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326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财政导论Word文件下载.docx

②需求的整体性;

a、需求是既定区域内多数人的共同需求;

b、要由整个社会的活动集中起来加以满足。

多数人的的需求不可分散或单独得到满足,它要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而不能由哪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加以满足。

③需付代价但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3)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共同的(任何社会都需要公共物品),但又是历史性的、特殊的

2、公共物品

是指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①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如国防与城市道路;

②(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

如果一种物品被提供,那么阻止使用者消费该物品本身是不可能的或费用是极其昂贵的,在这种情况下,该物品就具有非他排性。

表现:

第一,技术不易排斥他人的消费;

如国防;

(但军队如果全在北方的特殊情况下例外)

第二,技术可排斥但从效率的角度看不必要排斥;

如游人少的公园;

第三,“排斥”可能而且有必要但成本太高;

如私家花园盛开的鲜花;

③(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

是指只要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消费者人数的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

也就是指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0。

非竞争性是以其“最大技术供给量”为前提的。

如国防、电视台。

④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

(3)分类:

①纯粹公共物品;

即具有完全的两性的公共物品如国防、路标;

②混合物品;

即具有一定的“两性”的公共物品如教育、道路;

 

排他

非排他性

纯私人产品

1.排他成本很低;

2.由私人公司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融资;

例子:

食物、鞋子

混合产品

1.产品利益由集体消费但受拥挤约束;

2.由私人公司或直接由公共部门生产;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公共预算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融资,如对该服务使用权的收费,或通过税收融资例子:

公共公园、公共游泳池

非竞

争性

混合产品(俱乐部产品)

1.有外溢性的私人产品;

2.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含补贴或矫正性税收的市场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融资例子:

学校、交通系统、

保健服务、有线电视、

纯公共产品

1.很高的排他成本;

2.直接由政府生产或与政府签约的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公共预算分配

4.通过强制性税收收入筹资

例子:

国防

(4)提供方式

①纯粹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提供。

原因:

第一,由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的。

政府具有社会职能即满足公共需要。

政府具有征税权力即税收能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

第二,由纯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的。

非排他性会导致“免费搭车”现象,从而市场不愿提供。

免费搭车是指不用支付费用而消费或使用物品和服务的行为。

非竞争性意味着投资者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0,即投资者不能足额补偿生产成本,这也会导致市场不愿提供。

②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提供或市场提供或混合提供。

第一,混合物品一定的“两性”决定。

如高速公路、桥梁,这类混合物品的消费一方面满足公共需求,具有公共商品性质,另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竞争性并可以排斥“免费乘车”者,具有私人商品性质。

第二,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这类混合物的提供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受益外溢的大小。

受益外溢很大的混合商品(如科学研究成果),应采取政府提供方式;

受益外溢较大的混合商品(如高等教育、卫生保健)可采取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

(5)公共物品与公共部门

①公共部门分为行政部门与事业部门;

②行政部门提供纯公共物品,事业部门提供混合物品。

第二节资源配置

1、概念:

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2、原因: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供给的有限性;

而人们欲望的无限性则决定了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由此导致必须把有限的资源去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1、静态的资源配置:

在短期内,在生产关系、可利用的资源存量以及生产的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更好地配置和使用资源存量,以使社会总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

2、动态的资源配置:

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高技术水平,在使既定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使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总量迅速增加。

对于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而言,总是以资源的有限性和既定性为其研究的前提。

因此,资源配置一般是指静态的资源配置。

那么,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就会面临一个最大难题:

资源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比例。

1、构成:

(1)决策机制:

即资源配置决策权在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的制度和机制。

(2)信息机制:

即资源配置信息的收集、分析、传输、反馈的渠道和机制。

(3)动力机制:

即诱导经济主体做出资源配置决策的动力源、动力传递以及动能释放的系统,主要包括利益—激励机制和目标—约束机制。

(4)协调机制:

即对各种不同资源配置决策进行协调以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的机制。

2、分类

(1)组织机制或非市场机制(外在配置)

①特点

第一,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

第二,价格由政府决定;

第三,人们收入取自于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经济运行的动力主要是计划和命令;

第四,通过计划来协调。

②缺陷:

会导致政府失灵(失败):

指政府活动无法提高效率;

政治制度失灵;

权力滥用;

预测扩张;

