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485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Word文件下载.docx

12.24——12.28

总复习

19

1.1——1.4

期末总复习

主管领导签阅

(一)学期(四)年级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

本学期: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认识亿以内的数,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会用量角器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

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进行估计。

认识并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5.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体会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了解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重难

教学重点:

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教学计划

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

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1.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与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以直观评价为主,综合评价为辅。

 

第1单元

课题

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

重难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人民币图片若干

教学思路

设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感知并体验生活中较大的数,对较大的数的计数单位已有所了解,通过“拨一拨”的练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助于对较大数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与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你们知道买一辆汽车需要多钱?

一座别墅需要多钱吗?

在三年纪我们已经学过了万以内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学习比万还大的数。

你们想学吗?

二、探究新知

1.小青的妈妈是银行的收银员,她正在清点储户储存的人民币。

小青妈妈把100张100元扎成一叠,一叠是多少钱?

小青妈妈一共收了9叠人民币,共多少钱?

再加一张10000是多少?

教师强调:

10个10000是100000,读记作“十万”

2.用计数器演示90000+10000=100000

3.教学生读数

三、巩固新知

一辆汽车卖100000,2辆卖多少钱?

3辆呢?

4辆呢?

……10辆呢?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单位的进位是10。

出示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使学生更加明白所学的知识。

四、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回答

有的说8000,有的50000,回答各不同。

答:

在三年纪我们已经学过了万以内的数。

教师演示,学生边观察,边数数。

抢答:

10000元。

因为一叠是一万元,九叠就是九万元(90000元)。

学生抢答:

100000元。

指名学在计数器上上拨

90000+10000=100000

学生练习读数十“十万”

学生回答:

200000 300000,400000…… 

1000000

学生跟着读

学生齐读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数一数2

第2课时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实际操作

计数器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个10000是多少,10个100000是多少,10个1000000是多少,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

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一千万有()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学生认真回忆积极回答

100000

10000000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学生闭目思考

学生上台操作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学生派代表上台演示

其他学生在下面一同跟着数

学生数:

一千万,两千万,……九千万,一亿

学生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按要求数

人口普查1

第3课时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让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各媒体收集较大的数。

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大数的意义并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但是有部分学生对大数中零的读法可能较多,这方面应多加练习。

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

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出示数位顺序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在读数是我们按照四位一级,用分级线把它分开,然后再读,比较容易和准确。

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

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

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

三、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你是怎样比较的?

四、巩固新知:

出示挂图,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

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

加拿大;

三千零七十五万

沙特阿拉伯:

两千一百六十六万

英国:

五千八百八十三万

巴西:

一亿六千九百八十万

指名读数师生评

1.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

2.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3.指名读数

它们是四位数是一级。

在读数时我们按照四位一级,用分级线把它分开,然后再读,比较容易读准确

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

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

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指名学生上黑板先分级再读数

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

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学生自我评价。

指名回答

位数多的数比较大,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

第4课时

2.会正确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

本节课,我主要借用课本鲜活的图片和切实的数据,让学生产生兴趣,自己去读,自己体会,总结较大数的读法,教师仅归纳评价。

1.谁能正确读出下列各数

12000300  4454878125  78000000

2.那么你们能写出这些数吗?

1.谁能说出这些数怎么写?

教师评价:

你们说的都正确。

2.出示数位顺序表及数字。

要求学生按照表的顺序从高向低位一级一级向下写。

检验写的对不对。

用分级线分开读。

看读法与原题是否一样。

三、小结

写亿以内的数:

从高位向低位一级一级往下写,写到哪一位一个数也没有就用零来补充。

四、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四十四万平方米。

火箭每分钟至少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

地球和月亮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三峡水力发电站每年可发电八百四十六亿八千万千瓦时。

五、同桌互相评价。

指名学生读数师生评价

指名板书,

有的说,怎样读就怎样写,有的说从高位向低位写。

指名学生板书

1235830000  13820000

6780000  440000

10010000

学生小结;

学生代表上台写

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学生先读数,再写数。

国土面积1

第5课时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表示大位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会把数改写成为用万、亿做单位的方法,

收集一组以万、亿改写的数据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探索。

1.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数据。

2.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询问学生对国土的了解情况,并逐步引出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一读。

如果要记录方便,应怎样进行改写?

让学生试改写。

让学生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观察这些数,总结改写方法。

三、小结:

1.将数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只要求把万级后面的尾数省略掉,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2.把数怎么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数?

