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6512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件B类钻孔桩工程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8.5冲击钻进16

8.6安全用电18

九、综合评价及总结19

附图一21

首件工程B类

K125+553芝河3#大桥1#墩1#桩

钻孔桩施工总结

中铁三局集团霍永高速公路(西段)六总队负责霍永高速公路(西段)K117+000~K127+485.385(K118+400~K119+600永和停车区除外)段道路基桥涵施工。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桩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K125+553芝河3#大桥1#墩1#桩基为我标段钻孔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首件工程概况及施工过程

芝河3#大桥1#墩1#桩基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设计桩长为:

16米,直径为:

1.5米,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钢筋选用I、Ⅱ级钢筋。

工程数量:

混凝土方量:

25.8m³

,钢筋:

I级:

591.6Kg、II级:

2016.9kg。

此项工程于2010年7月28日报批,批复后于2010年8月2日开始施工钻进,8月7日完成钻进及钢筋笼绑扎,经现场报验孔深、孔径合格后,开始清孔,一次清孔后测定泥浆比重为1.05、含砂率0.5%、粘度18s,泥浆指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于2010年8月8日10:

00完成钢筋笼及导管吊装,并进行二次清孔,清空后测定泥浆比重为1.03、含砂率0.4%、粘度17s泥浆指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经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于当日17:

00正式浇筑,18:

30完成浇筑。

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

钢筋笼在场内加工制作完成,现场吊车配合安装。

砼采用集中拌合,罐车运输,吊车配合方式进行垂直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

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桩基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人员

桩基的施工对本桥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项工程是本桥的一个关键环节。

人员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具体如下:

2.1人员安排

人员组织及分工

序号

姓名

职务

主要职责

备注

1

刘妍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2

宋晋玺

项目副经理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

3

段久波

项目总工程师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4

王志勇

质检工程师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5

张磊

测量负责人

负责现场控制工作

6

王世君

试验负责人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7

武岭

现场技术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8

李广兴

现场施工员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

9

吴丙传

钢筋加工场地

负责钢筋加工、安装

10

王建斌

钻孔、灌注砼

负责桩基钻进砼浇注

11

杨波

拌合站站长

负责砼拌制、运输

12

田彩虹

内业资料

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

2.2施工人员安排

负责桩基的钻进工作,施工人员10人,满足24小时施工。

2.3机械安排

为保证桩基的正常进行,我项目安排施工机械如下:

名称

性能

数量

吊车

徐工25T

良好

冲击钻机

挖掘机

现代220

2.4施工安排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统一加工成半成品。

炮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对接,对接时进行主筋的焊接。

混凝土使用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输至现场,导管进行水下灌注。

三、钻孔桩首件施工过程

3.1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我项目部采用一台冲击钻机进行施工,其工艺流程为:

平整场地→施工放样→钻机就位→埋设护筒→复核桩位→冲击钻孔→成孔→清孔→验孔→钢筋笼安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成桩→拔护筒→破桩头→成桩检测。

3.2施工准备

(1)材料进场,并检验完成;

机械到场,调试完成;

人员到场,并进行培训,交底。

(2)测量人员放样出,钻孔桩中心位置及护筒顶标高,确定钻孔桩平面位置准确。

(3)现场作业人员埋设护筒布置泥浆池,并进行安全围挡,警示标志的设立。

3.3钢筋加工及安装

3.3.1钢筋的存放

(1)钢筋必须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置识别标志。

钢筋宜堆置在棚内,露天堆置时用垫木支撑,并加高至地面以上50cm。

(2)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3)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3.2钢筋的连接

(1)钢筋纵向接长采用双面搭接焊,符合设计标准,连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执行。

(2)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120c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

3.3.3钢筋笼运送、安装

(1)钻孔桩钢筋笼加工采用场内集中加工,炮车运送至现场,采用吊车吊放安装。

(2)钢筋笼吊装时,防止钢筋笼变型,或箍筋脱落。

钢筋笼吊放安装时,要严格安装,放样出的桩中心保证定位准确。

3.4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前要检查其内壁光滑度,并编号,标识尺寸,做好记录。

