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826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 16页.docx

中金承销案例实用word文档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金承销案例

篇一:

中金案例分析

中金案例分析

在投资银行一线打拼了十年之后,贝多广已经成长为国内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之一,然而贝多广深感成就感不足,有时候会非常痛苦

想想前一个阶段的奔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飞来飞去,为宝钢增发路演,说服投资者,近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或许会感到有一些沮丧。

宝钢股份(600019)增加之后很快跌破每股5.12元发行价,在每股4.85元左右徘徊,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中油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被套牢。

作为此次增发的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也遭到了一些市场人士的非议。

“宝钢增发的时机并不是我们选择的。

大势下跌的比较厉害,拖累了宝钢的股价。

”很多年来一直在投资银行领域一线打拼的贝多广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他仍然感到成就感不足,并且常常会有失败感。

“中国投资银行家的成就感不足,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投融资市场市场化程度低导致的。

投资银行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行业,比如一支股票要上市发行,投资银行需要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需要对股价进行估值,确定发行对象、发行方式、发行时间等。

但当前中国股市在这些环节的市场化程度低,完成这些环节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有时候行政命令起决定性作用。

作为一个投资银行家经历这些环节的时候,会非常痛苦。

”贝多广感慨。

“到投资银行一线工作心里更塌实”

1995年贝多广离开中国证监会国际业务部,放弃了国际业务部副主任的职务。

“之所以从中国证监会辞职,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强烈的感觉,资本市场发展很快,技术含量逐步很高,自己坐在监管者的位置上,对具体操作的内容却不是很明白,知识不够用,,心里很虚,想学习接触一些实际操作的东西。

”在证监会工作,可以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整个资本市场,但很多时候也会很无奈。

要想进一步发展,机会成本比较高。

到企业之后工资待遇有所提高,接触实际感觉塌实,综合之后贝多广下海了,到美国JP摩根从事投资银行工作。

1998年贝多广加入了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由中国建设银行、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等著名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组建。

主要从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国内的蓝筹公司上市、跨国并购、债券交易等业务。

贝多广在这家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如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过程中,如何和国外投资银行沟通、方案如何制定,IPO如何准备;又如到国外去发行可转换债,什么叫可转换债,如何发可转换债等等。

十年下来,贝多广已经成为投行业内领头人物之一,并且在其后的工作中,领导他的团队完成了很多创新,完成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201X年宝钢在国内A股上市,中金公司是主承销商。

中金公司在为宝钢做IPO的过程中,将国际上成熟的市场化定价的方式,引进到国内。

当时国内的股票在一级市场上是定价发行,发行价不能超过市盈率的15倍,具体价格由中国证监会决定。

而中金公司在宝钢股份IPO的过程中,先面向市场发了不包含价格的招股说明书(粉红鲱鱼),然后路演、会见投资者,听取投资者的意见,根据投资者对认购宝钢股票踊跃的程度来制定发行价格,之后发出了包含价格的招股说明书(红鲱鱼),欢迎投资者认购。

这种方式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被认为是国内企业上市发行方式的创新。

贝多广主持完成的并购案例主要是上海贝尔和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并购案。

上海贝尔曾经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合资企业,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上海贝尔主要从事的固定电话程控交换机生产出现下降势头,为了帮助上海贝尔获得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201X年中金公司牵头实现阿尔卡特对上海贝尔的并购,在并购的过程中,阿尔卡特要拥有50%+1股,双方开价的差距很大,中金公司通过对企业进行正确的估值,找到了相对合理的价格,让双方都非常满意,被权威机构评为当年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

私募最成功的案例则要数201X年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私募融资了,中金公司是这次私募主承销商,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法,这次私募的发行价是净资产的4倍,太平洋保险公司最后拿到了5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贝多广更愿意把个人成功归功于团队,归功于中金公司。

贝多广认为中金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点:

第一,中金公司的股东中有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而摩根士丹利对中金公司早期框架的形成、盈利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第二,中金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很多新人进入中金公司后,由于始终有项目可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成为公司的栋梁;第三点就在于中金公司始终规范运营,自律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

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存在着很多诱惑,国内的很多证券公司也曾经辉煌过,但后来很多证券公司跨掉了,主要是由于这些公司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差,自律精神没有建立起来。

而这一点是中金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

“投资者需要宝钢股份这样的好股票”

扎根实践的十年,资本市场给贝多广带来了足够多的成功和荣耀,同时也带来了足够多的失败和挫伤感。

近期的宝钢增发就是一个例子。

201X年宝钢实现了部分优质资产上市交易,而这一次宝钢增发的目的是筹集资金收购母公司资产。

此次增发今年2月经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批准,共增发50亿股,筹集社会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面对宝钢股份股价下跌,面对一些人关于宝钢股份这样的大盘股增发导致整个股市下跌的指责,贝多广始终认为,宝钢增发不但对宝钢股份而且对整个股市都是一件好事。

