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5609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国经中心王晓红新浪博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力日本的四角游戏很危险张敬伟博客关于分手大师的几封私信陆天明陈光标找不到慈善的风

向标姚树洁中国行业协会应该向美国学什么乔志峰插秧能手高考可以加分吗,傅蔚冈查看更

多>

正文字体大小:

大中小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2013-11-1821:

03:

16)转载?

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

王晓红1王传荣2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100017;

2.山东财经大学济南250014)

摘要: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目前仍

存在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二业

融合的发展。

基于此,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进程设计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线

图,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二业融合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二业融合互动机制产业政策

TheProblemsandPolicyofManufacturingandServiceIntegrationinOurCountryAbstract:

ManufacturingandserviceintegrationofthedevelopmentistheacceleratorofChina'

seconomicstructuraladjustmentandindustrialrestructuringandupgrading.Therearestillsomeconstraintswhichrestrictthedevelopmentofmanufacturingandserviceintegrationsuchas:

theunderstandingoftheintegrationofthemanufacturingandserviceisstillnotenough,andtheinteractionmechanismofmanufacturingandserviceisstillunsound.Forthisreason,accordingtotheprocessofthisintegrationinthedevelopedcountries,wewilldesigntheblueprintoftheintegrationforourcountry,andalsoproposetheproposalsandmeasuresforourintegrationofmanufacturingandservice.

Keywords:

theintegrationofmanufacturingandservice,interactionmechanism,industrialpolicy

一、引言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产业融合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制造业结构全面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开始显现,二业融合逐渐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但是,目前我国二业融合尚处于起步期,仍面临许多问题。

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展经验来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鼓励创新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为此,我国也应针对发展实际,制定二业融合的有效政策,推动经济结构加速转型。

对于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问题,专家学者作出了许多研究。

吕铁(2007)认为,我国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处于较低水平,并从产业关联、重点产业发展等提出对策建议。

龙筱刚(2009)认为,影响二业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不够;

产前、产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缺乏核心服务能力,不能满足企业专业化需求。

吕政(2006)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从消除进入壁垒、强化分工优势、促进产业关联、推动服务业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和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战略途径。

顾乃华(2005)认为,在我国体制转型期,

应该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中间投入品对制造业所发挥的“外溢生产效应”和“外溢改革效应”。

夏杰长(2012)提出,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专业分工,推动服务业垄断行业改革,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同时从调整税收政策、加强信息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创新上为二业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目前产业实际来看,制约我国二业融合的因素主要是:

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

制造业整体水平较低,对服务业需求不足;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也是我国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难点所在。

总体上看,我国在服务业和制造业趋向融合的过程中,服务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拉动作用,制造业也没有展现出强大的基础性推动作用。

(一)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认识不够

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对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甚至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对立起来,在产业发展中没有树立融合的发展观,片面地强调发展制造业,或者片面地强调发展服务业。

例如,一些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产业结构已经到了服务经济发展阶段,但这些地方政府从地方财政税收、GDP增长出发,仍然把制造业放在重点,忽视服务业的发展;

还有一些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当地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市场结构都不具备产业高级化的条件,但当地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不切实际地主张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软件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其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了巨大浪费。

从微观层面来看,二业融合不是企业简单地业务拓展和增加服务人员,而是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人才体系、管理水平等一系列重构和再造。

许多企业由于不能深刻把握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要素、条件、特点、规律和趋势,对融合过程中出现新的竞争格局、新的商业模式认识不足,缺乏控制能力,尤其是对于工作流程、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创新不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机会。

主要体现在,一些大企业不愿外包服务部门,长期以自我服务为主;

而一些中小企业不具备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出于成本考虑,既不愿购买、又买不起专业化服务,仍然以自我服务、模仿抄袭为主,等等。

(二)制造业以生产加工为主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

技术与资本密集

组装

当前我国所处位置

(获利高位)

技术、专利

(获利低位)

组装、制造

品牌、服务

劳动密集

信息与管理密集

我国在微笑曲线中的位置

图1: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主要承担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以代工模式为主,产品的关键技术、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网络、品牌管理等都掌握在跨国公司,由此导致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商承担的也是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工序,高端增值服务主要由跨国公司制造商或服务商提供,既不需要企业自身提供,也不需要国内服务提供商(如图1所示)。

这种长期的制造业“分工锁定”和“路径依赖”状态,不仅影响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抑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导致国内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制造企业自我服务导致服务业内置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目前我国制造业一般采用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模式,以此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缺乏服务外包降低成本的理念,这从客观上压缩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压缩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使之难以对制造业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服务业渗透到制造业的过程也比较缓慢,二业融合的进程受阻。

