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5179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安庆九中五校联盟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

B.

C.

D.

7.一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t秒末的速度为v,则t秒内质点的位移为(  )

A.S=vt+

at2B.S=vt﹣

at2C.S=vtD.S=

at2

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的(  )

A.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2B.位移大小之比为2:

1

C.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

2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9.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内的位移比前1s内的位移多0.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加速度为0.2m/s2

B.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C.小球第14s的初速度为2.8m/s

D.第15s内的平均速度为0.2m/s

10.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

a2等于2: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

v2等于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

x2等于2:

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

2

二、实验题(11题8分,12题8分总分16分)

11.一质点沿X轴从A点运动到B点,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则该质点的坐标变化量为      m,此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      m.

12.在一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一个斜面上滚下,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T(s)0.250.51.02.0…

S(cm)5.02080320…

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式是(  )

A.S=kTB.S=kT2C.S=kT3D.无法判断

13.一个小车M上装有一个滴墨水的容器,每分钟滴出120滴墨水.重物N通过滑轮用绳拉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小车经过处,在桌面上留下一系列墨滴,如图所示,测出ab=0.11m,bc=0.14m,cd=0.17m.求小车在b点、c点处的速度以及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分别是      m/s、      m/s、      m/s2.(保留两位小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其中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2015秋•安庆校级期中)一火车以2m/s的初速度,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5.(10分)(2015秋•安庆校级期中)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起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恰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

(1)两车最大距离是多少?

(2)在距出发点多远汽车追上自行车?

16.(12分)(2015秋•安庆校级期中)在离地面15m的高处,以1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不计阻力,(g=10m/s2),求: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17.(12分)(2014秋•青原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m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解答】解:

A、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不能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B错误;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考点】加速度;

速度.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A、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量很小,但是变化的时间更小,则加速度可能很大.故A正确.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某瞬间速度为零,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大,则加速度可能很大.故D正确.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

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

,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v=v0+at求出速度变为0所需的时间.

根据x=24t﹣1.5t2=

,得,v0=24m/s,a=﹣3m/s2.

由v=v0+at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和位移时间公式x=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位移之比.

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

=

s=4s,2s<4s,所以2s内汽车还未停止.

则x1=v0t+

=(20×

2﹣

)m=30m.

5s>4s,所以前5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

则x2=v0t+

4﹣

)m=40m.

所以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5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所以位移之比为3:

4.故C正确,A、B、D错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所以5s内的位移等于前4s内的位移.

【考点】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A、加速度正负表示方向,知,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故A正确,B错误.

C、由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未知,无法确定其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故C、D错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图线的斜率分析加速度如何变化,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A、速度图线平行于t轴,说明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速度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C正确.

D、速度逐渐增大,而且图线斜率不断增大,物体的加速度增大,说明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由图线形状直接读出物体速度的变化,抓住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

【分析】本题采取逆向思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ts内的位移

本题采取逆向思维,物体做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ts内质点的位移为:

s=vt﹣

at2.

B

【点评】本题也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联立求解,但是采取逆向思维解决比较简单

【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解加速度之比.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由几何知识求解位移大小之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求解平均速度之比.

A、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得: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A错误;

B、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有位移之比为x1:

x2=

.故B错误;

C、根据图象可知,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所以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

1,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有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1:

a2=

.故D正确.

D

【点评】本题只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就能正解作答:

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大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平均速度;

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求解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14s初、14s末、15s末的速度,根据

求解平均速度.

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

a=

,故A正确;

B、小球15s末的速度v15=at15=0.2×

15=3m/s,

则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

,故B正确;

C、小球第14s的初速度等于13s末的速度,则v13=at13=0.2×

13=2.6m/s,故C错误;

D、小球第14s末的速度v14=at14=0.2×

14=2.8m/s,则

第15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以及平均速度公式

的直接应用,知道小球第14s的初速度等于13s末的速度,难度适中.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根据平均速度推论得出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以及位移大小关系.

A、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加速的加速度大小

,减速的加速度大小

,可知a1:

a2=t2:

t1=1:

2,故A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均为

,即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故B正确,D错误.

C、根据

知,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时间之比为2:

1,则位移之比为2:

1,故C正确.

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1.一质点沿X轴从A点运动到B点,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则该质点的坐标变化量为 ﹣10 m,此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 ﹣10 m.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该质点的坐标变化量为:

﹣4﹣6=﹣10m

此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

故答案为:

﹣10;

﹣10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及联系: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规律s=kt2;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在误差范围内,s正比于T2即S=kT2

B.

【点评】结合数学知识正确分析所给数据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13.一个小车M上装有一个滴墨水的容器,每分钟滴出120滴墨水.重物N通过滑轮用绳拉动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小车经过处,在桌面上留下一系列墨滴,如图所示,测出ab=0.11m,bc=0.14m,cd=0.17m.求小车在b点、c点处的速度以及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分别是 0.25 m/s、 0.31 m/s、 0.12 m/s2.(保留两位小数)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

【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求出加速度.

每分钟滴出120滴墨水,则时间间隔为:

=0.5s

小车在b点的瞬时速度为:

vb=

=0.25m/s

c点处的速度为:

vc=

=0.31m/s

加速度为:

=0.12m/s2

0.25;

0.31;

0.12

【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也可以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3s末火车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前4s内的位移,通过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4s内的平均速度.

(1)根据v=v0+at得,v=2+0.5×

3m/s=3.5m/s.

(2)根据

得,x=

则平均速度

答:

(1)火车在第3s末的速度是3.5m/s.

(2)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专题】追及、相遇问题.

【分析】当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两车相距最远的时间,根据位移关系求出最大距离.

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根据位移公式求出距离十字路口的距离

(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有:

v0=at,

解得:

t=

最大距离为:

=25m.

(2)设经过t′时间汽车追上自行车,有:

距离十字路口的距离为:

x=v0t′=5×

20m=100m,

(1)最大距离为25m.

(2)距离十字路口的距离为1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

(1)由导出公式:

即可求出.

(2)对整个过程运用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即得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2)小球落地时速度的方向向下,所以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20m/s;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是3s.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小球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基础题.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棍下端到达窗口上沿的位移为h,根据位移公式列出h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式.木棍上端到达窗口下沿的位移为h+d+l,再列出其与所用时间的表达式,再联立求解h.

设木棍B端自由下落到窗口上沿所用的时间为t

h+d+l=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得

h=4.05m

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为4.05m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同样适用.本题关键是选择研究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