最下一节下口不设法兰,长度应尽量长一些,一般为3m,使拔管不带动混凝土,然后依次安装2m管节。

在考虑孔底悬空25~40cm后,计算到卡盘顶面的高度,以便最上几节用0.5m、1m、管节调整导管长度。

导管接口法兰面须平整,两法兰盘间须垫合适的橡皮胶密封圈(3~5mm),并在密封圈两面均匀的涂上一层黄油,以利密封。

导管应放在孔中心。

再导管上口接贮料斗(接口应在孔口1m以上),贮料斗在使用前应用水浇湿,拔塞的千斤绳上端应扎在贮料斗顶口。

贮料斗旁应搭设操作支架,上设工作平台。

布置好贮料斗、混凝土运输车和吊车等的位置,以便操作,进退自如。

准备工作应尽量缩短时间,减少孔低沉淀。

3.5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前,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如大于规定,进行第二次清孔,但要注意稳定孔壁,防止塌孔。

混凝土运到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均匀性和塌落度,如不符和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拌合,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贮料斗装满混凝土时(还应准备连续浇注的混凝土备罐),拔塞灌注首批混凝土。

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1m。

用吊斗灌注顺利后,应立即拆除贮料斗,在导管上口接漏斗,使混凝土运输车直接对导管口灌注,以减少环节,加快灌注速度。

灌注过程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并经常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并做好灌注记录。

导管埋深控制在2~6m之间,导管拆除不超过10min。

探测孔内混凝土面标高要尽量准确,测绳须用2~3mm细钢线,测锤宜用5Kg左右的铁质平底锥形体。

灌注到钢筋笼底部时,应使导管埋深稍大,并减慢灌注速度,以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力,混凝土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孔内溢出的泥浆应通过泥浆槽回收到泥浆池(坑)内,防止环境污染,也可重复使用。

灌注接近桩顶时,由于混凝土冲击力的减小而堵管,可采用抬高灌注点来增大压差灌注。

最终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高出0.5~1.0m为宜。

最后一节导管拔出时,要缓慢进行,防止造成桩顶泥芯。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清洗拆除的导管,最后全部清洗堆码,以便下次再用。

灌注完成后,拔出护筒并冲洗干净待用。

四、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主要总结在该桩施工中的较为成熟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便为下一步大面积施工提供指导。

作为工程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环节多,一环不慎,便会有质量事故发生,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场处理能力。

4.1钻孔前的质量控制

场地平整压实后,通过导线控制点,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来确定桩位,埋设护桩。

护桩埋设在钻孔桩纵、横轴方向,护桩距护筒边200cm左右。

施工测量两人相互校核并作出测量和校核记录。

在准确放样的前提下埋设护筒。

4.2钻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钻进时,机手要随进尺快慢及时放主钢丝绳,使钢丝绳在每次冲击过程中始终处于拉紧状态。

应注意钻孔的连续性。

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头提升至孔外以防埋钻。

发现异常情况,如塌孔、进尺异常等问题,应仔细观察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采用相应的对策。

掉钻落物应及时打捞,以免被泥沙埋没,影响继续钻孔。

4.2.1预防偏斜措施

造成钻孔偏斜的主要原因:

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

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①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中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卵石冲平后再钻。

②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正直。

4.2.2成孔后的质量控制

在钻孔到位后,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清孔。

可用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或清水压入清孔,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如地下水位高时,地层容易坍塌,泥浆相对密度可大些,但过大会造成混凝土顶升困难,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泥浆比重上下不一的情况。

