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湾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由于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脂肪较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同时,泥鳅的抗逆性强,食性广,养殖成本低,又因其独特的呼吸方式(除了可用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呼吸以及特有的肠道呼吸),运输方便,所以泥鳅相对容易进行人工养殖。
近年来,泥鳅已成为水产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2]
关键词:
台湾泥鳅;
成熟;
繁殖;
产卵
泥鳅属于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4月上旬开始繁殖,5~6月是产卵盛期,繁殖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在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
多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
1亲鳅
随着市场对泥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自然界中的泥鳅已经被过度捕捞,同时它们的栖息场所也不断恶化,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遭到破坏,自然产量大大减少,为了保证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泥鳅的人工繁殖就显得尤为重要。
1.1亲鳅的来源
亲鳅是泥鳅繁殖的基础,人工培育的泥鳅亲本不仅能在数量上可得到保证,并且相对来说体质好,并还少,免疫力强,但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导致种质的退化问题。
如何保证亲鳅的供应呢?
据养殖户补的生产经验,亲鳅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本养殖场所已达到性成熟的人工培育的成鳅。
这种泥鳅在数量上和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无传染病危险,怀卵量大,孵化率高,繁殖效果好。
二是从市场上购买性成熟的泥鳅,在购买时,注意泥鳅的捕捉源途径,药捕和电捕的不能用作繁殖,只能是网捕和冲水刺激上来的泥鳅才能用作亲本。
三是从湖泊、稻田、沟渠等天然水域中捕捉到的野生成熟泥鳅。
这类泥鳅没有经过驯化。
野性比较强,有散播传染病的危害,因此在繁殖前最好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后再用来繁殖,其优势是可以避免泥鳅的近亲繁殖。
1.2亲鳅的雌雄鉴别
亲鳅的雌雄差别较为明显,可以从胸鳍,体形,腹部等鉴别。
1.2.1一般鉴别方法
泥鳅雌、雄一般从体形、背胸鳍、腹部三个方面进行鉴别。
体形:
成熟雄性较小,体长在10~20cm,体重10~30g。
雌性较大,体长15~25cm,体重20~50g。
背、胸鳍:
雄性背鳍末端两侧有肉质突起,胸鳍较大而狭长,末端较尖,呈镰刀状,最外侧2~3根鳍条末端向上翻;
第二鳍条最长,其基部有一骨质薄片,繁殖季节鳍条上有上追星。
雌性背鳍末端无肉质突起,胸鳍短而宽,末端钝圆,呈舌状。
腹部:
雄性生殖孔狭长凹陷,呈暗红色,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雌性腹部丰满圆润,富有弹性,有明显向外突出,将雌性腹部朝上,可看见明显的卵巢轮廓,生殖孔圆形外翻,呈粉红色。
产过卵的雌鳅臀鳍上部还有白色斑点的产卵记号,熟称“产卵斑”,未产过卵的泥鳅则无标志。
一旦出现这种标志,则不能再选作当年繁殖的亲本。
这种产卵斑的出现,是由于雌鳅在产卵时,被雄鳅紧紧相卷,雄鳅胸鳍的小骨板压住雌鳅的腹部,导致其腹部受伤,鳞片和黑色素脱落,留下近圆形的白斑状伤痕。
一般是伤痕愈深,产卵能力愈好。
[1]
1.2.2简易鉴别法
把泥鳅放入瓷盆内,加入少量清水,刚好使泥鳅全部分散开来,并能保持自然平伏状态,胸鳍平展开,可以看得很明显。
雌性腹部较肥满而松软,胸鳍宽而前端圆;
