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58343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指导方案教案定稿文档格式.docx

——拒绝吃

我们做事也一样: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现在我们学校即将实施的研究性学习,首先面临的是选题这一关,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板书:

课题的确定)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题。

谁能说说你打算选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指名生回答,(教师提醒学生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说说为什么?

有和他相同想法的其他同学吗?

小组讨论。

根据生的不同回答,教师板书:

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价值、资源、可行性。

如何选择合适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是一门学问,一般根据自己的兴趣入手。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则,请看下面的资料(讲解、投影映示):

我们小学生的选题原则是:

1、贴近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社区生活:

  

如果我们选的课题,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太远,我们自己一点也不熟悉,没有任何接触,就无法搜集资料,无法进行调查访问,没有直接的认识,感性认识不够,仅仅靠网上或书上的资料,研究就很难进行下去。

2、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回答和解释某种现象、问题,尤其是要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如果我们研究的内容虚无飘渺,对社会,对同学,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这个研究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

“世界上有没有鬼怪”,这个课题就没有实际意义。

再如“学生上网的利和弊”这个课题,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上网很多,情况也很复杂,后果也较严重;

而很多同学对上网的严重后果还不了解,也有很多同学难以自拔,你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访谈、分析、归纳等方法,客观地说明怎么做是有利的,怎么做是有害的,把真实情况告诉同学,使同学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启发,这也很有价值。

 3、考虑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年龄特征和本校教师的指导能力

 你们刚刚进入高年级,研究性学习也刚刚起步,知识面不宽、经验不足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脱离自己知识能力的实际、脱离教师指导水平的实际,否则,课题研究会半途而废。

我们的祖先是不是接待过来访的外星客人,这个课题涉及到考古学知识,涉及对浩如烟海的古代资料的寻找、筛选,目前,我们手头这方面的资料应该说不多,教师对在方面的知识应该说也不是很熟悉,再说,我们赣榆这方面的社会资源也不丰富,这些都大大的限制了我们开展该课题的研究,所以这个课题不适合我们去做。

  4、注意课题实施的客观条件

 我们开展研究,离不开客观条件的支撑,失去这个支撑,课题研究的天空就会塌掉一半,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搞研究,因为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生活阅历等的限制,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更大,所以,我们选题时,就要充分考虑该课题在开展时客观条件充足不充足。

5、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没有影响

 我们选题不能有危险性,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如:

雁荡地貌考察(纯野外的)、海洲湾水底资源调查(水下作业)等这些对我们小学生来说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宜开展。

 在讲选题之前,首先说明一点:

不要把研究性学习看得很神秘,很艰深,高不可攀;

其实不难,简单地说就是这么一种思维过程:

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如此。

一开始,你们大多不知道从哪里去发现和寻找课题,其实课题俯拾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找,努力去发现,多一个心眼,具有“每事问”的精神,就能源源不断的得到课题。

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师讲解映示)

  1、立足教材,学会质疑,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教材是我们学习的范本,接触机会比较多,只要我们有去发现问题的心理准备,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我们去探索的问题。

  2、留意身边小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

当代中学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多多关心身边的事情,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冬天的池鱼,为何挤成一团,这是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凑巧,还是鱼的特性,对此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

(2)居住居住环境与居民素质。

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你们当中很多人都住在居民小区里;

或者也经常到住在小区里的同学家里串门。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小区的周围环境比较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随处可见,但每个居民家里都很干净,由此,我们可以提出问题。

(3)桶装矿泉水的质量调查。

现在几乎每个班都有桶装矿泉水,大家都经常在饮用,但我们也可以从新闻媒体上知道一些关于矿泉水质量的报道,我们也可以对此进行一番分析研究,从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出发,给同学们提个醒。

  3、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

我们生命篇章是由平凡的材料组成的,平凡是生活的主题,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就可以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生活习惯与公民素质。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一些人,包括我们的同学,不经意地随地丢废纸、随地吐痰、随口骂人、不懂礼貌、用脚开门,不太谦虚、自高自大还自为是等,他们以这些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很自然,已经成了习惯,其实,这其中包涵了人的素质问题,家庭教养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甚至也说明了国民素质。

4、注意社会热点问题: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国际政局,朝夕异样;

社会热点,层出不穷;

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

就拿人口问题来说,相关背景:

根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全球人口大约有60亿,中国人口有13亿左右,印度人口11亿左右;

德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呈负增长趋势,美国靠移民,日本逐渐呈现老龄化社会的态势,据此,我们提出问题:

为什么发达国家、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慢?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快?

两者人口密度相比较又如何?

