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771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6Word文件下载.docx

D.因果关系

A

所谓定量分析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处理和分析研究所得的量化材料,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数量特征、数量变化,从而确定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6题: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一般包括()。

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

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

C.题目、前言、方法、结果及讨论等部分

D.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及附录等部分

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第7题:

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A.预见性

B.精确性

C.客观性

D.系统性

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第8题:

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注意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相区别。

第9题:

课题的选择必须达到的三个标准是()

A.有新意、有利益、有吸引力

B.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

C.有价值、有特色、有创造力

D.有价值、有特色、有实用性

第10题:

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论证

B.课题审查

C.课题申报

D.课题选择

第11题: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

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

这是采用()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第12题:

《近二十年幼儿语言教育发展研究综述》,这篇文章属于()次文献。

A.一

B.二

C.三

D.四

第13题:

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题录

B.数据手册

C.书目

D.索引

第14题:

难于运用是()的主要缺陷。

A.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B.教育现象观察

C.非结构式观察

D.参与式观察

第15题:

根据观察情境,教育观察可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第16题:

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

第17题:

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

A.灵活性强

B.调查具有匿名性

C.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D.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第18题:

对同样的试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差悬殊,这表明测验的()

A.可信度低

B.效度不确定

C.难度低

D.区分度差

第19题:

数字不能比较大小的测量是()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第20题: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第21题:

下列不属于假设的特征的是()

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C.具有多样性

D.具有确定性

第22题:

实验结果从研究者创设的实验情境推广到其他教育情境中去的范围,这是实验的()

A.生态效度

B.总体效度

C.内在效度

D.信度

第23题:

下列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致力于解决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D.适应性和灵活性方面不强

第24题:

总地来说,数据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

A.假设检验

B.数据计算

C.数据集中

D.判断正误

第25题:

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认识、建议和设想应置于()部分的内容中。

A.前言

B.结论

C.讨论

D.附录

第26题:

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活动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形成()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结论、理论、思想及观念之间的区别,在四者中理论是意识形态表现的最高形式。

第27题:

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

B.分类

C.综合

D.分析

第28题:

文献查阅应当遵循的要求是()

A.准、全、高、快

B.广、全、深、精

C.准、精、简、多

D.多、快、好、全

第29题:

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

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所以需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第30题:

“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下的抽样属于()

A.整群随机取样法

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1题:

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的类型之一。

正确答案:

正确。

品德不良分为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两种类型。

过错行为是指学生经常会产生一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具有情绪性和不经常性的特点,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

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知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详细解答:

第32题:

学生品德不良是因为教师教育方法不得当。

错误。

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的客观因素和学生内部心理原因。

(1)家庭的不良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品行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①家庭结构不良,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父母不全、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父母两地分居等,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照顾。

②家庭教育功能不良,父母教育不当,缺乏管教子女的方法。

③父母品德修养差,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

(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①教育观念失误。

②教育方法不得当。

③教师素质不高。

④学校教育环境不佳(3)社会方面的原因:

①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③庸俗低级社会文化的影响。

(4)学生品德不良的内部心理原因:

①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矛盾、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内部心理结构动力的矛盾等。

②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③道德意志薄弱。

④反常的道德情感。

⑤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

⑥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第33题:

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就是从他律到自律。

我国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是:

①从他律到自律;

②从对效果的评价到对行为动机的评价;

③从对别人的评价到对自己的评价;

④从片面到全面;

⑤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进行评价。

简答题

第34题:

简述定性分析的几种理论。

定性分析的理论有:

分析的归纳、敏感的概念、实地理论。

(1)分析的归纳。

分析的归纳(analyticinduction)是搜集和分析资料的一个取向,以及发展和检验理论的一种方式。

(2)敏感的概念。

研究者在定性研究中发现的主题方法也是一种寻找“敏感的概念”的方法。

研究者需要仔细地检验现象的独特性和其与环境中其他现象关联性,以发现“敏感的概念”。

(3)实地理论。

实地理论(groundedtheory)的基本概念是从现场参与者的观点看他们的生活世界,分析归纳他们真实生活的主题和概念,以了解他们组织其生活世界的观念架构。

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理论。

考生应掌握这三种理论,并学会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应用。

第35题:

简述定性资料编码的类别。

编码就是对已有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

定性资料的编码方法有10种:

脉络编码,情境定义编码,研究对象所持的观点、研究对象对于人们和物体的思考方式的编码,过程编码,活动编码,事件编码,策略编码,关系编码,社会结构编码,方法编码。

本题考查的是编码的方法。

考生应对编码的10种方法有所掌握,以便分析定性分析的资料。

第36题:

简述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

在表述研究假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研究假设应该是可以验证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是可操作的,如若假设的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第二,研究假设应该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第三,研究假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以便导出很多结论。

第四,研究假设应该尽量简洁。

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

第五,研究假设可以直接解释某一问题或现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设。

第六,研究假设应该尽可能以量化的形式或便于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达,即研究假设要具有操作性、观察性和测量性。

第七,研究假设应该是与大多数的已知事实相符合和一致。

第37题: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分别是:

(1)偶然事件:

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变量的事件的发生。

(2)成熟程度:

时间在被试身上起的作用。

(3)测验:

注意一次测验对随后另一次测验的影响。

(4)测量手段:

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5)统计回归:

挑选被试的误差,比如用极端分数进行回归,将对今后的测验产生不利影响。

(6)在实验进展过程中被试的选择差异:

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组的不对等性。

(7)实验的偶然减员:

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产生不良影响。

(8)取样:

成熟程度交互作用,由于取样不一带来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

第38题: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行动研究是针对教育实际情境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因而它是用于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

此外,教育行动研究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并且教育行动研究具有评价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的特点。

缺点:

研究结果的适用性程度有限:

由于行动研究取样较小,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处理也较简单,研究中有关变量的控制程度不高,研究结果很难与科学的实验研究并重。

研究结果所关心的是特定问题的解决,缺乏代表性;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实践工作者强调研究的简便易行,而忽视了其计划性、系统性。

因此,研究结果是难以推广的。

研究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

行动研究强调实际工作者与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时间上如何配合,研究工作的任务如何安排等需要协调。

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往往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想法、做法去影响实际工作者,在研究中起主导作用,而实际工作者由于自身水平、学识相对较低,因此产生对理论研究人员的依赖,很难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第39题:

简述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1)因果分析所谓因果分析,是指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其实施的基础是辩证决定论的普遍联系观,即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偶然的,其产生、发展与变化都有其必然内在和外在原因。

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在定性分析中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

(2)归纳分析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大量材料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或推理形式。

归纳分析有两种类型:

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

(3)比较分析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其关系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具体来说,比较分析主要有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等几种形式。

运用比较法应注意:

①对象必须是可比的,即要比较的对象之间或要比较的材料之间有某些共性,无共性或无相关性的事物不能进行比较;

②衡量比较对象的标准必须一致;

③要有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作指导。

(4)系统分析系统方法是系统地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的整体联系的一般科学方法论,是把系统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统筹,以求得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的方法论。

进行系统分析,要注意从对象(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展过程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因此包括层次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要素分析和历史分析等。

同时还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有序性。

分析论述题必答题

第40题:

举例说明四种测量调查的数据类型及其特点。

(1)定名测量。

又称类别测量或定类测量,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

这些名称或符号,即定类变量。

(2)定序测量。

①亦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的序列。

②相应的变量就是定序变量。

如对文化程度的测量,即为定序测量。

③统计时相应的数字能够表示大小,但不能进行运算。

(3)定距测量。

①亦称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能够确定不同事物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②相应的变量称定距变量,如智商、出生年份、温度等。

③它没有绝对零点,数字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4)比率测量。

①又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

它与定距测量的唯一不同就是具有绝对零点。

统计数字既可进行加减运算,还能够进行乘除运算。

②相应的变鼍称比率变量,如收入、年龄、出生率等。

③尽可能对教育现象进行高层次测量,因为高层次测量包含的信息更多,而且高层次测量的结果容易转化为低层次的测量结果,反之则不行。

第41题: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因果关系的探讨。

与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相关研究相区别,实验研究可以系统地变化条件,观察因这些条件变化所引起的事物的相应变化,从而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各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历史研究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

