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219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恰同学少年之经典对白Word文档格式.docx

经典台词

小义与大节,孰轻孰重,这堂师范学校给毛泽东的第一课,是那么深刻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多年后,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他曾坦诚地回顾,并深刻反思了自己年少时代的这次冲动。

杨昌济:

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第一堂课。

修身。

何谓修身,修养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实践谓之修身。

古人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

己身之道德不修养,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约束,你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

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

你们会问,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务呢?

两个字:

立志。

孔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志,则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

志存高远,则心自纯洁。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

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

载得参天之大木。

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则吾愿足矣。

 

毛泽东第一次到杨昌济老师家里,由杨老师给他开“小灶”

修学储能?

杨:

对!

修学储能就是你今天的第一课。

也是我这个老师对你这个弟子提出的学习目标。

润之,一个年轻人走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是学习知识,更是储备能力。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

就是说一个人,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则必无法约束自己。

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种野性破坏之力。

反过来,如果光注重书本学问,而缺乏实际能力的培养,那么知识也就成了死知识,学问也就成了伪学问。

其人必死板呆滞,毫无实用。

所以我今天送你四个字,就是要让你牢牢记住,修学储能,必须平衡发展。

这也是你求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那以今日之我,应当以修什么学问,储哪种能力为先呢?

什么学问?

哪种能力?

润之,你的这种想法首先就是错误的。

今时今日之毛润之是什么人?

一个师范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而已,你喜欢哲学伦理,也关心时事社会。

那是兴趣也是天赋,但我同时担心,你走入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能力的涉猎之面太窄。

润之,你的求学之路才刚刚开始,你才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能力,过早地框死了自己修学储能的范围而不广泛学习多方涉猎,于你今后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所以在你修学储能的后面还应该加上四个字先博后渊。

我明白了,博采众长才能相互印证,固步自封必将粗陋浅薄。

对吗?

老师。

你能这样想,这就对了。

……对,坚忍。

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因苦艰辛而不摧。

坚忍者刚柔相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

课堂辩论

在徐特立老师的课堂上,徐老师让两位观点相反的同学展开辩论,一位是刘俊卿,另一位是蔡和森:

蔡:

我不同意。

教师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者也。

要是教师都一门心思追求更好的待遇更高的地位去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培养学生,用这样的心态去教书,又怎么教得出愿意为社会,为大众奉献自己的学生呢?

刘:

大道理谁不会讲,如果要你低人一等,吃一辈子粉笔灰,你蔡和森也未必愿意吧。

我从来不觉得吃粉笔灰有什么地方低人一等。

相反,我倒坚信,教书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之一。

我也没有说不崇高啊,只不过别人都说教师是穷教书匠。

光你自己觉得崇高,有什么用啊?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

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

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

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

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提呢。

(掌声)

孔老师发现有同学浪费粮食,于是召开全校大会,教育同学。

孔校长:

小的时候,我家里很穷。

吃不起什么好东西。

有一次过年,我母亲借了半袋玉米,磨成了面,蒸了一锅窝头。

我当时饿极了,拿了一块就吃。

结果烫了嘴,窝头掉在地上,母亲把那半块窝头捡起来,把脏的那一半自己吃了,干净的那一半,留给了我。

香啊。

今天我看到这半块窝窝头,又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那半块,真的很香。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啊!

你们的父母,在家里是何等地节俭,何等地惜粮惜物。

还记不记得,你们那种田的老父亲,冒着三伏天的大太阳,在田里一整天,一整天地割稻子。

还记不记得,你们的母亲,经常把碗里的饭,拨一半到你们的碗里,还说自己吃了一半,就已经很饱很饱了。

刘俊卿同学,请你出列。

有一位老师,我想重新给你介绍一次,也给我们全体同学重新介绍一次。

那就是被你们称为徐大叫花的徐特立老师。

我知道,不光是你一个人,还有不少同学背后也这样叫他,徐大叫花。

是啊,我们这位徐老师,看起来还真像一个叫花子。

身穿粗布衣服,脚下穿草鞋。

坐不起轿子,吃学生食堂。

就连一把油纸伞都舍不得买。

下雨天就穿一件蓑衣。

寒酸哪。

在长沙城的教书先生中,就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寒酸的了。

可就是这位徐大叫花,在省议会,光副议长一职,就有二百块大洋的月薪。

更不用说他还担任着长沙师范学校的校长,同时兼着三所学校的课程。

他的收入,全长沙城教书先生当中无人能比。

那么他的钱去哪了呢?

