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38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低成就学生学习历程之个案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並且,也希望本研究所呈現的資料與結論,對於家長、教師在指導低成就學童時,有更多思索的方向。

參、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源起與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問題是:

1.在課業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歷程中,影響他學習成就的因素有哪些?

2.藉由探索低成就學童的學習歷程中,可以提供教育者哪些啟示?

肆、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訪談法、觀察法進行研究。

訪談對象包含小日爸爸、低、中年級導師、資源班老師、課輔班老師以及曾經指導過小日的愛心家長。

訪談是面對面的進行開放性的訪談。

訪談時間、地點如附件一。

二、研究者角色

我擔任小日的班級導師,同時也是本研究的主要訪談者與觀察者。

在進行觀察與訪談的時候,會以研究個案為主體,記錄受訪者、被觀察者的意見與表現。

三、研究個案描述

小日目前就讀於星星國小(化名)五年級甲班,男生。

星星國小位於台北市,建校20年,全校共有26班,每班平均30名學生,屬於中型學校。

小日低年級開始就是班級的最後三名,舉凡需要紙筆測驗的學科表現都不理想。

紙筆測驗之外的學習,例如體育、藝術與人文,則是有很好的表現。

小日多數時候脾氣溫和、熱心助人,同學都知道他成績不好,不過不因此討厭他、排斥他。

小日來自於中產階級的家庭,父母親皆在知名電腦公司服務,有一個就讀國一個哥哥,平時由父親指導課業。

四、資料處理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別是訪談紀錄、觀察記錄。

本研究使用的資料檢證的方式如下(Denzin,1984,引自Stake,1995):

1.調查者的三角檢證:

進行訪談或觀察時,請另一位研究者陪同進行。

我在進行訪談或觀察時,會請第二位同儕陪同進行研究(附件一)。

2.被研究者的檢證:

請受訪者檢證資料的詮釋精確度。

3.理論的三角檢證:

將研究資料的詮釋與其他的人員討論,請非研究場域中的人員,針對研究資料的詮釋提供批判性的意見。

五、研究倫理

在本研究中,所有的受訪者都被充分的告知研究目、研究內容,訪談的資料也會交給受訪者,經過受訪者的確認之後才用於研究中。

本研究的受訪者包含小日、小日父親、金老師、許老師、孫老師、張老師、江媽媽。

伍、訪談

一、波濤洶湧的開始

我訪談擔任小日低年級導師的金老師,想要了解他在低年級時的學習情況。

然而金老師一想起小日,首先提到的並不是他的課業表現,而是他當時發生的重大事件。

金老師:

他有一陣子因不想去安親班,每到放學就一直哭鬧。

而且因為不想去安親班的緣故,連學校也不想來,他會編許多藉口,例如有人拿他東西、有人打他。

可是經過我的調查,這些事情並沒有發生。

最後把他跟哥哥放在同一個安親班,換了安親班之後事情就漸漸好轉。

如果換安親班可以解決問題,為什麼要拖了一陣子才換呢?

那家安親班是小日從幼稚園開始就在那裡讀的。

那個安親班的班主任好像是他爸媽的舊識。

有一陣子安親班的班主任還會親自開車來載小日,只為了要「押」他去安親班。

也許他們覺得小日最後應該還是會乖乖去安親班,結果鬧了好一陣子還是沒辦法,只好換。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家安親班就在小日奶奶家附近,接送很方便吧。

他那時學習表現如何?

都學不會,尤其是認字,一直都記不起來。

可是當時因為「拒學」的事情太過嚴重,他媽媽因此心力交瘁,只求他順利上學就好。

他爸爸說過他在幼稚園的時候,曾跟哥哥一起參加心珠算的檢定,當時哥哥有通過可是他沒有,所以造成他對學習的抗拒,希望我暫時不要太要求他。

您指導他功課的情況如何?

我斷斷續續試過不同的方法,可是效果都不好,讓我很無力,覺得他好像什麼地方卡住了,可是我卻找不到幫他解開難關的方法。

我問過資源班老師,請他從特教觀點給我意見,可是還是找不到方法。

您會覺得他低年級時功課不好,是因為情緒不穩嗎?

