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与干预Word下载.docx
《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与干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与干预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食酸则伤肝,多食苦则伤心,多食甘则伤脾,多食辛则伤肺,多食成则伤肾,故孕妇宜均衡饮食,少食辛酸煎炒肥甘生冷。
三、调畅情志
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以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应居舒适、优美、静雅的环境,以保持心情舒畅,气机调和。
四、起居有常
在生活起居方面,孕妇应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随其时序而适其温寒,避免环境、天气等造成的损伤。
提倡静养,勿劳。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慎起居,适度活动,以促进孕妇体内胎儿的发育和日后宝宝身体的灵活程度,减轻孕妇分娩时的难度和痛苦。
另外,妊娠早期及7个月以后,应谨戒房事,以免损伤冲任、胞脉,而引起胎动不安或堕胎、小产或病邪内侵。
孕期劳逸适度,行动往来,使气血调和,百脉流畅,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
勿登高,勿临深,勿越险,勿负重。
五、谨慎用药
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有妊娠疾患必须选用时,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六、分期保健要点
(一)早期养胎气。
在此时期,胎未有定形,不宜服食药物,重要是调心。
孕妇要做到: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吐傲言,心无邪念,心无恐怯等身心的调养。
饮食方面要意注饥饱适中,食物要清淡,饮食要精熟,宜清热、滋补而不宜温补,否则导致胎热、胎动,容易流产。
(二)中期助胎气。
受孕中期,胎儿成长迅速,要调养身心以助胎气,孕妇要动作轻柔,心平气和,太劳会气衰,太逸会气滞,多晒太阳少受寒,少穿露脐露臀装。
饮食方面要注意美味及多样化,营养丰富,但不能太饱,要多吃蔬果利通便。
此期阴血常不足,易生内热,宜养阴补血。
(三)后期利生产。
怀孕后期,多数孕妇会脾气虚,不能制水出现水肿,及阴虚血热,胎热不安,出现早产。
此期孕妇衣着要宽松,不能坐浴,要行走摇身,心静不可大怒。
七、异常情况注意
(一)妊娠呕吐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属于早孕反应范畴。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保健方法达到减轻、缓解的目的。
严重者应及时转诊。
1.含服少量鲜姜片、乌梅、陈皮等缓解或减轻妊吐,或可以连苏饮啜饮频服,若服中药即吐者,可以热汤药熏鼻以止呕。
2.生活上调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
鼓励进食,少食多餐,可适当食疗。
3.麦冬洋参茶:
取麦冬、西洋参泡水代茶饮。
4.蔗姜饮:
甘蔗汁1杯,鲜姜汁1汤匙,将两汁调匀加热,趁温服之。
5.取橘皮20克,或柚子皮9克,洗净入砂锅中,去渣取汁,代茶饮。
6.佛手、苏梗各15克,粳米30-60克,白糖适量。
先将佛手、苏梗分别清洗干净,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成粥,放入白糖少许,每日1剂。
(二)妊娠血虚中医认为妊娠后血聚于下以养胎,故孕妇“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临床常见面色淡黄,或少华。
适时适当增加营养,注意休息,也可食疗。
1.阿胶粥:
阿胶10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
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沸1-2次,加入红糖即可。
每日分2次服,3-5日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山萸山药粥:
山萸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前2味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三)妊娠便秘妊娠期妇女易出现便秘,久之易诱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
便秘未予改善,导致排便时孕妇腹压增大,易致胎动不安。
妊娠便秘以预防为主,包括以下内容:
1.孕妇平素应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可多食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
2.保持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孕产妇中医健康干预
一、产妇生理特点
(一)阴血骤虚,元气耗损,百脉空虚。