大家如果有空的话,不妨去一趟徐老师的家乡,长沙县五美乡。

就会看到一所小学,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农家子弟的五美小学,那里的学生读书不要钱,一分钱都不要。

而我们的徐老师,徐大叫花,把自己的家人全都留在乡下务农。

因为在长沙城生活费太高。

因为他觉得只要能省下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多读一个月的书。

刘俊卿同学,你觉得不可思议吧。

请入列吧。

同学们,第一师范的同学们,什么是贫困?

什么是富有?

穿草鞋,打补丁,粗茶淡饭就是贫困?

穿皮鞋,坐轿子,山珍海味就是富有了吗?

不!

孩子们,真正的贫困与富有,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

今天你们还年轻,将来走入社会都要经历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都要面临现实与理想的选择。

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你在精神上是那样的富有和快乐。

相反,如果一天到晚,只记得自己那么一点私利,就算你坐拥万贯家财,就算你白天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到了晚上,当你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并不快乐。

因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尽的空虚,因为你在精神上,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今天,这半块窝头,我留下了。

我也希望这半块窝头,从此留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

使我们牢牢记住,俭朴乃修身之本。

二十八画生即毛泽东,由毛泽东三个字共二十八画而得。

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

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

故曰:

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

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怎么会想到教人识字啊?

读师范嘛,将来毕竟是要教书的。

现在就当实习嘛。

而且校长也说过:

国民教育,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平民化。

现在真正应该受教育的,就是那些一个字都不识的老百姓。

说得有道理。

其实,师范的责任,就是普及教育。

这是学校应该想,应该做的。

学校没有想没有做,你却先想先做了。

学校应该谢谢你啊。

其实我没想那么多。

我只是觉得凡事光靠嘴上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自己去做,才能算是真道理。

萧:

这么大的雨,你们上哪里去了?

爬山啊。

陶、向:

爬山?

对啊!

大风大雨的,你们搞这个干吗?

大风怎么了?

大雨又怎么了?

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

今天我和老蔡算是好好体会了一把。

没错,风,浴我之体;

雨,浴我之身;

烈风骤雨,浴我之魂!

袁世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孔校长在一师开展国耻征文,同学踊跃参加。

文章编纂成册后,孔校长又召集全校同学开明耻大会。

一下是在明耻大会上的演讲:

有一个词,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支那。

这是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在日本人嘴里,中国就是支那。

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支那人。

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自隋朝起,从天竺语摩诃至那中派生的一个对中国的称呼,词意并无褒贬。

可就在五年前,五年前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学校给我准备的学籍表上,填写的就是支那人孔昭绶。

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时候,他们都会说:

“看,支那人来了。

”他们当时说话的表情,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是一种看到了怪物,看到了异类,看到了某种不洁净的东西,看到了一头猪混到人群里,才会表现出的轻蔑和鄙夷。

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兰人出的1901年的荷兰大百科通用辞典。

我查到了,支那:

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

这就是支那的解释。

耻辱啊!

耻辱!

我泱泱大国,巍巍中华,竟成了诸般列强眼中的蛮荒未开化之地。

我四万万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肉。

人,不可不知耻。

耻,有个人之耻,国家之耻。

德守不坚,学识愚昧,身体衰弱,遭人白眼,乃个人之耻。

纲纪扫地,主权外移,疆土日蹙,奴颜卑膝,乃国家之耻。

我四万万同胞,如果人人为人所耻,则国家必为人所耻,一个国家被人耻笑,那么个人也将成为被别人耻笑的把柄。

支那之耻,无有个人与国家之分,此乃我中华全体之奇耻大辱!

今日之日本,处心积虑,虎视眈眈,视我中华为其囊中之物,大有灭我而朝食之想,已远非一日。

今次,二十一条的强加于我,是欲将我中华亡国灭种的野心赤裸裸地表现。

而袁世凯政府呢,曲意承欢,卑躬屈膝,卖国求荣,他直欲将我大好河山,拱手让于日寇,此等卖国行径如我国人仍浑浑噩噩,仍然任其为之,中华灭亡,迫在眉睫!

夷狄虎视,国之将亡,多少国人痛心疾首,多少国人惶惶不安呢!

