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097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x

19827

277

中国银行

17869

287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17405

311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16164

389

中国建设银行

13082

392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13000

471

中国农业银行

10656

案例1—3“大宇帝国”神话破灭

从“经营鬼才”到“”经济巨骗:

韩国大宇创始人浮沉记

■金宇中出身寒门,以放置业起家,不到20年时间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其发展和管理的独创的方式成为美国大学MBA必修的课程。

1987年,美国《财富》杂志把他选入“最有魅力的50名企业家”。

■目前(2001年2月),他涉嫌伪造盈利假账,非法集资、贷款200亿美元而被韩国政府通缉,逃往海外。

“大宇集团”解体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

第一是无限发展。

1993年,当金宇中提出所谓“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0家,而到1999年解体时已有了600多家,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潜水艇,没有大宇不经营的企业。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韩国大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而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第二是迷信自己。

由于事业不断地成功发展,事实也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金宇中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后来发展到迷信自己的地步。

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都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而金宇中却不以为然,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进行“借贷式经营”,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

金宇中之所以能在两年内非法集资、贷款200亿美元,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大宇“辉煌的业绩”,伪造吸引人的财务账目和声明,有时还用贷款去还到期的借款和利息,以骗取更多的投资;

其次是贷款银行和投资者以前投资大宇累累获利,利欲熏心,丧失了警惕,“心甘情愿”地把钱投向大宇。

据悉,金宇中在伪造账户时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造大不造小”。

1997年和1998年,大宇电子和大宇电机两个公司共伪造盈利假账近40亿美元,吸引投资者。

“银弹外交”。

1998年,大宇电机公司一次给一位会计师40万美元,让他“帮助整理财务报告书。

“大进小出”。

用“集资、贷款”收购经营不良的企业,1998年底大宇低价收购11家中小企业,或转贷给别人,1999年初,他从贷到的巨款中拿出9亿美元贷给别人。

“假财产假公司”。

大宇通过制造假财产,冲减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

为假设公司就遭受8亿美元的损失。

在两年里,金宇中把非法弄到的200亿美元转移到海外,其中很多进了他在“英国金融中心”的秘密账户。

韩国社会上一直流传韩国大企业通常有3本账的说法,一本给公司管理委员,一本给国家税务机关,一本给企业老板。

前两本都是假的,只有老板那一本是真的。

第2章

案例2—1小作坊巧取豪夺“傍名牌”

新华社记者郑黎崔砺金

历尽艰辛耗费几年甚至数十载创下的名牌,转瞬之间就被“李鬼”盗用,且后者还披着合法的外衣,这样的苦恼事正被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碰到。

“李鬼”们欺世盗名的手段如出一辙:

将内地知名企业的商标,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自己的企业名称中,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在内地生产、促销同类产品。

这种巧取豪夺“傍名牌”的行为,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又一个迅速蔓延的“怪胎”。

(宁波人胡某,一人在香港将“海尔”、“杉杉”、“雅戈尔”等全国驰名商标和“罗蒙”、“苏泊尔”、“樱花”、“爱妻”、“爱仕达”等省级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

更为离奇的是,胡某还以这些香港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香苏”、“泊尔港”、“香雅”、“戈尔港”等商标。

“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走;

“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

金利来,愁!

愁!

这首打油诗是在日前由《中国工商报》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官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执法者以及法国皮尔·

卡丹、香港老爷车、香港鳄鱼恤和金利来服饰皮具公司、韩国金狐狸等知名企业代表召开的“维护企业公平竞争,遏制假名牌现象”研讨会上,由香港鳄鱼恤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黄建民先生即兴创作的,它生动而又形象地概括了与会的几家知名品牌逐一被仿冒者“傍依”与“克隆”的无奈。

浙江省工商局经检处处长张伟力介绍,“傍名牌”这一新生违法行为,蔓延速度极快,呈现了“两广”的趋势,即侵权领域广,已涵盖了绝大多数国内知名品牌;