應該說學習引起了他的情緒問題。

他平時表現很熱心,一切良好。

在教導小日時,還有遇到其他困難嗎?

教導小日讓我覺得很兩難,因為有些事情是低年級老師不能做的。

例如,孩子年紀還小,有些知識他學不起來時,我必須考慮是不是他的發展比較慢?

我會不會過度指導了?

如果要用下課時間來指導他,那就會減少他發展人際關係的機會,低年級孩子學的不只是課本知識,人際互動也是很重要的。

用太多時間教他,也許會造成他的抗拒,效果也不好。

就在這當中我考慮了很多種教他的方法,但也必須衡量這些難處,真得很難。

小日在低年級的時候,情緒處理成為家長、教師的首要課題,雖然小日的功課不好,不過相較於鬧情緒、拒絕上學等問題,課業似乎顯得次要。

再加上低年級的課業內容比較簡單、作業量較少,因此縱使有落差,也不會讓教師、家長覺得嚴重。

「安親班」或是課外的補習班對小日的影響似乎很大,因為金老師提到了兩個事件:

學前的「心珠算檢定」事件,以及後來的「拒學事件」,都是跟安親班有關。

正式教育的選擇性應該很高,小日的父母卻為了「課後照顧」的因素必須選擇安親班,而該安親班在習慣性、熟悉性的因素下沒有立即考慮更換安親班,就在這種猶豫、遲疑當中,讓安親班影響了小日的低年級學習。

為了穩定小日的學習情緒,而忽略了課業上的學習,當時也許沒有造成影響,相較於「拒學」這麼嚴重的抗拒行為,這樣做也變得合情合理,但這卻是形成他與同儕落差的開始。

二、平靜無波的中年級

擔任小日中年級教師的是許老師。

許老師雖然提到課業學習上小日一直落後,然而其他的部分小日的表現卻很好。

許老師:

小日國語成績非常差,我懷疑他有閱讀障礙之類的問題,建議他爸媽帶他去找醫生檢查。

後來檢查的結果好像是輕微的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我所預想的那樣,他爸媽好像也覺得自己的兒子沒有太大的問題。

你覺得他的學習有什麼問題呢?

就是你之前提到的「閱讀障礙」嗎?

我覺得他在學習上,有類似「疾病」的障礙,也許是閱讀障礙,也許是其他,我不確定。

總之我不認為是他偷懶。

因為當我在教他的時候,短時間之內他都能學起來,可是過不久就忘記了。

我知道他爸媽在家裡有教他,而且他也說過在家有念書,那念的書到哪裡去了呢?

實在不知道。

回家作業呢?

他都能如期完成嗎?

通常都能完成。

這也是我覺得他爸媽有在用心的原因,以小日的能力,很多回家作業是他沒辦法完成的,可是他都能交來,這應該是爸媽的功勞。

您曾經用什麼方法指導他學習?

我沒有特別用什麼方法去指導他耶,難道功課差不可以嗎?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他的個人特質,難道就一定要功課好嗎?

而且,我分給每個學生的時間就已經不多了,很難再特別分給他一些。

說老實話,他在我眼中也不是特別需要照顧的學生,雖然他功課不好,可是其他方面都非常好,很熱心、會主動幫助人,我不覺得他是需要特別被照顧的,頂多我會在他其他面向上多給他肯定與鼓勵

小日的個人特質是容許他低成就的理由嗎?

小日中年級時幾乎沒有情緒不穩的現象,可以說就是符應了金老師所說「情緒不穩是來自學習」的這個觀點,因為許老師對他的課業學習並沒有給予壓力。

從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他得到了「不需要用功念書,其他的表現好也可以」的正增強(Slavin,2006)。

從多元智慧(Slavin,2006)的觀點來看小日,他語文智力、數理智力表現不佳但其他面向卻有好表現,許老師尊重他的特質不強求他要有所表現。

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是老師必須要做到的,這也讓我思考,我對小日的課業學時是否落入了「課業至上」、「主智主義」的框架中,以「為他好」之名,行「強迫他學習」、「壓抑他其他發展」之實。

