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837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经理复习题西农Word文档格式.docx

实现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1.世界各国实现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1)大力开展人工造林;

--外延方式

(2)集约经营现有森林;

--内涵方式(3)发展木材综合利用。

--开源节流

2.我国实现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实现森林资源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1)认真贯彻以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把营林工作作为林业建设最基本的工作;

(2)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资源;

(3)营造速生用材林,缩短成材培育周期;

(4)经营管理好现有森林,逐步向集约经营过渡;

(5)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建立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6)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和木材综合利用率。

大力发展林区多种经营

1.发展多种经营是发挥林区多种资源优势的迫切需要:

林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了有主产品木材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有大量的可开垦荒地,可利用的草原、水资源、矿产资源、风景资源等。

就要大力发展林区的多种经营。

2.发展多种经营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由于过去林业生产采取单一经营,单纯取材的经营方式,造成林区经济畸形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治危兴林,就必需合理调整林区产业和产品结构,全面经营森林。

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一、从思想类型上看

无论是森林永续利用还是森林可持续经营,都是人类如何经营管理森林的一种思想或理论;

区别仅仅是提出的历史年代不同。

二、从追求目标上看

二者都是为了探索如何经营森林才能使森林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服务,总目标是一致的。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永续利用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当时日益短缺,供不应求的木材,缺乏与区域社会整体相协调。

森林可持续经营则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总战略结合林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森林经营的战略,并实现各种战略目标。

三、从内容和判定标准上看

从内容上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中很少提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等内容;

而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则涉及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从判定标准上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没有提出较全面的判定标准,而后者提出了详细的判定标准。

总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是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森林经营利用中,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继承了“永续利用”的精华---连续或不间断,发展了森林与人类需要和谐共处的思想。

成为人与自然和人类经营管理森林历史上一种新的思想和发展观。

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

要实现森林永续利用,必须满足2个大的方面的条件,即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内部条件

主要指森林资源条件:

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

(1)林地条件:

一定数量的林地是实现永续利用的最基本条件,它关系到森林经营的规模、生产成本、森林结构与优化、设备和人力资源配置、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等方面。

林地数量还包括林地上生长的林木,要求具有各种用途、各种年龄的森林,且具有一定的比重,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

在我国,提倡“以场定居,以场轮伐”。

林地质量主要包括:

土壤、地形地势、水文气候等方面,是林地生产能力的基本条件。

(2)林木条件:

主要指的是林木的结构、生长状况等,其中主要包括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生长量等。

①年龄结构:

要求在经营单位内要有各种年龄的林木,且面积基本相等;

②蓄积结构:

在林业局(场)尺度上,要求各龄组的林分比例适宜,大、中、小径级林木组成合理的蓄积结构。

在林分尺度上:

应该注意:

单独的同龄林分是不能做到永续利用的;

典型的异龄林林分理论上可以作到永续利用,但从生产规模和效率的角度看,并不可行。

实践中,常常将若干个森林类型基本相同的异龄林林分组织在一起,作为永续利用的经营单位。

③生长量条件:

要求每年的收获量(消耗量)小于或等于林木的蓄积生长量,就可做到永续利用(木材生产)。

当经营规模较小时,这一条件只适用年龄结构合理的情况,否则会存在如下问题:

--可能采伐未成熟林木(森林法规定不能采伐未成熟林木);

--可能导致枯损量增加(当成、过熟林占优势时)。

2外部条件

主要指经济、社会、政策法规、文化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条件。

(1)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利于集约经营;

②有利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③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森林多效益的需求。

(2)政策法规:

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对促进永续利用十分重要。

①可规范人的行为,科学经营森林;

②明确森林的地位和作用;

③明确森林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等,有利于明确经营者的责、权利,提高经营水平。

(3)社会、文化:

主要包括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水平、林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水平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等。

(4)经营水平:

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关键因素,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则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甚至能将已经实现永续利用的森林变为不能永续利用的森林。

