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5474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报告Word下载.docx

22*11:

舍形g:

5*20;

4、裁剪样品

5.织物经纬密度的测定

学会使用移动式织物密度镜(Y511B织物密度镜),利用该设备测定织物经向

和纬向一定长度内的纱线根数,每组测5次,计算平均值。

在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而不足1根时,应按0.75根计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计算,如图所示。

序号

1

2

3

4

5

经纱/(根/5cm)

115

113

113.75

114

116

114.35

纬纱/(根/5cm)

90.25

91

89

89.25

90.10

6.织物组织与色纱排列的分析

原理:

根据经纱沿纬向顺序浮起和下沉的规律来进行判断。

方法:

对于较简单的组织,可直接于放大镜或密度镜下观察经纬纱沉浮规律

对于较复杂的组织,可采用拆纱法,同时在意匠纸的方格内描绘出经纬纱沉浮规律

分析结果:

纬向色纱全为黑色;

经向一个花型循环内的色纱排列:

颜色

根数/根

9

29

12

18

16

17

总数

220

边组织:

组织图:

7.织物经纬纱缩率测定

计为织物中纱线长度L2,然后拆开出纱线,测量出其自然伸直状态下记号间的长度,计为纱线原长度L1,通过计算缩率a=[(L1-L2)/L1]×

100%,测算10次取平均值。

此方法易受拆纱方法和拉直纱线的张力影响。

因此测定时要注意:

(1)拆纱前,应将边部的纱缨剪短,以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拨出来是产生意外伸长;

(2)拉直纱线时的张力掌握要适当,不可使纱线有伸长现象,特别是强力差、捻度低或拉伸回弹性好的纱线;

(3)操作过程中不能造成纱线的退捻或加捻;

(4)对割绒或拉绒类织物,应在测定前除去表面绒毛;

(5)粘胶纤维纱线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操作时要避免沾湿纱线。

将10×

10cm2的织物样品拆出经、纬纱,从各块样品中随机挑选出总共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并分别测出它们自然伸直状态下的长度L1,得出的长度记录如下:

经纱的自然伸直长度L1(cm)

实验次数

6

7

8

10

L1经

10.8

10.9

10.85

10.95

10.87

a经

7.4%

8.4%

7.8%

8.7%

8.1%

纬纱的自然伸直长度L2(cm)

L1纬

11.05

11.1

11.15

11

11.80

a纬

9.5%

9.9%

10%

9.1%

9.7%

8.织物经纬纱的捻度、捻向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掌握Y331L型捻度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通过退捻加捻法测出被

测样品的捻数。

每种纱线测10次求平均值。

测定各组纱线的捻度、捻向。

二、仪器设备、材料

捻度机,纱线

三、纱线捻度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捻度的测定主要有两种方法:

直接退捻法和退捻加捻法。

直接退捻法的测试原理为:

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按退捻方向绕轴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退捻加捻法的测试原理为:

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按退捻方向绕轴向回转,测量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回复到起始长度时的捻回数,该捻回数即为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的两倍。

直接退捻法适用于股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适用于单纱捻度的测定。

四、捻度机的构造及实验步骤

1、捻度机的构造

2、实验步骤

(1)固定两纱夹间距离为10cm。

(2)据纱线特数给纱线加上一定的预加张力。

直接退捻法的预加张力为0.25cN/tex,退捻加捻法的预加张力为1.8

—1.4cN/tex。

(3)退捻加捻法允许伸长限位为4mm。

(4)选择调整试验方法、退捻方向,预置捻回数,输入纱线特数,试验次数等。

(5)引纱,将纱线夹入左、右纱夹,放开定针片,并使读数指针调至0位后,割去纱尾。

(6)按“试验”键后按“启动”键。

退捻加捻法测试时,待仪器自停可得纱线捻度;

直接退捻法测试时,退捻至预置捻回数时,右纱夹停止回转,将挑针插入纱线左端两根纱线之间,从左到右将股线挑开,并转动手柄退掉剩余捻回,按“处理”键,即可得到股线捻度。

