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141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歌曲《为了谁》Word格式.docx

本文总结了歌曲《为了谁》的艺术特征,并从呼吸、咬字吐字以及情感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演唱处理。

希望声乐演唱者能够更好的把握、演绎好这部作品。

关键词:

《为了谁》艺术特征演唱处理

Onthesong"

who"

sangtheartfeaturesandtreatment

Summary

Chinaisanindependentmusicculture,traditions,traditionalfolkmusicinthegreatspiritoftheChinesenation,embodiestheessenceofnationalart,reflectingthewilloftheChinesenation,andthepursuitofpower,istheworld'

soldestbuttraceableEasternLongincessantflowoftheancientmusicalculturerepresentatives.This"

who"

isoneofthelastcentury90'

screatedbytheopeningofFriendsoftheNationalZouartsongs,songsfilledwithstrongpatrioticfeelings.Thispapersummarizesthesong"

forwhom"

artfeatures,andfrombreathing,articulation,andemotionalaspectsofarticulationforaconcertoftheirtreatment.Vocalsingerhopestobettergrasp,agoodinterpretationofthiswork.

Keywords:

"

PatriotismArtsFeaturesperformingTreatment

《为了谁》是一首中国民族的创作歌曲,歌曲写作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赞扬了军人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而我们作为一名歌唱者,更应该用最好的演唱来诠释歌曲,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一、歌曲《为了谁》的创作背景

歌曲《为了谁》写于1998年,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

13年前,也就是公元1998年,气候异常的中国,在六月份到八月份这两个月期间,长江流域大量降雨,并形成较大洪水,给沿江地区的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的威胁与损失,这时候,党中央派遣人民子弟兵前去支援,一些感人的事件也在这里发生。

著名的词作家邹友开看到这些感人的场景十分感动,因此写下这首歌词,而作曲家孟庆云更是为这首词谱上凄美、婉转的曲调,以赞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歌曲《为了谁》在刚开始彩排的时候,据说邹老师、孟老师以及祖海这三位名家在排练现场,几次都排不下去,现场泣不成声。

是啊!

在那山河同悲切的日子里,又有谁不是牵肠挂肚,悲心如焚,情系灾区呢?

这感人肺腑的旋律让人们体会到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

中华儿女一脉相承,他人身痛,我们心痛。

这就是伟大的民族、了不起中国人,灾难面前总是心连着心,情系着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二、歌曲《为了谁》的艺术特征

(一)歌词特点

歌词作为语言艺术和文学作品,语法、文法和章法是它的基本要求。

在我们现代社会,现代歌词有着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美学特征,其中主要研究文学性特征、音乐性等审美特征。

而在歌词还没配上音乐之前,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学作品,也就是为我们所说的音乐文学作品,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首优秀的歌词,必须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所以,在努力提高歌词的文学性方面,我们要注重它的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歌曲《为了谁》的具体歌词如下: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姐妹。

歌曲《为了谁》这首作品的歌词抓住抗洪英雄的典型特征,采用设问形式揭示英雄无私无畏的内心世界;

歌曲前段是深情的叙述,后段是对战友激情的呼唤和期盼,表达了对英雄不尽的赞美。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这句歌词简单真实而不失形象,非常的能给人以感染,打动人心,让人们一看,就能联想到当时抗洪救灾时的困难环境,解放军武警战士们的辛勤救灾现场的情况,然后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甚至是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

这就是情感美,是歌词的生命与灵魂。

同时,它给人们塑造的形象,也是非常的美,歌词需要以情感人,而情必须通过作品的形象来表达,这样才能更容易让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泥巴”、“裤腿”、“汗水”、“衣背”、“裹满”、“湿透”,多么的形象和生动啊,完全重现了当时人们救灾现场的情景,让大家感受到救灾的艰难与困苦。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这一段歌词则为我们塑造了一种意境的凄美,引发人们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春去秋回,而战友们却不知能否归来……整首歌词,简洁、明白而深刻,透露着语言之美。

(二)曲式结构特点

1、结构图示

无再现单二部曲式

2、文字说明

歌曲《为了谁》是一首典型的民族风格歌曲,歌曲的结构为典型的无再现单二部曲式,是由两个不同主题的乐段组成,单一性的e小调调式。

音乐主题材料成对比的特点。

第一乐段为4+4+4+5的四句重复结构乐段,体现了非方整性的结构。

旋律的线条婉转柔和,节奏舒缓而稳健,是整首作品情感的铺垫以及情绪的引入部分。

第二乐段为4+4+6的三句重复结构乐段,是前一段主体材料的完全展开,两段的对比虽然很鲜明强烈,但紧围绕mi、sol两音的贯穿,保证了结构整体的统一性,两个段落的结尾合尾,是典型的鱼咬尾形式,运用顶针的手法,这也是对于无再现的二段式统一的手法。

