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讲义五从被动到主动融入世界国际背景下的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Word文档格式.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讲义五从被动到主动融入世界国际背景下的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历史复习讲义五从被动到主动融入世界国际背景下的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尘封已久的国门打开,有利于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以及人们的近代思想意识的产生。
如以救国救民为主题的向西方学习浪潮,经历了从科技、制度、思想三个层面的学习过程。
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来解放全中国,取得民族独立。
d.对民主革命:
①社会性质: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在政治上表现为外国侵略者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主权部分丧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国的政府;
在经济上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丧失独立地位,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半封建”性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壮大。
表现为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继续维持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以封建地主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生产关系继续存在。
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传入并有所发展。
)
②矛盾: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③任务:
反帝反封建
④性质:
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4)抗争:
自发的三元里抗英活动
a.原因:
b.意义:
c.性质
(5)失败教训:
a.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指挥失当。
b.根本:
制度的差距、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落后是否一定要挨打?
2、甲午中日战争——东亚格局奠定、中国沉沦深渊、民族各阶层开始觉醒之战
(1)背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里如火如荼进行,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相继完成的工业革命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对外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倾销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日本自1860年开始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改革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开始将对外殖民活动的目标对准邻国中国和朝鲜,并制定了相应的对外侵略方针——大陆政策。
(经济、原料、政治、天皇制)d.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太平天平等农民运动的打击下的大清帝国,虽然有洋务运动等自救运动,但已苟延残喘,统治腐朽。
e.朝鲜的乐学党起义,为日本出兵朝鲜挑起战争提供了时机。
(2)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等
(3)结果:
《马关条约》——内容、危害
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向列强“政治大借款”,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特征(资本输出)
(4)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主权进一步丧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清政府在此役后放宽民间办厂限制,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其他原因)。
西方国家由此看清清政府的腐朽本质,由此掀起瓜分狂潮。
d.抗争方式:
各阶层以不同方式展开救亡图存的竞争,促进民族觉悟的提高。
①农民阶级:
义和团的扶清灭洋。
②维新派的维新变法。
(5)抗争:
a.黄海等战役体现的民族精神。
b.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日本
②领导:
黑旗军、徐骧、丘逢甲等
③时间:
1895年5月——1895年10月
④结果:
抗争失败,台湾全部沦陷,但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
⑤意义:
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人的朝廷”正式形成,清政府真正屈服。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始为侵略利益展开既竞争又勾结的殖民扩张活动。
b.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加深时将斗争矛头由清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威胁在华利益。
(2)经过:
《辛丑条约》签订及其危害(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②“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④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⑤《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⑥《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4)中国人的抗争:
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抗争活动
→意义:
a.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让其认识到瓜分中国政府的不可行性,从而改变侵略政策。
b.在斗争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不怕牺牲的民族气概。
c.盲目排放,不利中外有益、健康、正常的经济文化交往。
(二)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
1、背景:
(1)29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日本,对其打击甚重。
(2)军国主义传统和在凡一华体系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日本法西斯势力得到发展。
(3)中国国内战争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4)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面前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发展(经济、思想、政治,为全民抗战奠定基础。
2、
(1)日本局部侵华:
九一八事变(1931年)、伪满洲国建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
(2)抗日救亡运动
①中共领导:
a.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设想:
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提出的方针。
b.抗日联军c.一二九学生运动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②国民党将自发行动:
a.一二九十九路军抗战b.山海关抗战c.长城抗战d.察哈尔抗日同盟军e.西安事变f.义勇军抗日
③群众运动抗日——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觉醒
④特点:
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各阶层、各阶级俱加入其中
3、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1)政治:
残酷的殖民统治,清乡运动,扶植傀儡政权
(2)经济:
掠夺资源,劳动力,财富
(3)思想文教:
奴化教育
(4)暴行:
屠杀、细菌武器、实验
4、全民族抗战
(1)分期与主要战役:
a.初期(防御阶段):
1937年7月—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的沦陷
b.中期(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1945年8月
c.后期(反政阶段):
1945年8月
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中共的百团大战:
背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
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
概况: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目的:
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
评价: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2)抗日统战建立及作用
建立:
①1935年中共瓦窖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至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
④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作用:
中流砥柱,根本保证
(3)战场与抗战路线
a.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路线
b.正面——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①淞沪会战: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组织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区别:
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5、胜利原因
(1)根本:
抗日统战线领导的全民抗战
(2)其他:
联系选修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
6、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②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争(从三元里到抗战)的特点
1、阶级与阶层:
单一到全民族
2、胜利领导: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中共领导
3、运动形式:
自发的武装斗争,政府领导
4、结果:
胜利或失败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下的中国外交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奠定基础: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势均力敌。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达成了关于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若干协议,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2)矛盾变化:
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合作基础,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美苏矛盾激化。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妄图称霸世界;
苏联战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过程:
(1)美国的霸权政策
①“冷战”——欧洲
含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揭开序幕: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旨在联合美国及西方国家、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铁幕演说”,发出了“冷战”的公开信号,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表现:
政治上:
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经济上:
1947年6月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得以巩固;
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西欧市场,在政治上也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
军事上:
1949年春,英、英等12国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②热战——亚洲
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组成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与朝鲜内战,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特点:
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中国:
“扶蒋反共”。
(2)苏联的应对措施:
①政治上:
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波兰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上: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标志着战后欧洲不仅在政治上分裂,且在经济上也被划成两部分,从而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③军事上:
1955年5月,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的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使欧洲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消极影响:
①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例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②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例如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
(2)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④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争夺,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如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开始形成。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欧洲一体化:
(1)原因:
抗衡美苏的需要;
实现欧洲安全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需要。
(2)欧共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
①进程: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计划,称为“舒曼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
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
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1957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②主要目标: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扩大:
1973~1986年间历经三次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
④发展的趋势(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原因:
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成员国的利益;
美苏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⑤影响:
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
①推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大力扶植;
③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
④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⑥政府加强投资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等。
(2)表现:
①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经济恢复大体完成;
②1956~1973年,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③20世界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①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民族国家,面临着反帝、反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②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③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他们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斗争。
(2)形成过程:
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宗旨和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和不结盟。
(4)意义:
①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
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1)过程: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
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
⑤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2)影响: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
1、过程:
(1)“8·
19”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2、原因:
(1)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2)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
(3)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影响:
改变了两极格局;
“冷战”结束;
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4、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
两极格局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表现为:
(1)美苏军备竞赛,削弱了美国,拖垮了苏联,这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直接原因。
(2)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多极化,这是两极格局崩溃根本原因。
(3)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的崛起,也严重冲击了两极格局,是两极格局解体的重要因素。
(四)、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但还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原因在于:
(1)这次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像以往是在世界大战改变国际力量对比的形势下建立的,而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形势下各种力量消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需要较长时间。
(2)当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和均衡,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3)决定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和核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变化需要较长时间。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表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
(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美国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
1998年发动伊拉克战争,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又相继侵入阿富汗和伊拉克。
(2)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4)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
(5)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3、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1)特点:
“一超多强”。
(2)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的缓和。
世界多极化是世界多样性的反映,有利于各种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共同繁荣。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影响下的中国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国际关系紧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同时,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2)主要内容: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这就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的中国的残余执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的基础。
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就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3)成果:
新中国刚刚成立,就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到建国一周年时,已同17个国家建交。
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这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时,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次年,他同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们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后来,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五项原则的措辞作了变动,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后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内容到表达都更加完整准确。
(3)意义: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