗期生长不利。

秋季气温下降急速,初霜早且年际间变幅很大,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通过普及地膜覆盖,采取以“密、矮、早”为中心的配套技术,较好地克服了气候的不利因素而获得高产。

水稻:

1.水稻叶龄模式的概念?

水稻叶龄模式在哪几方面有创新,并作出简要解释?

水稻叶龄模式:

用主茎叶龄来诊断(指示、表示、描述)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各部器官分化发育时间。

叶龄模式的4个关键创新点:

①以叶龄尺度统一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

由于一个品种在特定条件下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是相对稳定的,根据叶片出生与各部器官的同伸规律,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相同的品种,其有效分蘖终止、拔节、穗分化和抽穗的叶龄期完全相同。

②按伸长节间数划分水稻品种生育类型。

拔节和穗分化时期的把握,是栽培上合理施穗肥的关键。

根据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n<

6的品种先穗分化后拔节,称为重叠型;

n=6的品种拔节与穗分化几乎同时进行,称为衔接型;

n>

6的品种先拔节后穗分化,称为分离型;

③抽穗期叶片的功能分组。

上三叶——高效叶组,倒三叶以下叶——低效叶组;

④将穗分化过程划分为8期并与叶龄余数相对应。

苞分化期:

3.5-3.1(3.5);

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

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

颖花分化期:

2.0-1.6(2.0);

雌雄蕊形成期:

1.5-0.8(1.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

减数分裂期:

0.4-0(0.3);

花粉充实完成期:

0-出穗。

2.如何理解水稻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是群体质量的核心,而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仅是高产的物质基础?

成熟期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表明总干物质积累是经济产量的基础;

而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均二次抛物线,表明抽穗期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有一个适宜值问题。

分析抽穗至成熟期间积累干物质与产量关系却为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产量的高低,最直接、最主要地决定于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这个值愈大,群体质量愈高。

因此,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是群体质量的核心。

抽穗前干物质积累应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比较好,过大表明有一个较高的叶面积和较大的群体茎蘖数,影响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最终降低产量,抽穗时适宜的干物质积累量为产量水平的1-1.1倍。

因此,抽穗前适宜干物质量是高产的物质基础。

3.简述确定水稻抽穗期适宜叶面积指数的方法和原理?

最适LAI是指能够最大限度地截获太阳能,获得最大生长率和保持基部叶片有高于光补偿点受光量的群体叶量。

用门司正三公式求得:

LAI:

最适叶面积指数;

I0孕穗期平均日照强度;

IS基部叶片正常受光度;

K消光系数,K=sinA,A为顶三叶叶角。

原理:

水稻高产群体必须有一个适宜的最大LAI,以协调源库关系和各器官平衡发展。

4.水稻3个粒叶比的概念?

颖花/叶反映了单位叶面积所负载的库容;

实粒/叶不仅反映了单位叶面积所负载的库容,同时反映了抽穗前灌浆物质积累状况和抽穗后光合环境的优劣;

粒重/叶是源对库的实际贡献,它既反映了源与库的两个方面,又表达了流的信息。

5.水稻有效、无效叶面积,高效、低效叶面积的概念?

抽穗期无效茎蘖的叶面积称为无效叶面积,有效茎蘖的叶面积称为有效叶面积,有效茎蘖上三叶面积称为高效叶面积,上三叶以下的叶面积称为低效叶面积。

6.水稻颖花根活量的概念?

颖花根活量系指水稻结实期根活量(根量×

活力)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颖花量的比值,以μg·

α-NA/h/颖花表示。

颖花根活量和颖花根流量是根系活力(根源)与颖花总量(库)之间又一种源库关系的表达方法。

7.简述水稻高产群体叶色和群体茎蘖数的变化规律?