旋律一直上扬,每句都以长音(二分音符)开头,这种“前长后短”的顺分节奏克服了均等型节奏的机械与单调,却又不失对心中热情的抒发,从而可以看出情绪的高亢、激昂,更烘托出人们对英雄们的深情呼唤与赞美。

最后一个补充的结尾,虽然音较高,但旋律线条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却让人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令人听完作品而久久不能忘怀。

(三)旋律特点

旋律,也称曲调,是表达音乐作品内在涵义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反映人们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通常被认为是音乐作品的核心与灵魂。

而旋律本身又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如节拍、节奏、速度等。

歌曲《为了谁》用复拍子4/4来表现它的深情与真挚的情感,此歌曲演唱时,速度较慢,给人感觉平静安详,它的顺分裂的节奏型使重拍后移,更使歌曲在演唱时体现出它舒缓稳健的抒情性旋律。

A部分较多的使用了八分音符节奏型,并有少量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型较为单一,体现了质朴的特点,为全曲奠定了基调。

在A段中a的第一句的前半部分,旋律线条较为平稳,采用拱形的旋律线条,紧围绕sol、mi两音的贯穿,la为主音,上下环绕,给人以稳定的感觉,人们甚至在开始时便可看到对解放军的信心;

后半句突然出现的高音,表现出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赞扬与感叹。

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他们的努力,甚至是牺牲,98年的洪水才会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A段b(第二句)为提出疑问句,所以保持高音,最后回到低音5,我们可以听得出人民群众对解放军战士们的信心是真实的,大部分的解放军战士们,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甚至那么的年轻,却愿意牺牲自己,保护大众,让人们感到心里有底,真是值得敬佩。

A段a’句的材料采用a句材料,同时解决了b句提出的疑问。

下面的同理,亦是如此,只是同时还做了加花处理,使旋律由平稳转向深动,但旋律线条还是较为平稳,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又使它与前面的平稳特点相呼应。

三、歌曲《为了谁》的演唱处理

古人以“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①来揭示音乐的产生过程,还可以引申出另一层含义,那就是: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而歌唱却是语言的升华。

演唱技巧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体现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段,本人将从呼吸、咬字、情感三个方面,对这首歌曲进行处理。

(一)歌曲《为了谁》的呼吸处理

“呼吸”,怎么呼,怎么吸,似乎不用考虑就可以做到。

因为人类以及其它各种动物,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本能地开始呼吸。

这一与生俱来的本领,似乎无需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呼吸是随意自由的,是下意识的自然呼吸,不需要考虑如何呼吸,何时呼吸,吸气要吸到什么位置,吸多少气,呼多少气,什么时候换气等等。

在声乐表演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声乐所强调的呼吸是有意识的、加以控制的呼吸,演唱者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呼吸。

歌唱中,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在演唱歌曲时,我们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因为它和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以及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是密切相连的。

发声时气息不够,就会有长句唱不下来、高音也唱不上去、中声区不通畅等问题;

气息控制得不好,声音的大小强弱也就很难表现出来了。

我们在声乐学习中,必须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演唱《为了谁》这首歌曲时,整个气息的流动和呼吸的深浅是与情绪的变化、旋律的走向以及音高的处理息息相关的。

在演唱歌曲的前两小节“泥巴裹满裤腿”时,我们吸气,全身要放松,口鼻微张,这时想到的不是用口鼻怎样吸气,而是让小腹放松,令其自然进气,这时的气就吸的深而且比较充足了。

用这种吸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松弛通畅,声音圆润有穿透力。

吸气的同时会有一些感觉,如像闻花一样;

像惊讶时的呼吸等,唱完之后紧接下来就换气,接着再唱第三小节“汗水湿透衣背”,照此方法进行,整首歌曲基本上两小节换气一下,而在演唱高音时,吸气要充分,同时对呼出的气量要给予控制,目的有两个:

首先,要给最高音以充分的气息支持;

其次,这首歌的尾音虽然只有四拍,但为了唱出高亢、有力的感觉要准备充分的气息。

b’属于小高潮,但因为不在高音的音域,也没有大幅度音程的跳进,所以,还是要保持气息的流动性,呼与吸之间要适当和自然。

在演唱歌曲《为了谁》中,在歌曲高潮的部分,高音的演唱处理与呼吸也是非常密切的,例如“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