不過,小日並非「有疾病」的學生,而是「低成就學生(underachievers)」,也就是智力正常,但是學業成就明顯低於其能力水準,這類型的學生是目前國內教育體系中,實施補救教學主要的對象(張新仁,2001),因此應重視小日的學習困境。

三、暗潮洶湧的現在

小日目前的學習,可以說是既非低年級時的波濤洶湧,也非中年級的平靜無波。

而是表面上看似平靜,但有時卻是暗潮洶湧。

(一)安靜的資源班學習

小日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接受資源班的輔導。

資源班老師是孫老師。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教學,孫老師發現小日許多學習上的問題。

孫老師:

目前主要是教小日三年級的課程,我發現這對他還是有困難。

尤其是以同音字的辨識,例如兒「童」、相「同」的「ㄊㄨㄥˊ」,他無法辨別。

最大的問題是,無論我這個星期教他什麼,下週就一定忘記。

小日在資源班上課的情況如何?

他很乖,常規表現都很好。

可是就是記不住我教他的東西。

他也很安靜,總是我教他什麼,他就默默的學,很少主動跟我聊天或反應什麼事情。

(二)暴躁的課輔班學習

進行本研究之初,原本沒有預定要訪談課輔班老師,因為我知道課輔班主要的任務在於督促學生完成回家作業,至於「指導」也只限於回家作業的範圍而已。

不過課輔班老師卻主動找我談小日的問題,讓我知道了小日的「另一面」。

課輔班老師是張老師。

他擔任課輔班老師多年,從五年級上學期開始指導小日。

張老師:

小日在課輔班的情緒很不穩定,常常不願意寫作業,每次要求他寫作業他就發脾氣、擺臉色。

我跟他爸爸反應過,他爸爸總是說『我們家的小日,是要在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環境下寫功課,所以您不用太要求他,他回家之後會自己寫』,有時候小日真的會回家寫完,可是有時候根本沒寫。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嗎?

應該說是一陣、一陣的,有的時候好像好一點,可是大多時候他都是這樣,寫功課總是要人盯,有時候他大爺不高興就發脾氣,有時候甚至會大鬧。

(三)任性的晨光活動

課輔班張老師口中所說的小日,是我沒有見過的,我訝異不已,當然也有著質疑,不過另外一位受訪者也提供了類似的訊息。

許老師曾經提到,小日中年級時有位學生家長曾經輔導過小日。

有一位學生家長自願教導小日,他利用晨光活動時間指導小日的國語,每週二到三天。

不過可能那位家長標準過高、要求完美吧,小日好像覺得壓力很大,開始抗拒,不想要被教。

那位家長覺得自己辛苦的付出卻沒有收穫,所以後來就停止了這個活動。

(訪談紀錄080604-許)

該位家長正是小日目前同班同學的媽媽江媽媽。

江媽媽目前是本班週三晨光活動時間的愛心家長,同時也是星星國小長期合作的代課老師。

因此江媽媽雖並非正式教師,但是教學經驗豐富。

我請他談談當時的情況。

江媽媽:

他的態度很傲慢,有時指正他的錯誤,他就露出不耐煩、生氣的表情。

您說他態度傲慢,現在也是這樣嗎?

他晨光活動的學習表現如何?

還是一樣啊,態度很糟糕,常常缺寫作業,要求他補寫他就露出不耐煩的臉,簡直是耍流氓,而且還是不交,全班只有兩人不交我的作業,他就是其中一個。

以他這種態度,成績怎麼會好呢?

從孫老師、張老師、江媽媽的口中,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小日,一個是安靜、態度良好的小日,一個是任性火爆的小日,哪一個才是他?

還是兩個都是他?

如果從低、中年級表現得到的答案「情緒因學習而起」,這三人都對小日有所要求,但是小日的態度卻不一樣,這種差異從何而來?

這些資料是否代表著,小日面對學校老師以外的指導者,態度就比較不好呢?