清孔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水头,经常检测泥浆指标。

可用直径比设计桩径小5cm的检孔器放入孔内验收桩径和倾斜度,然后下放钢筋笼,尽可能缩短浇筑前的操作时间,减少沉淀量。

将制做好的钢筋笼下放时,应保证钢筋笼的焊接质量,成笼圆直。

应选派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人员操作,为节省时间,可两名人员同时操作。

要求严格按图施工制作,包括钢筋的数量、钢筋笼的加强箍,这样才能保证下放时不变形。

准确计算钢筋笼的置放位置,要保证预留钢筋长度。

下放时,随时调整笼子的位置,使笼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

为了保证中心的一致性及保证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沿钢筋笼纵向设置导向钢筋。

在下导管前,应对导管的连接进行水密试验,并记录各节长度和编号,便于浇筑过程中的长度计量。

4.2.3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对各项操作机械进行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导管在每次浇筑卸管后即冲刷干净。

浇筑前的连接应分清编号及长度,以免影响计量埋深值。

《规范》要求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因此应准确计量导管上口漏斗的斗容量。

容量不够的,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保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和排淤能力。

另外,也要检查漏斗底口的隔水设施是否完好可靠,不要因人为的疏忽而导致事故。

在准备工作期间,还应准备好水泵、吸泥机、高压水管等各种处理故障的设备,以防万一。

在开浇前,应测量孔底沉淀厚度,保证不大于规定值。

如果大于规定值,还得再次清孔。

此时,可用喷射清孔法,即用高压射水或射风数分钟,待少量沉淀物漂浮后,立即浇灌水下混凝土。

4.2.4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经验,首批混凝土除数量满足埋深要求外,保证其和易性和流动性,使以后浇入的混凝土容易顶升;

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使之控制在180~220mm的范围内。

浇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导管的埋深,《规范》要求在2~6m范围内。

埋深过小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泥浆卷入混凝土形成夹泥;

过大则使混凝土不易流出顶升,还可造成桩外周的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减小桩的有效直径;

亦可造成近导管处混凝土面高,远导管处混凝土面低,从而混凝土先顶升再水平扩散,出现死角区,使泥浆和混凝土混合物填实在死角区,造成钢筋的握裹力不足。

提升导管的原则是:

(1)每次卸掉的导管长度应和浇入桩孔的混凝土上升高度相对应;

(2)必须保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内。

这就要求我们几乎在每次下料后,都应准确测定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深,从而确定导管拆卸的节数,作好拆卸记录,防止导管拔出混凝土面而造成断桩。

在混凝土浇至钢筋笼位置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使导管有较大的埋深,待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再提升导管口控制在最小埋深,使导管口高于钢筋笼底骨架一定距离继续灌注,防止钢筋笼被顶托上升。

当灌注将至设计位置时,由于导管外泥浆稠度增大,混凝土顶升困难,可用水冲法稀释泥浆,提高灌注落差,并适当加大埋深,因为此时泥砂、部分拌和物及被首批混凝土翻上来的沉淀物等杂物均落在混凝土的上面,测绳无法反映混凝土顶面高度,容易造成误测,致使过早停浇。

所以,《规范》规定桩顶标高应预加上0.5~1.0m的高度,以后再开挖基坑后凿除质量不高的一部分桩头。

4.2.5故障排除

钻孔过程中的卡管等故障,可分别采用淤泥吸拔等方法,只要施工前认真检查,有的故障可避免。

下面重点谈谈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卡管是最常见的现象,原因不外乎有:

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排除的办法有:

①锤击导管,吊绳上下抖动等兼可疏通。

个别严重的,也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但最好在一开始就采用,其害处是振动可疏通,同样也可使混凝土离析。

②若卡管位置在地面以下不多远者,可用Ф25以上的钢筋冲捣。

③在导管外加焊铁板,利用导管下落时铁板与其它卡座的撞击振动疏通。

④导管进水,能在导管中听到“嘶嘶”的水流声,此时应迅速查明漏水的位置,在埋深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埋在混凝土中。

否则,应提升导管,处理好漏水以后,设置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所以应率先做好水密试验。

(2)导管进水,其原因有:

首灌混凝土量不足或导管口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

误测导

致导管提升至混凝土面外,其基本现象为导管中会重新充水,孔内水位明显下降。

其解决办法为:

①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造成的进水,可用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方法将孔内混凝土吸出,重新灌注。

②第二种原因则可采用重插法。

即重新插入混凝土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的泥浆,再重新浇灌混凝土。

其前提条件是表面混凝土没初凝,若超过初凝时间则作为废桩。

若没埋深,但导管内有混凝土面而没进水,则插入重浇,但有可能造成夹层,应注意测试。

③若导管已离桩顶不远时进水,可在以后基础开挖中埋入护筒,清除沉渣及软弱混凝土层,安装同样直径的模板,浇筑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3)导管拔断或拔不出,其原因有埋深过大,时间长后造成混凝土初凝,引起摩阻力过大,螺栓拧紧力矩不足。

处理办法有:

①加强测深,控制埋深。

②若导管断在混凝土中,则继续浇筑,权当加入钢筋;

若导管断在混凝土外,则采用重插法,设置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前提同样是混凝土未初凝。

五、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排距

梁、板、拱肋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钢筋骨架尺寸(mm)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mm)

按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Map)

在合格标准内

2△

桩位(mm)

群桩

100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3△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

4△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6△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

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对于桩径≤1.5m的桩,≤300mm;

对于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地质较差的桩,≤500mm。

支承桩

不大于设计规定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六、首件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首件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能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较为顺利,为出现异常情况和质量缺陷,但在现场施工组织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1、作业人员不够熟练,灌注时间长。

需加强施工前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与培训。

2、导管拆除不及时,埋置偏深,易造成埋管事故,导致断桩,今后在灌注过程中应增加测量砼面深度及导管埋置深度的频率,及时拆除导管。

3、钻孔时应及时清渣,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

4、为防扰动孔壁造成塌孔、扩孔、卡钻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5、现象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混凝土有撒漏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污染施工现场。

6、吊车和现场指挥吊车的专职人员配合不默契。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

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

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灌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八、首件施工安全总结

8.1冲击钻机的安装与拆除

(1)钻机的安装与拆除均应在机长的指导下进行。

(2)安装钻机,在拖运时轮子应向上,卸架翻移应轻放。

(3)吊装钻机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吊装钻机的吊车,应选用起吊能力20t以上的型号,严禁超负荷吊装。

②套挂用的钢丝绳应完好,直径不小于16cm。

③套吊栓挂应稳固,并经检查认为可靠后方能试吊。

④吊装钻机应先行试吊试吊高度一般为离地10-20cm,同时检查钻机套挂是不平稳,吊车的制动装置以及套挂的钢丝绳是否可靠,只有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方可正式起吊。

下降应缓慢,装入度车架应轻放就位。

8.3钻机桅杆升降注意事项

(1)检查离合器、闸带是否灵活可靠。

(2)检查钢丝绳、蜗轮、销轴是否完好。

(3)警告钻机周围人员散开,严禁有人在桅杆下停留、走动。

(4)随着桅杆的升起或落放,应用桅杆两边的绷绳,或在桅杆中点绑一保险绳,两边配以同等人力拉住,以防桅杆倾倒。

立好桅杆后,应及时挂好绷绳。

8.4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地锚,引出绳头应用钢丝绳,不宜用脆性材料。

(2)稳好钻机,塞垫好三角木,收紧绷绳,紧固所有者连接螺丝。

检查钻具重量是否与钻机性能参数相符,所有钻头、抽筒均应焊有易拉、易挂、易捞装置。

(3)检查并调整各操纵系统,使之灵活可靠,具体要求为:

①离合器间隙应调致适当位置,不能过紧或太松,紧圈上的三个扒抓应均匀紧在压力盘上,使压力盘与摩擦带受力均匀。

②检查制动闸,调整摩擦带间隙(一般保持在1.5-2cm),使闸带在松开情况下不与制动轮轮缘接触。

(4)按钻机保养、使用规程检查各润滑部位的加油情况。

(5)钻机上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备、适用、可靠。

(6)检查冲击臂缓冲弹簧,其两边压紧程度应保持一致,否则应进行调整。

(7)按电器操作规程检查电气部分。

三相按钮开关应安装在操作把手附近以方便操作。

8.5冲击钻进

(1)开机前应拉开所有离合器,严禁带负荷启动。

(2)开孔应采用间断冲击,直至钻具全部进入孔内且冲击平稳后,方可连续冲击。

(3)钻进中应经常注意和检查机器运行情况,如发现轴瓦、钢丝绳、皮带等有损坏或机件操作不灵等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修理,严禁带“病”作业。