叶色变化规律:

N-n叶龄期以前“黑”,叶片含氮率3.5%左右,顶4叶叶色>顶3叶,有利于促进有效分蘖发生。

N-n叶龄期叶色开始褪淡,叶片含氮率下降至2.7%(粳稻)和2.5%(籼稻)左右,顶4叶=顶3叶(两叶叶色相等),分蘖速度明显减慢。

无效分蘖始期(N-n+1)至拔节始期(N-n+3),叶色“落黄”,叶片含氮率下降至2.5%,顶4叶浅于顶3叶,无效分蘖受到有效控制。

倒2叶期(颖花分化)开始直至抽穗后15-20天,叶色应回升显“黑”(二黑),叶片含氮率回升为2.7%(粳稻)和2.5%(籼稻)左右,顶4叶叶色=顶3叶,有利于促进穗分化形成大穗,并提高结实率。

抽穗后15-20天以后,叶色逐渐褪淡,至成熟期能保持2片以上绿叶,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群体茎蘖数变化规律:

(1)在N-n叶龄期之初,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够苗期)。

(2)在N-n+2或N-n+3叶龄期之初达到高峰苗数,最高茎蘖苗控制在预期穗数的1.2-1.3倍(粳稻)和1.3-1.4倍(籼稻),以后茎蘖数逐步下降。

(3)孕穗期群体茎蘖数等于或略高于穗数,抽穗期完成预期穗数。

8.论述水稻促花肥、保花肥施用叶龄期及确定的原理?

施用氮素作用期一般发生于以后的1、2、3个叶位。

例如,6叶期(X叶期)施氮,将会促进第7、8、9叶及同伸分蘖的生长,且其肥效的高峰期往往发生在X+2叶(8叶)期。

为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分蘖肥的施用宜早,最迟必须在N-n-2叶龄期以前结束。

为了促进颖花分化,促花肥应在倒4叶期施下。

为防止颖花退化,保花肥必须在倒2叶期施下。

穗分化开始N水平逐渐提高,进入二次枝梗分化以后达到不缺N水平以上(顶4叶叶色深于或接近于顶3叶),且维持到乳熟期,乳熟后合理下降,提高物质运转。

小麦:

小麦气候分区:

春麦区:

东北、北方、西北、新疆、青藏。

冬麦区:

北方冬麦区、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华南。

小麦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及高产栽培途径:

1、以主茎成穗为主2、主蘖成穗并重3、以分蘖成穗为主。

小麦单产提升:

政策、体制、机制;

条件、技术、推广。

优势区域布局:

1)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优质强筋小麦的最适宜地区

2)大兴安岭沿麓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强筋小麦,具有发展我国面包用硬红春小麦的生态优势。

3)长江中下游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有利于小麦低蛋白和弱面筋的形成,适宜发展弱筋小麦生产

小麦分类

按播种季节:

冬小麦-秋播夏收,经历越冬期;

春小麦-春播小麦

按品质类型:

强筋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高,适宜制作面包、精制面条;

中筋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中,适宜制作馒头、面条、饺子等大众食品;

弱筋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低,适宜制作饼干、糕点

按温光反应类型:

春性小麦、半冬性小麦、冬性小麦

五、拔节肥的作用:

提高中期叶片功能叶的光合强度;

巩固分蘖成穗;

提高小花分化强度,缩小小花发育差距,提高结实粒数

六、孕穗肥作用:

提高最后三张功能叶的光合强度和持续时间;

减少小花退化,防早衰;

增粒重。

1、初生根:

也叫胚根、种子根。

其由全胚根、次主胚根组成。

初生根垂直向下入土20-40厘米,它是幼苗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

2、次生根:

也叫节根、不定根:

由主根内部发出的许多支根,在小麦3叶期开始发生于分蘖节上,旗叶抽出停止;

其始节位在胚芽鞘节,最高发根节位在第一张抱茎叶节;

主茎出叶与发根保持n-3的关系;

次生根粗壮,分布较浅。

3、春化阶段:

萌动的小麦种子或者幼苗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产生质变的发育阶段叫春化阶段,是小麦发育的第一阶段。

4、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之后,需要在特定光照条件下发育才能产生质变,这一发育阶段称之为光照阶段。

5、专用小麦:

是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且经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能够加工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专用食品的小麦,包括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1.请阐述小麦生产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1)春化阶段(感温反应)

