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8010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期考试语文试题2Word格式.docx

A.他们开始两天硬闯经常是被拦回,后来终于总结出一套“闯关”秘籍,算是摸着门、上了道,并且屡试不爽。

B.在冰心老人的《寄小读者·

通讯十八》中,有一句话写得十分有意思:

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素不相识的他乡。

C.巴特尔将在今天赶赴美国,稍后飞往纽约与尼克斯队签约。

王治郅在迈阿密,姚明在休斯敦,三大中锋又成掎角之势。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D.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6.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

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

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

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7.下面文言句中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幸: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有幸)//幸被出发,何敢负德(表敬副词,蒙受)//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亏)//吾君方幸玄珠阁(皇帝驾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

B.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索取)//留待期限,以塞官责(责任,差使)//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责令)//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责罚)

C.靡:

靡计不施,讫无济(无,没有)//试与他虫斗,虫尽靡(败退)//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靡靡之音(颓废,低级趣味)

D.顾:

①成顾蟋蟀笼虚②每移案,顾祝无可置者(回头看)//徘徊回顾,见虫伏壁上(看,环视)//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顾虑,考虑)//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

8.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异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

饱的样子。

今义:

指与事实相符。

既而将诉于舅姑(古义:

公公婆婆。

舅舅和姑姑。

B.言讫,欺欷流涕(古义:

流眼泪。

今:

流鼻涕。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古义:

到达。

通行无阻。

C.蟪蛄不知春秋(古义:

指岁月。

春天和秋天。

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

虽然这样。

连词。

D.俨骖马非于上路(古义:

高高的道路。

走上路程。

穷且益坚(古义:

困厄,处境艰难。

没有钱,穷困。

9.下面句中通假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才智,聪明。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通“返”,返回。

)//此大小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B.俨骖马非于上路(俨,通“严”。

)//云销雨霁(销,通“消”。

)//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

C.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格。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刚。

)//樊日进宰。

(翼,通“翌”,次)

D.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再加上。

)//景从云合。

(景,通“影”,影子。

)//刚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亡,通“无”,没有。

)//飨德怀恩(飨,通“餐”,引申为“享受”。

10.下列句中关于词的活用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而夫婿乐逸(乐,享乐)//景(yǐng)从云合(景、云,名作状,像影子一样,像云一样)

B.诚怛人心(怛,使动,使……伤心)//而能急之(急,意动,以……为急)

C.东望愁泣、引别东去(东,名作状,向东)//夫乃止毅(止,使动,使……止步)

D.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柱、床、帘,名作动,做成柱子;

做成床;

做成帘子)

11.下列句中关于词的活用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作状,用笼子)//成然之(然,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

B.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C.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高,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力叮不释(名作动词,用力)

D.疏:

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

12.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以……为襟、为带)//雄州雾列(雾,名词作形容词,飘渺)

B.俊采星驰(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那样)//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使……惊骇)

C.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使……屈居)//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美丽)

D.台隍枕夷夏之交(枕,名作动,倚、靠;

交,动词,交往)//目吴会于云间(目,遥看,名作动)

13.下面句中文言虚词“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C.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而后乃今将图南——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D.腾跃而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而彼且奚适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14.下列文言句中“之”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代词,代“水”

B.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结构助词“的”

C.蜩与学鸠笑之曰——代词,代“鹏”//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D.之二虫又何知——疑问代词,“何”“为什么”。

//汤之问棘也是已——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下列文言句中“其”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C.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代词,代“蟋蟀”,译做“它”)

D.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毅不告其实。

(其实,副词,表示实际情况。

16.下列文言句式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为奴婢所感(被动句)

C.时有宦人密侍君者(状语后置)//是何可否之谓乎(宾语前置)

D.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被动句)

(二)、文章阅读部分,共两段文字8个题

a.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

《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

卡列尼娜的出场吧?

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

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

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

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

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

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

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

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

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

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

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

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

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

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

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

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

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

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

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

《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

《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7.依据第二段,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写作工力”的一项是()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特点B.侧面烘托的心理刻画

C.揭示人物性格的服饰描写D.赞美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写

18.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贪婪、妖艳、狡诈与狠毒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19.“《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20.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

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多面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再也找不到用“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

b.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

魏司徒弼曾孙,后周赐弼姓徒何氏。

祖曜,周太保、魏国公;

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皆知名当代。

徙为京兆长安人。

密以父荫为左亲侍,尝在仗下,炀帝顾见之,退谓许公宇文述曰:

“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

”许公对曰:

“故蒲山公李宽子密也。

”帝曰:

“个小儿视瞻异常,勿令宿卫。

”他日,述谓密曰:

“弟聪令如此,当以才学取官,三卫丛脞,非养贤之所。

”密大喜,因谢病,专以读书为事,时人希见其面。

尝欲寻包恺,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尚书令、越国公杨素见于道,从后按辔蹑之,既及,问曰:

“何处书生,耽学若此?

