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8377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昏茅盾阅读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b(“磨炼”有强调在艰苦的环境或完成繁难任务的过程中锻炼的意思。

“不可一世”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感情色彩不符合句意。

“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追随或模仿别人。

不符合句意)

2.d(a项主客颠倒。

b项句式杂糅。

c项“跻身”和“进入”语意重复)

3.a4.d5.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惟孝,字仲友,襄阳人。

长六尺,通《春秋》,下第,乃工骑射。

城中乱,争出关。

惟孝拔剑杀数人,趋白河,见一舟壮钜甚,急登之。

舟人不可,惟孝曰:

“今日之事,非汝即我,能杀我者得此舟。

”众披靡,遂以舟达郢州。

兵乱,奔沙洋。

别之杰为帅,尽隘诸湖不泄水。

惟孝令二人贾服前行,密窥隘兵,曰:

“易与耳。

”乃与十骑,衣黑袍,假为敌兵,曰:

“后队亟至。

”守隘四五百人悉溃,舟趋藕池。

开庆元年,卜居江陵,至沙市,众舟大集,不可涉。

顷有峨冠张盖,从者数十,则宣抚姚希得之弟也,令曰:

“敢有争岸者投水中。

”惟孝睥睨良久,提剑驱左右而出,举白旗以麾,令众船登岸,毋敢乱次。

干官钟蜚英见而异之,以告唐舜申,舜申曰:

“吾故人也。

”具言惟孝平生。

蜚英谓曰:

“今日正我辈趋事赴功之秋。

”惟孝不答。

又叩之,则曰:

“朝廷负人。

”明日,蜚英导希得罗致之,宴仲宣楼,蜚英酒酣曰:

“有国而后有家,天下如此,将安归乎?

”惟孝跃然曰:

“从公所命。

”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

逾旬,与三十骑俱拥甲士五千至,旗臶鲜明,部伍严肃,上至公安,下及墨山,游踏相继。

希得大喜,请所统姓名,惟孝曰:

“朝廷负人,福难祸易,聊为君侯纾一时之难耳,姓名不可得也。

”时鼎、澧五州危甚,于是击鼓耀兵,不数日,众至万人,数战俱捷,江上平。

制使吕文德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不可得,或云已趋淮甸,后不知所终。

【参考译文】

张惟孝,字仲友,是襄阳人。

身长六尺,通晓《春秋》,科举考试不中,于是在骑马射箭上用力。

(遭遇兵灾)襄阳城中混乱,百姓争着逃出关口,惟孝拔剑杀了数人,赶到白河边,看到岸边有一艘很大的船,急忙登船,船上的人不允许他上船,惟孝说:

“今日之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能杀掉我的人就是这船的主人。

”船上的众人被慑服,于是乘这艘船到达郢州。

兵乱,逃奔到沙洋,别之杰为统帅,把各个湖的出水口都阻塞起来不让水流下泄,惟孝命令两人穿着商人的服饰前往,秘密探查守卫隘口的士兵后,惟孝说:

“这容易对付。

”于是分派了十名骑兵,让他们穿上黑袍,假扮敌兵,并宣称:

“后援部队很快就抵达。

”守卫的四五百人全都溃散,乘船奔向藕池。

开庆元年,定居江陵,前往沙市,江面众船云集,没有办法渡江。

不一会儿,头顶高冠张着车盖的人,带着几十位随从过来,原来是宣抚姚希得的弟弟,下令说:

“谁敢争着靠岸的就把他投入江中。

”惟孝斜着眼看了一会儿,提着剑分开人群走上前,举起白旗指挥,命令众船靠岸,不准混乱次序。

干官(州郡府中办事老成之官吏)钟蜚英看到他的行事,觉得他是不寻常之人,告诉唐舜申,舜申说:

“他是我的朋友。

”详细地说了惟孝平素的事迹。

蜚英曾对张惟孝说:

“今天正是我们立功报效国家的时候。

”张惟孝默不作声,钟蜚英又问他,惟孝却说:

“朝廷辜负人。

”第二天,钟蜚英游说姚希得把惟孝请来,在仲宣楼宴请他,酒酣之际,钟蜚英说:

“有国才有家,天下如此混乱,何处是我们的归宿?

”这句话激得惟孝跳了起来,慨然说道:

“惟公之命是从。

”于是向钟蜚英求取三十张空名帖回去了。

十天后,张惟孝和三十名骑在马上的将官模样的人,带着五千披甲的士兵来到钟蜚英处,他们旗臶鲜明,队伍严肃,上至公安,下及于墨山,游骑和步兵连续。

姚希得大喜,问张惟孝统领下的将士的姓名,惟孝回答说:

“朝廷辜负人,与朝廷共享其福很难,与朝廷共御祸患容易,我们的来到姑且为君侯解除一时的困难罢了,至于姓名就不用知道了。

”其时,鼎、澧等五州的形势非常危急,于是张惟孝击鼓阅兵,不到几天,部众达到万人,和敌人的几次战斗都取得胜利,长江之上,一时平静。

制使吕文德想把惟孝招来任朝廷将官,他没有应招,逃往他处隐匿起来,有人说他前往淮甸了,后不知所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隘诸湖不泄水隘:

阻塞

b.蜚英导希得罗致之罗:

捉拿

c.聊为君侯纾一时之难耳纾:

解除

d.于是击鼓耀兵耀:

炫耀

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a.遂以舟达郢州b.举白旗以麾

c.以告唐舜申d.乃请空名帖三十以还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今日正我辈趋事赴功之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国而后有家,天下如此,将安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使吕文德招之,不就而遁,物色之不可得。

9.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张惟孝的主要品质。

(4分)

答案:

6.b(罗:

招致,网罗)

7.b

8.