”这里的“你是谁”之前应该换完气来唱这一句,从这里以四拍为一小节换一下气,下面的长句“我的战友你何时回”、“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等则以八拍换一下气,这样才能保持歌曲的流畅与完整性。

当然,还存在着另一方面的问题:

有的人唱歌性子急,心态不稳,吸进来的气还没等站稳就忙于歌唱,这样很难保存住气,一个乐句没唱完气就没有了,如“你是谁,为了谁”,一定要正确稳当的换气,所以在接下来唱“我的战友你何时回”、“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这两句八拍的时候才能发挥的更好。

当唱不对的时候,不能稳下心来耐着性子找毛病,而是心烦意乱,头脑象一盆浆糊一样,试想这种心态能练好歌唱技术吗?

要想练好技术必须具备一个愉快、平稳、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

在发声器官动作协调的基础上努力去寻找达到高位置的通道和气流的着力点,也就是共鸣点。

打一比方,把下肋骨和横膈膜一带比作炉堂,气管、喉管、咽管、鼻咽管这条垂直的通道比作烟道,牙关处比作喉咙眼,当炉子好烧时烟是顺着喉咙眼和烟囱向上冒出,烟囱对火有向里的抽力,而炉子不好烧,烟道堵塞时,烟就向炉盖处喷。

我们歌唱也是这个道理,唱对时气息应由肺发出,途经气管、喉、咽、鼻咽直到上口盖的中心点着力引起头腔共鸣就会得到高位置的共鸣点,自然就会唱出高音来了。

(二)演唱歌曲《为了谁》的咬字吐字处理

众所周知,歌唱是将语言与曲调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打动听众心扉的。

如果语言表达不清、语意表现含糊,听众不明真意,就得不到欣赏,也就失去了歌唱语言特有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所以有人说歌唱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可见语言在歌唱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是演唱好一首歌曲的重要前提。

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历来就非常讲究唱词的清晰,语言的生动形象化,所以好的民族声乐演唱要注意把“字”、“声”结合好,做到以字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先从了解我国汉语文字基本结构入手,掌握好民族声乐演唱语言的咬字吐词方法,使歌唱语言与音乐曲调很好的融合,真正达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境界。

作为一名民族唱法的演唱者要不断提高自身演唱技巧与文化修养,在演唱中唱情、唱韵,以优美动听的歌声感染听众,展现我国民族唱法的独特魅力。

歌曲《为了谁》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歌特色的作品,其具有高亢、嘹亮的特点,因此,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摒弃演唱者原有的自然音色,去追求高亢、宽广和明亮的音色,所以,我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咬字吐字要靠前,歌词中的“泥”、“腿”、“汗”、“衣”、“背”、“我”、“谁”、“为”、“战”、“你”等几个字,要非常的注重吐字咬字。

通常,流行歌曲演唱的咬字要求是在尽可能自然的前提下,保证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

由于《为了谁》这首歌曲其民族特点,决定了演唱者的吐字要靠前,把字往前推,发音的着力点靠近牙齿和舌尖的部位,发音动作要敏捷灵活并富有弹性,这样才能使歌词准确的表达出来,同时也使音色变得明亮。

同时保证上颚的打开,由于歌曲《为了谁》的音区主要集中在中音区,口咽腔的共鸣显得尤为重要,原本口咽腔共鸣正确的发声状态应该是,鼻咽腔和口腔自然开启、舌根放松、咽壁微微拉紧的感觉和状态。

但是,在演唱本作品的时候,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还要打开上颚,使其向上微抬,形成一个拱形,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音色变得明亮、悦耳。

例如唱到“巴”、“裤”、“腿”、“汗”、“背”、“我”、“血”、“腔”、“望”、“美”等等。

总之,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正确的咬字、吐字、归韵是声乐演唱极重要的手段。

好的演唱除了饱含深情、嗓音自如外,歌词的发音必然是清晰的。

只有这样,歌声才能把完整的音乐形象传达给听众,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演唱实践中,必须学习、掌握我国民族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把“字”唱准,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三)歌曲《为了谁》的情感处理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反应,情感表现的真实和美感是歌唱表演的艺术生命,没有真实的情感,歌唱就不可能打动观众,并引起双方共鸣。

有人说歌唱是一门崇高的艺术,那是因为歌唱凭借的不是任何外力,而是最纯洁的情感,它充实着我们的心灵和思想,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因为无论词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优美动听,都无法表达歌词特有的情感内涵,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可能使这种内在的精神情感具有生命意义,所以说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而歌曲《为了谁》是一首歌颂军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精神的,带有红歌色彩的民族歌曲。