成本高;

寻租普遍、官僚主义严重;

政府失灵的原因:

第一,有限的信息;

第二,决策失误;

第三,寻租;

指投入资源获得一定的特权并由此获得垄断性租金的行为;

第四,政府行为越界(即存在越位和缺位问题);

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是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

(2)市场机制(内在配置)

①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

取决于消费者和技术水平;

第二,如何生产。

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第三,为谁生产。

取决于要素市场的供求。

②市场机制产生效率的前提: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第一,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买者和卖者,任何一方均无力影响商品的价格;

第二,在这一市场中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第三,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第四,所有的买者和卖者对此交易具有完全的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复存在的。

③市场机制的缺陷: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在自发运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

自由放任基础之上的市场竞争机制,并非在任何领域、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充分展开;

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正确的资源配置结果。

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西方经济理论将它们统称为“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

市场失灵:

指当市场产量不符合帕累托效率时就会出现的情况。

帕累托改进:

是指可以使一个人境况变好,而同时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境况变坏的一种状态的产生。

帕累托效率:

不再有帕累托改进时就形成帕累托效率;

第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PublicGoods);

公共物品的非他排性“免费搭车”(Free-Ride)问题;

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0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发生不对称问题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公共产品在供应量上的不足。

解决公共产品问题的最重要方式就是财政。

一方面,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上看,需要由政府直接参与提供,这就需要由政府财政予以资金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针对公共产品所固有的、通过市场方式所无法有效解决的“免费搭车”现象,政府可以运用政治权力,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者--社会公众课征税收,取得财政收入,并由此而获得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

第二,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Externalities);

外部效应:

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外溢性分为正外溢性和负外溢性。

正外溢性又称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效应。

负外溢性又称负外部经济,或负的外部效应。

环境污染就是典型的负外溢性的例子。

案例2:

我国淮河中下游地区曾经有大量小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对河水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小造纸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为这些污染付出相应的代价,没有全部承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全部成本。

财政在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时的一般做法是:

一是征税或补贴。

对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征税,从而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实际的社会成本的水平,以克服该产品在生产经营时由于企业或个人负担的社会成本过低,而导致社会资源过多地配置到这类产品的情况;

反之,对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则予以财政补贴,使该产品的个人收益能够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对等,鼓励该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正常水平,克服社会在该产品上配置过少的弊病;

二是制定排污标准;

三是拍卖污染许可证。

第三,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垄断(Monopoly);

(微软案例)

在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下,充分竞争的市场最终必然走向自然垄断。

这是因为,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生产经营规模越大,所产生的市场收益率将越高,从而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这将不断地迫使小企业退出该领域,或阻止其他小资本进入该领域。

规模报酬递增:

指的是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生产规模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案例1:

假想的例子

某100万人口的城市,每个人用水量相同,期初有三家不同规模自来水厂A、B和C分别供应10万人、30万人和60万人用水,所供应的水遍及整个城市,这样为了供水,A、B和C都要铺设几乎相同数量的管道。

明显地,在供水过程中,C的成本最低,如果水价一直下降,A和B最终将退出供水市场,最后C可能实现垄断。

这种垄断是自然形成的,但由于C最终可能提高水价,给城市用水带来诸多麻烦,出现市场失效。

可以想象,如果有新的水厂建立,C可以在短期内采取降低策略,让新厂重蹈A和B的覆辙。

现实透视

传统上把自来水、煤气、电力、邮政、电信和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视为自然垄断行业。

现在,由于技术的进步,有些行业已经不再被看作是自然垄断行业了。

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可以看作一例。

原先电信业务是独家经营,现在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等众多企业介入电信业务。

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或成本递减情况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

从理论上讲,垄断企业即使没有竞争对手,也不能为所欲为。

因为它还要受到消费者的制约。

如果它不顾消费者利益而滥用垄断特权,最终会受到惩罚,因为消费者可以推迟购买或强行替代。

但事实并不如此简单。

市场竞争是复杂的,竞争手段也花样百出。

消费者并不总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识破垄断者的不当行为。

有时即使识破了,采取自卫措施也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同时,社会的整体利益也可能遭到损失。

因此,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警惕垄断行为,并制定了严厉的产业组织法律(注:

与反垄断法相关联的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

两者的目的均在于保证市场运作的效率。

但反垄断法是通过防止企业滥用市场势力来维护竞争的自由;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迫使所有竞争者按相同的规则来较量,以维护竞争的公平。

以美国为例,它的反垄断司法实践可以上溯到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

该项法案以及后来对它的修正,构成了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基础。

近年来,美国又相继对一些新兴产业如金融、电信等制定了特别的反垄断规则。

一百多年来,遭指控的不只微软一家,象洛可菲勒、ibm、at-t等公司都经历过大型反托拉斯诉讼。

执行严厉的反垄断政策也许会在某方面导致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但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分拆at-t,就有不少人认为,若美国政府当时不采取行动,受影响的不只是消费者,恐怕美国从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网,便宜的电信费用有利于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

同样,作为21世纪最关键的产业,计算机业如果允许一家企业,尤其是垄断操作系统的企业进行无限制的扩张,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是全局性的。

98美国历来反垄断案:

198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指控垄断长途电话服务,判决须分拆成1间长途电话公司及7间本地电话公司。

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被指控垄断石油市场,判决须分拆成34间炼油及运油公司,迄今只有埃克森和美孚等。

1911年,美国烟草公司,被指控以割价手法垄断市场,判决须分拆成16间公司,现在仍在运作的包括雷诺士及英美烟草。

相比之下,国内的反垄断立法十分落后。

迄今为止,我们既无具体的反垄断负责部门,更无专门的反垄断法。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在于我国不需要—我国目前的垄断现象已十分严重。

一些行政垄断部门,如电力、电信、煤气、自来水等,象微软一样强行搭售产品的行为很普遍。

不仅如此,行业垄断势力日益肆无忌惮,一些行业,如汽车、民航和彩电,纷纷打着“发展民族产业,规范市场竞争”的旗号,开着各种各样的峰会,公然搞价格同盟。

这些垄断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注:

据《科学时报》(2000/8/5)报道,在1998年以来的两年间,电信行业向全国用户违规收费21.7亿元,电力行业违法收费27.4亿元。

这仅仅是专项调查查实的数字。

),而且严重地扼杀了相应行业的经济活力。

另外,我国经济必将与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反垄断立法滞后还会使我国企业在在遭国际垄断势力打压时无处寻求本国法律救济。

无论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持国内经济活力,还是为了保护幼稚的民族工业,我们都急需一部反垄断法。

迟一天出台,就要多付一天的垄断成本。

立法的谨慎态度是必需的,但是也应该记住一点:

任何法律都是在实施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政府对于市场垄断的干预,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等。

最常见的措施有两项:

一是政府可以通过规定价格或收益率来管制垄断;

二是政府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企业,并从福利或效益的角度出发规定价格。

三是实行市场准入限制制度,如对自然垄断行业。

第四,市场信息不充分;

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余另一方是,就称存在信息不对称。

存在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资源配置低效率

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

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

如保险市场、医疗市场。

道德风险(moralhazard):

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如如保险市场、医疗市场。

在银行信贷关系中,存在典型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由于信用体系的缺损,银行经常面对信息的不对称和道德风险。

因此,如何才能获得真实而又有效的信息,克服道德风险,减少决策中的盲目性,从而提高风险的控制和预测能力,是银行正确发放贷款的重要问题

在消费信贷关系中,存在典型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我国消费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使得授信方无法全面、准确掌握信贷消费者的资信状况,不得不以繁琐的手续、严格的条件抬高消费信用门槛。

欲降低这个门槛,为我国消费信贷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就要尽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将信息不对称对消费信贷业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台湾年轻人的卡奴

案例3:

在易患关系中,存在典型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这种信息结构不对称的矛盾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加剧了社会摩擦。

在医院医疗服务供求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受益者只能是拥有信息优势的医院一方,医院从消费者那里攫取了相当的消费者剩余,普通病患者则承受身体、物质、精神上的种种损失。

哈尔滨“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

上海市虹口法院披露:

长江医院3次将孕妇诊断为不孕症[2006年04月30日14:

16]

沈阳知名医院有计划盗取骨髓42006年04月30日14:

15]

