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曹明华《美》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公开课教案曹明华《美》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曹明华《美》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前预习
1.熟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找出最欣赏的语言和有关形式与内容的疑难问题。
2.结合生活实际,收集有关“美”的名言和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么,什么是美呢?
大漠黄沙,壶口惊天,那是自然赋予的苍莽美、雄壮美;
维纳斯断臂,蒙娜丽莎微含笑不露,那是艺术造就的残缺美、神秘美;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丛飞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那是人生谱写的豁达美、崇高美、坚韧美。
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最美?
他的美来自于何处?
(外在美和心灵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个性的人对此的认识和感悟是不同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曹明华女士的一篇散文诗《美》,感悟美,发现美……
(2)作者及作品曹明华(《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简介
这些手记,最初作为散文陆续发表在大学生杂志上时,经常发现被抄或被撕去。
后来有人将它打印了出来,开始在外广泛流传。
许多青年读后激动地写信给作者,表达自己的种种感受。
一个女大学生在自杀前,不找父母、老师,惟独要找作者吐露心事。
奥秘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奥秘在于作者敏感多思,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有忽然的发现,而且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这些地方,一般人是很不留心的,糊里糊涂地就过去了。
奥秘在于作者很会捕捉和分析自己的感觉和心态:
从感觉开始,从感觉出发,也就是从活生生的生命出发,因此可以处处提出新的问题,发人所未发;
对心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会得出一些与通常观感不一样的认识,对生活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富于启发性。
这本散文用“因为有了秘密”来开端,正好暗合了“有了秘密是青春的开始”这个共识。
很多的少男少女,当他们有了秘密,他们看去有了显著的变化,然而他们并不明确察觉,并不完全意识到,当然也就很难作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了。
正是在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优势。
《这样的年龄》从美好的愿望往往落空,引出年岁愈来愈大,而人却愈显愈小的认识;
这可以看作是今天的青年对于“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古老命题的新体验。
尤其可贵的是,作者由此悟出更深一层的道理:
初生牛犊所追求的,是美好的愿望,而逐渐成长的青年所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
《呵,她等待》是这本散文集里最好的篇章之一。
等待本是最平常的生活现象,可以说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等待;
假如有人不再等待什么了,或者说没有什么可以等待的了,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因为他只在等待死亡。
生命愈有希望,他的等待就越多。
青年的等待是很多的,而且是以焦灼、烦恼、不安的心情一直在等待着。
因此,作者敏感地捕捉住这个题目,而且一层一层地分析,很有深度。
但它不是说理文,而是散文,可以说是哲理性的散文诗。
对于生活的哲理性认识,在这里处处都伴随着形象、情感和新颖的抒诉,读者从这里获取的,不仅是对生活的理解,同时也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审美享受。
总之,当作者对于等待的烦恼和不安进行了反复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之后,却在另一个方向上得出了认识:
等待是生命的甘泉,等待就是生活;
有些等待来自美好的诱惑,有些等待来自不可靠的许诺;
人们所等待的,不是一场等待的尾声,而是另一场等待的开端。
这些感受、思考和认识,可以说具有启示录性质,出于一位青年之手,确是难得的。
本书作者不仅长于分析细微的感受和心态,而且还深入到心理无意识领域,从而更深地洞察人的行为的底蕴。
例如作者说爱情是热恋着的双方无意识地掩饰自己、有选择地表现自己的过程,而当含情脉脉的目光消逝的一刻,各自开始走向自己的真实;
例如作者说很多人经常说一些不是真话的真话,那是因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等等。
当然,本书中的哲理性意蕴,并不都是由作者自发产生的;
作者显然地接触过一些哲学人文主义著作,并吸收来丰富自己。
例如作者说“人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无须弄得十分明白,生活得过分清醒,就会失去好些乐趣,失去体验多种人类情感的机会。
这些认识显然地受到时尚的影响,而且为不少大学女生都模仿与发挥。
借用编者的话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段成长着的女性的心理历程,而且是对于人性中常被忽略的层次和色调的剖露;
不只是一幕自我“个性”的展现,而且展示了这样一场变迁:
从用诗的眼光来看生活,到用哲学的眼光来看生活;
不只是一些令人稍有些吃惊的笔调优雅的小散文,而且是一位理工科大学生对于文学的独创性的建树。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语)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首先明确几个问题:
1.本文主要写哪些方面的美?