而国外制造企业一般将服务外包作为缩减成本的重要方式,其中金融服务外包支出占全部服务外包支出的比重为11%,市场销售服务支出占14%,信息技术服务支出占30%,仅此三项共计55%[1]。

而在我国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模块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制造业中间投入中信息服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2002年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信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只有12%,远远低于美国的32.6%、德国的28.4%和日本的26.6%;

我国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值为0.096,比OECD国家低42.3%[2]。

同时,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乃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产品开发的速度缓慢,多数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模仿抄袭阶段,因此对研发、设计创新服务的需求不足。

我国制造业中,工业品作为资本品投入的比例达到52.5%,而OECD国家这一比例只有24%[3]。

与产品制造相关的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市场销售、物流配送、金融服务、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制造业对实物产品投入较大,对服务投入的依赖程度较低,服务业缺乏制造业需求的拉动,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服务投入的依赖程度远低于美、日、德、法、英等发达国家。

表1:

主要国家制造业对服务投入的依赖程度(%)

年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中国

199218.60

199528(9028.3923.7022.6130.31

199712.54

200033.4930.3328.8222.4537.33

200216.61

200539.6029.2028.3524.6136.77

200710.61

数据来源:

OECD统计资料

(四)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低等因素造成供给不足

1、生产性服务业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生产性服务业多数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主要产生对高素质人才需求。

目前人才供给不足,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是造成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才结构矛盾突出,截至2011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约1.19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3117万人,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职工队伍中“四多四少”的现象困扰着企业。

即:

初级技工多,中高级技工少;

大龄技工多,青年技工少;

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

单一技能的多,复合技能的少。

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提供的最新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通过对全国116个城市用人监测看,用人单位对初级工、中级工和技术员等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约占总需求人数的49.3%。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均处于“供小于求”的状况,高级技师和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89和1.87。

2011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081565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796229人(理工科毕业人数1163643,占41.6%);

高等教育研究生毕业人数为429994(理工科毕业人数193034,占44.9%),其中硕士毕业生为379705(理工科毕业人数165450,占43.6%),博士毕业人数50289(理工科毕业人数27584,占54.8%),仅占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11.7%[4]。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理工科人数相对偏少,基本占总毕业人数的40%,而毕业后从事一线工作的人员更少。

从近年来对研发、工业设计、软件外包、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的调查来看,这些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人才短缺造成高端服务业核心服务能力不足,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制造业的服务质量。

2、生产性服务业质量低

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成本较高等问题。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

综合化服务水平低,提供服务多是单一功能服务,很难满足制造商的服务要求,这与制造企业的服务内置形成一种“低效均衡”状态。

从表2可以看出,1999-2008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占服务业总就业比重平均值分别为49%、40.6%,而我国则分别为41.9%、13.6%。

2010年,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大都在43%左右。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6,,占GDP比重不到20%[5]。

表2:

中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比较

国别

年份美国中国

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总就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占总就业比重

199950.540.942.311.4

200050.641.140.711.2

200149.940.940.511.2

200248.940.440.811.7

200348.540.343.214.9

200448.540.442.615.0

200548.640.542.214.9

200648.640.541.814.9

200748.440.642.115.1

200848.240.542.515.7

资料来源:

余东华、范思远: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财经科学》2011年2期64页

(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从产业演进规律来看,服务业与制造业体现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市场,服务业依赖制造业而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核心动力、高附加值的支持,现代服务业大多是生产的辅助性活动,没有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就失去了需求来源和增长动力。

同时,服务业中贸易、金融、交通、社会服务等功能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这种彼此依赖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加深。

目前我国二业融合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从微观层面来看,二业之间的互动不强。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自研、自供、自产、自销的传统化模式仍然比较普遍,使用独立的研发商、供应商以及各类专业服务供应商还不够。

在大型制造企业中都有自己的研发、广告、物流、财务等服务部门。

这些企业的服务不断内部化,企业本身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过渡,逐步向价值链环节较高的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转变,而中小制造业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人力从事高端服务,同时受企业运营规模的限制,购买专业化服务(如,研究开发、设计等)资金困难,金融贷款也比较困难。

从产业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短,产业集群配套能力不足,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地区经济联系较松散,区域产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低,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跨区流动和外溢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业之间基本是“点对点”或“点对群”的互动模式,这种互动模式落后于“群对群(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模式。

(六)生产性服务业的垄断影响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性服务的行政垄断,市场竞争难以充分发挥,尤其是金融、保险、通讯、文化等垄断性市场结构的服务业改革缓慢,影响了民营、外资等市场主体的充分竞争,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如,金融业一直以国有企业为主,其结构造成融资难、融资贵、影子银行等问题。

