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docx
《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大学数字化校园
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二〇一九年四月
1.项目建设背景及需求分析
1.1.学校基本情况
1.2.信息化水平与现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备
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形成了百兆与千兆相结合的网络主干结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在标准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上可以满足下一阶段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的要求。
2、网络基础服务内容丰富
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网络服务和部门级应用,如EMAIL、WWW、DNS解析、地址映射、DHCP、邮件过滤服务、FTP服务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3、建成了多个网上应用系统
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建成各种独立的部门级应用系统,包括:
教务系统、图书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单体应用系统。
在为自己部门的工作提供便捷和数据积累的同时,也为校内的师生员工们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
但部分应用系统由于易用性、适用性等种种原因阻碍了用户的使用积极性,系统没有推广使用,或只推广使用了小部分功能。
1.3.信息化应用建设现状突出问题分析
(一)、各类应用系统基本完全独立,一个部门中的多套应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而且数据大量不一致
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下进行建设的,因此系统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落后的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
多个系统之间彼此独立也导致同一个用户,进入校园网不同应用系统,可能需要不同的身份标识和密码。
(二)、应用系统功能分散,来源多样,建设水平、数据质量层次不齐,在今后数据整合、管理整合、服务整合的应用集成过程将会遇到一定的障碍
应用功能围绕学校的各个业务单元来进行建设,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满足。
为教师、学生提供管理服务的各个流程、所提供的信息被业务单元切分,相互割裂,应用系统未能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技术规格使得应用集成整合的难度加大。
(三)、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但业务部门感受不到这种不均衡带来的压力;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健全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迫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要跟上需求,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实时地将招生、就业、教学培养、科学研究、后勤服务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全方位的服务于学校内部以及社会的需求,方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做出一些选择或获取有关信息。
但目前,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
(四)、应用系统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面临越建越乱的风险;
学校各应用的建设未经过统一规划,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五)、应用系统的功能基本以数据采集、查询统计为主,多部门、多对象的业务流程协同不足,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学校已有的应用系统仅仅局限于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事务性处理,满足了信息化的基本需要;跨部门的应用、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基于全局数据、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辅助决策的是最能够发挥信息化优势的地方,当前却未有系统支撑。
(六)、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局限在管理部门,广大师生对信息化的愿景与为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之间的差距较大,信息化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现有各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服务的对象主要局限于业务部门,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领导的决策分析服务、围绕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服务,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交流服务,信息化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
(七)、校务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没有很好汇总和沉淀,大量重要信息面临流失的风险。
学校信息数据在多个应用子系统里按照不同的标准存储,这样导致从应用系统获得的源数据不唯一也不权威,当部门间需要数据共享或者学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时,还需要对这些源数据进行繁琐的处理,包括截取数据字段以及按照本单位的数据标准对源数据进行转换才能得到可用的数据集,同时也导致学校缺乏一套标准的基础数据,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数据仓库,对学校决策进行支持。
2.整体建设思路规划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将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体制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减少风险。
2.1.数字化校园建设常见的误区和建设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计、校企合作模式、部门协调、投入产出评估、组织建设、运维保障等多个方面,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优化的过程。
如果没有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容易导致以下常见的建设误区:
重硬轻软、忽视规划、缺失均衡、目标游移
部门鸿沟、信息孤岛、手工翻版、一哄而上
忽视现状、盲目重建、求全求新、面子工程
2.2.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与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并经历一个酝酿、启动、发展的过程。
系统规划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的考虑,又要从全校各个部门以及其它校外机构的协调运作关系的横向关系上考虑;既要考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机房)、软件系统的建设、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等信息校园建设项目的分步实施,又要考虑这些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以学校各类应用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学生、教师为核心,面向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社区建设、校园生活等多层次的信息化应用,提供综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构建XXX大学信息化环境。
在建设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如下:
2.2.1.分步实施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各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2.2.2.协调发展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依赖,任何一个环节的建设都离不开其它环节。
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将根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应用系统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等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以确保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
2.2.3.完善基础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共享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协同门户平台等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这些平台建设完成后,符合一定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应用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与数字化校园的集成。
2.2.4.突出应用的原则
应用是数字化校园的灵魂,数字化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可选择能在短期内实现的应用系统和服务作为试点工程,组织力量重点突破,争取早日见效并带动全局。
2.2.5.实用发展的原则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做到够用、能用即可,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与此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和应用都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必须满足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和可转向。
2.3.国内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模式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是管理与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
在此过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而保证建设的数字化校园符合学校自身的发展要求。
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
1、单体业务系统的覆盖情况;
2、业务系统产生有效数据的积累以及信息标准的完善程度;
3、各系统中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情况。
根据这三面的建设情况,学校可以对照出信息化基础的建设情况是比较完善还是相对薄弱。
XXX大学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二期进行规划。
一期建设中将信息标准和三大平台建设作为主要的建设内容,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主要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建设运行,已存在能够支撑现有的业务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进行集成;二期建设则针对一期建设中不足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补充,使个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备,同时对校园协作环境进行扩充,建立起学校的各项协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二期建设则侧重于数据的上层应用,为学校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2.4.我校信息化建设思路
2.4.1.建设条件初步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应用系统建设基础薄弱,各业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对于学校来说解决应用系统不足的困难是首要的。
这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将主要的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优先建立起来,为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像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是建设考虑的重点。
2.4.2.总体建设目标
我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
即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实现我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建议尽快启动全校范围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具体而言,实现三个核心目标:
1、建立一套立足于应用建设长期发展的标准体系和应用框架;
2、建立一套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四大核心业务智能化服务模式;
3、建立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和保障体系。
2.4.3.总体建设框架
XXX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建设框架
(一)、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管网弱电系统、园区骨干汇聚接入及无线网络系统、服务器主机、存储、安全系统等基础硬件设备。
除此之外,由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等构成的数字校园应用系统的数据汇聚、运行支撑环境也属于基础设施的范畴。
(二)、基础服务平台
基础服务平台不单独提供独立的业务应用,而是作为高校应用层的支撑。
平台采用构件化、服务化的设计思想,面向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接口、组件模块与应用服务,实现应用的复用与集成。
基础服务平台包括身份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平台、共享资源平台、统一通讯平台、监控审计平台。
1、身份管理平台
管理数字化校园中教工、学生、校友等各类用户身份信息的基础平台,面对应用提供基于数字身份信息的基础平台,面对应用提供基于数字身份信息的4A标准服务,具有鲜明的高校用户管理特色。
2、公共数据平台
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实现应用间数据共享,建立全校唯一的、权威的全局数据库,面向校领导、部门领导、专业业务人员提供战术、战略层面的决策支持服务。
3、共享资源平台
集成校内各应用系统中所有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将散落在校内各处的论文、课件、期刊、文档、音频、视频等资源进行集成,基于数据内容与语义实现范围可控的资源共享,服务于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
4、统一通讯平台
满足数字校园中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的网络通讯需求,采用全校统一的消息推送服务集成各类通讯方式,建立标准的通讯服务接口供各应用系统调用,提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