产妇由于分娩时的产创出血、产时用力、出汗等,导致产妇处于气血虚弱、百脉空虚的状态,中医有“产后一盆冰”之说。
容易出现虚弱、怕冷、怕风、多汗、微热等现象。
若失于调养,容易罹患“月子病’’(中医称之为“产后病”)。
(二)易发生瘀血阻滞现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元气亏虚,运血无力,气虚血滞,易出现产后腹痛、恶露不绝等症状。
(三)泌乳育儿。
(四)子宫缩痛,排出恶露。
二、病理特点
产后病证种种,总以“虚”、“瘀”居多。
无论何种病机,其发病因素不外乎:
一是产后生理变化;
二是素体禀赋不足;
三是产后摄生失慎。
其中前者是必然因素,若这种异常变化,超过生理常态,则可发生疾病。
三、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重视“三审”,防病于未然。
产妇之产后身体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一)审少腹痛与不痛,辨恶露有无停滞。
若腹痛拒按、下腹有块为瘀阻;
无腹痛或腹痛喜按为血虚。
(二)审大便通与不通,验津液的盛衰。
大便干结、秘涩不通为津液亏损;
若大便通畅,为津液尚充。
(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寡,察胃气的强弱。
乳汁量少、质清,乳房柔软不胀,纳谷不馨属脾胃虚弱;
乳汁充足,胃纳如常,为胃气健旺。
四、产后养生须知
(一)寒温适度,起居有方根据气候变化,恰当着衣,以免伤寒或中暑;
居室既要避风,又要保证空气流通;
避免汗出当风。
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避免过分屏气努责,防止恶露不绝、阴挺下脱(子宫脱垂)等病症的发生。
(二)饮食易清淡,有营养,好消化产妇的饮食应注意:
在保证足够的水分和均衡的营养的前提下,尊重产妇的饮食嗜好。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
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化,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不宜多食寒凉、生冷或过于辛热、煎炸、肥腻的食品。
(三)保持心情舒畅,创造安和的育儿环境(四)产后百日内,不宜交合。
(五)谨慎用药与进补。
哺乳的产妇用药或进补要谨慎,以免给婴儿带来潜在的风险。
五、产妇日常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
产后经常出现下述症状:
产后乳汁蓄积或缺乳、腹痛、便秘、多汗等。
以下是常用的中医诊断及保健方法。
(一)儿枕痛(产后官缩痛)
1、临床表现:
产后三、四天内,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哺乳时加重,不伴有寒热,恶露无异常。
2、适宜技术:
2.1饮食调理:
(1)山楂肉30克,红糖15克(冲),水煎服。
(2)益母草30克,生姜3片,红糖15克(冲),水煎服。
(3)红糖煮鸡蛋1-2个。
2.2穴位按摩:
可以选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等穴位按压。
(二)、产后乳汁蓄积
乳房胀痛、乳腺结块触痛,乳汁难出或有结块;
但局部无红肿灼热感,不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2.1乳房按摩:
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保证挤压乳头每侧至少有10个乳腺管喷乳为佳。
2.2外敷:
(1)芒硝500克,分次纳布包内,敷于乳房处,芒硝结块后,更换。
可以有效地缓解乳房疼痛的症状。
(2)如意金黄散用米醋调开外敷;
随干随换。
(3)仙人掌去刺,捣泥外敷,一天2-3次。
(三)、产后缺乳
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不足以喂养婴儿,或乳汁全无;
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房,乳汁点滴而出。
2.1、饮食调理:
(1)猪蹄1只,百爪鱼适量,木瓜1只,共煮汤。
(2)猪蹄汤:
猪蹄2只(或用鲫鱼),通草24克,同炖,去通草,食猪蹄饮汤。
(3)鲫鱼汤:
活鲫鱼洗净、背上剖十字花刀。
略煎两面后,烹黄酒,加清水、姜、葱等,小火焖炖20分钟。
丝瓜洗净切片,投入鱼汤,旺火煮至汤呈乳白色后加盐,3分钟后即可起锅。
如根据口味和习惯,将丝瓜换成豆芽,效亦相仿。
可以选用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等穴,手指点穴,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分钟。
(四)、产后便秘
产后大便干燥,或解时坚涩难下,饮食如常,且无腹胀及腹痛呕吐等症状。
常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
(1)蜂蜜饮:
清晨空腹顿服蜂蜜一匙,然后再饮开温水一大杯,轻症者有效。
(2)黑芝麻、胡桃、松子仁等分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适量,分次服用。
用双手各一指以适当的压力按压迎香穴5-10分钟。
(五)、产后多汗
产后汗出过多,不能自止,动则益甚,时或恶风。
浮小麦30-50克,煎水,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