侵权地域广,在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都有出现,甚至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延伸。

张伟力认为,“傍名牌”属于边缘性违法。

它既违背了《商标法》,又违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等相关法规,但是完全对应的适用法律条文却找不到。

但是,无论如何,“傍名牌”侵犯他人商誉是肯定的。

(摘自《半岛晨报》2002.7.22第19版)

案例2—2墙地砖商标想注册“萨达姆”企业“傍名”钻法律漏洞

佛山是我国墙地砖产品(建筑陶瓷)主要产地,占全国总产量的60%,目前有近400家企业。

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技术创新速度减慢,企业除了价格比拼外更加注重品牌形象。

由于创品牌是一项持久工程,产品质量、产品开发、经营管理、广告投放、服务等缺一不可。

为了能在“起跑线”上先行一步,一些企业利用国外名牌的名称申请注册商标。

素有“南国陶都”之称的佛山市石湾区,沿街林立的广告牌里,“梦特娇”、“帕萨特”、“帝佗”等国外时装、名车、名表的招牌随处可见,利用一些鲜为人知的名称注册商标现象,被陶瓷行业人士称为“借势”。

企业如此走“捷径”打造产品品牌,目前在佛山陶瓷行业里已是“见怪不怪”。

对这种现象,法律人士称根据目前我国的有关法规,不能裁定这种行为违法。

第3章

案例3—1试算平衡表不是万能的

小甄从某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刚刚被聘任为启明公司的会计员。

今天是他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

会计科里那些同事们忙得不可开交,一问才知道,大家正在忙于月末结账。

“我能做些什么?

”会计科长看他那急于投入工作的表情,也想检验一下他的工作能力,就问: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在学校学过了吧?

”“学过。

”小甄很自然的回答。

“那好吧,趁大家忙别的时候,你先编一下我们公司这个月的试算平衡表”。

长帮他找到了本公司所有的总账账簿,让他在早已为他准备的办公桌开始了工作。

不到一个小时,一张“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就完整的编制出来了。

看到表格上那相互平衡的三组数字,小甄激动的心情很难予以言表。

兴冲冲的向科长交了差。

“呀,昨天车间领材料的单据还没记到账上去呢,这也是这个月的业务啊!

”会计员李媚说到。

还没等小甄缓过神来,会计员小张手里又拿着一些会计凭证凑了过来,对科长说,“这笔账我核对过了,应当记入‘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是10000元,而不是9000元。

已经入账的那部分数字还得改一下。

“试算平衡表不是已经平衡了吗?

怎么还有错账呢?

”小甄不解的问。

科长看他满脸疑惑的神情,就耐心的开导说:

“试算平衡表也不是万能的,象在账户中把有些业务漏记了,借贷金额记账方向彼此颠倒了,还有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这些都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

象小张才发现的把两个账户的金额同时记多了或记少了,也不会影响试算表的平衡。

小甄边听边点头,心里想:

“这些内容好象老师在上《基础会计》课的时候也讲过。

以后在实践中还得好好琢磨呀。

经过一番调整,一张真实反映本月试算平衡表又在小甄的手里诞生了。

第4章

案例4—1大肆虚开增值税票家族罪案实属罕见

近日,广东省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新丰县物资公司原副总经理潘光始及其儿子潘英平、儿媳罗媚3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总额4亿余元的案件。

这种家族式的虚开税票案实属罕见。

皮包公司专做发票生意

由于担任公职不便出面,潘光始首先借用朋友潘某的身份证开立了新丰县新城物资有限公司,然后又指使自己的儿子潘英平成立新丰县万源有限公司,指使冯泽段等人申请成立了商发、长能贸易有限公司。

据公诉人讲,1997年,潘光始竟然在一天之内成立了两家所谓的“贸易公司”。

而这些公司既无厂房工地,又无贸易往来,惟一的生意是兜售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父子儿媳齐上阵

有时需要出具的虚开发票太多,忙不过来,潘光始就指使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罗媚一齐动笔开票。