是啊,大难来临了,国家要亡了,这样的灾难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老天爷为什么不开开眼,劈死这些贪婪的强盗。

这些抱怨,这些呼号,我们听过无数回,也说过无数回,可抱怨有什么用呢?

我们恨这些强盗,恨得牙痒痒的。

可是恨,救不了中国!

大家都知道,南满铁路,东蒙铁路,都归于日本人之手,山东权益也归于日本人之手。

要旅顺,要大连,整个长江流域所有的矿产要归日本来开采,一国之政治军事财经各项都要请日本人担任顾问,所有的武器要跟日本去买,就连我中国的警察都要跟日本来合作,这还能算是一个主权国家吗?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为什么局势会这样?

国家为什么会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有人说,是因为国势积弱,无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有人说,是因为袁世凯政府太腐败,在列强面前,只知一味退让;

还有人说,是因为国人太冷漠,仁人志士的呼号像一道道警钟,却难以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

我们坐在这里,痛斥列强,痛斥一切让中国落后挨打受欺负的人和事的时候,你的心中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为国家的落后承担些什么样的责任?

应该为这个民族的强大和兴盛担负起什么样的义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匹夫不是指除你之外的别人,而是首先应该包括你自己。

我们都希望国家强大,但是我要在这里告戒大家一句:

不能光有恨!

我们要学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把悲愤化为动力,我们要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做得比任何人更好,更出色,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国家之广设学校,所为何事?

我们青年置身于学校,又所为何来?

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在于青年;

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

当此国难之际,我青年学子,责有悠归,更肩负着为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

(这个时候,军队来抓人了)

不要乱,同学们,同学们。

大家不要乱,不要乱,大家不要乱!

听我把话说完。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要抓我孔昭绶吗?

我今日走上这个讲台,外面的情况就早已在意料之中,死算什么?

感国家之多难,誓九死以不移,虽刀锯鼎镬,又有何辞!

人固有一死,死得其所,则不亦快哉!

同学们,一师的老师们,一师的未来,就拜托诸君了,昭绶此去,如沐春风矣!

告辞了

上苍命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治乱更迭……无一乱不可得一治。

校长曾经告诉我,教育能救国。

我也曾经以为,只有我们这些受教育的青年,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可今天我才知道,搞教育的连自己都救不了,那教育又怎么救别人?

怎么救这么大的国家呢?

……有的人,有的事,真是能够靠教育,能靠空洞的理想就改变过来吗?

靠读书,也许是不能救国;

靠教育,也许也不能改变一切。

但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悟出道理;

只有读书,你今天的问题,才有可能在明天找到答案。

向:

(说毛泽东)这个世界只有该不该做,没有能不能做。

如果他认为该做的事,即使没有能力做,他也会拼命做。

如果他认为不该做,即使他有能力,也决不会去做。

孔校长提出学生自治,征求同学自治意见,毛泽东提出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见。

我刚才听着大家讨论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同学。

一个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的同学,那就是永畦。

我经常想起永畦,每天我早上起床,看见他空着的床铺;

每当我走进教室,看见他空着的座位;

每次我经过食堂,走过操场。

我记得第一堂课上,他曾说想当关云长大将军,最后一次说话,他也是问我,他能不能当上关云长大将军。

永畦是那么善良,他的成绩,是那么突出。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的体质太弱。

稍微有点风雨,第一个病倒的肯定是他。

我们那个时候,一起打球、跑步、游泳、爬山,我都曾经叫他一起去。

可是他总是……都怪我,如果我当初逼着他,如果当初逼着他锻炼的话,也许后来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其实不光是一个永畦。

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可谓从来没有把教育放在过眼里。

颜回、贾谊、王勃、卢照邻,这些历史人物的才华,难道还不惊人吗?

可是他们都短命,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已经英年早逝。

给历史留下的只有一页一页的遗憾。

没有健康的身体,他学问再好,你本事再大,连命都保不住,有什么用?

我最佩服的是斯巴达人,人数那么少,却可以称霸古希腊。

因为他们不仅重视精神之文明,更崇尚野蛮之体魄。

反观我今日之中国,身体赢弱者比比皆是,学校老师教书本,学生啃书本,家里父母的一双眼睛死死盯着书本。

一国之青年病病怏怏的,这样下去,别人怎能不把我们叫做东亚病夫?