调查研究以收集、分析存在的客观事实或材料为直接认识任务,是对现状的认识把握,只表明“是什么”“怎么样”;

相关研究说明事物发生、发展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表明两个事物之间有联系”。

它们都不能直接对原因和结果作出确定的判断,只有实验研究,才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说明“为什么”,推论因果关系的逻辑性。

理论研究也推论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但与实验研究不同,理论研究是在一定实际材料基础上,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抽象和概括,得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

这是一种纯思辨的理性研究方法。

而实验研究则是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是把抽象的理论思维活动再现于感性的具体之中,通过实验,进一步论证思辨的结论,使它具有说服力。

正是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和验证,才能使我们对复杂的教育现象有所认识。

(2)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处理)。

教育实验是为了变革现实、探索和创新,是要索取,不是消极等待研究现象的自然发生。

因此,必须主动操作自变量的变化,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实验。

自变量。

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操作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人为地去干预、控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研究对象某一方而的条件,从而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

一般来讲,对自变量的操作方式有三种:

A对非A,一点A对许多A,A对B。

但无论哪一种,在一个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至少操作一个变量,控制其他的无关变量,观察在一个或更多的变量上的效果。

(3)合理控制无关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教育实验中,为了探索因果关系,证实确实是自变量X导致因变量Y的变化,就必须排除其他无关冈素的影响,使实验的其他条件保持恒定。

只有控制外来的无关变量,保证各方面变量平等,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如果没有控制,就无法显现假设中提出的因果关系,实验也不可能有效度。

“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

二是研究对于实验所操作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

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的设计控制无关变量。

第42题:

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消除。

控制无关变量的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无关变量介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斥在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

例如,研究智力(IQ)对短时记忆(STM)的关系,研究者意识到:

短时记忆除了受到被试的智力影响外,也可能受到被试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环境因素如噪声的影响,为了消除噪声这一无关变量的影响,研究者对被试短时记忆的测量放在隔音室进行。

(2)恒定。

有些无法排除的无关变最,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即所有的被试都接受相同的无关变量,把变量变为常量。

如要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优劣,当研究者意识到教师的性别、年龄、相貌、语言风格、业务水平等无关变量会对教学方法的效果带来影响时,可以让同一位老师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这样教师的性别、年龄、相貌、语言风格、业务水平等无关变量对这两个班来说保持恒定。

(3)均衡。

当无关变量无法消除,也不能保持恒定时,研究者可以采取均衡的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

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

也就是说,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条件上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

采用设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方法是控制无关变量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控制很多无关变量,而且简单、方便。

(4)抵消。

有些实验研究,被试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接受重复测量,由于重复测量,练习、迁移、干扰、疲劳、热身等作用会影响因变量的测量效果,研究者可以采用抵消的方式来控制这类无关变量。

例如,在一项关于比较A、B两种训练方法效果哪个更好的实验研究中,A、B两种训练方法无论哪个先做,都会对后做的效果产生影响。

(5)随机。

随机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随机化控制是研究者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

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

通过随机化可以控制大量的无关变量,通过随机化可以把研究中的很多差异平均地分配到每个个体身上去,从而创造均等。

只要在研究中采用随机化程序,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无关变量,无论无关变量会产牛什么样的作用,它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影响都可以假定为是相等的。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研究者应该首先考虑采用随机化控制,尤其是在无法确定有哪些无关变量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或不能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控制无关变量时。

(6)盲法。

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在实验中,如果被试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或正在接受某种实验处理,称之为单盲。

例如,给儿童吃治疗多动症的药,看效果如何。

为了在班级里进行观察比较,有些儿童吃药(实验组),有些儿童服安慰剂(控制组),只有老师知道谁吃药,谁服安慰剂。

这种疗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情景同一化,可以避免被试可能产生的霍桑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