小麦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主导因素是低温,其次是光照。

影响春化的因素

温度:

低于0进程缓慢,-4度以下停止;

高温脱春化。

光照:

长日促春化,也有短日促春化(肥麦)

水分:

种子含水量低于45%,胚生长停止,春化停止。

不萌动的种子无法进行春化。

土壤严重干旱脱春化。

苗龄:

处于2~3叶的幼苗春化效应最明显

(2)光照阶段(感光反应)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经历一定的长日条件才能诱导开花。

影响因素:

光照(日长):

延长光照,促进光照阶段的通过,16h最快

15-20℃最适宜。

起点温度4℃,25℃减慢。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小麦生育规律调节作物各器官的生育进程?

水肥措施对小麦穗分化期间器官的影响,因小麦生长与发育的强度、环境条件的基础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几种结果:

(1)对生长发育都有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可以形成较多小穗小花,结实率高,形成较高产。

(2)不利的发育条件,有利的生长条件:

引起某一结实器官的延迟,使一些器官重复多次生长,常形成多小穗、多小花,但一旦发育条件有利很快加速发育,因此结实率不一定高,对产量不一定有利。

(3)有利的发育条件,不利的生长条件:

小麦很快完成发育周期,结果是穗子小、粒数少、产量低。

(4)对生长发育都不利的条件这种情况往往是些特殊的自然灾害或极不适当的栽培措施。

谈谈小麦生产发展的思路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继续推进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稳定提高我国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主要目标

(1)面积目标。

全国小麦面积稳定在2008年水平。

(2)产量目标。

实现小麦单产有新的提高。

(3)质量目标。

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重点强化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4)效益目标。

加强保优节本、增产增效技术推广。

3、技术对策

我国小麦生产具有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够稳步提高我国小麦单产。

(1)确定主导品种

首先筛选、更新、推广一批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小麦高产、优质、高效中的作用。

其次明确品种适宜种植区域,避免越区引种造成冻害损失。

再其次对主导品种提纯复壮,发挥和延长其高产优质潜力,为统一供种提供优质种源。

最后提倡种子包衣,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2)落实主推技术

在明确主导品种的基础上,注重良种良法配套,重点在推广“调肥、适墒、适期、精播与机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强本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主推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

 

保护性耕作:

1、粮食安全:

指人类对粮食需求的满足。

它包括粮食结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的安全和粮食的有效供给。

我国粮食安全最基本的内容是数量安全。

2、保护性耕作:

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以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

3、“三高两低”:

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高效益。

1、什么是农作制?

它与农业、耕作制度有什么区别?

农作制:

以农田为基础,农田生态系统为核心,农业生产系统范围为边界,是一个由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和社会经济组成的有机整体

农业: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活动。

研究农业可以从许多方面和环节入手,如水、肥、土,稻、麦、棉,猪、牛、羊等环节;

或政策、法律、科技、教育、经济、市场等角度;

或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资源环节保护、农民工等问题。

可见,“农业”的研究范围比“农作制”广泛的多,包括微观或宏观、局部或整体,研究的角度往往是就事论事,解决问题。

耕作制度:

它是耕作制度为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

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

2、农作制的特点和功能,它与非农作系统有什么不同?

1、系统性。

系统性是农作制(系统)的根本特性,是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农业表现在某一农业单元的农业生物和资源环境(自然+人工)的关联,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用地与养地;

生物与生物及其衍生物的关联,包括生产链(一性二性生产结合、农工结合)、流通链(农工商)、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农林牧渔、粮棉油、一二熟、轮作制)等;

环境要素间的关联,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自然与人工要素的嵌合等。

2、立地性与区域性:

研究“农作制”必须立足于“地”,即立足于某一个农业单位(农户、企业、社团、区域)。

它必须与该单位的土地人物(环境)和农业生物密切联系,脱离立足点的“农作制”是不存在的。

相对而言,“农业”的含义就广泛的多。

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农业的战略、部署、规划等往往从农作制入手,强调因地制宜分类分区运作。