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又靠什么来保障,中国的未来,需要的是青年,而青年的未来,需要的是坚实而又强健的体魄。

我们学友会第一步的工作,应当以全校的体育锻炼为中心,要让我们的同学,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游学的途中,巧妙的拯救了一个佃农的女儿,但这也引发了毛和萧的讨论。

一个芝妹子,我们救得了。

可还有成千上万个芝妹子,她们怎么办?

人力有时而穷,我们也只能救一个是一个。

不,这是不负责任,那一套旧的仁义道德,只能用来应付一个隔岸观火者的良心,却解决不了农民的问题,也消灭不了这个社会的黑暗。

可人类的进步需要时间,改良社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我们就该等,就该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不合理,不公正存在下去吗?

那你说该怎么办?

从根本上推翻旧的制度。

把一切的不合理,一切的不公正,一切丑恶的人,丑恶的事统统埋葬掉。

你那是空洞的理想,只怕很难实现。

对,是理想,但它决不空洞。

我坚信只要尽扫黑暗,驱除腐恶,这个世界自然会迎来大同。

毛泽东接下了办工人夜学的任务,在读书会上邀请大家当老师。

工人夜学,润之,我发现你啊,永远都有新名堂。

新名堂怎么了?

润之这个新名堂,我可是双手赞成。

赞成不赞成,你总得给我个理由吧。

你要理由,那我就给你摆个理由。

这四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才能改变我们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才能拯救我们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家?

过去是靠读书、求学,可光靠书上的道理有用吗?

你读一万本书,不还是挡不住汤芗铭的那些兵。

我也想过:

一个人不行,我们结交朋友,组成团体。

可中国这么大,光靠几个读书人来使劲,靠个把个团体就能改变得过来?

照样不行,这次游学,给我的触动更大。

一个土财主,他就能骑在那么多佃户头上为所欲为,为什么?

因为读书人只有那么几个,中国真正多的是工人农民老百姓。

他们愚昧,他们老实,他们要是动不起来,你读得书再多,你再一帮学生,翻不了天。

是啊!

光靠我们,解决不了真问题。

办个工人夜学,教几个工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的问题究竟怎么解决,我现在当然回答不上来。

不过我相信,唤醒民众是件非搞不可的事情。

我们这些青年组成的团体,也只有眼睛向下,盯着那些最底层,最广大的老百姓,才能真正成就一点事情。

萧菩萨,你不是总说,积跬步之始吗?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生病,毛将其母接到长沙治病。

幸得陶斯咏的帮助,在省城的大医院住院治疗。

毛泽东在照顾他母亲的时候,和陶讨论其他的母亲。

我娘的病其实都是累出来的。

这几十年,整天整天,整夜整夜,田里,家里,大人,小孩,都靠她一双手。

就算是机器,它也要停一停啊。

可我娘呢,一天也没有歇,看看我身上这一针一线,哪样不是她熬夜熬出来的。

可这些年,我这个做儿子的,却不在她老人家身边,什么事也没有为她分担。

我连最起码的孝道都尽不了。

反而让当娘的担心我,牵挂我,替我爱华农心。

陶:

可是你心里一直有你母亲。

有这一点,我想她也就满足了。

中国最苦的,就是像我娘这样的妇女。

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享受过,就这样一句话也不说。

做呀,做呀。

一直做到筋疲力尽,做出一身病,做到做不动为止。

在乡下得了病,又没有地方看,只有这么拖着,熬着。

结果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最后拖到……好多人一辈子,连医院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连大夫长得什么样子他都没有见过。

是啊,谁让中国还这么贫穷,这么落后呢?

不,这一切都太不合理,这一切都必须改变。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要让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男的,女的,城里的,乡里的,有钱的,没钱的,我都要让他买得起药,看得起病。

我要让中国,再也不出像我娘这样的悲剧。

在陶斯咏逃婚以后,引发了大家对爱情问题的思考。

当时不满16岁的杨开慧就和父亲杨昌济讨论起这个问题。

想什么呢?

杨开慧:

爸,你说什么是爱情?

爱情就是成年人之间,互相的倾心和爱慕。

那,你说爱情和理想是矛盾的吗?

爱情和理想啊,并不矛盾。

不过有些时候,会有一点点。

要我看啊,一点都不矛盾。

是吗?