深圳天价医院事件

在投资关系中,存在典型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如农民种西瓜、烟叶等。

1999年,河南农民在烟叶市场早已供大于求、国家一再强调要压缩烟叶种植面积的情况下,还要扩大种植面积。

烟叶是特殊商品,多了造成浪费,少了又不能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必须按国家计划组织生产,既要控得住,还要稳得住,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烟叶已经严重供大于求,农民还在大量种烟,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烟叶严重供大于求的信息,得让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农民知道,否则吃了苦头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

烟叶已经严重供大于求,农民还却在大量种烟。

这其中除了有利益的诱惑外,更重要的是农民难以得知全国烟叶严重供大于求的信息。

因此,政府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农民及时地了解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确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案例4:

在旧车市场和保险市场中,存在典型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

假定旧车市场上有两种车,一种性能良好的好车,一种很难长期使用的坏车,好车值10万元,坏车值2万元。

旧车的主人因与车朝夕相处,了解车的性能。

而且通常车主有卖高价的愿望,这样坏车可能冒充好车。

在这样的市场上,买方只知道好车和坏车的概率各为50%,能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买方缺少充分的信息,因此他或她只能采取折衷办法,对车的价值作出“武断”的评判。

旧车值6万元。

10×

0.50+2×

0.50=6(万元)这样,好车开走了,坏车留下了。

买方想到了这一点,也离开了。

市场失效了。

买方在市场交易之前所进行的决策就是逆向选择。

买方的选择与市场交易所要求的正好相反。

第五,收入分配的不公平(UnequalDistribution);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一般要依靠财政手段进行。

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大幅度削减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和财产;

同时通过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各种补助和津贴。

这样,在社会福利分布的高峰和低谷之间,通过削平峰尖、填补谷底的办法,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分配不公的状态。

当然,各国政府往往还通过制订最低工资标准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贫富悬殊状况的出现,但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其在解决社会分配不公方面所起的作用是远不及财政手段的。

第六,宏观经济波动:

失业、通胀、紧缩

对宏观经济实施间接调控,是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干预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解决宏观经济失衡以及由此而直接导致的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剧烈波动等后果,政府通常必须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进行干预,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则是其中最基本的两大政策工具。

就财政政策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增税或减税措施,加大或压缩政府支出总额,或者通过公债的发行、购买和偿还等活动,使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相适应,间接调控社会的就业状况、通货膨胀上涨的幅度和外汇收支的平衡状况等,从而尽可能熨平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案例:

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

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产量和物价大幅度下降。

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

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

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

而消费价格指数在萧条期间也一直呈下降趋势,1933年的GPI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24.6%。

二是股市爆跌。

在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期间,股市爆跌85%。

因此,人们几乎把大萧条与股市崩溃当作一回事。

而实际上,在股市崩溃之前,经济下降始于1929年8月,并且持续到1933年。

股市崩溃只是大萧条的一个重要表现。

随后,证券市场终于走向下跌。

经过9月份逐步下跌和10月初局部上升之后,到10月末,证券市场陷入了混乱。

10月24日,即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那天,证券交易额达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记录。

三是奇高的失业率。

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

1929-1933年,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从1931年-1940年的10年间,失业率平均为18.8%,其范围从1937年底的14.3%到1933年高达24%之间。

现在国际上通常将12%的失业率作为临界线,因而大萧条时期持续10年之久接近20%的失业率确实称得上奇高的失业率。

第三节财政导论

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1、财政的产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执行其职能需耗费物质资料但其本身并不生产物质资料凭借其国家政治权力、公共权利通过税收等形式取得一部分物质资料)财政

2、财政产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即经济条件):

剩余产品。

如果没有剩余产品,

①就没有财政分配的对象;

②就没有财政专职人员和机构。

(2)政治前提(即社会条件):

国家的存在。

如果没有国家,就没有财政分配的主体

(3)社会根源:

公共需求。

人类社会有两大要求,即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

私人组织(个人、家庭、企业)不能有效提供公共需求,原因是

①能力有限;

②权力所限(许多公共商品的生产和提供需要有政治权力做后盾);

③利益所限。

由于公共商品的非排他性,使得生产成本得不到足额补偿。

3、财政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几个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形态,从而也产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存在着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也相应地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

二、财政的含义及构成

1、含义:

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公共需求)凭借其政治权利(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

2、构成:

根据含义可知,财政的构成有四大要素:

(1)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政府代表国家)。

区别于其它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

(2)财政分配的目的:

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的公共需求。

财政产生的根源。

(3)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