”密识越公,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

又问所读书,答曰《项羽传》。

越公奇之,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

“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

”于是玄感倾心结托。

大业九年,炀帝伐高丽,使玄感于黎阳监运。

时天下骚动,玄感将谋举兵,潜遣人入关迎密,以为谋主。

密至,谓玄感曰:

“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

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

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朔,赍粮必尽。

举麾一召,其众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

若经城勿攻,西入长安,掩其无备,天子虽还,失其襟带。

据险临之,固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

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顿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

”玄感曰:

“公之下计,乃上策也。

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

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

”密计遂不行。

玄感既至东都,频战皆捷,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

及获内史舍人韦福嗣,又委以腹心,是以军旅之事,不归密。

福嗣既非同谋,因战被执,每设筹画,皆持两端。

玄感后使作檄文,福嗣固辞不肯,密揣其情,因谓玄感曰:

“福嗣既非同盟,实怀观望。

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必为所误,请斩之以谢众,方可安辑。

“何至于此!

”密知言之不用,退谓所亲曰:

“楚公好反而不图胜,如何?

吾属今为虏矣!

后玄感将西入,福嗣竟亡归东都。

2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小儿视瞻异常个:

这个B.弟聪令若此令:

伶俐

C.从后按辔蹑之蹑:

踩D.何处书生,耽学若此耽:

沉溺

2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专以读书为事//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公之下计,乃上策也//乃赏成,献诸抚军

C.楚公好反而不图胜//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D.而奸人在侧,必为所误//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23.下列各组均能够说明李密有智谋的一项是()

①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②今公拥兵出其不意

③据险临之,固当必克④福嗣既非同盟,实怀观望

⑤福嗣竟亡归东都

A.①②B.①⑤C.②③D.②④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曾经担任宫廷侍卫,但炀帝见其经常左顾右盼,便让宇文述撤销了他的侍卫

职务。

B.李密读书非常刻苦,坐在牛背上还把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书。

C.李密被反叛了的杨玄感召至麾下,为其出谋划策,但他的计策并没有被杨采纳。

D.李密看破福嗣内心犹疑之态,便劝说杨玄感除掉他,杨仍未听从,结果福嗣逃离。

二、非选择题(不包括大作文共42分)

25.根据文意,翻译下面语句。

(12分)

(1)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

翻译:

(2)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顿坚城之下,胜负殊未可知。

(3)福嗣既非同谋,因战被执,每设筹画,皆持两端。

(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5)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26.课文名句默写填空(6分,每句错一个字扣1分)

①,渺沧海之一粟。

②,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千呼万唤始出来,。

④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⑤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①首联的写景有何作用?

(4分)

②本诗在用典、想象以及倒装方面都有精妙之处,请选择其一简要分析。

28.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

(3分)(不超过18个字)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

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

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四川是旅游大省,文化大省,学校将在这天开展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

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

要求:

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对同龄人:

(2)对年长者:

30.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归结出材料中所透露出来的考古发现新观点。

(20字以内)(3分)

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早期传入中国的。

东汉明帝时,印度人摄摩腾、竺法西以白马驮佛经到洛阳。

自此,“白马驮经”成了佛教传入中国的佐证。

著名楚文化研究专家、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正明向记者披露,湖北江陵战国时期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的“妙音鸟”是一个半人半鸟的造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妙音鸟”的两个手掌是合在一起的,是佛教表示敬意的特有仪式。

中国在佛教没有流行以前,是没有合掌这种致敬方式的。

“莲花豆”也很特别,它呈圆形,口沿外是一圈莲花瓣,是仿照佛陀造像的莲座造成的。

莲瓣造型与真实的莲花大同小异,而在同时期的楚国乃至周代的其他诸侯国的遗物上所能见到的花卉造型一律变形,以致品种难辨。

另外,“莲花豆”与佛陀造像的莲座相比,花蕊、花瓣的形状和数目均一样。

张正明据此断言,战国中期,佛陀造像已经传进了楚国。

楚人就是根据莲座的形制,做了这伯漆木“莲花豆”。

这个考古发现的新观点是:

31.请用百字左右的文字对王熙凤、林冲、马谡、杜十娘(任选一人)进行简要的赏析和评价。

(6分)

三、大作文:

(60分)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都可以使我们产生很多联想——生活的,生命的,社会的,人生的……请结合实际,以这两句诗中的一句展开自己的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成都市中和中学高2012级10-11学年下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25.(12分)

(1)翻译:

(2)翻译:

(3)翻译:

(4)翻译:

(5)翻译:

(6)翻译:

26.(6分,每句错一个字扣1分)

①②

27.(8分)

①答:

(4分)

②答:

28.(3分)(不超过18个字)

29.(4分)

(1)

(2)

30.(20字以内)(3分)

3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