(1)现在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

(句式1分,“趋事赴功”1分,“秋”1分)

(2)有国才有家,天下如此混乱,何处是我们的归宿?

(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3)制使吕文德征召他,他没有应征,逃往他处隐居,到处寻找他没有结果。

(“招”“遁”“物色”各1分)

9.急公好义(深明大义),智勇双全(有勇有谋)。

(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2)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其间旦暮闻何物?

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招致,网罗)7.b

10.

(1)暗淡,幽寂。

(2分)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

(2分)

(2)①借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庭院空寂,落花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哀怨。

②象征(或隐喻),“春欲晚”“梨

花满地”象征青春暗逝,年华老去,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每点3分)

11.

(1)朝菌不知晦朔

(2)春与秋其代序(3)猿猱欲度愁攀援(4)无边落木萧萧下(5)杜鹃啼血猿哀鸣(6)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7)举匏尊以相属(8)舞榭歌台

谈月亮

茅盾

①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

我也在月亮底下走过,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冷森森的白光,反而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

我只觉得那月亮的好像温情似的淡光,反而把黑暗潜藏着的一切丑相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记了提防。

③曾经有这么一回事,使得我第一次不信任这月亮。

那时我不过六七岁,那时我对于月亮无爱亦无憎,有一次月夜,我同邻舍的老头子在街上玩。

先是我们走,看月亮也跟着走;

随后我们就各人说出他所见的月亮有多么大。

“像饭碗口”,是我说的。

然而邻家老头子却说“不对”,他看来是有洗脸盆那样子。

我觉得失败了,跑回家去问我的祖父。

仰起头来望着月亮,我的祖父摸着胡子笑着说:

“哦哦,就跟我的脸盆差不多。

”在我家里,祖父的洗脸盆是顶大的。

于是我相信我自己是完全失败了。

在许多事情上都被家里人用一句“你还小哩!

”来剥夺了权利的我,于是就感到月亮也那么“欺小”,真正岂有此理。

月亮在那时就跟我有了仇。

④曾经看见过这么一件事,使得我知道月亮很能使人变得脆弱了似的。

那时也正是中秋快近,忽然有从“狭的笼”

②①里逃出来的一对儿,到了我的寓处。

大家都是卯角之交,我得尽东道之谊。

而且我还得居间办理“善后”。

我依着他们

俩铁硬的口气,用我自己出名,写了信给双方的父母,表示了这件事恐怕已经不能够照“老辈”的意思挽回。

信发出的下一天就是所谓“中秋”,晚上是好月亮。

女的坐在窗前,一边望着天空,一边抹眼泪。

男的说:

“她已经写信告诉家里,说明天就回去呢!

”女的说:

“我岂不想妈妈。

今天是中秋,往常在家里妈给我?

?

”原来是这月亮,水样的猫一样的月光勾起了这位女人的想家的心,把她变得脆弱些。

⑤从那一次以后,我仿佛懂得一点关于月亮的“哲理”。

我觉得我们向来有的一些关于月亮的文学好像几乎全是幽怨的,恬退隐逸的,或者缥缈游仙的。

跟月亮特别有感情的,好像就是高山里的隐士,深闺里的怨妇,求仙的道士。

他们借月亮发了牢骚,又从月亮得到了自欺的安慰,又从月亮想象出“广寒宫”的缥缈神秘。

读几句书的人,平时不知不觉间熏染了这种月亮的“教育”,临到紧要关头,就会发生影响;

便是暗呜叱咤的马上英雄,也被写成了在月亮的魔光下只有悲凉,只有感伤。

这一种“完备”的月亮“教育”会使“狭的笼”里逃出来的人也触景生情地想到再回去。

⑥从那一次以后,我渐渐觉得月亮可怕。

我每每想:

月亮确是那么一个会迷人会麻醉人的家伙。

⑦星夜使你恐怖,但也激发了你的勇气。

只有月夜,说是没有光明么?