五、实验数据

经纱

捻向

金色

73.3

63.4

53.3

61.1

68.9

57.7

69.2

66.3

58.7

60.6

63.23

S

白色

86.0

80.9

81.3

78.0

80.0

79.4

82.0

77.5

79.5

82.7

80.73

Z

黑色

77.9

77.7

73.1

77.4

78.6

74.5

72.3

75.0

78.1

76.21

纬纱

8107

80.6

84.9

79.6

80.5

79.2

82.3

9.织物经纬纱纱线线密度的测算

一、实验目的

掌握扭力天平使用方法,计算纱线特数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测定过织缩率的经纬纱,把10cm长织物的纱线10根合并,在扭力天平上称取重量,

未织造纱线自然伸直长度为L=100/(1-缩率)

纱线特数=1000Gk/L=1000*纱线实际重量*(1+公定回潮率)/L

三、实验过程

从样品上取10cm长的纱线10根合并,在扭力天平上称取重量,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

扭力天平单位(mg)

金色(经)

22.6

白色(经)

96.0

96.6

95.7

96.4

97.0

96.2

95.0

黑色(纬)

91.4

92.0

90.6

91.8

89.0

88.8

88.0

91.6

90.3

纱线特数单位(tex)

黑色(纬0

特数

22.3

10.织物经纬纱线原料的鉴别

显微镜法

通过实验,掌握普通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纤维,熟记常用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

二、仪器、设备、材料

电子显微镜,纤维横截面切片标本,各种纤维,载玻片,盖玻片,丙三酮、水等。

三、显微镜结构与调节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

(1)打开电源开关,将光源强度调至适中。

(2)将低倍物镜旋至镜筒中心线,需观察的试样放在载物台上,并调节移动装置,使试样移至光路中心。

(3)将载物台升至最高,但不触及物镜镜头。

(4)使用粗调装置缓慢下降载物台,调焦,直至找到物像。

(5)将高倍物镜旋至镜筒中心线,使用微调装置调焦,使试样清晰。

四、实验步骤

3.将纤维横截面切片标本放至显微镜载物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截面形态。

4.制作纤维的纵向标本。

方法为:

将纤维整理整齐,从中抽取数10根放在载玻片上,覆上盖玻片,并在盖玻片对角各滴一滴丙三酮,使其渗透到纤维间,以增加视野清晰度。

5.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纵面形态。

6.利用电子显微镜照出纤维的横截面、纵向形态特征图。

五、实验现象

经白4×

经白20×

经黑4×

经黑10×

经黑20×

经金4×

经金10×

纬黑4×

纬黑10×

纬黑20×

六、实验分析

从图片上看所有纤维表面光滑、无鳞片,在20×

下观察看到有天然卷曲,经向金色纤维表面平滑。

紧靠显微镜照片不足判断纤维种类。

燃烧法:

一、鉴别依据:

纤维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从而粗略地区分纤维。

二、燃烧特征的观察:

接近火焰、在火焰中、离开火焰、气味、灰烬。

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镊子(切忌用手)夹取少量纤维,在酒精灯上

燃烧,仔细观察燃烧特征。

该法适用于单一纯品种纤维或制品。

混纺或交织产品

只能粗略判断有否某类纤维。

经过防燃等处理过的纤维或制品燃烧特征会有所改

变。

四、实验现象

纤维燃烧特征表

纤维名称

燃烧状态

靠近火焰

接触火焰

离开火焰

气味

残留物特征

白色经纱

熔缩

熔融,冒烟,缓慢燃烧,有火花

继续燃烧,有黑烟

特殊气味

黑色不规则硬块

黑色经纱

金色经纱

熔融,冒烟,缓慢燃烧,小火花,有溶液滴下

继续燃烧,有时自行熄灭

有塑料味

硬的黑色圆珠

黑色纬纱

五、实验分析

试样中含有棉和涤纶

溶解法

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纤维材料

未知试样

5%NaOH

不溶解

溶解(羊毛)浓HNO3

不溶解

溶解(腈纶、锦纶)70%H2SO4

冰HAC

溶解(棉、不溶解(涤纶)

溶解(锦纶)不溶解(腈纶)麻、粘胶)