第二章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和林地,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在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以促进林业乃至社会经资的持续发展与环境改善”。

因此,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既可提供物质产品,也能提供非物质产品。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效益:

1、生态效益: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资源库;

最大的生物量生产地;

主要碳储存库(维护大气平衡)。

2、经济效益:

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

经济林产品;

旅游。

3、社会、文化效益:

就业;

能源;

文化发展。

龄组可以看成是龄级的整化形式。

我国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统计中划分了五个龄组: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

龄组的划分:

首先确定森林成熟龄所在的龄级。

通常,把森林成熟龄所在龄级和高一个龄级的林分称为成熟林。

更高的龄级,无论有多少个都属于过熟林。

比成熟林低的一个龄级称近熟林。

近熟林以下,龄级数如为偶数时,中龄林和幼龄林各占一半;

如果龄级数为奇数,则幼龄林的龄级数较中龄林的多一个(简答)。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论述题)

1资源类型多

(1)树种和树种组多:

有木本植物8000余种(世界2万种);

竹类300多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森林类型多:

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与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等多种森林类型。

(3)珍贵经济林木多:

如银杏、红豆杉、杜仲、红木、茶叶等。

2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中国7.8m30.11公顷世界平均71.8m30.85公顷

3分布不均

表现在:

东北、西南、东南多;

华北、中原和西北少;

同时,森林分布与人口、经济发展关系不平衡!

4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

(1)林龄结构不合理:

幼中林多(2/3以上),成过熟林少。

(2)林种结构不合理:

5林地生产力低

主要表现在:

(1)每公顷蓄积生长量低:

仅有3.85立方米,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在6立方米以上。

(2)林地利用率低:

林地面积30378万公顷。

其中,有林地18138万公顷,林地利用率为:

59.70%。

而德国、美国、芬兰等都在90%以上。

6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人工林面积6169万公顷。

其中乔木林4000万公顷,占64.84o/o;

经济林1949万公顷,占31.59o/o;

竹林220万公顷,占3.57o/o。

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

尽管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但每公顷蓄积量只有49.01立方米,比天然林的98.64少了整整一倍!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

1意义:

这种场所是一个活动的自然博物馆,也是自然资源库。

它为观察研究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发展稀有和珍贵的生物资源以及濒危物种,引种驯化和繁殖有价值的生物种类,进行生态系统与工农业生产有关的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开展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教学和参观游览等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森林区划

林业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林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地制宜是指导林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技术条件等,在不同地区之间千差万别,这些差异,不仅在全国,而且在一省、一县之内也明显存在,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其共同性。

这些差异性与共同性是有地理分布规律的。

研究林业生产条件的地域分区划片,制定各级林业区划,对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科学指导林业生产,加速实现林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区划系统目前,在我国林区中,森林经营区划系统如下:

1.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

2.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分场(营林区或作业区)——林班——小班。

3.集体林区的区划系统县——乡—村——林班——小班。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的关系

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的单位。

它是林业局(场)内部的区划,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便于组织各种经营单位,长期进行森林经营利用活动,提高森林经营利用水平。

而林业区划为部门经济区划,是综合农业区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特点,对林业进行地理分区,确定总体和分区的林业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重点以及林业方针和关键性措施。

其目的是为调整林业生产布局、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推广先进技术、实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这是对林业建设进行分片定性和定向指导的基础工作。

由此可见: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不同。

林业区划侧重分析研究林业生产地域性的条件和规律,综合论证不同地区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是从客观来研究安排林业生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

森林区划则是在林业区划的原则指导下具体地在基层地域上的落实。

林班的区划方法有3种

1.人工区划法

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长方形进行的人工区划。

林班的形状呈规整的图形,林班线需用人工伐开,呈直线或折线状。

优点:

设计简单,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林班线的走向容易辨别,在平原及丘陵地区有利于调查统计和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并可作为防火线及道路使用。