明明有的。

然而这冷凄凄的光既不能使五谷生长,甚至不能晒干衣裳;

然而这光够使你看见五个指头却不够辨别稍远一点的地面的坎坷。

你朝远处看,你只见白茫茫的一片,消弭了一切轮廓。

你变做“短视”了。

你的心上会遮起了一层神秘的迷迷糊糊的苟安的雾。

⑧人在暴风雨中也许要战栗,但人的精神,不会松懈,只有紧张;

人撑着破伞,或者破伞也没有,那就挺起胸膛,大踏步,咬紧了牙关,冲那风雨的阵,人在这里,磨炼他的奋斗力量。

然而清淡的月光像一杯安神的药,一粒微甜的糖,你在她的魔术下,脚步会自然而然放松了,你嘴角上会闪出似笑非笑的影子,你说不定会向青草地下一躺,眯着眼睛望天空,乱麻麻地不知想到哪里去了。

⑨自然界现象对于人的情绪有种种不同的感应,我以为月亮引起的感应多半是消极。

而把这一点畸形发挥得“透彻”的,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月亮文学。

当然也有并不借月亮发牢骚,并不从月亮得了自欺的安慰,并不从月亮想象出神秘缈缥的仙境,但这只限于未尝受过我们的月亮文学影响的“粗人”罢!

⑩我们需要“粗人”眼中的月亮,我又每每这么想。

1934年中秋后

(原载《申报月刊》第8卷第10期,有删改)

[注]①“狭的笼”:

原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所作童话的篇名,这里借指封建家庭的樊笼。

②卯角之交:

从小开始相交的朋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be(4分)

a.一些诗人把月牙儿比作美人的眉毛,作者不苟同“诗人”们的说法,而认为月亮是个虚伪、冷酷的骗子,没有什么美感。

b.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小时候与邻居老头、祖父辩月的故事,塑造了有独立思想的“我”的形象,说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一道理。

c.文章第⑤⑥段都以“从那一次以后”开头,强调了“那一次”对“我”影响之大,而“那一次”是指一位朋友在中秋节因想家而放弃私奔一事。

d.作者不喜欢月夜,因为月光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因为月光不能照人看清远处,人们在月夜会产生苟安心理,难以产生前行的勇气。

e.文章标题为“谈月亮”,其实文章不仅谈到自然界中的月亮,更谈到与月相关的人们的思想。

文章语言平和冲淡,思想深邃,耐人回味。

2.请简述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首先简要交代我对月亮的认识

3.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请分别指出并分析表达效果。

4.文中的“月亮的‘教育’”指什么?

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月亮的‘教育’”的认识。

(8分)

阅读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大师何以诞生

李海默

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

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

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

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②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

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

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

这么想本无可厚非,但呼唤和吁求如此的强烈,乃至人们不再去关注另一个更加切要的问题:

怎样的社会机制才是孕育大师的温床?

④既然如此,那么反复诘问开篇那个问题,难道不是构成一种内在的悖论吗?

只有那种深切浸润在学术传统中,并能结合世道人心做新的发掘与变革,引领风气迁转,却又“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人物,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

真正的大师降临,往往让侪辈与后来者发出“世间原未有斯人”的感叹。

真正的大师往往期待用新知为社会做些什么,大师与社会互相“熟悉”,而我们所呼唤的“大师”却定格在一个静止的形象中,作为中国崛起的一个佐证。

【篇二:

2016届三校生第四次语文模拟试卷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2.下列各组文字中,造字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日、月、下、木

b.材、菜、一、鲤

c.从、男、苗、采

d.武、桂、爬、鸥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著名——举世闻名

解释:

“名”有“名声”的意思。

判断:

“著名”指有名声;

“举世闻名”指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声很大。

b.情境——身临其境

“境”有“境地”的意思。

判断:

“情境”指情景、境地;

“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c.期盼——不期而遇

“期”有“一段时间”的意思。

“期盼”指盼了一段时间;

“不期而遇”指没过一段时间就相遇了。

d.惩罚——惩恶扬善

“惩”有“处罚”的意思。

“惩罚”指严厉的处罚;

“惩恶扬善”意思是惩戒恶行,显扬善举。

指处罚有恶行的人,表扬有善行的人。

5.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__感知力,他们可以再安然怡悦中___鸟翼几乎无声的浦东,还有灰板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_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与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

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

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

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c.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

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

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总理指出,当前中德关系发展良好,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头换面是不能济事的。

b.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

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

所谓诗的教育,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c.这个意志坚强的女人身材瘦小,好动而严肃。

在她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听到她唱过歌。

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她无所不至,好像到处能听到她那印花布裙的柔和的窸窣声。

d.但赵太爷以为不然,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

只要自己夜里警醒点就是了。

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b.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c.陈述句、疑问句、判断句和主谓句的特点一定要搞清楚。

d.卡特林原先学的是法律,后来改学肖像画,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生活并学习。

10.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在工作中,有的人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

(1)对偶、比喻

(2)比喻(3)引用、比喻(4)比喻

b.

(1)对偶、讽刺

(2)比喻(3)引用、夸张(4)比喻

c.

(1)夸张、比喻

(2)比喻(3)引用、比喻(4)夸张

d.

(1)对偶、夸张

(2)夸张(3)引用、比喻(4)象征

11.下列各句没有运用通感修辞的一句是()

a.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b.这一天,我像是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

c.“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啊,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

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鲁迅先生说: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13.选出对下面复句的第一层次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只有虚心地承认错误、缺点,②从错误、缺点中学会新的知识、本领,③才能使认识不断深化,④从而逐步掌握规律,⑤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条件假设转折递进

14.下列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