37%HCl

不溶解(棉、麻)

溶解(黏胶)目测区分

三、实验步骤

1、取六根经纱(2根白、2根黑、2根金),再取2根黑色纬纱

2、将纱线放入试管,加入适量5%NaOH溶液,用酒精度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

3、取同量的纱线置于试管,加入适量浓HNO3,在室温下观察实验现象

4、取同量的纱线置于试管,加入适量冰HAC,置于室温下观察实验现象

5、取同量纱线置于试管,加入适量70%H2SO4,室温下观察实验现象

6、取同量纱线置于试管,加入适量37%HCl,室温下观察实验现象

5%NaOH

浓HNO3

冰HAC

70%H2SO4

37%HCl

不溶

不完全溶解

纤维鉴别方法现象总结:

有显微镜法,燃烧法和溶解法可知纤维由棉和涤纶混纺而成

11.织物重量测算

学会使用圆盘取样器和Y871型纺织电子天平的使用,利用圆盘取样器取样,用Y871型纺织电子天平称量五块圆盘样品的重量,称重精确到+-0.001g,计算出织物平方米重量、1米织物重量。

裁剪已知面积的试样,测定出其在公定回潮率下的质量,折算到每平方米克重。

三、实验仪器

圆盘取样器、Y871电子天平

1、试样准备

在经过调湿处理的织物样品上,用圆盘取样器取5个面积不小于100cm2的圆形布样。

2、试样称重

利用电子秤称出试样质量,计算出织物单位面积的质量。

重量g/m2

3.610

3.570

3.585

3.565

3.588

12.计算织物的总经纱根数、筘号、综丝密度

总经根数:

总经纱根数=内经纱根数+边经纱根数

内经纱根数=成品内幅(cm)×

成品经密(根/cm)

=钢筘内幅(cm)×

织造经密(根/cm)

筘号(筘齿数/cm)×

穿筘入数(根/筘齿)

边经纱根数=每边成品边幅(cm)×

成品边纱经密(根/cm)×

=每边筘齿数×

边筘穿筘入数(根/筘齿)×

内经纱根数、边经纱根数应修正为穿筘入数的倍数,并尽可能为组织循环、穿筘循环的倍数。

内经根数=149.40cm×

(228.70/10)根/cm=3416.78根=3417根

采用拆纱法拆数边经根数,可得左边边经根数为29根,右边为29根,两边之和为58根。

总经根数=3417+58=3475根

筘号:

表示钢筘的规格,指1cm(或10cm、1吋)内含有多少筘齿。

常用的筘号规格为5-44号(筘齿/cm)

内经筘号(筘齿/cm)=内经纱线根数/(钢筘内幅×

筘穿入数)

边经筘号=边经纱线根数/(钢筘内幅×

边筘穿筘入数)

钢筘内幅(cm)=坯布内幅宽/(1—纬纱织缩率%)=149.40/(1-9.7%)=165.45cm(纬纱织缩率=9.7%见实验7)

穿筘入数为2

内经筘号(筘齿/cm)=3417/(165.45×

2)=10.33齿/cm,取整数用10齿/cm

钢筘边幅(cm)=坯布边幅宽/(1-纬纱织缩率%)=0.73/(1-9.7%)=0.81cm

边经筘号(筘齿/cm)=边经纱根数/(钢筘边幅×

穿筘入数)=58/(0.81×

2)=35.80齿/cm取整数为36齿/cm

综丝密度=每片综框上的综丝根数/综框宽度

每片综框上的综丝根数=内经纱数×

每一穿综循环内穿入该片综框的经纱数/每一穿综循环的经纱数

综框宽度=钢筘内幅+1~2(cm)

13.织物的回潮率

一、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学习YG(B)802N型烘箱的使用方法,根据织物经纬纱线的原料,得到混纺织物的回潮率,并且掌握烘箱法测定织物回潮率的方法。

织物回潮率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含量,以试样的湿重与干重的差对干重的百分率表示。

设G为纺织材料的湿重,G0为纺织材料的干重,W为纺织材料的回潮率,则:

