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
《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Word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工作创新和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利用ERP系统,能把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带来一个企业的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几千家企业系统运用ERP,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型国有股份企业和合资公司,很多企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项计算机的应用,应用水平和应用效率不高。
虽然ERP实施成功率已提高到20%,但却都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居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我国企业的99%,却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原因,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企业提高运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手段,是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管理。
信息化管理冲破了人们原有的观念,更新传统的管理方法。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目前企业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上,都有许多不适应信息化的地方,管理的不规范,成为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瓶颈。
因此,企业信息化必须对传统管理进行变革,否则,信息化管理难以推进。
目前,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推动下,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潮流。
企业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去搞,怎样搞好,并如何加快进程的问题。
但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企业领导思想犹豫,认为信息化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态度不很积极。
有的企业认为企业当前效益好,不急于信息化;
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基础差,人才缺乏,无法信息化。
有了这些认识,推进信息化就缺乏力度,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深度。
因此,改变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
企业管理者要把实施信息化当作一个非常紧迫的事情,是关系到企业生死攸关的事情,只有实现管理信息化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信息化目标不明确
信息化通过规范企业管理,加速信息的传递,参与企业决策,进行协同合作,以达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很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替代手工劳动,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而这些只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的目标。
如果按照这样的初级目标进行信息化,势必会造成企业资金和人力的严重浪费,而且会影响信息化的升级和发展。
每个企业都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需求确定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的信息化要有长远经营战略。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企业还缺乏明确量化的信息化应用目标,大多数企业做得不到位,都是一些宏观定性的目标,微观量化的可操作的目标比较少,比如企业管理基础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企业库存问题、企业生产问题、企业市场问题、企业战略问题等,还有同指标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目标,都没有去作深度研究和分析,从而失去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可操作性的目标。
3.企业信息化仅限于会计信息化
现在有一些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纷纷购置电脑,购买一些电算化软件,就认为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观点。
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都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把办公自动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看作企业的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
信息化要求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覆盖面遍及整个企业和与企业有往来的各个单位。
4.企业管理落后,创新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无法适应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比如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没有好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时企业创新力度不够,无法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来适应和满足ERP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
企业即使目前暂时不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通过创新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创新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整个中国的大环境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足以使企业的领导下决心去改变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的大环境。
二、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活动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外部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会计信息化逐步升级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
据IT168的调查结果,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比率分别是:
财务管理75%,办公自动化12%,协同管理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高端应用普及程度较低。
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有个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入。
我国企业信息化走在前头的是会计电算化,所以许多企业都在会计领域率先实现电算化,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增加其他模块,不断进行信息化的扩展和升级,使会计电算化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和其他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达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2.选择适合企业的ERP软件
面对全球化竞争,应用ERP提升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企业的共识。
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大量中小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现在面临的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阶段。
ERP作为当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先进技术、系统,在我国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性角色。
企业要选择适用的ERP软件,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是越先进就越好,先进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
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最好选择中等规模的国际化软件产品,这样不但从成本上有一个合理的投入,关键是实施难度相对小很多,软件对于企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产品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可以满足企业管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需求。
另外企业选择的系统要有较好的扩展性,有友好的开放的技术平台,而且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有好的技术支持。
3.加强数据的准备工作
很多企业认为信息化就是和软件公司谈,购买软件就可以,而忽视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
有人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来形容数据的重要性。
有许多企业在最初实施时不以为然,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因为数据不全,数据不准确,只要有一个数据出问题,就会影响全局。
企业要做好标准化和物料编码工作,这是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基础工作,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习惯进行编写,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
4.企业信息化可以由专家引路
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不能“闭门造车”,要借助外脑来帮助企业做好这个项目。
因此企业要引入管理咨询。
企业在没有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企业领导一般都心里没有底,没有实施过信息系统,不可能对整个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可以提出要求,至于如何做,怎样做,可以交给有经验专家或咨询顾问帮助考虑。
在准备阶段,由专家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信息化的管理方案、软件选型、计算机的配置、编码的指导、人力资金的投入计划等项工作。
在实施阶段,要处理的问题更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企业行为,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软件系统不是买来就能够使用的,从基础数据的建立开始,逐步推进系统的实施,处理异常情况,都有实际应用的问题,这时都需要有经验的专家指导,这样能够缩短实施的周期,少走弯路,以便系统的成功实施。
5.做好培训工作
要求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ERP等先进管理思想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新理论,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不同系统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组织培训是极其必要的。
由于培训不足导致系统实施项目受阻、项目拖期、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
培训要贯穿整个系统实施过程,每实施一步都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
同时要解决在实施过程中的“夹生饭”的问题,因为随着系统的实施,对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业务提出的新问题,都要通过培训来解决。
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上课培训,开会讨论、分发学习资料组织阅读、带领企业有关人员到用户走访,了解其他企业的实施情况进行学习,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形式,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灵活进行。
同时可以把培训纳入到部门考核当中,对于关键内容组织答卷考试、评分,人事部门记录在案,利用以上手段可以加强培训的效果。
6.实施信息化建设要量力而行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上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如有困难,也可以从解决财务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步实施。
企业信息化并不是高不可攀、神秘高深的事情,关键是因企制宜,对症下药。
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应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及时走上信息化之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运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
58-61.
刘谦.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
14-18.
王钊.ERP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
33-35.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ERP应用指南[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