检察院诉称,潘光始等3人从1996年1月至2000年11月,利用开设5家皮包公司的幌子,先后为中国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广东湛江制药总厂等全国100余家单位大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经查实,被告人潘光始共参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亿多元,税额5900万元。

每一次做生意,潘光始都坚持要求按价税总额的1.5%——1.8%收费,如此计算,潘家从中获取的不法之财达数百万人民币。

(《半岛晨报》2002年7月19日第20版,原载《南方都市报》)

案例4—2为他厂填开发票8张侵吞国家税款123万

1996年4月,山西省榆次市南关村新开张了两家企业,一家为榆次市中信机械厂,另一家为物资佳丽有限公司。

中信机械厂的企业负责人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办理了税务登记证,经榆次市国税局审批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期限暂定一年。

物资佳丽有限公司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却不办理税务登记。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中信机械厂,从1996年5月起先后两次在榆次市国税局征收分局服务大厅领取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两本。

1996年8月,物资佳丽有限公司经理伙同他人经营生铁发往河北唐山。

购进生铁的唐山厂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物资佳丽有限公司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自然开不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为了使生意顺利成交,物资佳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范小虎找到了中信机械厂的负责人孙俊华,要孙俊华用中信机械厂领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给唐山的购生铁厂家,条件是每吨付给孙俊华40元好处费。

孙俊华满口答应,先后为范小虎填开售生铁专用发票8份,数量7400吨,价款将近851万元,税款123.5万元。

而在存根联上只填开数量740吨,价款78.2万元,税款11.4万元。

孙俊华从中收取非法所得近30万元,而那11.4万元税款也未申报缴纳。

同时,唐山方面将8份发票如数抵扣(注:

指企业按规定用购入材料时缴纳的进项税额扣抵销售产品时应缴纳的销项税额),范小虎侵吞税款123.5万元。

(整理于乔世震著:

《会计案例》1999年5月第1版,原载《税收与企业》1997年12期)

案例4—3记账凭证先盖章会计人员钻空子

企业的现金应由专职的出纳员保管。

现金的收支应由出纳员根据收付款凭证办理,业务办理完毕后由出纳员在有关的凭证上签字盖章。

这是现金收支业务的正常账务处理程序。

但在大连某实业公司,这个正常的账务处理程序却被打乱了。

企业的现金由会计人员保管。

现金的收支也由会计人员办理。

更为可笑的是:

该企业的记账凭证也是由出纳员张某先盖好印章放在会计人员那里,给会计人员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该实业公司会计(兼出纳)邵某就是利用这种既管钱,又管账的“方便”条件,尤其是借用盖好章的记账凭证,编造虚假支出,贪污公款1.4万余元。

(整理于《司法会计与鉴定》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第5章

案例5—1

所办公司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巨额税款

刘晓庆被正式逮捕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因其所办公司涉嫌偷税,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

此前,刘晓庆已于6月20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据介绍,2002年4月2日,北京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分局对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晓庆实业发展公司和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公司和北京晓庆经典广告公司涉嫌偷税立案侦查。

截止目前,已调查证实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巨额税款,已涉嫌偷税犯罪。

4月4日,北京市地税局将此案依法移送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市公安局于4月5日立案侦查。

4月24日,根据获取的证据,依法对涉案责任人该公司总经理靖军(刘晓庆的妹夫)和前任会计方利刑事拘留,5月30日,上述二人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

6月18日对该案责任人冉一红(又名刘晓红,刘晓庆的妹妹)刑事拘留。

北京市地税局于5月9日依法将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银行存款196万元解缴入库,同时,对已查明其所偷税款余额,税务、公安机关正经济追缴。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第6章

案例6—1“下蛋”处长独出心裁固定资产重复“出资”

DJ公司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产品也曾有过近30年的畅销历史。

20世纪90年代,由于“三角债”所带来的财务困难,企业的发展遇到障碍。

为了分流一部分职工搞“三产”,减轻企业压力,该公司在15个月内,运用假投资的方式,生出了23个下属企业。

于是,DJ公司的财务处长被该厂职工称为“下蛋”大王。

这位“下蛋”处长的“高招”是:

以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重复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投资证明,并同时借记“长期投资”,贷记(减少)“固定资产”。

在获得营业执照后,将原来在账面上已冲减的固定资产再恢复原貌,以备下次继续“下蛋”时使用。

“下蛋”的后果是给新开办企业带来资本不实的先天性缺陷,也会给弄虚作假提供条件。

因为,新企业的会计在上任后需要作的账务处理就是虚借记“固定资产”,虚贷记“实收资本”。

在这种情况下,让新企业的会计对投入资本进行会计保护只是一句空话。

《会计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案例6—2隐匿企业收入错失上市良机

从中国企业的历史上讲,隐匿收入的会计作弊多发生于非公有制企业,其目的显然是出于逃避国家税收之考虑。

但是,随着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包括公有制企业在内的企业法人偷逃税现象越来越普遍,隐匿收入的会计作弊表现也表现得比较突出。

例如,YDS公司是YD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为了逃避国家税收,YDS公司将3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隐匿在“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账款”账户中。

1996年10月,YD公司准备上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连续3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在编制YD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发现原本YDS公司账面的应付给总公司的“货款”根本找不到总公司方面的任何记录。

这样,合并会计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附注就无法进行。

后经质询YDS公司的会计科长,他才不得已说出了隐匿收入(实际上就是隐匿利润)的实情。

对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要求YDS公司据实调整账项,并按照调整后的YDS公司的会计报表与总公司的报表合并,从而加大了工作量,延误了YD公司的上市良机,使企业既定的上市规划没有按期实现。

案例6—3“中国制造”80种世界第一

长城技术研究所有关专家兴奋而自豪的告诉记者:

“中国制造”目前已具有相当的实力。

最明显的是它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成本很低。

另外一点是中国具有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

再有,世界上华人很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关系网络很多。

这对“中国制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产品统计表(部分)

产品/指标

产量

占世界份额

洗衣机

1443万台

24%

7.33万吨

70%

彩电

3936万台

29%

皮鞋

24亿双

34%

电冰箱

1279万台

16%

土霉素

1万吨

65%

电风扇

7661万台

50%以上

维生素C

5.2万吨

50%

空调

1827万台

30%

青霉素

2.2万吨

60%

照相机

5514万台

人造金刚石

10亿克拉

60%以上

微波炉

1257万台

30%以上

玻璃

2亿重量箱

31%

VCD视盘机

2000万台

日用陶瓷

120件

电话机

9598万台

生铁

13101万吨

15%

显示器

4950万台

42%

稀土材料

9万吨

70%以上

收录机

2.4亿台

水泥

59700万吨

37%

微特电机

30亿台

12850万吨

一次性电池

170亿支

40%

集装箱

153万TEU

83%

钟表

15亿支

75%

金属打火机

近6亿支

80%以上

第8章

案例8—1内部清查不准动用外部清查

大连某厂1986年12月31日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一座三层楼房的第一车间、第五车间和一个劳动保护用品库被大火烧毁,造成了该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巨大损失。

该厂组成的财产损失核算小组对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上报为1464000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上报为174000元。

为了查明大连某厂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处委托市院技术处对大连某厂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鉴定。

运用核对方法对该厂的《生产成本》账、《成本计算单》和火灾前后的《在产品盘点表》、《流动资产损失表》进行了检验;

运用复核方法对厂财务科提供的供销科劳动保护用品仓库损失表及其明细表进行了复核。

鉴定结论为:

连某厂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总金额竟高达180余万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为466993元。

第9章

案例9—1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三名被告一致认罪

2002年11月17日上午,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审判庭,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文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一案开庭审理。