四、爸爸眼中的好孩子

我到小日家中進行家庭訪問。

訪談對象為小日父親。

小日父:

我知道老師有一直鼓勵他,謝謝老師。

我之前在網路看到一篇文章,關於老師上課發問的時候要注意的事情,例如不要讓同學舉手搶答,這樣都只有少數人回答,也不要按照號碼來發問…要盡量讓學生發問…老師可以多注意。

謝謝您的建議。

請您談談他低、中年級的情形。

他低年級時受到他幼稚園時「心珠算檢定」沒有過的影響,抗拒學習。

你知道嗎,其實他學心珠算有好幾個月了,可是後來竟然全部忘光,我都嚇到了。

一年級下學期還拒絕上學。

可能是因為安親班的關係,他不想去安親班,所以連學校也不想去。

後來就只好幫他換安親班。

中年級就沒有情緒問題了嗎?

對啊,原本我還很擔心,可是小日三年級時自己跟我說『我已經長大了,不會那麼不乖了』,他也有真的做到。

那他中年級的成績呢?

很糟糕,比現在還糟糕。

我有找許老師溝通,可是沒有什麼改變。

其實我沒有很在意他的成績,我覺得孩子品格比較重要。

那老師的處理呢?

老師沒怎麼處理啊,他們不像你一樣這麼積極。

低年級時我還偷偷拿一些禮物給金老師,請金老師找機會發禮物給小日、鼓勵他,可是那些禮物後來小日一樣都沒拿到。

許老師就更不用說了…

小日父親的言談中透露著對老師的教學的想法與期許,並在訪談隔天透過小日轉交一份文件給我,內容是「教師課堂發問技巧」。

多數家長有指導孩子的困難,如果有機會跟老師談話總是會詢問「在家中如何指導孩子複習」、「請老師給我指導孩子的建議」等,但小日父親並沒有詢問這些問題或是小日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只是告訴我他希望我做的事情。

最後小日爸爸提到了他對金老師、許老師的抱怨,關於金老師的禮物事件,有待證實,而小日爸爸所說「許老師就更不用說了…」我礙於職業道德不便詢問小日爸爸對許老師的抱怨,然而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金老師、許老師,小日爸爸都是不滿意的。

五、主角登場~小日的想法

小日是我最後一位談的對象。

考量到他的口語能力,我認為對他進行訪談可獲得的資訊可能不多。

不過在訪談了多位相關人員之後,我心中產生了一些疑問,希望能知道小日自己的看法。

你爸爸曾經提過,你在幼稚園的時候心珠算檢定沒有過,之後就不愛念書了,你記得這件事情嗎?

我記得心珠算檢定沒有過,然後就不喜歡數學。

那國語呢?

國語是幼稚園的時候,老師一直換,教法都不一樣,我就學不會,然後就不喜歡國語。

可是國語、注音符號不是國小的老師教的嗎?

你覺得為什麼你功課不好?

以前沒有努力。

現在呢?

(沉默)。

我想要澄清的第一點在於小日對「心珠算檢定」事件的看法。

顯然小日是記得這件事情的,雖然不如小日父親口中所說『因為這件事情而造成他對學習的抗拒』如此的嚴重,但是小日提到了他因此而不喜歡數學,這個事件對於小日的學習是有其影響性的。

小日覺得他對國語的抗拒,是來自於幼稚園時老師更換、教法不同造成對他的影響。

也許幼稚園老師的更動並不是造成小日國語學習不好的原因,但是小日既然能夠記得這件事情,這對他應是有所影響。

根據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人們對於自己行為的成功會失敗會企圖歸因,而歸因的結果將會影響個體日後的行動(Weiner,1986)。

小日對於自己成績的歸因是「自己不努力」。

可是他也提到了幼稚園老師的更換讓他學不會國語、心珠算檢定事件讓他不喜歡數學等,這顯示了外在影響也是他的歸因結果之一,而非全是歸因於自己,這樣的歸因對他的影響值得探究。

陸、觀察

一、動與静-課堂中的小日

小日在國語、數學、自然、社會等需要聽老師講解的課程是十分安靜的,既不發問也不說話,老師問他問題時,通常是回答不出來。

老師要求學生做筆記、畫重點時,他常常沒有做到,當有隨堂練習的題目需要完成時,他也會拿起筆作勢要寫,可是筆常常是不動的。

另一部份,是屬於美勞、體育等需要操作的課程,這時候的他能夠參與教學活動。

國語課,有一事件引起我得注意:

國語課,我請學生前一天預習生字時先查生字的字義、成語,上課時大家可舉手發表。

開學後約1個月,小日也開始積極的參與這個活動,幾乎每一個生字都舉手搶答。

不過我規定學生必須將查到的資料寫在作業簿上,可是他卻影印資料。

我告訴他這樣不行。

從那時開始小日又不參與這個活動了。

過了大約1個月,我教班上同學使用班級網頁留言板來進行討論活動,小日十分熱衷網頁留言,並且開始利用網路字典查生字,這時他又開始參與國語課的生字教學活動,而且這次是把查到的答案寫在作業簿上,雖然不是每個生字都有資料,可是他又回到這個活動中。

(觀察日誌080430)

從這個事件中我發現,要求小日「寫」作業,會使他退縮。

當我進行班級網頁留言板的討論活動,引起他的興趣,進而促使他有使用電腦的動機並且嘗試嘗網路字典,這又使他回到這個活動中來。

當初班級網頁留言板的教學活動結束後,許多學生增加了班網留言的次數,小日也是其中之一,我以為他原本就是電腦兒童,但是後來才知道並不是:

老師上次不有教全班在班網留言嗎?

他之後就很愛上班網留言,而且比較愛用電腦,還會自己上網路字典查生字,都不用我盯…

他不是本來就很愛用電腦?

沒有,他本來很少用,就連打電動都很少。

(訪談紀錄080423-父)

班級網頁留言板的活動結束後,不但開啟了他用電腦的興趣,而且還能讓他用網路字典查生字。

此後我觀察,他的注音符號進步非常多,很多字不但會念而且會拼出正確的注音符號。

我想這與他開始大量使用「注音輸入法」來打字有關。

二、小日的情緒地雷

關於小日的態度,包含我、金老師、許老師、孫老師,我們對於小日的態度都是讚譽有加,認為他雖功課不好,可是對師長有禮貌、很聽話。

不過江媽媽、張老師卻認為他是個傲慢、脾氣不好的孩子。

在我對小日的觀察當中,上課的他安靜、下課的他溫和熱心,甚少有脾氣。

只有以下的事件讓我看到了他的生氣的樣子:

放學時間,小日跟班上同學阿其起了衝突、怒目相向,因為阿其罵小日白痴,小日就踩阿其的腳。

事後我先處理阿其的失言行為,然後再跟小日談話。

小日當時的表情稍有和緩。

我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他表示自己不該踩同學。

我問他為何不跟老師報告而是直接踩阿其,小日沉默。

(觀察日誌080331)

這次的事件之後我持續觀察小日,發現與課業有關的指責(例如笨蛋、白痴)他都很敏感,這也是當阿其罵他讓他生氣到直接踩阿其腳的原因。

這顯示了小日有他的情緒地雷,一旦踩到他的地雷是會引起「爆炸」的。

回到課業學習這一點,金老師說他的情緒因被強迫學習而起,現在的小日雖然已經成熟多了,但從他對江媽媽、張老師的表現看來,這應仍是他的情緒地雷,只是在師長面前不會表現出來。

三、小日的敏感與小日父親的擔憂

學期末,資源班招開「轉銜會議」,討論小日下學期是否持續資源班的課程。

孫老師以及輔導室其他老師皆認為小日應該繼續,因此此次的會議重點在於取得家長同意。

因為小日這學期在資源班的學習順利,他也沒有排斥去資源班的情形,加上課業漸漸進步,因此參與會議的老師都認為小日父親應會同意。

想不到小日父親卻猶豫了。

那天他看到這個會議的通知單,立刻臉色就沉了下來,然後又哭了…我安慰了兩個小時他才漸漸平靜下來,我覺得…我不知道小日是不是還適合參加這個班…我也擔心同學會有異樣的眼光看他,小日他是個非常敏感的人,他很需要被鼓勵,我真得很擔心「拒學」的事情又發生…

(觀察日誌080611-其他)

在這個會議當中,雖然最後小日父親同意讓他繼續參加資源班,但卻不斷的提到小日的情緒。

事後我詢問小日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反應,但小日的表現卻很平靜。

小日:

我看錯了,我誤會那封信的意思了。

那你現在的心情呢,會不想去資源班嗎?