雄性个体相对较小,腹部紧而不肥满。
1.3亲鳅的选择
用作繁殖的泥鳅,必须达到一定的性成熟:
年龄要求为2~4龄之间;
生殖特征明显,动作敏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光亮;
一般雌性的体长为10~15cm.体重20~30g,雄性为8~12cm,体重10~15g。
一般来说,未成熟的雌鳅腹部不肿胀,有比较明显的腹中线,有一凹槽。
而成熟的雄鳅腹部没有明显膨大的感觉,生殖孔狭长凹陷,呈暗红色,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成熟雌鳅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
1.4亲鳅放养
亲鳅放养主要注意放养的密度,雌雄的搭配比例,与亲鳅繁育期间的饵料投喂。
1.4.1亲鳅的投放
每年4月底水温达到18℃时,就可以开始泥鳅的繁育准备工作了。
首先要准备的是培育池。
亲鳅培育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要求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一般要求在30~50m²
左右,长方形水泥池,底面铺20cm厚粘土层,水深1m左右。
进排水口分设于池两端并安装防逃网或用拦渔网拦好,以防泥鳅逃逸。
放养前15天要进行清塘消毒,每平方米施生石灰100~200g,全池泼洒。
消毒一遍,然后注入无污染的井水、湖水、河水、池塘水、水库水等,水质要清新;
待1周后(生石灰药性失效),将选出的雌雄亲鳅按1:
3或1:
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每亩水面可放150~200kg,6000~8000尾。
在产卵池内放入水草、柳树根或棕榈片等作为鱼巢。
鱼巢也可先绑在竹竿上,再插在产卵池的中央或四角,浸没在水面下层。
同时,要经常检查和清洗鱼巢上泥尘污物,以便增加受精卵的黏附效果。
亲鳅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平方米10~20尾较好,雌雄的最佳性比搭配为1:
(2~3)。
放养前用5%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放入池塘中培育。
1.4.2亲鳅的投喂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均要投喂。
常用动物饲料有水蚤、蚯蚓、蚕蛹、鱼粉等;
常用植物饲料有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玉米粉、豆渣、酒糟等。
其中要加强投喂人工饲料,尤其是要多投喂人工饵料。
每天的投饵量依天气、水温和水质的变化而不同,为了使泥鳅摄食均匀,最好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3时投饵2~3,每次投喂以1小时吃完为度,池中设饲料盘,饲料放置于盘上,沉入水底,任泥鳅自由采食。
投饵要注意营养全面、平衡。
动植物饲料搭配投喂,要及时将饲料盘中的残饵清除,换入新饲料。
投饵量一般为泥鳅总体重的5%左右。
在春季3月下旬以后,要进=进行亲鳅的强化培训。
在上述植物性饵料中要多加含蛋白质,如鱼粉,碎鱼虾,动物内脏及下脚料等,以促使亲鳅的性腺发育。
1.4.3水质管理
在强化培育时期,更要保持水质的优良,培育池中要常换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同时有利于性腺发育成熟。
2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泥鳅为多次产卵多次性成熟,所以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2.1基础设施
亲鳅繁育前,要考虑到产卵池、繁殖设备、药物等。
首先要准备好产卵池:
可采用家鱼人小的稻田工用的产卵池,、池塘、沟渠,水深保持在15~20cm,也可用网片或竹篱笆围成3~10m²
的水面作为产卵场所,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另外,水泥池、大塑料盒、桶、水缸等容器均可用作产卵。
其次是要考虑到繁殖设备:
检查孵化巢、水泵、管道等。
还要做好繁殖药物的准备,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备足药物。
