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6052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腰三角形 习题精选及答案二Word文件下载.docx

又△ACD的周长为24cm,则AD的长为()

A.6cm

B.8cm

C.10cm

D.4cm

9.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

1:

2,则此等腰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斜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学科综合]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

,求等腰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1.如图15-5-4,在△ABC中,∠ABC=100°

,AM=AN,CN=CP,求∠MNP的度数。

[创新思维]

(一)新型题

12.如图15-5-5,△ABC中,AB=AC,∠BAC=120°

,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F交AB于E。

试说明:

BF=

FC。

(二)课本习题变式题

13.(课本P70练习第2题变式题)如图15-5-6,在Rt△ABC中,∠A=30°

,∠C=90°

,D是斜边AB的中点,DE⊥AC,垂足为C,且DE=6cm。

求BC的长。

(三)易错题

14.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MN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

求底角B的大小。

(四)难题巧解题

15.如图15-5-7,在△ABC中,∠ACB=90°

,M是AB的中点,P、Q分别是BC、AC上的点。

试比较线段AB与△MPQ周长的大小。

16.如图15-5-8,△ABC中,AB=AC,在AC上取一点E,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AD=AE,连结DE并延长交BC于点F。

DF⊥BC。

[数学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17.如图15-5-9,在河岸的同侧有A、B两村,在河边修一水泵站P,使到A、B两村所用的水管最少,另修一码头Q,使与A、B两村的距离相等,试画出P、Q所在的位置。

[数学在生产、经济、科技中的应用]

18.身高1.80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它在镜子中的像高_______米;

人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__米;

如果他向前走0.2米,人与像之间距离为_______米。

[自主探究]

19.如图15-5-10,在△ABC中,AB=AC,∠A=36°

,BD,CE分别为两底角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A.6

B.7

C.8

D.9

[潜能开发]

20.如图,将三角形绕直线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15-5-11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信息处理]

21.墙上钉了一根木条,我们想检验木条是否水平,可用一个如图15-5-12所示的测平仪,AB=AC,BC边的中点D处挂一个重锤,我们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通过A点,如果重锤过A点,那么这根木条就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开放实践]

22.有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分别为:

(1)20°

,40°

,120°

(2)20°

,60°

,怎样把每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画出图形试试看。

[中考链接]

23.(2004·

山西)底角为15°

,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

24.(2004·

新疆乌鲁木齐)底边为已知线段BC的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_______上。

25.(2004·

江苏徐州)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

,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_______度。

[奥赛赏析]

26.如图15-5-13,BO、CO分别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DE经过点O且DE∥BC,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B=BO+OE

B.DE=AD

C.DE=BD+CE

D.BC=2DE

[趣味数学]

27.一位农夫临终前把他的四个儿子叫到床前说:

“我没什么留给你们的,只有祖上留下的几十亩地。

如图15-5-14所示,我死后,你们把它分了吧,为了避免争吵,你们还是平分吧。

”农夫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开始分地,地里恰好有四口井,4棵树,他们决定分成面积、形状相同的四块,并且每人一口井,一棵树,但他们左比比,右画画,不知怎么分。

你能帮他们分开吗?

答案

1.90°

2.100°

3.50°

,50°

,80°

或100°

4.50°

5.132°

6.AD⊥BC,AD平分BC

7.D

8.B

9.D

10.解:

设顶角度数为x,则x+4x+4x=180。

解得x=20,4x=80。

∴各角度数为20°

11.解:

∵AM=AN,∴∠ANM=∠AMN=

(180°

-∠A)。

∵CN=CP,∴∠CNP=∠CPN=

-∠C)。

又∠MNP=180°

-∠ANM-∠CNP,

∴∠MNP=

(∠A+∠C)=

×

-100°

)=40°

,即∠MNP度数为40°

12.解:

如图,连结AF,过A作AG∥EF交FC于G。

∵AF=BF,又∵∠B=30°

∴∠AFG=60°

.

∵AG∥EF,∴∠BAG=90°

∴∠AGF=60°

∴AF=FG=BF=AG.

又∵∠C=30°

∴∠GAC=30°

∴AG=GC.

∴BF=FG=GC=

FC.

13.解:

在Rt△ADE中,∠A=30°

,∠AED=90°

,DE=6cm,

∴AD=12cm。

又点D是AB的中点,

∴AB=2AD=24cm。

又∵Rt△ABC中,∠A=30°

∴BC=

AB=

24=12(cm)。

14.解:

(1)当AB的中垂线MN交在AC边上时,如图①。

∵∠DEA=50°

∴∠A=90°

-50°

=40°

∵AB=AC,

∴∠B=

-40°

)=70°

(2)当AB的中垂线MN交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

∴∠BAC=90°

+50°

=140°

-140°

)=20°

本题易错在漏解上,对问题考虑欠周全。

15.如图,作点M关于BC、AC的对称点M1、M2,连结M1P、M1C、M2Q、M2C、MC。

则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

PM1=PM,QM2=QM,CM1=CM,CM2=CM,

且∠BCM1=∠BCM,∠ACM2=∠ACM,∴∠BCM1+∠ACM2=∠BCM+∠ACM=90°

∴∠M1CM2=180°

,即M1、C、M2三共线。

显然,M1M2<M1P+PQ+QM2。

而M1M2=2CM=AB,

∴AB<MP+PQ+QM,即线段AB小于△MPQ的周长。

本题巧妙运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解决,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16.解:

∵AD=AE

∴∠AED=∠D。

又∠BAC=∠D+∠AED,

∴∠BAC=2∠D。

又AB=AC,

∴∠B=∠C=

-∠BAC)=90°

-∠D。

又∠DFC=∠B+∠D=90°

∴DE⊥BC。

17.解:

如图,作法:

①作点A关于

的对称点A1,连结A1B交

于P;

②连结AB作线段AB的中垂线交

于点Q,则P、Q两点就是所求的点。

18.1.80,4,3.6

19.C

20.B

21.解:

因为AB=AC,D为BC的中点,若重锤线经过A点,说明AD⊥BC。

又因为重锤线垂直于地面,所以当重锤线与A点重合时,说明BC与地面平行,即BC是水平的,否则BC不是水平的。

22.略

23.

24.线段BC的中垂线(BC的中点除外)

25.50°

26.C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