不會啊,爸爸有跟我過,孫老師也有跟我說過,我知道我去資源班是去學習的。

(訪談紀錄080612-日)

柒、研究結果

透過訪談參與小日學習歷程的人,並且觀察小日現今的表現,除了讓我更了解小日的個人特質之外,也透過了他的學習歷程,找出了許多影響他學習的重要因素。

1、影響小日學習成就的因素

經由訪談與觀察,在小日的學習歷程中,影響他的重要因素如下:

(1)學習挫折影響學生也影響家長

對小日早期的學習歷程中,影響最為重大的是「心珠算檢定」事件,以及低年級時為了不去安親班所引發的「拒學」事件。

這兩個事件的嚴重性、對當事人的影響程度為何已經因為時間的經過無法証實,不過可以從小日父親、金老師的談話內容中得知,這兩個事件都促使他們態度的改變。

童年時期的挫折,尤其是學齡前的挫折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深,現在難以估計。

從小日的例子而言,學習「心珠算」原本是希望在學齡前開發他的智能,藉由提早學習來促使他進入正式教育後有好的學習表現。

不過出乎意料的發展,讓周遭的人都感到意外。

受到這個事件影響最深的人,也許不只是小日,還有他的爸媽,因為當小日拒絕學習時,他們會以此為理由的幫小日解釋,並且他們仍舊害怕於小日「拒學」事件重演。

所以一但小日開始有情緒化的反應,就會使他們對小日的指導有所退縮。

這除了從小日爸爸的訪談可以得知之外,小日爸爸對小日參加資源班的態度之緊張與戒慎也可以觀察到端倪。

小日家長對於小日的態度,在「心珠算檢定」、「拒學」事件之後,處於緊張、小心翼翼的情況,深怕再次引發他的情緒。

此外,當小日遇到困難時有依賴父親為他解決、幫他完成的傾向,小日父親也通常會幫小日做到這些事情,例如幫他影印上課資料,告訴他作業的解答方式。

這跟小日父親不希望讓小日受到挫折,因此盡量幫助他得心情有關係。

中年級,雖然沒有了情緒問題,但小日課業的問題卻慢慢浮現(因為他與班上同學落差越來越大),可是他們並沒有積極的試圖補救小日的課業,而是接受小日在學校情緒的穩定。

或許歷經了「拒學」事件之後,只要小日能願意上學,並且不再哭鬧、發脾氣,對父母而言就不會造成額外的困擾。

再加上學校老師也沒有要求父母配合指導他的課業,這使得小日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呈現延宕的情況。

另外,小日父親對於老師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的。

金老師也曾經提及一件事情:

他父親在小日鬧拒學的那陣子曾寫信給我,內容大略是『小日是很好的孩子,可是他沒有遇到好的老師,造成孩子不願意學習』因為我覺得他是在講我,讓我很生氣。

可是後來跟其他老師討論,我想他爸爸指的應該是安親班老師。

(訪談紀錄080604-金)

我認為小日父親對老師的期待很高,並且他將小日今天的情況,部分歸因於老師沒有適當的教導。

(2)學校教師的態度與指導

低年級時的金老師,考量到了小日其他面向的發展,無法針對小日的課業學習著力太多。

中年級許老師抱持了另一個觀點,他重視孩子的個人特質與多元智能,並且相當欣賞小日在其他面向的優點,因此小日中年級沒有課業上的壓力,而且在其他面向的表現上獲得讚美。

中年級時,醫生診斷出小日的智力正常,這代表著小日的學習活動不會受到智力限制,不過,家長卻因此認為小日的問題不大,功課不好只是暫時的,小日父親還提出,「孩子品格最重要,功課只是其次」來做為理由。

小日父親提到了對許老師的不滿,似乎對許老師對待小日的方式有所抱怨,小日父親對於當時小日的成績也感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