最后,对于鱼巢,一般要求是不易腐败,不含有毒有害成分,以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二是要求柔软、能漂浮在水中,为方便鳅卵的附着;
三是选用的选用的材料要多分枝、纤维细密、质地柔软蓬松。
目前,常用的泥鳅鱼巢的材料有冬青树嫩根、棕榈树皮、杨柳树须根、金鱼藻等水草及陆生稻草类。
2.2泥鳅的人工催产
生产上,我们一般采用的催产药物有地欧酮(DOM),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用量DOM:
5mg/kg,HCG:
1000单位/kg。
LRH—A2:
5ug/kg。
雄鱼剂量减半,采取背部肌肉进行一次性注射,效应时间大约为15小时。
2.2.1亲鳅配组
一般雌雄的比例为1:
1,若亲鳅的个体不一致,这个比例就要根据其大小来确定,如果雄性较大,按1:
1.2~1:
1.5,若雄性长10cm,雌雄比例可调为1:
2~1:
3通过增加雄鳅的数量来增加受精率。
2.2.2催产剂与效应时间
催化剂都有一定的效应时间,效应时间是指最后一次注射催产药物到泥鳅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与水温关系密切。
催产剂的剂量、水温与效应时间见表1。
表1催产剂的剂量、水温与效应时间
催产剂种类
剂量(泥鳅每克体重)
水温/℃
效应时间/h
LRH-A
0.1μg
19~21
18
0.3μg
24~25
12
0.4μg
25~27
9
HCG
2国际单位
22~23
13
4国际单位
23~24
11
5国际单位
26~27
8
2.2.3注射方法和剂量
催产剂的配制方法是,将催产剂溶解在0.6%的生理盐水中,在用一般注射器(容量为1mL,选用4号或5号针头,可在针头上套上胶圈使针头只露出0.2~0.3cm的针尖)与鳅体呈30°
角注射,水温保持在25~30℃。
3泥鳅的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干法授精要保持“三干”,即容器干、鳅体干、手干。
干法授精,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将卵子挤入器皿中,再将雄鳅的精液挤出,并用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同时加入0.6%~0.7%生理盐水,再将受精卵轻轻洒在鱼巢上,转入孵化池中孵化。
4受精卵的孵化
一般情况下,在水温25℃时,受精卵经过30小时的孵化,就开始出膜了。
4.1孵化方式
孵化有静水与流水孵化两种。
第一种静水孵化:
把黏有受精卵的鱼巢放入孵化池、孵化箱或产卵池内孵化,水质要清新。
放卵量为每升水600~1000粒,要防止受精卵扎堆挤压。
第二种流水孵化:
又称微流水孵化,是把受精卵放在孵化缸、孵化网箱或孵化环道中进行的。
以下有两种孵化方法:
一是附巢流水孵化:
鱼巢放入流水中,其水流速度一不冲落附着的卵粒为宜,每升水可放1000~2000粒。
二是去巢流水孵化,受精卵托黏或不脱黏,掌握好流速再放入孵化设施中孵化,一般孵化环道、孵化缸等流水的放卵量为2000~3000。
4.2孵化管理
受精卵在孵化期间容易脱落、溶解,容易导致水体缺氧,因此要做好水体交换,保证水质清新,防止水质恶化;
及时开启增氧设备,确保溶氧充足。
泥鳅苗出膜要及时清理过滤网上的卵膜及杂物,以防污染水质。
刚孵出的泥鳅苗不能自由活动,用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
泥鳅出膜后呈透明状,苗细小,背部黑色,卵黄明显可见。
呼出后24小时左右,在水温平均23℃时,体长可达3.8~4.1mm全身稀疏地散布着较粗的黑色素,眼睛上方边缘出现少数黑色素;
孵出后48小时,体长4.5mm左右,眼睛由灰变黑,卵黄囊变小,口下位,开始活动;
孵出72小时左右,体长5.5mm左右,卵黄囊基本消失,尾鳍条开始出现,胸鳍显著扩大,鱼鳔充气,幼苗开始摄食。
因此在孵化出苗后第三天要开始投喂煮熟的蛋黄(每万尾鳅苗1个蛋黄),每天2次,投喂量为1小时吃完为宜,随着个体的增长,可逐渐投喂豆浆、水蚤、小轮虫、捣碎的水丝蚓等,连喂3天,待鳅体由黑变淡黄时,即可转入苗种培育阶段。
4.3孵化注意事项
防治水霉病,剔除未受精卵,防止缺氧和敌害,控制温差。
参考文献
[1]南佑平.高效养泥鳅.机械工业出版社[M].2014
(1):
16—29
[2]卢家智、杨茜.泥鳅高效养殖技术[M].2013
(1):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