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451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三氧项目科室申请报告Word格式.docx

我国自2005年引进三氧大自血疗法至今,已有超过十余万人次的治疗,但无一例医疗事故或纠纷发生。

这一切均表明:

臭氧疗法确实是最安全的。

与其它治疗技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臭氧治疗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航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北京宣武医院、301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扬州水建医院、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南方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祈福医院、昆明第三人民医院、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解放军208医院、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省前卫医院、大连210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邵逸夫医院、嘉兴海宁市人民医院、新昌人民医院,福建省立医院、山东省寿光皮肤病医院、济南三院、威海市立医院等省内外医院正在开展真菌感染性疾病,肝病,急性期中风及康复期患者的臭氧治疗,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中切实得到了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免疫三疗法简介

  三氧大自血疗法是将100-150ml的自体血与适量抗凝剂和等量的治疗浓度的臭氧混合再回输入体内(整个过程大约需时15-20min),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臭氧治疗方法。

  1、治疗前

  ⑴、充分询问患者病史、合并症、并发症、既往史、家庭史等病史,进行细致体格检查,排除禁忌症,完善相关检查。

  ⑵、治疗前检测项目

  基本检测: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测、血凝四项、血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酌情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适应症检测:

根据不同适应选择不同的检测观察指标、根据不同适应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

  其他检测:

根据医院配置,有条件时,尽可能完善禁忌症相关检测。

如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

  ⑶、知情同意书签订。

客观充分告知患者病情、治疗风险、治疗获益评估等,患者知情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治疗。

  ⑷、治疗前准备

  ①、治疗前治疗室常规消毒,保持通风;

  ②、正确连接电源、氧气气源,开启医用臭氧治疗仪进入待机状态备用。

  ③、治疗前常规准备治疗相关耗材及备用耗材,完成对一次性使用耗材是否合格进行初步检查。

  大自血相关耗材包括: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一次性使用采血回输器、50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250ml或500ml0.9%氯化钠溶液1瓶、一次性使用空气过滤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针头。

  备用耗材包括: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④、治疗前常规准备静脉输血穿刺相关用品。

包括:

止血带、消毒棉签、碘酊等。

  ⑤、治疗前常规准备并检查防治副反应备用治疗措施设施,包括急救措施及相关药品。

酌情配置监护仪器、采血仪。

  ⑥、治疗前执业医师常规对病人适应症及禁忌症、合并症及并发症、检查结果、常规治疗药品对治疗的影响等信息进行综合评分后进行治疗;

与大自血操作师常规审查核对治疗处方(包括治疗剂量调整),确认合适的治疗时间进行治疗。

  ⑦、治疗前常规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情况,了解患者睡眠、饮食、心理、心功能等情况,积极防范副反应发生。

  ⑧、治疗前常规了解患者血压情况及进行治疗前血压检测,常规了解患者有无晕针、晕血情况及高敏体质。

必要时或有条件情况下应用心电监护装置。

  ⑨、治疗前常规进行治疗前告知等相关事宜。

  治疗前患者低脂饮食,严禁空腹,患者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2、治疗操作

  治疗过程中酌情应用心电监护装置。

  3、治疗后留观及随访

  ⑴、常规观察15分钟,必要时测血压、脉搏等;

若有不适,及时处理。

服用ACEI类药物患者,常规观察20分钟。

  ⑵、治疗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治疗后24小时内常规随访,疗程结束后,建议行第1周、第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

  ⑶、正确关闭设备,将使用的耗材正确归类处置。

  4、治疗注意事项

  ⑴、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晕血症患者谨慎行自血疗法;

留意有低血糖倾向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前了解患者糖尿病史、近期血糖值、患者的进食状况,告知患者进清淡饮食,不得空腹治疗,以免虚脱。

必要时测定血糖;

防止严重睡眠不足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

做好心理护理。

  ⑵、因MAH治疗所用的12号采血针头较粗,应该选择较粗大分枝较小的静脉;

冬天,提供适宜的室温,减轻外周血管的收缩。

(2)改进穿刺方法,降低患者痛楚;

针头从静脉上方以45°

直接进针,缩短钢针在皮下移行的距离,从而减少患者的痛楚。

做好了血管保护;

必要时采血留置针(0.9mm外径),但仅作为一次性使用替代采血针头。

  ⑶、由于三氧治疗需要采血,血凝块的出现可能与采血前未用保养液冲采血针和管、采血不畅、采血时间过长,或未能及时与保养液混合均匀有关。

  ⑷、因三氧激活免疫的有效浓度范围仅为20~40μg/ml[1],用注射器采气后必须迅速翻转,与血袋注气口相接,缓慢匀速注气,边注气边沿同一方向旋转血袋,使血液与三氧气体充分混合。

禁止剧烈震动、挤压血袋,防止血细胞破裂引致溶血。

  ⑸、回输严格控制滴速,血液回输前15min滴速不得超过40gtt/min,观察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滴速维持60~100gtt/min。

同时温馨提醒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⑹、通常输液结束由护士拔针按压再换患者或家属按压约5min。

三氧治疗用的12号针头较粗大,拔针后凝血时间长,且肿瘤患者凝血机能异常,拔针后按压5min不足以止血,而且在换手按压时针孔容易再出血或瘀血。

可采用拔针前让患者沿静脉走向放上按压止血的三个指头于针眼及近心端,护士的手放在患者手上方,针拔出瞬间护士按患者的手加压,按压10min后观察止血状况,仍有渗血者,给予弹力加压包扎,松紧以不影响远端动脉搏动为宜,告知患者如发现肢端青紫,要适当减压,视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并建议加压时间30~60min。