10000000000=100亿

3.让学生总结把数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方法

1.把下列的各数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20500000  8000000  120000

2.把下面个各数改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600000000 900000000 10200000000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他们会发现特点,并且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活他们的思维。

从而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不同。

数学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确,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规律,在讨论,总结规。

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

数学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确,让学生先观察,发现规律,在讨论,总结规律。

四、自我评价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数。

北京城市人口:

13820000人=1382万人

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约9600000K㎡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

1660000K㎡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1220000K㎡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0000K㎡

江苏省土地面积100000K㎡

改写后的数字好写好记。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祖国西部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小组讨论;

要记录方便,应怎样进行改写。

九百六十万  一百六十六万

一百二十二万  四十五万  十万

指名学生上黑板改写:

960万;

166万;

122万;

45万;

10万

学生各自谈自己的方法。

教师给以肯定或指正。

学生总结把数改写成亿做单位的方法。

大部分学生总结的都正确。

指名学生上台写,其他在本子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国土面积2

第6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会数据改写的方法。

熟练的掌握改写的方法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会数据改写的方法并体会到了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借用学生感兴趣的中国地图,教师做适当讲解。

1.请大家很快读出下面的数。

9600000000 

1230000100 

145612014450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

九亿三千八百万  

一亿四千六百五十五万四千  

十一万九千七百六十一

3.请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已亿或者以万做单位的数。

556552000  

790000000000

1.你们知道我国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吗?

请大家说说自己知道的地方。

在西部,有着丰富的资源,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区域。

那么大家又知道西部有什么资源吗?

教师出示数据:

耕地:

125930000(全国)47080000(西部)

林地:

230720000(全国)121000000(西部)

牧草地:

263520000(全国)258000000(西部)

其他农用地:

25650000(全国)10590000(西部)

2.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指名学生读数

请你写出下列数据。

九亿三千八百万

一亿四千六百五十五万四

指名代表表演,其他在本子上写,写完后师生共同纠正

指名表演,师生共同纠正。

学生热情很高。

踊跃发言。

学生回答;

让学生读一读

森林面积

第7课时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在电视、报刊等收集一些数据

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了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讨论数据收集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

老师有选择的把某些数据写在黑板上,并追问:

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

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

收集同样的数据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认识近似数据

请大家注意图中P10的信息“2002年我国造林面积约747万公顷。

“这里为什么要用“约是多少”来表示呢?

为什么“12个月”不加“约”呢?

请大家把上述数据分类

为什么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指近似数)?

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

现在谁能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中有那些是近似数?

学生积极回答,12个月,

约960万平方公里,50斤

一年有12个月

我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一大袋面粉约50斤

通过了解和调查得到的

因为不是准确数据

是准确数据

约960万、约50斤是一类;

12个月是一类

约960万、约50斤都是大概的数据

学生讨论,再派代表上台口述,师生共同评价

练习一

第8课时

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

计设

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复习,学生对较大的数的读写、用万和亿做单位改写较大的数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上应多加练习。

看谁回答的又对又快

出示P13的1学一学

出示2,

二、实践活动,

按照P12的3要求,让学生两人一组你读我写,并相互交换角色进行比赛,看谁的学习更扎实。

比较4中数据

三、练一练

按照5的要求,让学生按要求组合老师念的数据

让学生独立完成6题,

9()846≈10万

64()825≈64万

3()4990000≈4亿

学生回答,十七万是六位数

最高位是十万位,表示十个一万

指名读数,并写出

指名读数,并改写数据,然后再鼓励学生说一说不同位数上的数字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水星离太阳最近

冥王星离太阳最远

水星与太阳有5805万千米,第一个5表示5个一千万,第二个5表示5个一万。

学生积极参与

最后选出四组进行决赛,其他学生裁判

学生用卡片各自组合出听到的数据,教师抽查。

指名代表表演,并说出道理。

第2单元

线的认识

第9课时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计设思路

本节课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问学生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线有几种,都是些什么线?

1.出示课本P15的图片,看一看

让学生辨认从实际中抽象出的直线、线段与射线。

2.认一认

出示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3种图形的特征。

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说一说

出示P15的①②③图形,辨认直线、射线和线段

那么怎样读这些线呢?

请同学试读

教师强调,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而直线与线段的读法有两种

强调:

射线必须从端点O读起

线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

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图①、②、③

是直线、线段、射线

指名学生读

图①读作直线AB

或BA,或直线L;

图②读作线段CD或DC;

图③读作射线OF

平移与平行1

第10课时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两支铅笔,一张方格纸。

本节课学生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并

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应多加练习。

一、移一移

1.用两支铅笔在方格纸上平平移。

平移后的两支铅笔是什么关系

2.用火柴棒或小棒,放在下面图形中的一条线段上平移,然后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3.出示P17的2

让学生认真观察特别是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关系,谁能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小结:

在同一平面内永

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

二、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然后打开看看那些折痕是平行的。

三、说一说

生活中有很多的平行线,想一想下面那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交流。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那些是平行线吗?

再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平行线,并分组派代表回答。

四、回家后,观察家中有没有平行线,看谁找到的最多。

学生按要求操作

1.用两支铅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