 5、科学前沿内容:

  当今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门类层出不穷;

新的发现,数不胜数。

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我们要积极参与,了解科学前沿的内容,初步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成为一个站科学前沿的时代之骄子。

如网络文学面面观(计算机、语文、英语)。

 6、即兴灵感

 运动与抗衰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留住青春,保持生命,人之常情。

为了这个崇高的目的,很多人都积极地去锻炼。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给他们分一下类:

中老年人早上到公园去锻炼,青壮年到健身房去跳健美操。

这些运动有什么用,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否也有科学性可讲,你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比较,把这个问题阐述一下,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课题。

根据学生选定的不同课题,教师给予指导说明,映示在选题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

1、选择的课题题目过大

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你们不知道选择的题目和你的能力、现有的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只是雄心勃勃、跃跃欲试,提出的题目只求一鸣惊人,不考虑其他。

2、选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

你们选题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另一个问题是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

3、课题提出的依据不足:

 你们初选课题时,多半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个人的感觉出发,至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是不是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什么研究价值,一般很少考虑。

4、不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可行性,主要指学校或学校周围是否能提供学生课题实施的必需条件。

这个条件包括:

信息资料、实验设备、药品试剂、时间、精力、财力等。

不解决条件问题,课题就不能确立。

5、对课题中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

 在确定题目以后,学生可以从许多角度进入课题开展研究。

要在老师引导下把每个研究的方面转化为问题,从中抽取对学生最有教育作用的题目,对研究的内容予以限定,这样,研究起来对问题就比较清楚。

总之,选题是我们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学习、生活、社会、现实中去寻找问题;

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尽量客观、科学、现实地去确定研究课题,使自己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能顺利进行。

提问:

现在你还确定这样的课题吗?

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课题的提出。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全班确定课题。

学生按照课题的组别自由选择座位。

三、指导制定课题方案。

同学们,课题我们已经选定,大家说说该怎样完成课题呢?

板书:

解决的策略

学生交流讨论后,全班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说明:

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

说说,方案应该包括那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板书:

方法、分工、合作、时间、行动。

指导学生填写课题方案表(见附件表1、2、3)。

提醒学生以后行动时要注意安全。

四、指导成果展现的形式。

现在我们的方案已经出来了,剩下的事情就要求大家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问题是:

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形式把成果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呢?

成果的展现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板书:

结论、心得、图文材料、音像材料、手工制品等。

提醒学生把展现形式填入方案表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你对自己如何评价?

对老师呢?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评价表(见附件表4、5、6)。

教师巡视指导填写课题生成评价表、课堂过程评价表、教师评价表。

填完后由组长收回。

说明:

下一步的行动要求和下一节课的汇报要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全力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

附1: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计划

班级:

姓名:

性别: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的题目:

2.我们打算这样研究这个问题:

3.我们想合作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打算这样分工:

附2: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记录

日期

我们的行动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感想

家长建议

教师评语

附3: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反思

班级:

成长小脚丫

1.你对这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

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

2.你想对指导老师是谁说些什么?

3.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怎么样?

4.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5.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6.如果是合作研究,那么你感到小组合作是否愉快?

7.如果有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做吗?

如果不愿意继续做,请说出你的理由。

附4: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生成评价表

课题

活动日期

姓名

班级

组员

内容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生成

活动内容源于生活、学习

课题设计合理、新颖

课题设计操作性强

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切实、具体

活动计划周详、有效

活动分工合理、可操作性强

参与

活动

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个人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

个人在小组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个人在小组中的独特思考和建议

个人在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

收集

信息、资料的收集方法

信息、资料的整理、汇总

活动成效

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能力

认真思考、创新思维

勇于反思、质疑

活动取得的成果

素质、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我评价

签名:

教师或家长评价

附5: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过程评价表

姓名: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项目

因素

a

b

c

说明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举手发言

a=积极;

b=一般;

c=不积极

2.参与活动

3.认真情况(完成作业、讨论、思考)

a=认真;

c=不认真。

4.对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a=强;

c=没有

5.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自信心

a=能;

b=很少;

c=不能

6.、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与人类生活联系的认识、感悟

a=较深;

b=一般;

7、对自己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评价

a=较好;

b=一般;

c=不好

知识与技能

7.描述知识特征、说明由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b=基本;

c=不能。

8.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于新情景中

9.综合应用知识,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

思维与方法

10.思维的创造性(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a=能;

b=一般;

c=不能。

11.思维的条理性(表述清楚,做事有计划)

12.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c=不好

交流与合作

13.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并询问

a=能;

b=一般;

c=不能

14.积极表达自己意见

15.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总评

附6:

石桥二小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

指导教师姓名:

日期: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描述性评价

学生

评价

1.你的指导教师是否很热情地指导你们的活动

2.你的指导教师是否主动询问过你们的活动

3.在活动过程中,你的指导教师在哪些方面帮助过你

4.你想对你的指导教师说些什么

教师

自评

1.你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2.为指导学生,你是否学习过与他们的活动主题相关的知识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学生家长沟通过

4.陈述你所指导的小组的活动设计方案及执行情况

5.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其他教师不定期地进行研讨

6.简单描述一下你对学生的指导中最具创造性的表现

附7:

课件

选题范围:

 1、立足教材,学会质疑,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注意事项:

1、选择的课题题目过大

选题原则:

2、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能回答和解释某种现象、问题,尤其是要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3、考虑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年龄特征和本校教师的指导能力

4、注意课题实施的客观条件

1、立足教材,学会质疑,从教材中发现问题:

2、留意身边小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3、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

4、注意社会热点问题:

5、科学前沿内容:

6、即兴灵感

2、选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

3、课题提出的依据不足:

4、不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