3、人控性:

相对自然系统而言,农作制是人工开放系统,人是农作制的积极参与者与调控者,农作制是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的,要强调自然与人工运作(投入、政策、科技)的协调;

农作系统的能量双通道型、能量加速散逸原理和物流的非闭合性原理,决定了投入(物质、资金、科技、政策)的重要性。

要避免用单纯自然生态观点去处理有人参与的各种农业问题。

4、宏观性与综合性:

由于农作制具有以上的系统性、立地性和人控性,从而使农作制具有较强的宏观性与综合性。

宏观性是相对微观而言,时间上强调当前与中长期结合与可持续发展;

空间上涉及面广阔、强调战略性、全局性。

综合性是相对单一性而言,强调生产、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结合,农业三大目标(生产力、经济力、生态力)的结合,国家、地方、农民利益的结合,农业、农民、农村的协调发展。

5、研究方法上的复合型:

由于农作制的系统性、立地性、人控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方法学上的复合型,避免以偏概全。

表现为:

•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的结合;

•从农学、技术、经济、生态等多种学科方法的结合,体现多学科跨学科与综合学科的特色;

•点与面、硬(田间试验、实验、实证模式检验)与软(调查、农户访问、信息资料搜集与整理、系统分析)方法的结合。

功能:

如果要研究一个农业单元农业(或三农)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或重大的宏观农业问题,那么,最佳的选择就是分析农作制。

农作制(系统)反映一个农业单元活动的核心,它以一条红线将农业单元外的资源环境及软环境和单元内的种养加、农工商联系起来。

从系统出发,纵观全局、统筹兼顾、纲目并举、扬长避短、突出关键,目的是改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通过农作制分析(FSA)改善农作制的结构与功能。

包括:

1、协调功能;

协调农业生物与硬软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系统内不同生物的关系。

2、组装与整体部署功能;

将众多零件按一定的程序与部署组装成一部会跑的汽车,大大提高了零件的价值和功能。

3、选优促优功能;

经过农作制分析、协调、组装、总体部署,力求选出较佳的方案、战略、政策、技术体系。

同时,还要“促优”,也即通过对系统的主动干预与适当投入,使系统升值升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和生态力。

4、研究现代农作制从内容和方法上要把握些什么?

内容:

1、研究改善生物各亚系统(种植、畜牧)本身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

目的是改善诸领域的结构与功能。

①改善各生物亚系统(农、牧、林)本身的生产技术体系。

②研究改善亚系统的经营体系:

包括加工流通、外向型农业、农业现代化、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等。

2、调整生物与生物亚系统间的结构及功能:

农与牧、农与林、粮经饲菜、麦玉稻、粮食安全

3、研究环境亚系统(自然、人工)的结构与功能:

包括①各环境亚系统本身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

②调整环境要素亚系统间的关系:

人工物质能量的介入、自然资源与人工资源的配合、政策与技术的协调。

4、协调生物与硬软环境亚系统间的关系: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改善、用地与养地•生态适应性、因地种植、•环境修复:

如黄土高原以治贫治旱为焦点的生产技术体系、太湖流域以治污染为焦点的生产技术体系•市场适应性•政策与农作制的协调

5、研究农业单元(农户、企业、社区、区域)农作制整体的功能与结构:

•农作系统总体的升级:

生产链(种养加)、经营链(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农工商)、工农链(以工哺农)、•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农作制分区分类及其演替规律。

•区域农业和农作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政策、技术、条件等)。

•农作制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一)FSA原则与方法1、以系统分析为特征2、跨学科、多学科、泛学科研究及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3、当地田间试验、农村调查、问答卷、统计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如FSRD《农作学》),点与面结合4、强调农民(包括妇女)参与5、宏观分析方法在农作制研究中的应用(详《农作学》)

(二)分析的步骤与内容第一:

明确分析的目标与边界;

第二:

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行为主体所进行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现有农作制基本情况;

第三:

农作制调查研究分析1、农作制特点2、农作制类型3、农作制结构

4、投入产出效益5、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