所以,我们要在演唱歌曲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而我为了使自己的演唱情感达到最佳。

首先,对歌词的内容进行了正确的理解。

理解一首歌曲的内容常常通过歌词,清晰而明确地表现出来。

所以,要认真阅读并分析歌词,清楚地了解歌词的内容,把自己融入到歌词描述的情境中去。

在《为了谁》这首歌曲中,前段的歌词主要是对战士们英勇救灾的深情叙述。

所以演唱时的语气应该是深情而内敛的;

后段的歌词主要是对战友激情的呼唤和期盼,最后音区下行,低回婉转,表达了对英雄不尽的赞美。

这时情绪要放开,但需要有控制,因为在“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的这两句歌词时,情感要收一下,相应的语气也要亲切深情。

总之,这部作品的演唱,语气要随着歌词的变化发展,语气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有张有弛,收放自如。

然后,在演唱《为了谁》这首歌曲的引子时,我首先发挥全部的想象力,就像1998年洪水爆发,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英勇救灾的场景就在自己的面前,看到滔滔的洪水,看到人们撕心裂肺的神情,看到人民战士们忙碌的身影“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歌曲的开始我们就采用了波音,增强了演唱者的感情,人们仿佛看到演唱者在声声的倾诉,语气哽咽,泪水仿佛就在眼中,非常能渲染情感。

接着,充满深情的以一句设问“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引入主题,“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倚音,也为整首歌曲添加了情感,有柔有刚。

“你是谁,为了谁”,深情的呼唤,揪心的问候,才能真正的表现出演唱者与歌曲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的领会其中的情感,才能唱出它的精神与灵魂所在!

当然,在演唱歌曲《为了谁》时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首歌曲深情、真挚,最能引发人们心中的无限情感,情绪一定会非常的不稳,所以这时我们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心理平衡状态,不然我们会无法保持唱歌的状态。

还有一种状况,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登台歌唱表演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怯场,作为一名优秀的歌唱演员,在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熟练的演唱技巧和完美的表现力的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歌唱心理调控能力,因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瞬间,演唱水平发挥的高低与当时的心理状况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胆怯,不惧怕。

而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呢,首先我要做到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自信的去演唱歌曲,不论你演唱的水平是否高低,我们要大声自信的唱出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演唱方法,而如何才能有正确的演唱方法呢,这在与我们平时自己的努力,多练习,认真的听老师的讲解与训练,自己仔细的琢磨揣测,当然,更要经常的参与实践。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演唱歌曲,而《为了谁》的演唱难度还算教号,所以我们只要平时多加练习,就能很好的演唱出它的精华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细致地分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在声乐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必须只有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风格特点以及结构进行深入地了解之后,才能将个人对作品的感情体验融进其内,运用自己的音乐思维展开内心的音乐想象,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形象。

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对演唱的声音特质、色彩变化、音乐的连接方式、旋律的起承转合、高潮、收尾以及情感发展的层次变化等等进行整体的设计构思,运用最佳的演唱状态,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

注释:

①引自《诗·

大序》

参考文献:

[1]邹友开、孟庆云《为了谁》[J].黄河之声,1999,(03).

[2]钟敏谈声乐表演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及配合[J].成才之路,2008,(13).

[3]许君君论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郝峰试论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演奏技能、和弦、伴奏织体[J].黄河之声,2006,(04)

[5]王大燕艺术歌曲中的曲式结构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7,(07).

[6]刘艺华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J].文教资料,2006,(13)

[7]何颖声乐作品的诠释与表演[J].长春大学学报,2006.3.

[8]王琦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闫璟玉歌唱共鸣的调节及其运用[J].齐鲁艺苑,2002.4.

[10]薛亚君声乐课的民歌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08)

[11]汤爱民心理活动对歌唱表演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03)

[12]杨敏民歌演唱之我见[J].贵州民族报,2009,(10)

[13]金婵娟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14]王丽娜浅论艺术歌曲演唱的处理[J].中国音乐,2005,(02)

致谢

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在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完成的。

通过这次论文的整理修改使我认识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有许多不足,掌握的知识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在以后学习生活当中我会更加努力认真学习知识也会注重实际的训练。

更使我懂得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谢秋菊老师,xx老师是我系音乐教师,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还拥有非常高的理论指导水平,其指导的学生多次在论文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论文的设计与完成过程中,老师认真的指导与热切的鼓励使我信心大增,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她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使我得到不少进步,这对于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指导论文设计工作以来,谢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此,对老师的辛勤教诲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另外,在论文的制作中,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