其次,行政区划形成的地方垄断也制约了二业融合的市场化发展。

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行为在二业融合中经常发挥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跨地区时,在地方利益驱动下,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势必将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阻碍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得经常出现“只扎堆、无融合”的现象,这种模式容易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规模攀比,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缺乏对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二业融合效应难以充分释放。

我国产业布局存在严重的同构问题,长三角上海与江苏的同构率达90%,与浙江的同构率也达70%[6]。

安徽、贵州、云南等省份的平均相似系数在0.88以下,而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的相似系数均在0.93以上[7]。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路线图

参照发达国家二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我国二业融合路线图如下:

第一阶段:

服务业比重为5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50%。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4.6%,提高2.7个百分点,如果每年按照这个速度增长,大约在2014年我国服务业比重可能将首次超过50%。

当一国(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0美元以下,服务业比重低于50%,即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时,制造业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性服务外部化不明显。

据统计,2012年我国人均GDP为38449元,相当于6400美元,服务业比重也低于50%[8],在这一阶段我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显著,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处于数量扩张阶段,粗放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

在这一阶段,需要推动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我国是人口大国,不可能像欧美等发达国家那样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而在国内主要发展服务业。

制造业转移必定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阶段:

服务业比重为50%—60%。

当一国(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0美元以上、30000美元以下,服务业比重处于50%—60%,即达到经济较发达国家水平时,由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需求趋于多样化,制造业开始寻求差异化路径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必然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趋势明显,由数量扩张阶段向质量提升阶段过渡。

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需求依然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也日益增强,内部相互需求逐渐增加。

这一时期也是二业互动发展融合的加速期。

根据库兹涅茨依据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判断工业化阶段的理论,当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比重,服务业占据主体地位,将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在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后,一般都要经历十年左右时间才进入到服务业占主导的工业化后社会[9]。

从发达国家曾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来判断,美国、日本等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实现从50%到60%大约需要10年左右时间。

根据我国目前GDP增速、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占GDP比重增速三项指标来看,我国大约在2025年实现服务业比重在60%。

第三阶段:

服务业比重为70%。

当一国(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服务业比重在70%以上,即达到经济发达国家水平。

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得到高度发展,外部化现象明显,处于质量提升阶段,国民经济出现“软化”,制造业附加值提高。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成本的下降,促使制造业对其需求增长。

美国、日本等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实现从60%到70%大约需要20年左右时间。

根据我国目前GDP增速、服务业占GDP比重,服务业占GDP比重增速三项指标来看,在大约在205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位居稳定阶段(70%<

<

/SPAN>

城市化率<

90%),实现服务业比重在70%。

(二)政策建议

1、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1)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建立产学研创新体系扩大高端服务需求。

在经济转型中,用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内部的低端产业是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通过对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扶持,提高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注重用服务业改造传统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创新二业融合模式,建立制造企业、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协作与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研发创新,共同规划产业链,共同分享收益,把知识转变为高效的生产力,全面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通过研发设计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强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结构中高端、高效、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

(2)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国内市场。

实现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是扩大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尤其是扩大研发设计、金融、物流、品牌营销等高端服务业市场

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下游拓展,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总部经济等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从OEM(贴牌生产)向ODM(自主品牌建设)转型,扩大对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3)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质量,为制造业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制造业主要是中小企业,规模化的大企业相对较少,利润微薄,很难进行专业化服务投资,造成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缺乏有效需求而成长艰难,应重点培育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加强科技投入、教育投入,解决人才短缺、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价格贵等问题,提高为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和能力,降低服务成本。

2、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

(1)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营活动正日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和一体化。

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正加快步伐,已经扩展到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服务、后勤保障、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

要抓住这一机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引进跨国服务机构,借鉴其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优势,重点推进软件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使国内企业掌握高端服务业的国际管理经验、先进管理理念、国际网络渠道、服务模式等,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

(2)推动集聚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扩大二业融合市场空间。

通过加速集聚发展,进一步深化服务专业化分工,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市场需求;

通过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服务产品,提高制造业增值空间,推动二业融合深度。

在总体思路上,一是在制造业集群内搭建各种服务平台,提高配套服务能力;

二是围绕制造业集群构建区域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业集群,形成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互动发展格局,有利于修复断裂产业链,增进企业间分工和粘合度。

结合目前状况,着力点应放在商贸、物流、会展、金融、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制造业需求大的服务业集群。

三是发展产业集群,首先要注重从市场规律出发,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

同时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引导、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集聚区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等。

在服务业集群培育上,一要改变加工贸易工业园区的传统模式,靠招商引资、土地优惠等政策,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完善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力争做到市场集聚、自发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