2.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
(学生谈感受略)
(四)学习交流,欣赏探究
1.本文有哪些美点?
2.你对文章有哪些困惑?
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推荐“最有价值的欣赏点”和“最有价值的质疑”,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提示:
文章语言、结构、手法、主题等方面进行)
(过程贯穿精彩语句的朗读。
)
(五)体验反思,拓展发现
联系个人实际,谈对“距离美”、“曲线美”的认识,并举实例。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即将结束,但对美的探讨与发现需要不断延续……因为世界万千变幻,美无处不在,美在大自然里,在生活里,在距离中,在联想中,在发现中,在创造中……感慨之余,送给大家一句话:
热爱生活,以美的心灵去领悟美,以美的眼睛去发现美,以美的行去创造美。
(七)课后作业
稼轩从大漠上走过,看到俊彩飞驰卢马的美;
摩诘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美;
三毛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坚韧甜蜜爱情的美;
我们从大漠上走过,看到的是折戟沉沙的美。
美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散文,标题为“美”,可又不像哲学家、美学家那样直言美的本质和规律,而是描写几个场景、几种神态、几段对话,生动形象地表现美的生成形态和美的本质,展示美的探索和审美过程,表达作者的审美追求和积极的人生观。
文章写了一个现实发生的场景和三个联想场景。
一个现实发生的场景又分作开篇和结尾两次描写,中间连贯三个联想场景。
三个联想场景的开头的神态描写又是现实场景中的小片段,一个是“她又那么蹙起了眉”,一个是“她又那么抿紧了唇”,一个是“她又那么神秘地颤动起了长长的睫毛”,它们都是“现在”,引起将要描述的“过去”。
也就是说三个场景之联想生发点,在于它们与现实发生场景之间的某些关联。
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富有灵气悟性的爱美女生的话语和心理活动。
她的出场平淡无奇,为同学“设计发型”,似离题甚远,何“美”之有?
第一、二联想场景(蹙眉观景、抿唇观景),写她对自然美的感受,也不见有何特异。
不过下文开始精彩迭出了。
第三联想场景写她在欣赏自然景物时发现了“距离美”,根据她自己的理解诠释距离美的要义(“因为距离,巧妙地遮蔽了我们不该看到的一切,又信手添上些神奇的飘逸……”),由此思维跳跃,把距离美的道理引到社会人生方面来。
最后回到现实发生的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审美讨论,对直线美、曲线美的理解精彩之至,文章于此光彩焕然。
其中“安逸、闲适,就犹如一条索然无味的直线。
奋斗中的挫折好比一条曲线的‘波谷’,成功,则好比‘波峰’——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妙的曲线,构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活”,是独一无二的理解和表述。
原来文章开头写“她爱美”,“她懂得美”,看来是最为恰当的表述。
虽然没有写这个女生是什么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和外貌,但文章展示了她的灵秀,她的颖悟,她的健康纯正的品性。
问题探究
一、文中除了“距离美”“曲线美”,还有哪些美?
还有自然美,三个联想场景均已涉及;
还有女性美,她们灵秀、温柔,有明确的审美追求,懂得什么是美,善于发现美;
还有直线美、曲线美,这些美来自对客观外物的感知,同时又升华为人生经验和人生评价;
还有悲哀的美、屈辱的美、流畅的美、甜蜜的美,这些就是单纯而丰富的人生感受了。
所谓美的、审美的和美学的关注对象不仅是自然,还有社会人生,审美问题中蕴含丰富的社会意义,社会美与自然美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更受人类关注。
这也是课文中爱美女生由自然美联想到社会美、人生美的基础。
文中的这些不同的美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美,由此也反映出作者和爱美女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文中的这些审美观也反映出时代特点,本文写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观念在现在看来或许有点“粗浅”“落后”,不过文中的女生还是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新女性的特点,她拒绝“悲哀的美”和“屈辱的美”,追求“流畅的美”和“甜蜜的美”,乃是依天理、顺人性、追求个性解放的体现。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那个时代的审美观与现时代相比又有所不同,他们追求波浪人生、奋斗人生,轻视安逸、闲适,或许现时代年轻人不予认同,时代在发展,人生观、审美观也在发展,现代人的观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二、每个片段的开头的神态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神态描写包括“蹙了起眉”“抿紧了唇”“颤动起了长长的睫毛”等,它们的作用一
一是铺垫,二是连缀。
所谓铺垫是说写神态、写情景便于后面述理,即缘景述理、缘情入理,如果没有这种描写作铺垫,后面的述理就成为空穴来风;
后者是说全文有现实发生场景和联想场景,如何把它们贯穿在一起?