缺点是在起伏较大的林区,如果用人工区划,会大大增加伐开林班线的工作量,而林班线起不到对经营管理有利的作用。

此法适用于平坦地区及丘陵地带的林区及部分人工林区。

2自然区划法

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林班,多为两山夹一沟,如面积过大时,可以一个坡面作一个林班。

林区中永久性的道路。

优点:

可不伐开林班线,节省工作量,在山区,便于经营活动。

缺点:

林班面积大小不一,走向不同,不利于调查统计及识别方向。

适用条件:

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3.综合区划法

此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

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

克服了人工区划和自然区划方法的不足,林班面积大小亦不一致,但能避免过大过小。

在组织实施上,技术要求比人工区划法复杂些,现地区划时仍不时出现林班线不易正确落实的情况。

适用范围:

它是我国在山区区划林班的主要方法。

实践中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森林风景资源是指风景林区内具有旅游观赏的各种天然景观、人工设施(填空)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总称。

在调查、区划与规划工作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简答):

(1)划清并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林区风景区的关系;

(2)划清并处理好林业单位与名胜古迹所有者等经营权属关系;

(3)当风景区内的景物包括不同权属时,划清并处理好在开放旅游时,国家、集体、个人以及不同单位经营时的责、权、利关系。

经营小班的区划条件

(1)经营目的、经营利用方式相同,作业条件基本一致;

(2)土壤和肥力等级基本一致;

(3)同一立地类型或林型、坡向、坡度、坡位基本相似;

(4)小班最小面积在0.5hm2以上。

经营类型——在林种区内,根据小班特点,进行归类组织,采取相同的经营利用措施,所组织起来的单位,称为森林经营类型或叫作业级。

2、经营类型的组织,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树种的不同林分或有林地小班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是树种不同。

(2)立地质量的不同

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不同,表现在地位级、地位指数(级)不同时,小班(林分)的自然生产力则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优势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差别显著、且各占一定的面积比例时,根据经营要求及经营条件,可以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

(3)森林起源的不同优势树种相同而林分起源不相同,则林木的寿命、生产率、材种、出材量以及防护效能均不同,可分别组织经营类型。

(4)经营目的不同根据经营目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

林班虽然是林场内固定的经营单位,但林班的面积仍较大,其中的土地状况及林分特征仍有较大的区别,为了便于调查规划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经营利用措施,就必须根据经营要求和林学特征,在林班内划出不同的地段(林地或非林地等),这样的地段(林地)称为小班。

划分出的小班,具有基本相同的林学特征,因此,其经营目的和经营措施是相同的。

小班是林场内最基本的经营单位,也是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资源管理最基本的单位。

划分小班的原则是每个小班内部的自然特征基本相同并与相邻小班又有明显的差别。

这些差别表现在调查因子上。

也就是说,调查因子的显著差别是区划小班的依据。

划分小班的条件如下:

1.权属:

凡土地权属不同(国有,集体),均应划分为不同小班。

2.土地类别:

林地、荒地、农地、难利用地、其他土地等。

其中,要注意疏林地是指:

有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为0.1-0.19的林地。

针阔混交林是指:

针叶树或阔叶树蓄积均占65%以下的森林。

3.林种:

林种是根据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种类。

我国《森林法》规定分为5种,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多选)。

各林种下还可细分。

1996年林业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规定,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填空)两大类,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填空),商品林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填空)。

4.林分起源

根据林分生成方式,分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三类。

天然林可分天然下种和萌生形成的森林;

人工林可分人工播种、植苗和扦插造林形成的森林;

飞播林可分飞机播种和人工撤播形成的森林。

5.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

按林分之间的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相差2成(25%)者,可划分不同小班。

如为纯林,则优势树种应占7成(65%)以上。

个别珍贵树种,如东北的红松林,如占4成(35%)就可划出小班。

调查优势树种时,如树种很多,分不清优势树种时,可将几个树种合并为树种组记载。

南方优势树种较多,必要时可按树种组划分小班。

6.龄级(组)7.郁闭度(或疏密度)8.立地类型(或林型)