  臭氧的治疗作用

  1、强氧化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3、免疫刺激及平衡作用

  4、广谱抗菌作用

  三、适应症

  1、类风湿关节炎

  2、强直性脊柱炎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心脑血管疾病

  5、感染性疾病

  6、皮肤类疾病

  7、肿瘤的辅助治疗

  8、三高,失眠,亚健康

  四、禁忌症

  甲亢、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心肌梗塞发作、孕妇、凝血机制障碍、急性肝肾功能障碍、臭氧过敏等。

  三氧治疗的经济效益

  根据情况仅自血单项目做以下成本核算:

  三氧治疗:

500元/次,一疗程为10到15次,主要包含皮肤真菌性感染疾病,皮肤溃疡、压疮、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各种肝炎等病症患者,按医院现有规模保守估计,每天1个新病人接受三氧治疗,平均每天可以达到5人次,效益分析如下:

  收费标准:

每人次500元每天10人次

  医院收入计算:

  10人次/日:

10×

500元=5000元

  每月按25天计算,则:

5000×

25=125000元

  每年收入为:

125000×

12=1500000元

  以上只是一个保守估计,另外还可开展直肠内灌注、小自血疗法等及治疗各种疼痛疾病,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氧治疗室基本要求及配置

  1、单独治疗室,临近急救、ICU、CCU区域优先。

  2、建立及完善《三氧治疗室管理制度》、《三氧治疗室急救物品管理制度》、《三氧治疗室岗位职责制度》等制度。

建立及完善《三氧治疗操作流程》、《三查七对查对制度》及《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及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治疗记录及监护记录》。

应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应当建立患者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加强治疗患者的信息管理。

应当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按照规定对患者进行告知,加强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应当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3、三氧治疗室配置及进入三氧治疗室基本要求

  ⑴、治疗室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治疗室内布局合理,应有通风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示清楚。

清洁用具应专用。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

无菌物品、污染物品严格分类放置。

无菌物品须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超过有效期应及时更换。

按时更换消毒液,并标识更换日期、时间。

  ⑵、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入内。

各班操作前后用含氧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及物体表面,地面湿扫清扫。

  ⑶、三氧治疗室配置:

应配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医用臭氧治疗仪(符合CFDA3类、6826类,同时建议参考符合《三氧疗法马德里宣言》对设备的要求)、心电监护仪、血压仪、医用氧气源、采血仪、治疗床、治疗车、必要的急救器械及急救物品等。

连接医用氧气源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周围不得有易燃品;

医用氧气应符合中国药典《医用氧》的标准。

治疗车配备快速干手消毒剂,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及使用含氧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⑷、执行诊疗的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应衣帽整洁。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必要时,戴碳口罩。

  ⑸、接受诊疗的患者进入治疗室必须更换消毒的病号服、戴工作帽、口罩、鞋套,必要时,戴碳口罩。

自觉遵守无菌环境相关规定,不得影响医护人员诊疗及其他患者。

  ⑹、有菌、无菌物品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存放,有效期内使用,不得应用过期产品。

使用的耗材必须符合三氧疗法要求。

执行一人每次一套三氧疗法一次性使用灭菌耗材,推荐一人每次一个一次性使用治疗护理包(含消毒药品、治疗巾等)、一人每次一个一次性床单。

确保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三氧疗法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包括消毒后使用。

无菌敷料每天更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打开后使用时换并灭菌,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医疗设备、医疗耗材、消毒药械和医疗用品等。

器械、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定期维护,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科室内监护、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一律不外借,保持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严格交接手续,妥善保管。

各类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帐物相符。

急救物品齐全,五固定(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完好率100%;

两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请领报销)。

每日对药品、器械等全面检查清点,发现过期、失效、变质、失灵、损坏等要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急救物品性能及保养方法,用后清洗、消毒、检查性能并保养、物归原处并签名。

每周集中清点、检查、保养一次,有记录并签名。

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有记录并签名。

  ⑻、医疗物品,按照《医用废物分类目录》正确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放黄色袋,生活垃圾放黑色塑料袋。

正确使用锐器盒,贴封口贴,将种类、重量、科室、日期填写清楚。

由专人回收,并做好登记。

  4、三氧治疗室人员配置及要求

  ⑴、负责三氧治疗室的医师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应接受规范的三氧医学知识培训(专业学术培训),熟悉三氧疗法作用机理、禁忌症、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掌握输血学基本知识,应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安全性、获益等做出评估,履行告知义务,制定及调整检查及治疗方案。

与护士长一起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管理。

  ⑵、负责三氧疗法操作的医师及护士,应具有执业资质,应接受规范的操作培训,能够正确操作医用臭氧治疗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心电监护仪等仪器,应熟悉三氧疗法查对制度和治疗护理操作规程,应熟悉采血、输血等技术操作规范,应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静脉穿刺技术等。

  ⑶、执行诊疗的医护人员应调整好心理与情绪,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保持手卫生,具体操作按照国家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

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须思想集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应当根据患者的数量以及治疗环境布局,合理安排护士,每名护士同一时间段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3名患者。

  ⑷、尽管是对自体血进行处理,但仍建议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有助于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治疗,治疗间或者治疗区相互不能混用。

  ⑸、应当建立三氧治疗室工作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三氧治疗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应当制定并落实对本机构三氧治疗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应当加强三氧治疗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三氧治疗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