嗯,爸,你看啊。

其实人的感情呢,是分不了那么清楚的。

理想、信念、抱负和感情不是一刀切开变成几回事,而是都混合在一起的。

那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信念,就会需要什么样的感情。

如果说这两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对其他大事的追求想法都不一样,那么这两个人也就不可能有一样的感情了。

爸,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你能想到这一层,很不容易嘛。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和个性。

有个人呢,就像一支蜡烛,光芒也许并不耀眼,但却温馨,祥和。

他追求的是平平安安的生活。

可是有的人呢,却像一道闪电,一团烈火,熊熊燃烧,不顾一切。

也许他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也许他能赢得世人莫大的敬仰,但同时也就注定了,他不会留恋那只属于两个人的温馨与浪漫。

因为还有更高尚更远大的理想,需要他去奉献。

这样的人,他的感情同样真挚,但却不见得被一般人所接受。

那可不一定。

蜡烛即使燃得再久,我想有的人,也宁愿去选择惊天动地的闪电。

在长沙城千钧一发的时刻,毛泽东主动请命,挺身而出。

进攻?

对,惟今之计,只有主动进攻,方可保住学校,保住长沙城。

方:

可是,溃兵有几千人啊?

就凭我们,跟他们打?

人多人少并不是问题。

各位老师,你们想想:

傅良佐这个湖南督军本来就是临时当上的,他的队伍打了那么大的败仗,一路败逃,连他傅良佐自己都跑得没影了,扔下这帮手下,群龙无首,完全是溃不成军啊。

不要讲一个军队应有的士气,我刚才去猴子石看过,就连基本的建制都被打散了。

整个一个无头苍蝇。

像这样的军队,人再多,他也没什么战斗力。

可他们手上毕竟有几千条枪啊。

正是因为他们有几条枪,所以他们才敢往长沙跑,跑来长沙干什么?

无非就是想趁机抢一把,捞一笔。

可是一两个钟头前,他们就已经到了长沙城外,为什么迟迟不敢进城?

总是待在猴子石,为什么?

因为他们摸不清长沙城的虚实。

傅良佐的这支兵,是被护法军里的湘军程潜部击溃以后,从湘潭,株洲一线由南往北败逃长沙。

护法军的另一支,广西桂军呢,则是从湘西经常德,由西往东向长沙进攻,而且前天已经打过了益阳。

也就是说,这支溃兵不可能知道从西而来的桂军现在的进展,他们之所以缩在城外不敢动,正是因为按着时间来计算的话,桂军完全有可能已经到达了长沙。

他们怕的也正是比他们的力量多出好几倍的桂军,在城里等着他们。

有道理。

这种兵败如山倒的军队,真的打起仗来是绝对不敢打的。

对他们来说,保命才是第一位。

但是,如果时间一旦拖下去,城里还没有动作,那就等于告诉他们,桂军还没有到,长沙是一座空城。

到那个时候,他们的胆子就会大起来,他们就会明白长沙城是他们碗里的一块肉,可以任由他们宰割。

这帮打了败仗的兵,已经不再是军队,而是一帮强盗。

假如真的一窝蜂涌入长沙城,那么几十万人的长沙城就会变成人间地狱。

所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时间。

只有抢在他们弄清虚实之前,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样才能保住长沙城。

话是说得不错,可是长沙原来是傅良佐的地盘,现在连他自己都跑了,哪来的军队守城啊。

这一时半会儿,上哪去找这么一支军队呢?

一师就有,一师学生志愿军。

徐:

就两百学生,连一支真枪都没有,太冒险了吧。

是啊,润之,这可不是开玩笑。

万一让对方看出来,这可是两百同学的命啊。

这些我都算过了,我们人是少。

可是猴子石那个地方四面是山,我们可以借地形的优势,虚张声势。

那些吓破胆溃不成军的兵根本摸不清我们的实力。

至于枪,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警察所里就有,他们也是长沙的警察。

为了长沙,应该会跟我们一起干。

话是这么说,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万一要是搞砸了,或者对方胆子大……

校长,各位老师,我也知道这样做有风险。

事有轻重大小,君子有所不为亦必有所为。

当此全城民众安危之际,我们学生军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

各位老师,你们终生教授学生,想培养的,不正是敢于舍生取义,敢于临危向前的堂堂万夫之雄吗?

昭绶,答应他们。

润之,这两百学生军,就交给你了!

是!

校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