9.地位指数级(或地位级):

相差一级,可划分小班。

10.坡度级(选择):

坡度级分6级,相差一级时划分出小班。

I级为0~5℃(平);

II级为6~15℃(缓);

III级为16~25℃(斜);

IV级为26~35℃(陡);

V级为36~45℃(急);

VI级为46℃以上(险)。

11.出材率等级

在用材林中的近、成、过熟林,如出材率等级相差1级,可划出小班。

小班面积的大小:

应根据各地森林状况和经营水平而定,平均小班面积一般为3~20公顷(单选)。

最小小班面积以能在基本图上反映出来为准。

生态公益林小班面积可适当放宽,但一般不应大于35公顷。

区划小班的方法(多选):

可分为3种,即用航空相片或卫星相片判读勾绘、用地形图现地勾绘和用罗盘仪实测。

风景:

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经人工开发而成为人们游憩环境的四维空间(填空)。

四维空间是三维(长、宽、高)加时间。

古迹就说明了时间的价值,同样的游憩环境,往往由于某些古迹的存在而身价百倍。

林区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要素(景素)评定即单项景物的可览度评价,根据景物吸引游人的程度可分为三等。

1.景象绝妙、举世罕见者为第一等,即上上景;

(填空)

2.景象美妙、比较少见者为第二等,即上景;

3.景象美丽者为第三等,即中景。

在城镇、工矿附近,第三等即中景可降低标准。

林种区的划分

1、概念:

林业局、林场内的森林资源,由于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同,经营方向亦不相同,这反映在不同的林种上。

因此,有必要根据各林种所占的地区范围,划出不同的经营单位,这种经营单位称为林种区。

2、特点:

林种区就是在林业局或林场的范围内,在地域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的一些林地与非林地的经营单位。

林种区的界线一般以林班线作为境界线,这样便于经营管理。

第四章森林资源调查

一般10年进行一次,称为一个经理期。

森林资源调查目的意义

1.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和环境发展计划、方针、政策等提供依据;

2.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制定经营计划提供依据;

3.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和计划执行情况。

森林经理调查目的(可能考)

(1)为调查区域制定和修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2)检查、分析、评价森林经营管理的效果;

(3)为制定、检查、评价林业政策、方针、法规等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为其修订提供依据;

(4)为调查地区和国家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森林经理调查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社会经济条件对组织林业生产有决定性的影响,林业发展必须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林业提出的要求。

林区附近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运输线路的种类和密度(特别是林道网密度)、居民点人口、劳动力多少,都给林业生产提供经济上的前提,一个地区林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水平,故必须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状和发展远景以及为林业提供的发展条件。

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概念:

是指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

调查方法:

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抽样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设立在调查区域内的固定样地,有必要可增设临时样地。

调查周期:

10年或5年调查一次,我国为5年一次。

目的和任务:

及时准确的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消长动态,进行综合评价。

一类调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消长动态,制订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等的重要依据。

一类调查的工作内容主要有5项:

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细则;

设置样地及进行调查;

建立和更新资源数据库;

对资源进行统计,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供各省及全国的资源清查成果,当年调查,当期完成。

基本图是计算林地面积、编绘其他专用图的基础图面资料。

基本图实际上是调查地区的区划图,以地形图为底图绘制而成,图上能反应边界、道路、居民点、河流、山脉、林班界、林场界、林班与小班的边界、编号等信息。

基本图是黑白图。

基本图以林场(或乡)为单位绘制,也可以营林区为单位绘制。

比例尺一般为1:

10000,1:

25000,具体比例尺大小,视森林经理等级而定。

确定实测小班数量n=t2C2/E2·

(1-r2)式中:

n—为实测小班数;

t—为可靠性指标,当可靠性为95%时,t=1.96C——为蓄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