宝钢增发获得的资金,计划用于收购宝钢集团中一钢、梅钢等与钢铁主业相关的优质资产。

其中一钢是一个不锈钢生产基地,五钢是一个特种钢生产基地。

收购了这些母公司资产,不但可以使宝钢股份的产供销体系更加完整,产品线更加丰富,而且还可以完善宝钢股份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原来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宝钢股份的价值。

贝多广认为,监管层根据指数高低、市场冷热来调控股票发行的节奏,这种做法是不太可取的,也是不太可能达到主观目标的。

现在导致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其实质还是对上市公司信心不足,为什么?

因为优质的公司无法进入股市,投资者在股市上无法买到好公司的股票。

宝钢增发前在各地路演的时候,所到之处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很多投资者对购买宝钢股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投资者甚至表示,早就准备好了钱,就等着宝钢股份这样的好股票了。

在宝钢增发按比例配售的部分中,高于增发价的认购倍数超过100倍,可见宝钢受追捧的程度。

投资者的热情增加了贝多广的信心:

投资者买不到好的公司的股票,并且强烈期盼着能够投资有增长潜力的公司。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随着大盘的下跌,很多的机构投资者被套牢。

不过贝多广并不认为宝钢增发是失败的:

“很多机构投资者在大盘下跌的时候,并没有抛售自己手中的宝钢股份的股票,可见大家还是看好它的升值潜力。

回望从中国证监会下海的这10年,贝多广觉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在国家机关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以中金公司为平台,做了一些事情。

而贝多广本人也成长为国内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之一。

在贝多广看来,中国的证券业需要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准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只有采取更多的市场化的方法,才可能增加投资银行家和投资者的信心。

“证券市场越是依靠行政力量,越是采取人治的办法,市场越会走下坡路。

因为从中国证监会下海的背景,所以常常会有人问贝多广“是否愿意重新回到管理层?

”“监管层是否应该有真正了解市场、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人?

”这类的问题,贝多广介绍,美国证券业的管理层比较开放,美国证监会(SEC)的监管者很多都是律师或会计师等出身,有大量的证券业从业经验,中国的体制则不同。

事实上1990年代,在刘鸿儒担任证监会主席的时候,他希望学习香港模式,将证监会办成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半政府组织,而不是强调行政级别。

现在管理层的思路显然有所不同。

贝多广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在管理层中有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使监管层制定的政策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

篇二:

6、证券发行与承销案例

《证券发行与承销》案例

目录

案例1:

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家和中国的传奇故事.......................................................2

案例2:

世界十大投资银行之“大摩”“小摩”...........................................................3

案例3:

股份制公司决议是否合规.................................................................................3

案例4:

荒唐的发行,投资者拒绝买入..........................................................................4

案例5:

证监会撤销两保荐人资格.................................................................................6

案例6:

IPO的询价、定价环节可能存腐败....................................................................6

案例7:

摊薄市盈率和稀释每股收益..............................................................................7

案例8:

精华制药低价增发派红包资本大鳄4天浮盈3亿.........................................8

案例9:

新华保险A+H成功上市....................................................................................8

案例10:

北汽集团广汇汽车先H后A或二季度赴港IPO..............................................9

案例11:

基金公司出昏招转债竟忘记转股百姓利润付水流.......................................11

案例12:

首支外资法人银行金融债券成功发行...........................................................13

案例13: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14

案例1:

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家和中国的传奇故事

电话铃声响起时,约翰〃麦克(JohnJ.Mack)感到诧异。

他所在的游艇上的电话应该只有为数极少人知道。

而且,这是美国殉难者纪念日的假期,谁会在这时找到自己呢?

这个出人预料的电话来自中国。

对方自我介绍说,她是摩根士丹利某个IPO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受其客户之托并征得公司亚洲负责人的同意,她恳求麦克在两日之内飞往北京。

“你是否知道我刚在十天前从北京返回?

此事还是等我回公司后再说吧。

”麦克迅速放下了电话。

但这名中国员工并未放弃。

在这之后的数小时内,她留下了多条电话留言,请求麦克听她陈述要他再次来华的原因及时间的紧迫。

最后,麦克拨回了电话,严厉表态:

“好,我现在就听你说,希望你有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你冒昧的要求。

否则,我就解雇你!

接下来,对方讲述了一家名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困境。

这是201X年5月,中国的原油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