(4)下钻速度不能过快,应用闸把控制下落速度,以免翻转、卡钻。

(5)每次下钻具、抽筒应有三人操作,并检查钻角、提梁、钢丝绳、绳卡、保护铁、抽筒活门、活环螺丝等处的完好程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

①钻角磨损2cm,应补焊至原直径。

②钻具提梁直径磨损超过1/3者应补焊至原直径。

③主绳绳卡不得小于三个,付绳绳绳卡不得少于两个,绳卡螺丝应紧固。

④如保护铁磨损至钢丝绳与提梁直接接触,应更换保护铁。

⑤抽筒活门应灵活,活环螺丝应紧固。

⑥当钢丝绳断丝超过10%或一股的1/2以上者,应浆破坏部分割去,否则禁止继续使用。

破坏部分较多时,应更换新绳。

(6)钻机突然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拉开离合器,如离合器操作失灵,应立即停机。

(7)操作离合器把手时,用力应平稳,不得猛拉猛推,发免造成钻机震动过大或拉断钢丝绳。

(8)为杜绝翻车事故,凡属下列情况时严禁开车:

①钻头距离机中心线2m以上时;

②钻头埋在相邻的槽孔内或深孔内提起有障碍时;

③钻机未挂好、收紧绑绳时;

④孔口有塌陷痕迹时。

(9)基岩钻进时,开孔钻头和更换钻头均应采用同一规格,钻进一定深度后应起钻、下抽筒清理孔底钻渣,以免卡钻。

(10)改变电动机转向,应在电机停稳后方可进行。

(11)运行中,如遇钢丝绳缠绕,应立即停机拨开,钻机求停稳前严禁拨弄。

(12)钻机移动前,应将车架轮的道掩取掉,松开绷绳,摘掉挂钩、钻头,抽筒应提出孔口,经检查确认无障碍时,方可移车。

(13)电动机停止运转前,禁止检查钻机和回注黄油,严禁在桅杆上工作。

(14)当钻具提升到槽口时,应立即打开大链离合器,同时将卷筒闸住。

禁止将钻具提升在桅杆中部进行抽砂作业。

(15)钻进中使用的各种钻具,用完后应及时放回适当位置,不能放在桩孔边缘,以免掉入桩孔内。

(16)上桅杆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

动力闸刀,应设专人看管。

严禁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闲谈、说笑等。

(17)钻机后面的电线应架空,以免防碍工作及造成触电事故。

(18)因突然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机,而短时间内不能送是、开机时,应采取措施将钻具提离孔底5m以上,以免钻具埋死,若采用人工转动,应先拉掉电源。

(19)钻进中,突然发现有塌孔迹象或成槽以后突然大量漏浆,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0)孔内发生卡钻、掉钻、埋钻等事故,应立即上报上级领导,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方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不得盲目行事。

8.6安全用电

(1)电缆、电线外皮好,不漏电、能防水;

电缆、电线接头绝缘性良好。

(2)施工电缆必须架空或埋于地下,埋于地下的必必须设标示牌;

施工电线必须架空,不得随地拖线及浸水或用土掩埋;

电缆、电线不得直接绑在脚手架、钢筋等金属结构上。

(3)配电箱要求铁皮箱,必须防水、防雨、防潮、防漏电设施,并且每箱都要加锁;

电源开关专人操作;

开关、电源插座完好,电源插座应标明电压。

(4)进出配电箱线路必须有PVC管保护。

(5)夜间照明光线充足;

工作灯应采用防水移动式,悬挂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