上午10时许,郑百文公司原董事长李福乾、原公司总经理兼家电分公司经理卢一德、原公司财务处主任都群福被带上了审判法庭。

告诉人指出,被告人李福乾作为郑百文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在听取总经理卢一德、财务处主任都群福汇报1997年年度经营亏损,并看到1997年年底第一次汇总的财务报表也显示亏损的情况下,仍召集会议,指示财务部门和家电分公司完成年初下达的销售额80个亿,盈利8000万的“双八”目标。

随后,作为财务主管的都群福指示总公司财务人员,将各分公司所报当年财务报表全部退回作二次处理,都群福明确提出要求标准显示亏损。

二次报表出来后,显示公司完成利润指标。

为了顺利通过审计,总经理卢一德亲赴四川,与厂家签订了两份返利协议,造成虚提返利1897万元。

对于被指控的犯罪事实,3名被告人在法庭上一致表示认罪,没有做过多辩护。

最终,审判长宣布休庭,案件择期宣判。

第12章

案例12—1会计出纳职责不清白条顶账习以为常

大连某果树农场会计寇某独揽记账和出纳两个大权,专设的出纳员成了“摆设”。

最终,寇某因贪污而锒铛入狱。

该果树农场场长于某证言:

“在寇某当会计期间,寇某经常又开票又收款。

他把款收上来之后再转给出纳员贾某,他转给贾某多少,贾某就保管多少。

”出纳员贾某证言:

“自从寇某当会计开始,他就把现金管理方式改变了。

凡是我们果树农场收入的现金(包括转账),都是寇某开票收款。

他把款(现金)收上来以后连同收款单一并交给我,我见到收款单就记上现金收入账,完后我再把收款单退还给寇某以备装订传票、记账。

这个做法是很不合理的,但人家是会计,人家说怎么干,就得怎么干。

出纳员贾某又证实:

“我们俩所经手的现金经常是以欠条顶账,是指寇某收到现金以后,有时又支付出去了,有时他交给我的支出单据(指现金付出)超过了他交给我的收入单据(指现金收入),这样,我按照他交给我的收入和支出的单句记账之后,再按照超支金额打一张欠条给他,说明我欠他的账。

也有时他交给我现金收款单据,但他没有同时把现金交给我,或者交的不够,我按照收款单据记账以后,他就打个欠条给我,我保存他的欠条顶库存现金。

”“我们俩在一定时间里互相交换欠条,长短不齐时再以现金找齐或者还是打欠条顶现金。

这样处理与收付现款没有任何差别。

差别还是有的。

这不,连贾某自己也说不清,有一笔3850.20元的现金支出在他与会计于某之间在相互打欠条的哪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后经检察机关鉴定证实:

正是会计于某以贾某开给他的白条作为原始凭证编制了记账凭证,并登记了现金总分类账。

实际上并没有支付的现金落入了他个人腰包,于某也因此被判刑4年。

案例12—2出纳虚设会计贪污

大连某实业公司会计(兼出纳)邵某贪污公款1.4万余元。

其中,有邵某利用赵某、邹某和陈某三个人的名字先后借款7000元列为应收款下账。

之后,又利用李某买鱼冲转应收款的机会,在1985年2月9日,对李某应收购鱼款合计280574元内转销了277774元,少冲转2800元。

另外又将一张4200元清算预收款的退款收据冒充购鱼发货票,在虚增了“库存商品”的同时,邵某将这4200元连同少冲转李某的2800元一起用赵某、邹某和陈某三个人名义冲销了。

结果,邵某将这7000元据为己有,邵某贪污事实成立,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在司法会计鉴定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对有关几个问题讯问了被告人,摘笔录如下:

问:

你叫什么名字?

答:

邵某。

你在大连某实业公司担任什么职务?

记账、会计。

大连某实业公司的出纳员由谁担任?

张某。

实际出纳员是谁?

名义是张某,实际上是我干的。

现金在谁那保管?

现金在我那保管。

出纳员的印章都是张某的,印章都提前盖在记账凭证上(空白记账凭证)。

案例12—3挪用公款买彩未中大奖潜逃

年仅24岁的男青年矫某,利用担任出纳的便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