W=(G-G0)∕G0×

100%

圆盘取样器取样后,测量织物湿重,烘箱温度为105℃,把织物放到烘箱中,当温度达到105℃时,记下时间,此后每隔15分钟读数一次,质量为M1、M2、M3、M4……Mn-1、Mn(n表示自然数1、2、3、4………)当(Mn-1-Mn)∕Mn-1≤0.05%时,方可停止读数。

此时,利用公式:

100%求出回潮率。

每隔15分钟读取织物重量(单位:

g)

湿重M

M1

M2

M3

M4

3.495

3.490

3.487

3.485

回潮率:

W=(M-M4)/M4×

100%=2.44%

14.织物吸水性的测定

通过实验了解毛细效应的基本概念和测试原理,掌握毛细效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YG(B)871毛细管效应测定仪

三、试样准备

织物裁成30cm×

2.5cm尺寸,经、纬试条各3根。

四、实验原理

垂直放置的纺织品,一端浸在液体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在规定时

间内,液体沿纺织品的缝隙上升或渗入,用量具测量液体上升的高度。

五、实验步骤

1、试验槽加蒸馏水,高度至标尺零位(标尺下降到最低处)。

2、调节温控器至27±

2℃,时间控制器至30min。

3、试样下端悬挂3g张力夹,张力夹上平面与标尺零位对齐,按经纬顺序悬挂于横梁上。

4、旋动横梁控制旋钮,使其下降至最低点,试样下端浸入液体中,计时器开始计时。

5、时间到,蜂鸣器响后旋动旋钮,使横梁恢复到最高位,逐根测量毛细高度并记录。

6、结果计算,分别求出经、纬向毛细高度平均值。

六、实验数据

经纱(cm)

15

15.3

15.1

纬纱(cm)

15.5

14.8

15.2

七、实验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相邻两块布不能接触,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上升的高度逐渐增加。

实验时间到后将试样升起,读取试样水分上升高度。

15.织物厚度的测定

测试织物厚度,掌握织物厚度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将织物直接放到织物厚度测试仪上测试读取数据

准备10快测试样品,分别测试10组数据,求出平均值

单位:

mm

厚度

0.685

0.678

0.672

0.643

0.690

0.658

0.670

0.633

0.652

0.662

16.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及伸长的测定

通过实验掌握织物拉伸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试验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子织物

强力机的操作使用方法。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定其承受的最大力即断

裂强力,以及产生的对应的长度增量即断裂伸长。

三、实验仪器、材料

YG(B)026E型电子织物强力机、6cm×

30cm经纬向试条,扯边纱至宽度5

cm,经向、纬向各5条。

1、准备试样

2、按规定要求,调整上下夹钳夹距、拉伸速度

3、夹装试样,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另一端夹在下夹钳中心位置,用力拧紧固夹钳

4、按下启动按钮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织物拉伸测试报表经向

测试方法:

织物拉伸

使用标准:

GB8687

试验日期:

2013年06月21日

操作人员:

蒋芳

温度:

20.00℃

湿度:

65%

预加张力:

2N

起拉力值:

50N

拉伸速度:

200mm/min

夹距:

200mm

量程:

5000N

批号:

标称宽度:

50mm

试样宽度:

钳距:

100mm

样品名称:

纺织工程专业实验

断裂强力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

断裂伸长率

断裂时间

断裂功

断脱强力

断脱伸长

断脱伸长率

断脱功

标称强度

初始模量

单位=>

N

N/mm

%

s

N.mm

(N.mm)

第1组

1622.64

32.45

73.22

36.61

22.01

57164.39

51.42

74.86

37.43

59356.79

430.79

1550.49

31.01

70.56

35.28

21.17

53707.29

56.32

73.09

36.54

57185.07

475.01

1591.56

31.83

71.1

35.55

21.37

53880.81

54.75

73.17

36.58

56705.69

413.1

1555.12

31.1

74.47

37.24

22.31

56286.67

54.93

78.02

39.01

58430.96

373.22

1563.35

31.27

71.73

35.87

21.51

53358.29

50.22

74.37

37.19

57060.20

37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