抓住两种场景相同的神态,是一巧妙方法,这些共同的标志如同熟悉的记号,方便读者阅读。
三、怎样理解本文主题的多义性?
本文的核心话题是谈美,有关这话题在文中具有多义性,试缕述之:
其一,文章表现美是如何发现的。
贯穿全文的是发现美的过程,于平凡中生出机巧,于朴素中生出妙理。
其二,文章表现美的不同种类。
如前所述,有距离美、直线美、曲线美……全文都在展现这些美,境界逐层开阔,逐层提高。
其三,文章表现女性美。
这是一群有文化知识、有自觉的审美观念、有高雅情趣的大学女生,全文都在表现她们的女性美——以女性特有的目光发现自然美,发现女性自身美,拒绝悲哀的美、屈辱的美等,显出与男性所不同的细腻、温柔、秀美的特点。
四、怎样理解文中暗含的哲理性?
体会现当代散文的情和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选入第二单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蕴含某种哲理性。
不过本文的哲理性是与丰富的感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开篇两句话“她爱美”是写她感性的一面,“她懂得美”是写她理性的一面。
文中场景描写是感性的,文中审美意义的阐发是理性的。
文章描绘人物、场景的感性形象,其实是为着表现思想的内核、理性的内核。
五、读了本文对我们发现和欣赏美有怎样的启发作用?
读了本文应能对我们发现和欣赏美有着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美在大自然里,美在生活中,美在平凡的场景下,美在距离中,美在朦胧中,美在于凝视,美在于联想……要发现和欣赏美,就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富有灵性的头脑,除了有强盛的理性精神外,还要有丰富的感性和感受能力。
不仅要善于发现自然美,还要挖掘社会美、人性美,不仅要欣赏直线美,还要欣赏曲线美……在现时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要与时俱进,要不断丰富审美视野,开拓审美天地,要以爱心、审美之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要把人生当做审美的历程。
语言品味
文章表达对美的感受和思考,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所以语言形象化的特点非常明显。
形象化的语言,可谓之感性化的语言,如“安逸、闲适,就犹如一条索然无味的直线”,即以感性的语言形式表现理性的内容,既给人以理性的启示,又给人以鲜明的审美形象。
再有,后半部分关于美的议论堪称经典,是极富于才思的表达。
本文出自年轻的女性作者,不但显示女性的丰富感受力,也显出女性作者的语言风格,细腻,直露,流利,有意造出一些节奏感、起伏感,例如“一声热切的提议,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向她那双明澈的眸子投去含笑的一瞥”,“我猜,那可爱的小脑瓜,又在以它独特的频率转了、转了……”,“——嗯……她又那么蹙起了眉”,“——哎?
她又那么神秘地颤动起了长长的睫毛”,与前面的一些男性散文作家的刚劲、豪爽、凝重的语言风格相去甚远。
另外,还较多地借助标点符号来传情达意,其中省略号用得最多,既造成情节流动的中止和语言节的奏感,又表示此处有余味,提醒读者诸君可留意否。
不过本文语言还是显出一些稚嫩、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有些语言平淡无味,如“她蹙起眉,静静地伫立了好一会儿……直至亲手摄下这幅充满了意味的图案”,显得平淡了,而且“摄下”与“图案”搭配不甚恰当。
有关资料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在思辨与情感之间(薛建农)
三、紫罗兰的芳香(陈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